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購】不講武德,我們講計策:用兵之計×欺敵戰術×歷史典故,史上最狡猾最機智最會騙的人都在這了!◎歐陽翰
平常價 $31.00/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現代的伎倆早在幾千年前就被古人用過了!
▎帶兵打仗靠猴子怎麼贏?丟香蕉皮嗎?
南宋時有少數民族起義反抗朝廷,趙通受命率軍征剿,
敵方營寨建在崖壁邊,因地勢險惡,敵方恃險不加防備,
趙通便命人抓捕附近大量的猴子,在猴子背上綑上浸了油的麻草,
趁機攀上險峻的峭壁,背上有火的「猴兵」在營寨上竄下跳,
敵軍在撲火時更驚嚇到猴子,猴群越發失控的亂竄在敵營中,
火燒敵寨以奇險之計大敗敵方,輕鬆取得勝利,
畢竟誰能想到,猴子竟是作戰取勝的關鍵呢?
▎非主流成語典
草船借箭、圖窮匕見、胯下之辱、鞠躬盡瘁……
這些成語的典故相信你已經熟到不能再熟、也聽到不想再聽,
「斗酒彘肩」是吃肉喝酒的意思嗎?如火如荼是在講顏色又紅又白?
這些雖然考試不一定會考,但知道了就是比較厲害!
【大樹將軍】
大樹…將軍……?這也能算一個成語?我書讀得少你不要騙我!
原來「大樹將軍」指的是東漢名將馮異之稱號,
馮異為人謙遜,當軍中人人吆喝炫耀自己戰功多麼卓越時,
他只是在一旁的大樹下遠離紛爭,也從不邀功、爭功,
每有戰功也是盡歸功於部下,受將士愛戴,因此稱作「大樹將軍」,
劉秀稱帝後,縱使有人嫉妒馮異兵權過重加以挑撥君臣關係,
他的品行也深得皇帝信任,被視為軍人的楷模。
【網開三面】
商湯在推翻夏桀之前,某天遇到一個獵人布下四面的網來獵捕禽獸,
仁慈的湯認為這樣所有的飛禽走獸不就都被一網打盡了嗎?
於是命獵人將網的三面撤掉,只留下一面來捕捉獵物,
商湯仁慈的美名感動了南方各諸侯,紛紛歸順湯,湯得以討伐夏桀。
等等,不是「網開一面」嗎?三面怎麼變成一面?那兩面哪去了?
──反正後人就這麼把三面濃縮成一面了嘛!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歷史上著名的戰爭、軍事策略、用兵之計,包括耳熟能詳的三國時期軍師的謀略、史上最奇巧的作戰方法、與軍事相關的歷史典故等等,更以成語典故旁徵博引,並以步兵和騎兵戰術策略加以說明,讓讀者了解古代戰爭的背景,以及軍事謀略對戰爭的關鍵影響。
發現情況不妙假裝拉肚子撤退、一言不合就打群架鬥毆
應酬到一半尿遁術×廣告不實欺敵法×打不過就加入軟身骨
這些古人不只會爾虞我詐,也不是每天忙著打打殺殺,
他們能想到的計謀比八點檔演的還有創意!
應酬到一半尿遁術×廣告不實欺敵法×打不過就加入軟身骨
這些古人不只會爾虞我詐,也不是每天忙著打打殺殺,
他們能想到的計謀比八點檔演的還有創意!
▎帶兵打仗靠猴子怎麼贏?丟香蕉皮嗎?
南宋時有少數民族起義反抗朝廷,趙通受命率軍征剿,
敵方營寨建在崖壁邊,因地勢險惡,敵方恃險不加防備,
趙通便命人抓捕附近大量的猴子,在猴子背上綑上浸了油的麻草,
趁機攀上險峻的峭壁,背上有火的「猴兵」在營寨上竄下跳,
敵軍在撲火時更驚嚇到猴子,猴群越發失控的亂竄在敵營中,
火燒敵寨以奇險之計大敗敵方,輕鬆取得勝利,
畢竟誰能想到,猴子竟是作戰取勝的關鍵呢?
▎非主流成語典
草船借箭、圖窮匕見、胯下之辱、鞠躬盡瘁……
這些成語的典故相信你已經熟到不能再熟、也聽到不想再聽,
「斗酒彘肩」是吃肉喝酒的意思嗎?如火如荼是在講顏色又紅又白?
這些雖然考試不一定會考,但知道了就是比較厲害!
【大樹將軍】
大樹…將軍……?這也能算一個成語?我書讀得少你不要騙我!
原來「大樹將軍」指的是東漢名將馮異之稱號,
馮異為人謙遜,當軍中人人吆喝炫耀自己戰功多麼卓越時,
他只是在一旁的大樹下遠離紛爭,也從不邀功、爭功,
每有戰功也是盡歸功於部下,受將士愛戴,因此稱作「大樹將軍」,
劉秀稱帝後,縱使有人嫉妒馮異兵權過重加以挑撥君臣關係,
他的品行也深得皇帝信任,被視為軍人的楷模。
【網開三面】
商湯在推翻夏桀之前,某天遇到一個獵人布下四面的網來獵捕禽獸,
仁慈的湯認為這樣所有的飛禽走獸不就都被一網打盡了嗎?
於是命獵人將網的三面撤掉,只留下一面來捕捉獵物,
商湯仁慈的美名感動了南方各諸侯,紛紛歸順湯,湯得以討伐夏桀。
等等,不是「網開一面」嗎?三面怎麼變成一面?那兩面哪去了?
──反正後人就這麼把三面濃縮成一面了嘛!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歷史上著名的戰爭、軍事策略、用兵之計,包括耳熟能詳的三國時期軍師的謀略、史上最奇巧的作戰方法、與軍事相關的歷史典故等等,更以成語典故旁徵博引,並以步兵和騎兵戰術策略加以說明,讓讀者了解古代戰爭的背景,以及軍事謀略對戰爭的關鍵影響。
作者簡介
歐陽翰
鍾情於中國古典文學的熱血青年,致力於打破大眾對古典文學僵硬、過時的刻板印象,主張若能從經典中汲取養分,就像「即山而鑄銅,煮海而為鹽」,是一座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寶庫,著有《當道德經成為必修課》、《當菜根譚成為必修課》、《當孫子兵法成為必修課》、《當忍經成為必修課》、《當三十六計成為必修課》等。
鍾情於中國古典文學的熱血青年,致力於打破大眾對古典文學僵硬、過時的刻板印象,主張若能從經典中汲取養分,就像「即山而鑄銅,煮海而為鹽」,是一座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寶庫,著有《當道德經成為必修課》、《當菜根譚成為必修課》、《當孫子兵法成為必修課》、《當忍經成為必修課》、《當三十六計成為必修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