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購】葉有慧◎張西

【預購】葉有慧◎張西

平常價 $28.00
/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僅存數量 0 !
  ── 博客來、誠品、金石堂年度暢銷作家 ──
  ── 誠品十大華文暢銷作家 ──
  最具影響力的新生代作家 張西
  睽違2年,第二本長篇小說
 
  ///有些傷口難以癒合,是因為裡面有愛。///
 
  「你覺得我要去參加我爸的婚禮嗎?」
  一則簡訊,想要刪掉但是已經來不及;
  「我甚至是個壞掉的磚,蓋不成一個家。」
  一個女孩,站在陽台邊,不敢再往前多走一步。
 
  第一次興起「我是誰」的念頭,
  是在什麼時候呢?

 
  小慧,小慧。葉有慧站在牆邊,聽見了自己的名字,是爸爸媽媽對她最親暱的稱呼。小慧,小慧。小慧是哪種孩子。什麼是家庭不健全。葉有慧壓根忘記自己餓著的肚子,她恍惚地走回房間,覺得有可能是自己聽錯了,爸爸姓葉,她一直都是葉家的人啊。
 
  「家」是人出生後碰到的第一個、也是最小的社會單位,嬰孩會從中認知到自己是誰。然而,欲言又止是帶有份量的瞬間,那些閃爍猶疑的片刻,讓女孩不再確定「我們家」這三個字,可以繼續使用嗎?
 
  「我從何而來?」失去過往認知的葉有慧,
  「我是誰?」同時失去了自己,
  不確定「我」和「我們」的位置,如何理解愛與被愛?
 
  每個人都假裝告知等於解決,
  還好,生命是靠問題推進的……

 
  #妳是誰?
  葉有慧沒有回應同學們的耳語,她站在陽光下,汗珠在她的額頭上排列成脆弱的隊伍,風輕輕一吹就會像眼淚一樣滑下臉龐。
  她終於提起腳步,而那一步之後,她再也沒有喊過這個女人「媽媽」。
 
  #我是誰?
  「我到底是誰的孩子?」
  「小慧,孩子不屬於父母,父母也不屬於孩子。」女人說:「我們擁有跟彼此的關係,但我們不屬於對方。妳是妳自己的。」
 
  一九八九年出生的葉有慧,和我們一起聽著周杰倫和西城男孩,哼著蔡健雅和阿桑,好奇學姊如何學會為自己上妝,和同居男孩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她不特別,和其他女孩踩著相同的步伐長大。她只有一個疑問,其他女孩怎麼確認自己值得被愛?
 
  「妳覺得,人跟人之間跨不過去的是什麼呢?」
  「是寂寞吧。我們要先跨過自己的寂寞,才能抵達對方。」
  「有時候抵達的也不是對方,而是對方的寂寞。」

本書特色
 
  關於這本書的一些祕密
  #一生都是雨季 #不屬於 #但我不交換

 
  ●長大真的悶悶痛痛的。
  ●有時候想忘記的和想留下的是同一件事。
  ●跟誰擁抱過,身上就會有他的味道,真幸福。
  ●當我往前走,我會在心裡為你留一個位置。

  張西:「成長的過程中有無數次這麼想著,好想要有慧,就算只有像一片葉子那麼小也好。」
 
  有一種愛是把自己能有的最好都給你,縱然已不在期限之內。張西的文字一如往常,捕捉畫面中細微的情緒,一個字就戳中了你。每個人都可以在葉有慧的故事中,找到一部分的自己。
 
  趁晴朗天氣晾一晾濕潤的皺褶,就算雨不會因此不再來,但也終於攤開,在舒服的陽光下曬著。
  ――――「我還是會傷心,但我不要跟別人交換。」

  【驚喜彩蛋】
  《二常公園》神祕配角,再次登場!
  他/她是誰?出現在哪兒?是張西留給書迷的小小回音。
 
  【裝禎設計】

  設計師莊謹銘,二度合作!
  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小宇宙,每個小宇宙的碰撞,則撞出了與他人相對等的關係。這一本書從關係的裂痕起始,終於找到專屬自己的關係。設計師以橫向年輪般的圓圈,定義了每一個人的存在,當中有你、有我、有葉有慧。選用了蒝織紙,獨有的日式士壁壓紋讓手感更加豐厚。當中象徵著葉有慧的圖騰,燙上了局部亮紅,與書名相望。

觸動推薦
 
  王小棣
  王聰威
  吳淡如
  李屏瑤
  林予晞
  姚愛寗
  陳雪
  温貞菱
  葛大為
  鄭有傑
  鄭宜農
  蘇絢慧
   (依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簡介

