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出版 Singapore Publications
- 海外出版 Overseas Publications
- 詩 Poetry
- 散文 Essays, Non-Fiction
- 小說 Fiction, Novels
- 雜誌 Magazines
- 評論/論文 Critics
- 文學與文化研究 Literary and Cultural Theories
- 生活哲學/勵志 Lifestyle & Self-help
- 同志主題與商品 Queer Titles & Merch
- 繪本/漫畫 Picture Books / Comics
- 兩性關係 Love & Relationships
- 親子關係Parenting
- 其他 Others
- *小野
- 40
- 9786263104013
- 9786263358515
- 9786263358751
- 9786263531185
- 9786263581630
- 9786263585201
- 9786263903678
- 9786267014400
- 9786267095850
- 9786267118085
- 9786267206782
- 9786267240922
- 9786269739165
- 9786269871230
- 9789573282600
- 9789576806117
- 9789577627513
- 9789579001854
- 9789861374017
- 9789863989172
- 9789865080624
- 9789865102647
- 9789865408565
- 9789866319877
- A Life Less Throwaway:The Lost Art of Buying for Life
- A Second and A Lifetime
- Abandon Self-Control
- Alexandra Potter
- and My Other Experiments in Everyday Life
- Being at Peace: Lessons on Living and Dying
- BOTA
- Carlo Rovelli
- Carlos Bulosan
- Cass R. Sunstein
- Charles M. Schulz
- Cheng Yen
- Cleo Wade
- Counselling for Toads: A Psychological Adventure
- Dancing Snail
- Dinner Illustration
- DTT
- Gretchen Rubin
- Happier at Home Kiss More
- HEART TALK: Poetic Wisdom For a Better Life
- Inner Force: The Key to Achieve Infinite Success
- Julian Baggini
- Jump More
- life economics
- Linda Byars Swindling
- Little Monk Meets Yong Liu
- Malcolm Gladwell
- Manuel J. Smith Ph.D.
- Mian Sami
- Nudge
- Peter S. Fosl
- Richard H. Thaler
- Robert de Board
- Shih Cheng Yen
- SNOOPY
- Tara Button
- The Heart Is Noble Changing the World From the Inside Out
- The Laughter of My Father
- The Seventeenth Karmapa Ogyen Trinley Dorje
- Tina
- Ward Farnsworth
- 一百則旅行諺語,一百個你該旅行的理由
- 一秒钟和一辈子
- 一起把那些堪稱地獄的日子撐下去,好嗎?
- 一路向南:浪人醫師的徒步台灣西海岸
- 七崎良輔
- 三采
- 上誼文化公司
- 不說話的孩子
- 不辭職,就辭世!
- 不辭職,就辭世!【廢療系社畜的162個無用反擊】
- 世界歷史
- 了不起的中年婦女
- 亚莉珊卓‧波特
- 亞莉珊卓‧波特
- 人文社科
- 人文與環境
- 人物傳記
- 人生經濟學
- 人生,不需要每一次都贏
- 今周刊
- 今天不会都是坏事
- 今天不會都是壞事:已發生的讓你牽掛、未發生的讓你擔憂?SNOOPY的定心禪智慧
- 今天的天氣適合離職
- 以我之名:寫給獨一無二的自己
- 任性出版
- 何桂育
- 佛教
- 你怎麼看待老年,它就怎麼回應你:預防失智,快樂的老後實踐
- 你背負了誰的傷
- 你背負了誰的傷:從家庭的原生三角關係,療癒代際傷害
- 依舊對自己陌生的30歲
- 依舊對自己陌生的30歲:不懂大人的世界也無所謂,年過30還是可以 繼續耍廢,但不畫地自限!
- 假如我再次健全
- 做人生的選擇設計師 (終極增訂版)
- 傑夫·約翰·羅伯茲
- 像小王子一樣反應與思考
- 克麗歐·韋德
- 內在原力
- 內在原力:9個設定,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
- 兩親關係
- 其他
- 凱斯·桑思坦
- 刚刚好,就是最好:每天改变一点点,禅定养心的98个日常练习
- 初文
- 初文出版社
- 別人怎麼對你
-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
-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淡泊一點也無妨, 活出快意人生的99個禪練習!
