站內分類
- 10月號
- 2022
- 229期
- 230期
- 232
- 233
- 235
- 236
- 25週年紀念版
- 471410268964801
- 471410268964803
- 471410268964804
- 471410268964807
- 471410268964812
- 52赫茲的鯨魚們
- 9789863870593
- 9789863873754
- 9789863873785
- 9789863874331
- 9789863874881
- 9789863875888
- 9789863875987
- 9789863876151
- 9789863876281
- 9789865933166
- 9789865933180
- 9789865933524
- 9789866873607
- 9789866873621
- 9789867810403
- 9789868030169
- Andreas Walther
- INK
- Karl Marx
- Les Plaisirs et les jours
- Marcel Proust
- SONOKO MACHIDA
- 七等生
- 三十三年夢
- 三十三年梦
- 不安厭世與自我退隱
- 不期然而然的個人成長史
- 不要在我月經來時逼迫我
- 且在人間
- 世界的聲音
- 世紀末的華麗
- 中國大陸
- 亂髮
- 云與樵
- 人文社科
- 人物傳記
- 人生四書
- 人生四書 代共讀 闔讀組
- 余秀華
- 作家傳記
- 倒立看《金刚经》:社会科学的解析 郑自隆
- 倒立看《金剛經》:社會科學的解析◎ 鄭自隆
- 倪匡
- 偽所羅門書
- 傅國湧
- 傳記
- 傾聽
- 八二三注
- 八尺雪意
- 其他
- 其實應該是壞掉了
- 到海巢去
- 劇本
- 劉森堯
- 十種寂寞
- 半簿鬼語
- 印刻
- 印刻出版
- 印刻文学生活志(10月号/2022)(第230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
- 印刻文學生活誌 6月號/2022(第226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1月號/2023第233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10月號/2022)(第230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12月號/2022)(第232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3月號/2023)(第235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4月號/2023)(第236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9月號/2022)(第229期)
- 印刻文學生活誌:巴代特輯(7月號/2022/第227期
- 古都
- 台湾文学
- 台灣
- 台灣文學
- 同婚十年
- 同志
- 吳介民
- 周芬伶
- 哥倫比亞的倒影
- 哲學
- 商禽
- 商禽詩全集
- 困難
- 地犬
- 夢之眼
- 大俠胡金銓
- 大山大海一九四九
- 女同志
- 宗教命理
- 小兒子
- 小說
- 小說家者流
- 小说家者流
- 山裡山外
- 島國
- 島/國
- 巫言
- 巴代
- 巴瓏
- 廖偉棠
- 張愛玲
- 張愛玲課
- 張芬齡
- 張鐵志
- 您好,馬克思先生
- 您好,馬克思先生:《資本論》及其所創造的世界
- 惡女書
- 愛文
- 愛默生家的惡客
- 我們靜靜的生活
- 我為你灑下月光
- 我紛紛的情欲
- 戰爭小說
- 搖搖晃晃的人間
- 故事許願機
- 故事許願機:你許一個願,我用一個真實人生故事回答你
- 散文
- 散文集
- 散步去黑橋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文學回憶錄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文學雜誌
- 文青之死
- 新經典文化
- 旋轉門
- 日本
- 日本文學
- 易文及同代南來文人