張西

 
  來自1992,有一隻暮暮貓咪。
  喜歡散步,喜歡靠窗邊的位置,喜歡起床後在鏡子前跟自己說說話。不喜歡氣溫超過23度。正在學習維持孤獨的品質。
 
  |散文作品——《把你的名字曬一曬》、《你走慢了我的時間》、《我還是會繼續釀梅子酒》
  |小說作品——《二常公園》
  |絕版作品—— 《朝朝暮暮》、《時時刻刻》
 
  FB粉絲團:張西 Ayri Chang
  IG:ayrichang

作者序

  二○一五年八月,跟Spring 和副總編輯微宣簽完我的第一份出版合約後沒多久,我們約在一個咖啡廳討論第一本書的書稿。那時候Spring 問我,妳有想成為什麼樣的作者嗎。我大言不慚地說,嗯……張愛玲吧。她問我為什麼,我說,因為她寫的東西是文學。Spring 和微宣又問我,那妳覺得什麼是文學。我說不出來,然後我們三個就坐在那裡討論什麼是文學,討論了一個晚上。

  實際聊了什麼我已經忘記了,只記得離開時她們告訴我,也許文學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明確,也許無形之間,我們每個人就都寫出了文學作品。我聽不懂,只感覺到自己一心想要擠進那兩個字,好像那樣才符合能夠出書、能夠成為像張愛玲這樣的作者的標準。當時小小的我才剛滿二十三歲。

  後來,有長長一陣子我很容易遇到評議,多數是在說,這種文字也能暢銷,這根本不是文學,之類之類。可能是為了淡化被評議的感覺,我轉而想著,好唄,也許我寫的真的不是(畢竟我確實沒有文學院的求學背景),那什麼才是文學啊。我不知道。一邊困惑也一邊一直走在「繼續寫著下一本書」的路上。

  去年某天,Spring 傳給我一個王小棣老師在談IP轉換的採訪,小棣老師在採訪中說道:「作家下筆自由,文本的想像也相對豐富。但把文字轉化成視覺,要怎麼拍,考慮層面就複雜許多。本來文字與影像這兩條路上,我們彼此相望,會有不一樣的視角,若為了影視而影響作家,反而限縮了他的視角,那就太可惜了。讓作家寫好他的書,是更重要的事。」小棣老師呼籲年輕作家:「不管用什麼方式創作,請真的往文學最高點去努力與追求,不要趨附流俗。」

  這是多年後我才又被「文學」兩個字勾住。這些年總覺得,文學是一個精緻的甜點店,而我是坐在門口吃滷味(小辣)的小女生。小棣老師的這席話給了迫切地想要擁有影視化機會的我重要提點,我不知道文學的最高點是什麼,只知道在寫的時候,我下筆時必須以我有感的故事為最優先,我寫出的句子必須是自己最最喜歡的。那是我每一日、每一日創作的至高點。

  其實後來我的內心會害怕刻意地把「文學」兩個字拉出來大聲定義的人,每個人提出的觀點都是憧憬,就和五、六年前那天晚上的我一樣。我害怕文學太崇高、不可褻瀆,因為我不是那樣的人。每當我的文字可能因為深度或廣度不夠而被評議時,我總會想,無論如何我還是只能寫出那個階段的我能寫的、想寫的東西吧。我可以被討論,但我不能欺騙自己。而當所有人都想要有所不同時,刻意的獨特是不是也等於媚俗了呢。我不知道。

  今天在開會時,我們討論著二○○○到二○二○這二十年間大家的共同記憶,我忽然間想起自己景仰張愛玲的原因,比起我並沒有真實體會過的悲涼、或是我仍無法定義的文學性,最根本的是因為,她的文字伏貼著她活過的時代。當我誠實地寫我能寫、想寫的事物時,原來我也慢慢地成為了自己嚮往的寫者了嗎。看著會議裡簡單的簡報,我的心無比悸動。當然,我和愛玲姊姊還差很遠很遠,所以我也不以她作為和自己的比較,而是一種叮嚀,我也要寫我活過的時間和場域,也所以,我不會成為她,我會成為張西。我就是張西。

  於是很高興,《葉有慧》從一個簡單又複雜的問題「我是誰」開始探問,這是無論我們的父母是誰,都會踏上的旅程,進而對於自己的人際、喜歡的心意或只是去過的地方進行撫摸,無形間就摸到了時代裡一部分、細小的紋理。我知道這還不是最好的故事,但是我想,我永遠也不會寫出最好的故事,所以我只要求自己,每一次比上一次再更努力一點點、更進步一點點,小小的我大概只能以此珍惜手心裡握著的幸福和幸運了。

