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購】愛是來自地獄的狗◎查爾斯・布考斯基(Charles Bukowski)(譯者: 陳榮彬)

【預購】愛是來自地獄的狗◎查爾斯・布考斯基(Charles Bukowski)(譯者: 陳榮彬)

平常價 $33.00
/
結帳時計算稅金和運費

僅存數量 -2 !
 更多付款選項
  
  一個荒涼、被遺棄的世界,滿是失敗者、瘋狂的人和該死的傢伙,
  有常態的瘋狂還有荒誕的真實

  時代雜誌譽為美國底層人生的桂冠詩人、搖滾樂界的精神導師
  ——布考斯基繁體中文版詩集首次出版

  骯髒寫實主義代表作・暢銷歐美長達43年・收錄160首經典詩作

  查爾斯・布考斯基:「愛是來自地獄的狗,它帶著自身的苦痛來到這世上。」以及:「愛如晨霧,等到真實人生像曙光一樣乍現,馬上消失殆盡。」

  ▍ 美國最偉大寫實作家,從流浪打零工、郵局投遞員到五十歲專職寫作
  一張坑坑疤疤如飽經風霜獅子般的面貌,以輕淡的口吻描述難堪、暴力、創傷和悲慘無助,用極為口語且粗俗的語言描寫生活大半輩子的洛杉磯的毀滅性景象。自傳式寫作,沒有隱喻沒有虛假,一切真實無所遁逃,他的文學來自他的生活。

  布考斯基認為工作才能體會生命,二十多歲時為逃離施暴的父親決心流浪美國,長達十年做過洗碗工、倉庫管理員、屠宰廠工人、停車場保全、船務工、卡車司機、餅乾工廠工人、加油站人員等,並在無數廉價旅館寫作。三十二歲時找到郵局投遞員的全職工作,三年後因長期酗酒胃潰瘍出血短暫離職,休養期間開始大量寫詩,不久後復職,前前後後在郵局工作了十八年。五十歲那年正式以寫作維生,陸續廣受邀各界朗讀會、演講,傳奇一生使好萊塢拍攝其傳記電影《夜夜買醉的男人》(Barfly),出版過四十多本書,在歐洲宛如巨星、作品紅遍全美至今。

  葛萊美獎另類搖滾歌手湯姆・威茲(Tom Waits)曾說:「他一直在寫作,當他變得更受歡迎並且更成功時,他也寫那些生活。一路從淹水的房子到住在加州聖派卓很棒的房子裡,鄰居打打高爾夫,他有一輛好車,他會帶著你跟著他的人生旅程往前走。」像一部影集,或者漫畫,持續更新不斷。

  ▍ 作品失竊率最高、歷久不衰的反叛精神代表人物,瑞蒙・卡佛的英雄
  詩集《愛是來自地獄的狗》收錄1974-1977年的作品,分為四輯:「又有一隻動物,為愛痴狂」、「我,和那老女人:悲傷」、「史嘉莉」、「你腦海裡最後浮現的流行旋律」,總計160首詩寫於年屆五十多歲的布考斯基,寫他未曾停止的五個生命主題:女人、性、賽馬、寫作與酒精,也寫死亡與生的恐懼於心中狂噪不止。

  有過三段婚姻、兩次離婚、一個女兒。從小因嚴重痤瘡問題,包含臉部、前胸後背還有手臂,導致布考斯基對外貌極不自信,二十三歲時將第一次性經驗給了「136公斤的妓女」,往後因寫作名氣愈加高漲,女性開始追隨他,他順勢探索、經歷女性的世界,最後一任妻子琳達・李(Linda Lee)稱這段歷程為「女人研究」,他自我解讀那不過是種彌補,並為此感到羞愧。而對於厭女的指控,他曾和演員老友西恩・潘(Sean Penn)聊過,他的回答僅僅是:「我對男人更壞。」

  生於街頭長年身處貧窮,布考斯基為那些無法發聲的人發聲,猶如「美國窮苦白人」的代言人。五〇年代中期宣稱為戒酒始沉迷賽馬的布考斯基,一方面他希望贏得獎金好辭去工作全職寫作,另一方面他解釋:「在賽馬場裡,有數百張臉孔,每個人都有一個想贏的夢:擁有巨大財富,能看到他們想要什麼、他們沒有得到什麼,以及將會發生什麼事。」讓底層之人感同身受,讓理性之人震撼,就像當初發掘他的出版商約翰・馬丁(John Martin)所說:「無論你是什麼身分都會喜歡他的作品。」