- 剛剛好的優雅
- 剛剛好的優雅:志玲姊姊修養之道
- 剛剛好,就是最好:每天改變一點點,禪定養心的98個日常練習
- 劉倚帆
- 劉墉
- 劉秀枝
- 劉軒
- 功勞只有你記得
- 加密貨幣之王
- 励志
- 勵志
- 十四年
- 卡洛斯·卜婁杉
- 卡罗·罗维理
- 卡羅·羅維理
- 叔本華如是說
- 叔本華如是說:生命的本質是什麼?愛究竟有何意義?人類永久的大哉問,叔本華以顛覆傳統的思維來解答
- 古代
- 只為等一個你
- 台灣
- 台灣文學
- 台灣角川
- 史努比
- 史蒂芬·加尼葉
- 吃飽就沒事了:吃貨們的求生心靈雞湯
- 同志
- 同志小說
- 向高牆說不
- 吳佳璇
- 吳國卿
- 吳妍儀
- 周慕姿
- 命案現場清潔師
- 命案現場清潔師:跨越生與死的斷捨離‧清掃死亡最前線的真實記錄
- 和古代學霸擊個掌:大叔可以成偶像,小混混可以成良將,學習就是最好的翻身術
- 哲學
- 哲學家的工具箱
- 哲學家的工具箱【二十周年全新增訂版】:如何論證、批判、避開邏輯謬誤?一套現代人必備的理性思考工具 The Philosopher’ s Toolkit: A Compendium of Philosophical Concepts and Methods
- 商周出版
- 喵個不停
- 四十我就废
- 四十我就廢
- 在我遇到老公之前
- 堡壘文化
- 塔拉·巴頓
- 塔拉·巴顿
- 墨刻
- 大塊文化
- 大好書屋
- 大師兄
- 大田
- 天下文化
- 天下雜誌
- 如此人生
- 威廉
- 娜歐蜜‧夏拉蓋
- 孩子,我们来谈钱
- 孩子,我們來談錢:從7歲開始給他零用錢,不如教他變有錢
- 學習
- 學霸
- 宋曉東
- 宗教
- 寫真
- 寶瓶文化
- 專欄
- 小怪獸和雞皮疙瘩
- 小怪獸和雞皮疙瘩:給大人、小孩面對不安的處方箋
- 小沙彌遇見劉墉
- 小王子
- 小說
- 尹嘉玄
- 岑幸富
- 崇高之心
- 崇高之心:由內而外改變世界
- 布芮尼.布朗
- 幸福文化
- 幹話心理學
- 張召儀
- 張明志
- 張曼娟
- 張美惠
- 彼得·佛索
- 待在家裡也不錯 〔新版〕:快樂的家,來自一個人的內在設計
- 待在家里也不错 〔新版〕:快乐的家,来自一个人的内在设计
- 心理
- 心理勵志
- 心裡勵志
- 心靈成長
- 快乐之书:一日一新知.开启一年的美好
- 快樂之書:一日一新知.開啟一年的美好
- 快樂學
- 思辨
- 急腳大師
- 性別
- 悅知文化
- 情緒掌控
- 情緒掌控,決定你的人生格局:別讓1%的情緒失控,毀了你99%的努力
- 愛瑞克
- 愿望
- 慈济人文出版社
- 慈濟
-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 慈濟文化出版社
- 懂得藏起厭惡,也能掏出真心:30堂蹺不掉的社會課
- 我不是懶,而是在充電中
- 我也不想一直當好人
- 我也不想一直當好人:把痛苦、走偏的關係,勇敢退貨,只留下對的人!