- 時光隊伍
- 書
- 最好的时光
- 最好的時光
- 月光落在左手上
-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 木心
- 木心談木心
- 未來還沒被書寫:搖滾樂及其所創造的
- 朱和之
- 朱天心
- 朱天文
- 朱西甯
- 林幸謙
- 楊富閔
- 楊小濱
- 楊照
- 歡樂時光
- 江迅
- 沉默之島
- 流浪者張德模
- 海外
- 火山口的音樂
- 猎人们(二版一刷)
- 獵人們
- 獵影伊比利半島
- 獻給被愛神附身的人
- 王定国
- 王定國
- 王蘊潔
- 王蘭芬
- 王鼎鈞
- 瓊美卡隨想錄
- 瓦貓
- 生存
- 田原
- 电影
- 町田苑香
- 白色畫像
- 短詩300首
- 神來的時候
- 租書店的女兒
- 簡媜
- 純真的擔憂
- 素履之往
- 繁體
- 美麗的權利
- 翻譯
- 翻譯小說
- 翻譯文學
- 肥瘦對寫
- 胡人說書
- 胡金銓
- 與謝野晶子
- 色戒愛玲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華文小說
- 華文文學
- 葛亮
- 董啟章
- 蒙馬特遺書
- 蔡康永
- 蔡登山
- 蘇偉貞
- 衣錦夜行
- 被黑洞吻過的殘骸
- 西班牙三棵樹
- 親子關係
- 親愛的安德烈
- 計程車司機
- 評論
- 詩
- 詩經演
- 謝曉陽
- 謫花:再詳張愛玲
- 豹變
- 貓
- 賴香吟
- 跳水的小人
- 那城那人那貓
- 邱妙津
- 邱妙津日記
- 邻女
- 鄰女
- 野火集
- 金子美鈴
- 金子美鈴詩選
- 金庸傳
- 長鏡頭下的張愛玲
- 陳丹青
- 陳家帶
- 陳少
- 陳淑瑤
- 陳雪
- 陳黎
- 陳黎跨世紀散文選
- 陳黎跨世紀詩選
- 雜誌
- 雲山
- 雲雀叫了一整天
- 電影
- 靈/性籤
- 音樂
- 風雨任平生:倪匡傳
- 香港
- 馬來西亞
- 馬克思
- 馬塞爾·普魯斯特
- 駱以軍
- 高博倫
- 魏可風
- 魚麗之宴
- 黃寶蓮
- 黃秋生
- 黑眼珠與我
- 龍應台
【預購】印刻文學生活誌:巴代特輯(7月號/2022)(第227期)
平常價 $21.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封面故事
光影,氣味,聲音,巴代的小說總是從細膩卻踏實的身體感官開始,一截陽光挪移的光亮,緩緩帶出街市喧擾的吆喝聲,進而讓人、動物或食物的氣息立體化,使你記得《野韻》中潺潺流動的無名小溪,即使它早已乾涸,卻仍傳唱著歌聲;也為繁華如幻的月津港,留下一個孤單而深情的身影。
文字是召喚的媒介,而小說是時空的創造,巴代擅長以歷史為素材,從事件中找尋留白的空隙,以小說家的本能對歷史提出懷疑,也藉由資料蒐集的過程,對筆下人物,那些曾經活過的人們投以更深刻的共感和同理。
巴代的「鹽水三部曲」創作亦啟自一段靈動的「聽說」,他從地方史、家族史、以及個人史的角度,梳理鹽水港的歷史起落。《月津》重現了鹽水葉家的商道,《八角樓下》進一步描繪這些地方名望在歷史轉捩點的影響,圍繞八角樓,在我們知道的歷史中,發現許多我們還不知道的故事。
文字是召喚的媒介,而小說是時空的創造,巴代擅長以歷史為素材,從事件中找尋留白的空隙,以小說家的本能對歷史提出懷疑,也藉由資料蒐集的過程,對筆下人物,那些曾經活過的人們投以更深刻的共感和同理。
巴代的「鹽水三部曲」創作亦啟自一段靈動的「聽說」,他從地方史、家族史、以及個人史的角度,梳理鹽水港的歷史起落。《月津》重現了鹽水葉家的商道,《八角樓下》進一步描繪這些地方名望在歷史轉捩點的影響,圍繞八角樓,在我們知道的歷史中,發現許多我們還不知道的故事。
【編輯室報告】
我走過
執行主編 蔡俊傑
我常常會想,「編輯室報告」被安排的位置,就彷彿是一種使用說明,是一道行前準備,是旅途之前的提醒和資訊說明,是否要從編輯的角度介紹導覽這期內容,還是說,分享在整個作業流程中,遭遇到一些不太一樣的挑戰和驚喜?編輯把作者交託的內容丶文字,在(當然)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盡可能的編排呈現出合適閲讀的狀態。而這些文稿和作者,包括期間的聯絡過程與發想,都是不同的素材組合,相同的材料,在不同性格的編輯手上,會長出不同的樣貌。就算是自己手邊在處理,也都會不斷猜想,在幾天之後,在出刊時看到的究竟會是怎樣的成品?