  布考斯基受歡迎的程度,可見於包括他被美國最偉大的短篇小說家瑞蒙・卡佛(Raymond Carver)視為「英雄般的存在」,在公開訪談中訴說自己年輕、剛走上創作之路時對他的無限崇拜。以及美國曾有書店列出「最常被偷的書」排行榜:布考斯基的是第一名,第二和第三名則分別是村上春樹和《在路上》作者傑克.凱魯亞克的書。

  ▍ 文字充滿音樂性,口語語言既粗野又溫柔,成為解放傳統詩作結構的先驅
  熱愛古典音樂、爵士樂,最喜歡海明威、李白,最討厭米老鼠和莎士比亞,生活邋遢、髒字不斷,狂妄中有真情,粗獷裡有溫柔,被稱作「猥瑣老傢伙」的無賴,布考斯基的詩雖不作押韻,卻有獨特節奏,搭配直白的口語語言,啟發無數音樂人,無論是殿堂級搖滾樂手U2主唱波諾(Bono),或者樂團嗆辣紅椒(Red Hot Chili Peppers)、謙遜耗子(Modest Mouse)、火山合唱團(Volcano Choir)、英國搖滾樂團北極潑猴(Arctic Monkeys)都為之瘋狂,堪稱搖滾樂界的精神導師。

  知名文學評論家約翰・威廉・科林頓(John William Corrington),以及德文翻譯家卡爾・魏斯納(Carl Weissner)認為布考斯基就像法國詩人韓波、英國詩人華茲華斯,是文學史上將詩歌從學術性的陳腔濫調中解放的重要一員。呼應布考斯基最有名的一首詩〈藝術〉(Art):「當靈魂消失時/形式就出現了」(As the spirit wanes/the form appears)。

  剛釣到的女人
  今晚
  妳跟我
  坐在沙發上。

  妳看過那些
  吃動物的
  紀錄片嗎?

  死亡不就那麼一回事。

  而現在讓我感到好奇的
  是我們這兩隻動物
  誰會
  先吃誰
  先吞噬身體
  最後
  連精神也吞掉?

  我們吃動物
  然後不是我吃妳
  就是妳吃我,
  親愛的。

  話說回來
  我倒是寧願妳
  先用我的身體飽餐一頓

  因為我這個人
  可說是前科累累
  一定會先
  吞噬妳的
  精神。

  ——〈我見過許多流浪漢在大橋下坐著猛灌廉價葡萄酒,眼神茫然〉

本書特色

  ◎ 最髒的譯本,原汁原味傳達布考精神:簡潔陽剛,既粗鄙又不失幽默、細緻與深情。
  ◎ 繁體中文版詩集首次問世,睽違十五年重新認識影響各大藝文巨頭的美國最偉大寫實作家。
  ◎ 裱布精裝,經典收藏:震撼靈魂、打開生命視野的贈禮。

好評推薦
    
  「美國底層人生的桂冠詩人。」——《時代雜誌》

  「我最喜歡他的地方在於,他為街頭的普通人寫作,觀察沒有人想看的黑暗角落,他本身屬於弱勢群體,並為那些無法發聲的人發聲。」——搖滾歌手、演員/湯姆・威茲(Tom Waits)

  「他的故事大多是自傳式的,多關於在一個混亂的世界中犯錯。」——演員/西恩・潘(Sean Penn)

  「布考斯基早期的作品如《愛是來自地獄的狗》、《進去,出來,結束》讓我認識到新的寫作風格,詩的節奏與語言合而為一,使其更為豐富和精準,因為這傢伙的作品就是很直白,不用隱喻、廢話連連,句句砍向你刀刀見骨。」——搖滾樂團U2主唱/波諾(Bono)

  「欣賞布考斯基的詩,最好的方式不是將其作為個人的口頭文物,而是作為他持續進行中的真實冒險故事,像漫畫或者系列電影,具有強烈的敘事性,畫面來自源源不絕的奇聞軼事,裡頭通常包含一間酒吧,一棟廉價旅館,一場賽馬,一個女朋友,或者任何這些元素的排列組合。布考斯基的自由詩是一系列將陳述句拆解成窄短句子的長篇,帶來快速和簡練的印象,即使語言中甚至充滿了多愁善感或是陳腔濫調。」——美國詩人、文學評論家/亞當・柯什(Adam Kirsch)

  「專業的和平破壞者,也是洛杉磯底層社會的桂冠詩人,有著瘋狂地浪漫,堅持輸家比贏家更不虛假,並且對於迷失的一群具有怒火般的悲憫。」——《新聞週刊》,影評人/傑克・克羅爾(Jack Kroll)

  「華茲華斯、惠特曼、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和垮掉的一代,在他們各自的世代裡將詩歌推向更自然的語言。而布考斯基又再更推進了一些。」——《洛杉磯時報書評》