- 我是遺物整理師
- 我的不正經人生觀
- 我說不,沒有對不起誰
- 推力: 每個人都可以影響別人、改善決策
- 撕掉羞恥印記
- 敢要就是你的
- 敢輸才會贏
- 散文
- 文化
- 文國士
- 新井洋行
- 新加坡
- 新樂園
- 新的一年
- 方智
- 方舟文化
- 施心慧
- 旅遊
- 日日靜好
- 日日靜好:90歲精神科醫師教你恬淡慢活的幸福人生
- 日本
- 日本文學
- 日本翻譯
- 早安財經
- 时间的秩序
- 星出版
- 星雲大師
- 春光
- 是一個人的戰場
- 時報
- 時報出版
- 時間的秩序
- 書
- 曼紐爾·J·史密斯
- 曾晏詩
- 最後抱他的人
- 有隻兔子
- 朱立安·巴吉尼
- 朴民根
- 朴秀真與「這裡」
- 李崇建
- 杨咏翔
- 東方哲理
- 林志玲
- 林煜軒
- 林立青
- 林裕珍
- 枡野俊明
- 查尔斯·M·舒兹
- 查爾斯·M·舒茲
- 校園
- 格十三
- 楊明綺
- 楊沐希
- 楊詠翔
- 橡實文化
- 橡樹林
- 歐陽瑾
- 歷史
- 比句點更悲傷
- 求孕
- 汪用和
- 沃德‧法恩斯沃斯
- 洪慧芳
- 洪薇
- 海外
- 游韻馨
- 漫畫
- 火來了,快跑
- 為何我們這樣相愛,那樣分手
- 為何我們這樣相愛,那樣分手:愛情心理學必修50堂課,曖昧、穩交到癒合失戀的傷
- 焦點出版
- 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
- 王兰芬
- 王意中
- 王蘭芬
- 理查·塞勒
- 琳达‧拜尔斯‧史文德林
- 琳達‧拜爾斯‧史文德林
- 琹涵
- 甘耀明
- 生死皆自在
- 生活
- 生活哲學
- 生活療愈
- 生活需要高級感
- 生活風格
- 田臨斌
- 男人的四個原型
- 當代思潮
- 療愈
- 白洗嬉
- 盧拉拉
- 真實故事
- 知日謙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 究竟
- 空中老爺
- 空中老爺的日常
- 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 筆鹿工作室
- 简单心理
- 簡單心理
- 簡體
- 米安·薩米
- 米斯特miisteros
- 精准购买
- 精准购买:比“断舍离”更极简、永续的究极之道
- 精準購買
- 精準購買:比「斷捨離」更極簡、永續的究極之道
- 絕交不可惜,把良善留給對的人
- 經濟
- 繁体
- 繁體
- 繪本
- 繪畫
- 羅伯·狄保德
- 羅伯特・摩爾
- 羅烈文
- 翻譯
- 翻譯小說
- 翻譯文學
- 老爸的笑聲
- 老闆謝過就忘了
- 老黑
- 聯經
- 職場
- 職場冷暴力
- 脆弱的力量
- 自傳
- 自然科學
- 自然科普
- 與溫柔同行的偏鄉教師
- 艺术设计
- 英國文學
- 英文
- 華文
- 華文創作
- 葛瑞琴·魯賓
- 蔡志忠
- 蔡志忠之圖繪道德經
- 蔣耀江
- 薩提爾的守護之心
- 藝術設計
- 蘇瀅
- 蘇瀅無所畏
- 蘇瀅無所畏 敢輸才會贏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 袁育媗
- 西方哲學
- 親子關係
- 解密陌生人
- 解密陌生人:顛覆識人慣性,看穿表相下的真實人性
- 許恬寧
- 許慧貞
- 誰都是帶著心碎前行
- 謝謝你的存在
- 謝麗華
- 證嚴法師
- 譯者:尤傳莉
- 譯者:王華懋
- 譯者:潘恩典
- 译者:潘恩典