  最後,這本書有著很多親人和好朋友的陪伴,謝謝許多朋友常常在半夜被我打擾,每次卡住的時候,是他們做我的小桌燈。這本書也集結了許多人的智慧和心血,謝謝二次合作的莊謹銘設計師,讓《葉有慧》有了更明確的視覺想像,也謝謝整個三采出版社這些年一直是這麼疼愛著莽撞任性的我,這本書中間曾經打掉重練、有過無數次寫稿溺水期,團隊們都不厭其煩地和我討論,陪著我釐清盲點並給予我具體的重要提點。

  尤其感謝去年年底身分轉為經紀人的Spring、這一次新合作的副總編輯曉雯、以及團隊裡令人安心的小單和細心的Darcy。他們每一個人都比我還要資深和專業,謝謝是這樣的團隊做我的後盾,讓我能保有創作中最大的快樂與自由,同時讓我有能量承受其中巨大的孤獨。

  這是我的第二本長篇小說,在寫的時候一直想起自己在成長歷程中經常冒出的念頭:「好想要有慧,就算只有像一片葉子那麼小也好。」 所以,想將這本書獻給我親愛的三個妹妹,相信我們成長時有所重疊的部分,都有著有慧的瞬間。有慧不一定就能擁有無瑕的人生,但是沒關係,生命累積出有瑕疵的彼此,那是我愛妳的樣子。

  可能是這樣吧,當懂得對著混沌的世界指認自己害怕直視的事情時,也就直視了傷口和幸福,它們摻雜在一起。我想要這麼活著,我想要體會無法分割的它們,所以我會繼續這麼寫著、繼續指認、繼續把我那顆淺淺的心浸泡在深深的人群裡,讓各種感受有機地發生。因為現在的我相信,用心活著就參與了文化和時代,用心寫下活過的感覺就參與了文學。現在的我喜歡這麼活著。

寫於《葉有慧》新書會議之後
張西2021.03
 
推薦序

  認識張西是在二常公園時,拿起書本一讀便再也沒有離開。那時候在文字裡被一團親切的濃霧包裹住,那種親切並不是和藹的鄰家姊姊對你露出笑容,而是住在你內心的那隻被稱為內在小孩的悲傷和脆弱有了接應,細細得被光滲透。
 
  後來我開始追蹤了張西的instagram,即使沒有見過面,也深深的喜歡這個寫下所有感覺的女孩。後來,她成了西西。
 
  西西的文字裡紀錄著她生命的所有,那些細膩的能量在文字之中滲入觀看的我們,有時候是被洗淨的舒暢,有時候是被深刻理解的溫柔,有時候那些文字會剛好觸碰到我內心的困惑,我試著鼓起勇氣寫訊息給她。明明不是太過熟識,可是她總是認真地思量回覆,那些問題彷彿成了她的貴客,被重視款待著。
 
  有慧也是這樣的。細膩的去感受每個時刻,安安靜靜藏在話語裡的悸動,是那樣的感知帶她來到生命的此刻,也是那樣的感知將帶她前往下一刻,有一天,那樣的感知,會帶她認出愛的模樣,她不再渺小,她得以被自己好好收藏。
 
  在讀《葉有慧》的時候能夠很深刻的閱讀到那些真實,一方面覺得心疼,一方面覺得快樂。能在一件事裡坦誠自己的心意,便能生出勇氣,西西能在文字裡真誠地接住自己,真是太好了。因為我們也在遇見那份真誠的時候,想要誠實做自己。
 
  寫出了這麼多溫柔,謝謝西西。
 
演員 姚愛寗
 
  葉有慧如同仍在決定活什麼樣子的我們,以為從未失去或是從未發生,就沒有需要修正的部分,走著走將自己走成了迷宮,但世上所謂的永遠,指的原來不是未來,而是過去,而我們能決定後續的永遠。
 
  她告訴我:「要記得這輩子能夠陪自己走最遠的人,是自己。」
 
演員 温貞菱
 
  張西常常讓我想起曾見過的礦石們。雖名為礦石,但其實質地各異,罕若鑽石堅硬,有些礦石更是用指甲小刀就譨摧毀的脆弱。她讓我覺得是這樣子的人喔。從外觀察就是那樣好像應該堅強的存在,你反而更好奇她的脆弱與追尋,甚至想從她的文字裡,找到能夠毀滅這樣子靈魂的切入點。畢竟摧毀她也等於摧毀相似的自己,現代生活不就在日日考驗自己的能耐嗎?我們都是自虐的。
 
  另一個我覺得我跟張西文字有共感的地方,是音樂。她的文字深受當代流行音樂影響,於是又輕盈、又沉重、又淡然、又深邃。常常看她文字的時候有種似曾相識的感受,就像是自己在歌詞創作時的鋪排,那鋪排充滿自主性,完成時回頭再望,卻是滿滿的宿命感。
 
作詞人 葛大為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