蒐集、整理,並且付諸實踐以完成一種預想,對於小說家也是,選定寫作的方向和題材,憑藉著手邊的資料以及個人的生活成長經驗,一邊驗證實踐自己原初設想,一邊即時修正調整,使眼前之物往想像中的期望去形塑。
這期製作巴代專輯,我很喜歡有一段,他提到小時候跟著父親上山採集,他說即便是熟悉山林環境的走山人,每一次進入山林中,都不一定可以準確地找到自己以為熟悉的位置,有時候也會因為不同原因,而偏離原本預定的路線,走上了另一條陌生的岔路。而這些偏離偶爾會帶來一些意料之外的收穫,開拓了全新的路徑和景致,也讓自己體驗到更多的可能性,以及一種「我曾經歷過,我曾親眼見過」的滿足感。也因為這樣的岔路,和不預期的風光,小說家有別於往常以原住民歷史事件為背景的小說書寫,巴代規畫了以鹽水港的歷史變遷為背景,著重在當地富商葉家和鹽水港的興衰的「鹽水三部曲」,包含已出版的《月津》,以及最新作品《八角樓下》。
小說家把史料和記憶作為素材,彷若浮游在不同段的時空薄膜表面張力上的螢光小蟲,不耐地在自己所處的位置緩緩蠕動著,一邊張揚著身上的毫渺的纖毛和手足努力感受,忙抓著虛空中那些接連溢散消無的景況,那些因為各種意義交錯所構築的世界,那些最終在記憶裡,或留在無人知曉的某處,更像是廢墟般破碎、殘敗的物事,有可能是更趨近於本質的樣貌,是等待著肉的骨架。
這次巴代把外面世界錯綜複雜的局勢,輕筆演現在一幢典雅古樸的木造八角樓,每個人從大事件中得以暫時脫離出來,個人的生活和感受像蜘蛛細腳輕巧漫爬,日常會更顯現出人的原貌,近距離的觀察、交談,在歷史的淡漠和人的憶想中相互追究──自己該怎麼在虛空中建構出高空樓房,裝載著一路撿拾的器物,存放著那些不斷更動著心意的自己,從歷史著手,但終究還是回到小說家自身的眼睛觀看,從他的思緒中整理出一條探索的脈絡。
巴代小說中,時不時拉回的日常感,就好像那些似乎不經意地從窗櫺和木頭欄杆中看出去,人影交錯的市井街弄,還有那些微微發熱的薄透陽光,灑在每日行走的地板上,輕輕震動被彈揚起的灰塵如縷縷淡霧,或者是廳內正在嚴肅議事,而外頭樹上的麻雀卻搶了聲響,吱吱喳喳地掩過了那些沉重焦慮、一臉憤怒的臉孔……。
日子要過下去,就總是有故事在發生,而那些故事落拓的蛛絲馬跡,在被時間完全消磨之前,則成了後來,說故事人的開場線頭。
【INK印刻文學生活誌】
《印刻文學生活誌》於二○○三年創刊以來,致力搜羅所有能指向心靈的創作,以文學為主軸,涵蓋藝術、電影、攝影、音樂、表演等領域;內容有作家特集(新作發表、深度訪問、作品析論)、新人推介、藝術評論及文學教育等內容,並持續報導國際文壇動態,引介國外作家作品。作品永遠是文學的重點與中心,期予認真的作家一個最好的發表平台,並提供文學愛好者閱讀的最佳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