- 財經錢線文化有限公司
- 賴小路
- 賴惠鈴
- 賴毓棻
- 走過愛的蠻荒
- 跟蘇格拉底學思辨
- 跟蘇格拉底學思辨:從《對話錄》學習如何質疑、怎樣探究?矯正僵化思維、屏除固有偏見,寫給每個人的理性思考與對話指南 The Socratic Method: A Practitioner’s Handbook
- 跳舞蝸牛
- 躺平,是我的权利:猫和狗的疗心话
- 躺平,是我的權利:貓和狗的療心話
- 远流
- 逗點
- 逗點文創結社
- 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
- 道格拉斯・吉列特
- 遠流
- 遠足文化
- 選擇性緘默症
- 選擇性緘默症:不說話的孩子
- 那些学霸教会我的事
- 那些學霸教會我的事
- 那些學霸教會我的事:20位建中、北一女學霸的Z世代青春哲學,陪你在制度裡、校園外無懼前行
- 郝慧川
- 都是你教的
- 鄔金欽列多傑
- 醫療
- 采實文化
- 釋證嚴
- 野人
- 金完
- 金景喜
- 金融
- 針鋒不相對
- 銀河文化
- 錯把工作當人生的人:讀懂同事內心小劇場,擺脫無用情緒包袱,劃清職場與生活界線◎
- 银河文化
- 陳依萍
- 陳信宏
- 陳傳多
- 陳品芳
- 陳夏民
- 隨時放得下的功課
- 隨時放得下的功課:心靈病房的18堂終極學分
- 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
- 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2:身心俱疲,卻渾然不覺,一位「輕鬱症」女孩與精神科醫師的12週療癒對話,陪你擁抱不完美的自己
- 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身心俱疲,卻渾然不覺,一位「輕鬱症」女孩與精神科醫師的12週療癒對話,陪你擁抱不完美的自己
- 青少年教育
- 静思人文志业股份有限公司
- 靜思人文志業股份有限公司
- 韓國
- 願所有相遇,都恰逢其時
- 願所有相遇,都恰逢其時【60萬冊暢銷增訂版】:成為有趣而不扭曲的人,過努力而不糾結的人生
- 願望
- 飲食
- 香港
- 香港文學
- 馮以量
- 馮燕珠
- 高寶
- 麥爾坎·葛拉威爾
- 黃啟團
- 黃大米
- 黃煜文
- 黃益中
- 黃莞婷
- 黃薇嬪
- (圖文繪本、中英對照)
【預購】剛剛好,就是最好:每天改變一點點,禪定養心的98個日常練習◎枡野俊明(譯者:王華懋)
平常價 $33.00 人生沒有那麼難,
只需要好好喫茶吃飯散步。
心靜了、身定了,
日日是好日。
每天總有擔心不完的生活瑣事,在意到不行的人際煩惱和身心壓力。
不懂得放過自己的現代人,早已忘了如何屏息面對社會、從容以待自己。
其實,所有的歸零重置都從「心態」開始。
「身心一如」是阻隔外在干擾,讓自我平靜的第一步。
遇到好事,不貪心;遇到壞事,不抱怨。
勤於作務,學習用平常心過平常生活。
沒有帶不走的壓力、放不了手的執念。
給忙碌的自己一個機會,反多看幾遍,即能成為能量滿滿的心靈維他命。
從心態、早晨、白天、夜晚、假日和年度,專注自我不動搖。
一天一則養身又養心的提示,找回活力和能量。
【剛剛好的心態】身心舒暢的19個習慣
◎凡事剛剛好,就是最好:過多都是毒
◎不過分勉強:別讓好事變壞事
◎多多笑,好好活:笑是最天然的保健品
【剛剛好的早晨】開啟美好一天的19個習慣
◎早起一分鐘就好:你的一天會不一樣!