  「生活裡寧靜的絕望在顯而易見的偶然事件和動機不明的怪誕暴力中一一爆炸開來。」——《洛杉磯時報書評》,麥可・F・哈珀(Michael F. Harper)

  「沒有試圖讓自己看起來不錯,更不用說英勇,布考斯基的寫作具有無所畏懼的真實性,這使得他與絕大多數『自傳體』小說家和詩人有所不同。他牢牢扎根於美國標新立異的傳統,身處鬆散紛亂的社會邊緣,布考斯基寫得當之無愧。」——《舊金山書評》,作家、翻譯家/史蒂芬・凱斯勒(Stephen Kessler)

  「布考斯基就是個奇蹟。他以始終如一、引人注目的風格確立自己的作家地位,人如其作品,這是努力的結果,更是因為那瘋狂、起起落落的生活。」——《村聲》,詩人/麥可・拉里(Michael Lally)

  「一個清晰、強硬的聲音;一對傑出的耳朵和眼睛為了測出詩句的長度;一種對隱喻的逃避讓所有活生生的奇聞軼事一再演繹出充滿戲劇性的作品。」——《村聲》,藝文評論家/肯・塔克(Ken Tucker)

  「布考斯基世界裡的傷痕與溝壑,是文明工業社會裡無生命的器械所刻,是二十世紀的知識和經驗所鑿,在這世界裡基本上冥思和分析仍只佔有很小一部分。」——《西北評論》,劇作家/約翰・威廉・科林頓(John William Corrington)

  「一個荒涼的、被遺棄的世界。」——《局外人》,詩人/R.R.庫斯卡登(R. R. Cuscaden)

  「誠實的自畫像勝過對於自我毀滅的頌揚,它們揭露了他處在自身所有的醜惡中,一個局外人的邊緣地位。這是一個鈍器的集合,單刀直入的狂暴像你永遠希望得到的那樣毫不妥協。」——《圖書榜單》,班傑明・賽格丁(Benjamin Segedin)

  「毫不費力、美妙易讀,特別是如果你很容易被量販般的存在主義的魅力所打動。」——《圖書榜單》,雷・奧爾森(Ray Olson)
 
作者簡介

查爾斯・布考斯基(Charles Bukowski,1920.8.16-1994.3.9)


  美國當代最偉大寫實小說家,也是各界公認最具影響力、最常被模仿的詩人。出生於德國小鎮安德納赫(Andernach),父親是美國大兵,母親為德國人,三歲時隨父母回美國洛杉磯定居。

  一九四一年於洛杉磯城市學院(Los Angeles City College)肄業,此後長達十年過著浪蕩、窮苦的生活,並因身心檢測不符合標準,未於二次大戰服兵役,他走遍美國,在無數廉價旅館寫作,四處打零工,嗜菸、酗酒嗑藥、沉迷賽馬與性愛。三十二歲時找到郵局的全職工作,三年後因嚴重胃潰瘍短暫離職,休養期間開始大量寫詩,不久後復職便待上十五年。五十歲時正式以寫作維生,完成第一本小說《郵局》(Post Office),一生寫過數千首詩作、數百篇短篇故事,以及六部長篇小說,總計出版了四十多本書。

  熱愛古典音樂、爵士樂,喜歡海明威和李白,最討厭莎士比亞和米老鼠,有過三段婚姻,兩次離婚,有一個女兒名叫瑪麗娜(Marina Bukowski,1964- )。一九九四年因白血病病逝於加州聖派卓(San Pedro),去世前剛完成最後一本小說《低俗》(Pulp),享年七十三歲。

  生於街頭長年身處貧窮,他以自傳式寫作著稱,為社會底層之人發聲,也描寫生活大半輩子的洛杉磯的毀滅性景象,而富節奏感的粗俗口語語言,啟發無數知名搖滾樂手。他是堪稱作品失竊率最高、美國最具反叛精神的代表人物,作品曾被翻譯成十多種語言,歐美累積銷售數百萬冊,有生平紀錄片《布考斯基:生來如此》(Bukowski: Born into This)和傳記電影《夜夜買醉的男人》(Barfly),人氣在世界各地迄今未減。

譯者簡介

陳榮彬


  臺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專任助理教授,曾三度獲得「開卷翻譯類十大好書」獎項,近作《昆蟲誌》獲選二〇一八年Openbook年度好書(翻譯類)。已出版各類翻譯作品五十餘種,近年代表譯作包括梅爾維爾《白鯨記》、海明威《戰地鐘聲》等經典小說,以及重量級史學作品《追尋現代中國》、《火藥時代》與《美國華人史》。曾任第四十一、四十三屆金鼎獎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