◎喝一杯溫開水:避免內臟受寒
◎感謝這一口飯:食物是大自然的恩惠
【剛剛好的白天】工作和人生順遂的22個習慣
◎享受工作:把「不想」變成「想」
◎上午用腦,下午用身體:工作有各自適合的時段
◎遇到瓶頸就仰望天空:單純卻有效的振作方法
【剛剛好的夜晚】深度休息的14個習慣
◎盡快回家:準時下班
◎別在晚上做決定:全部留到隔天早上
◎「夜坐」的好處:與另一個自己對話
【剛剛好的假日】人生充實度翻倍的14個習慣
◎不要關在家裡:在家耍廢會更累
◎打赤腳過一天:出門時穿夾腳拖或木屐
◎打造小庭園:「樹下石上」的隨緣境界
【剛剛好的一年】為人生帶來好運的10個習慣
◎過度保養不健康:夏天不穿太少,冬天不穿太多
◎歡喜捨去:和香油錢一起拋去執著心
◎享用時令食物:養身又養心
作者簡介
枡野俊明
「世界最尊敬的100 位日本人」
1953年,出生於神奈川縣。曹洞宗德雄山建功寺住持,庭園設計師、多摩美術大學環境設計系教授。
自玉川大學農學院畢業後,前往大本山總持寺修行,推動建立在禪宗思想和日本傳統文化基礎上的「禪庭」創作活動,在國內外都受到高度肯定。以庭園設計師獲頒文部大臣藝術類新人獎,並獲德國聯邦功勳十字勳章。
2006年日版《新聞周刊》選為「世界最尊敬的100位日本人」。
近年來積極參與寫作和演講活動。主要暢銷書有《你所煩惱的事,有九成都不會發生》(春天)、《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悅知)、《你真的不必討好所有人》(平安文化)、《不生氣的心》(遠流),以及《放手吧,沒關係的》(新自然主義)等。
譯者簡介
王華懋
長年耕耘日文筆譯,譯作已達200多本。包括推理、文學及實用等各種類型。
近期譯作有《手掌貓咪(1)》《你殺了誰》《777》《她她》《怪談買賣所》《香君(上、下)》《戀家的人》等。
譯稿賜教:huamao.w@gmail.com
【預購】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淡泊一點也無妨, 活出快意人生的99個禪練習!◎枡野俊明(譯者:黃薇嬪)
平常價 $27.00突破20萬冊超強新作!
以禪學教會我們「舒適地度過人生」!
該放下,就放下,也放過自己,
工作也好,人際關係也罷,沒有什麼不能捨棄。
世界變遷快速,環境動盪不安,
網路資訊、社群言論等,令人喜憂參半,
找不回心靈的平靜,也擺不平情緒的波動,
人與人之間物理及心理的距離,也變得更加難以捉摸。
禪語「放下著」,意指捨去一切的執著。
這世上有許多事情,光靠自己的力量是無法控制的,
正因為人與人之間不可能完全相互理解,
以及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看透未來、改寫過去,
不如把這些都放下吧,別再浪費心力和能量,
集中在「此刻正在進行的事」、「現在能做的事」。
本書透過「人際關係」、「擺脫負面情緒」、「停止磨耗心靈」、「不自討苦吃」、「活出快意人生」五大分類,介紹能讓你的心重獲自由的99個準則。
當疲憊於生活上各種事物,以及與他人的關係時,
閱讀本書,必定能讓你成為———
不受人際關係擺佈的人。
對工作態度積極的人。
每天都過得愉快的人。
一九五三年出生,神奈川縣人。曹洞宗德雄山建功寺住持,多摩美術大學環境設計系教授、庭園設計師。大學畢業後,在大本山總持寺修行。從事以禪思想與日本傳統文化為基礎的「禪庭園」創作活動,在日本及國際均有很高的評價。以庭園設計師身分首次得到藝術選獎文部大臣新人獎,也曾獲頒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勳章功勞十字小級章。二○○六年,被日本版《News Week》雜誌選為「世界最值得尊敬的100位日本人」。近年來積極從事創作與演講活動。
主要著作有《領導禪:頂尖領袖應具備的五種能力》(悅知文化)、《你所不安的事,有九成都可以消除》、《不完美,也很好:找回心靈能量,遇見更好的自己》、《微領悟:99個禪學思維,找出人生需要的小答案》、《禪,簡單生活的建議》等。
譯者簡介
黃薇嬪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1998年正式進入日文翻譯的世界,兢兢業業經營坎坷的譯者路,也期許每本譯作都能夠讓讀者流暢閱讀。
【預購】躺平,是我的權利:貓和狗的療心話◎簡單心理
平常價 $35.00 ●躺平的哲學
容許自己後退一步,做一個短期廢物。
作者簡介
【預購】小沙彌遇見劉墉(圖文繪本、中英對照) Little Monk Meets Yong Liu◎劉墉(譯者: 劉軒, 劉倚帆)
平常價 $26.00親切,妙趣,好讀。
晨間或睡前十分鐘讀一則,
朗讀出聲,撫平情緒,找回平常心。
當世界躁鬱,
故事的力量,讓我們安靜、精進。
當日子懷憂,
會心一笑、轉念一想,天寬地闊。
星雲大師專文推薦!
星雲大師向大家推薦:
「劉墉先生藉由老和尚的佛法、人生經驗,以簡短巧妙的譬喻教導小沙彌,引導閱讀者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在面對多變的現實生活,不致迷失方向,以智慧跳脫困境,得到解脫自在。」
「每篇文章搭配彩色水墨畫,柔和細膩的色調,加上活潑生動的布局,增強故事的張力,讓閱讀者多了圖像的思考空間,相信大家一定會很喜愛。」
☉劉墉首次結集並手繪20篇小沙彌的故事。
☉中、英文對照,具跨域的多元視野。
☉不說理、不說教,觸動大人心中住著的小孩。
☉適合親子共讀,安頓情緒,啟動想像力。
人間很煩,人心很累,
生活中充斥各種負面情緒,悲傷、不安、憤怒、討厭、煩惱等等,
劉墉以小沙彌的故事,為你開出「心靈處方籤」。
利用晨間十分鐘,或睡前十分鐘讀一則,
最好朗讀出聲,念中文或英文都可以,
同時傾聽自己的聲音,得到與冥想相同的淨空、療癒效力。
輕鬆跨越低落的情緒,重整心靈,找回冷靜的判斷力。
如果是親子共讀,就一起朗讀吧,
父母可以進一步和孩子共同討論,印證日常生活的道理。
我們都是故事,文字淺、寓意深,讀到會心一笑,
日日便是好日,時時就是好時。
讓我們先來開始聽劉墉說故事──
小沙彌跟師父坐車出去,天氣很不穩定。
小沙彌怨:「一下出太陽,一下陰天。」
師父說:不!應該說是我們一下子開進陽光裡,一下子又開出來了。太陽哪天會不出來呢?白天就算颳風下雨,它也躲在雲層後面。所以有什麼不如意,都可以看看天,告訴自己其實太陽等在那兒,就算不照過來,自己也能走進去。走進陽光裡!
~~〈走進陽光〉
名人推薦
星雲大師
劉墉
聞名兩岸的畫家、作家、教育家。出版文學藝術作品一百餘種,被譯為英、韓、泰、越等國文字,在世界各地個展三十餘次。
譯者簡介
劉軒/英譯
劉軒是作家、講師、DJ、製作人,也是臺北「軒言文創」的發行人和北京「學問在線」的教育總監。他的著作包括散文、旅遊文學、心理勵志等題材共14本,也是一位有超過25年經驗的製作人和DJ。他致力於用文字、故事、音樂等媒介來推廣積極心理學的概念,幫助人們過更好、更富有成效的生活。劉軒先生畢業於茱莉亞音樂學院先修班、哈佛大學、以及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的心理學教育碩士班。他與家人定居於臺北,他的兩個孩子(千川二寶)最愛聽爺爺在餐桌上講故事。
劉倚帆/英譯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及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研究所畢業。美國水雲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致力推廣中華教育、藝術及文學。曾任「字節跳動」美國商業部副總監及「華納兄弟」中國製片部經理。英譯作品有《漢字有意思》、《劉墉的情與藝》及《劉墉畫集》。
【預購】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黃啟團
平常價 $27.00必有你的一份「功勞」。
▌當當網暢銷TOP 1。▌
▌3千多萬用戶「壹心理」聯合創辦人、22年資歷重量級心理學導師,當頭棒喝。▌
你怨:「我都是為他好,為什麼他完全不領情?」
你哭:「我這麼努力愛他,為什麼他就是不愛我?」
你恨:「為什麼他老是針對我?」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無意識中教會了別人如何對待自己。
◆◆◆
你從一家公司換到另一家公司;
你從一段不順的感情換到另一段感情;
你看破了,卻又從一座寺院換到另一座寺院……
▌如果在你的身上,同樣狀況一再發生,要留心:這可能就是你的「內在模式」。▌
逃避模式、悲觀模式、裝忙模式、受害者模式、操控模式、焦慮模式……每個人的行為,都受到內在隱藏的習慣模式影響。你哀嘆老遇上不負責的渣男?抱怨同事把你當隱形人?傷心孩子對你冷冰冰?然而,是誰把你自己逼到如此境地的呢?
別人傷害你一次,你為什麼要傷害自己很多年?
你否定了別人的所有,讓他如何與你溝通?
你剪斷了孩子的翅膀,卻抱怨他不會飛翔……
說什麼「我都是為你好」,只不過是一種操控。
資深心理學導師黃啟團將二十多年經驗,精煉為行動智慧。他不像別的心理學大師溫和婉轉,因為好話可以安慰,但真話更有實際助益──他的話,刺中我們內心的困獸,激勵我們跳脫固舊模式,覺悟人生還有新的可能性:
▌你今天之所以要更好,並不是出於生存需要,不得不跟別人比,而是你選擇讓自己變得更好。▌
◆◆◆10個轉念,升級你的生命軟體◆◆◆
01關於追夢:「心想事成」,真的是好事嗎?
在當下視野範圍內的心想事成,基本上沒什麼意義,因為眼界決定了目標。與其盲目追夢,不如靜下來好好想想,究竟什麼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02關於彈性:「不吃回頭草」的馬,真的是好馬嗎?
身後的草不夠好,當然可以不回頭吃。但如果後面的草已經重新長了出來,放著更嫩、更香的草都不回頭吃,充其量只是一匹笨馬。
03關於安穩:循規蹈矩不犯錯,就是最好的人生?
走別人走的路、說別人說的話、思考別人思考的問題,你這個獨立個體的存在價值在哪裡?沒有自己的思想、點子、路子,你最終只能被淹沒在人海中。
04關於衝突:「對事不對人」,就是最好的處事原則?
關係緊張,也許正因為太對事不對人,因為事情有對錯,但人沒有。事在人為,緩解緊張關係最好的辦法是從人開始,看見對方的價值、情感與需求。
05關於寬恕:別人傷害你一次,你為什麼要傷害自己很多年?
傷害過我們的人確實可恨,對他們充滿憤怒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但與其責怪瘋狗,不如療癒自己的傷口,「寬恕」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好,與別人無關。
06關於有錢:窮不是你的錯,但如果窮得太久,也許是你的錯。
當一個人賺錢只為自己享受,不顧別人時,如何能獲得別人的支持?「人」是最寶貴的資源之一。
07關於卡關:面對困難最好的方法,不一定是解決困難。
有些困難根本無須解決。一旦清楚了想要什麼樣的結果,便去學習需要的相應能力,當能力提升了,原來的困難自然迎刃而解。
08關於討好:你誰都不敢得罪,只好得罪你自己了。
「討好」只能讓你獲得表面和諧以及短暫利益。你不願意得罪眼前人,卻很可能正在得罪更多的人,包括那些重要的人,還有你自己。
09關於當下:焦慮,其實是一份精心偽裝的「禮物」。
焦慮是把還沒發生的事放到現在來害怕。但是當你自問:「要化解未來可能發生的危險,我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就已將對未來的焦慮轉化為當下的行動。
10關於相愛:女性常說「若我告訴他,他才做,那就沒意思了」……
但如果你不說,那就更沒意思了!就連父母也未必知道你想什麼,何況是成長背景、性別都和你不同的人。你不跟他說,他怎麼知道你要什麼呢?
本書特色
◎不是人生困住你,是習慣的人生模式困住你。
Q:你是否曾經陷入人際關係的糾結?
Q:你是否曾經和家人、朋友、同事衝突不斷?
Q:你是否偶爾感到憤憤不平,覺得身邊的人都很難相處?
▌關係是互動出來的,有沒有可能是你把對方培養成今天這樣?▌
▌他人是一面鏡子,透過鏡子,我們看到的其實是真實的自己。▌
其他書教你針對單一方向找問題,但是,你對各種關係的困惑、你對各類困境的提問,及答案,就在這本書裡。
◎本書已售出越南版權。
名人推薦
「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適用於任何關係
【強力推薦】謝文憲(企業講師/作家/主持人)‧張德芬(暢銷作家/身心靈成長導師)
【專文推薦】
◎吳曉波(知名財經作家/哈佛大學訪問學者/著作兩度入選《亞洲週刊》年度圖書)
經濟有經濟的規律,人性也有人性的規律,對於企業家來說,心理學是對經濟學很好的補充。黃啟團的新書《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是一本關於人性規律的書,如果改變不了大的環境和格局,這本書可以幫助你看清自己和他人的處事模式,規避人際關係方面的雷區,值得商界人士閱讀。
◎周國平(作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人活在世上,除吃睡之外,不外乎做事情和與人交往。與人交往,包括同事、鄰里、朋友關係以及一般所謂的公共關係,也包括由性和血緣所連結的愛情、婚姻、家庭等關係。從一個人如何與人交往,尤能見出他的做人。
作者簡介
【重量級心理學導師】黃啟團(團長)
擁有二十多年資歷的黃啟團是重量級心理學導師,人稱「團長」,為大陸知名圖書網站「當當網」的暢銷及長銷作家,投資創辦中國最大的心理學網站「壹心理」,擁有三千多萬用戶。
他專注投入應用心理學教育,將心理學理論成功運用於企業管理、婚姻、家庭、親子教育等領域。開設「升級生命軟體」課程,已協助十萬名學員認清一再重複、拖累自己人生的「病毒性信念」,進而學習刪除病毒,建立嶄新信念,猶如將自我的生命軟體升級。而透過眾多個案,他發現了這樣一個規律:「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
《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一書,甫出版便登上當當網暢銷榜TOP 1,並持續高居暢銷TOP 5,本書更售出越南版權,激勵眾多迷茫讀者,學習突破人生模式,活出全新的自己。
透過心理工作,團長見證了太多太多生命的改變,包括他自己,因此,他有一個非常堅定的信念:
無論你今天過得如何,只要你願意,你都可以變得更好。
‧「壹心理」www.xinli001.com
【預購】精準購買:比「斷捨離」更極簡、永續的究極之道(A Life Less Throwaway:The Lost Art of Buying for Life)◎塔拉·巴頓(Tara Button)(譯者:潘恩典)
平常價 $33.00其實我們最該學會的是——
挑選耐用、實用、合用的物品,過著愛物惜物的生活
擺脫過度消費、提升自我價值的選物哲學!
附「居家用品維修護理」指南
隨文穿插「精準購買」小練習,在生活中養成精挑細選、有覺知的購物行為
作者獲《Telegraph》、《ETtoday新聞雲》、《蘋果日報》……等國內外媒體爭相報導
一九二〇年代,一個由各大燈泡廠牌組成,名為「太陽神壟斷聯盟」的祕密團體,同意將燈泡定期送到瑞士測試,以確認燈泡會在一千小時內損壞,變相促使民眾過度消費。
我們購買的東西,平均有百分之五十是在衝動下購買的。
大賣場的動線設計,會刻意將熱銷商品放在動線盡頭,好讓顧客不得不逛完整個店面,增加購物機率。
申辦店家會員資格,不但有可能使個資受損,還有可能被拿來做顧客研究,接收到更多引誘你消費的訊息。
你希望自己的購物行為,都是出自於無窮無盡的物欲,以及商人的唆弄嗎?
廣告人最誠實的揭密,讓人擺脫過度消費的陷阱。
這是現代人最該反思的議題,也是讓人生煥然一新的生活練習!
原從事廣告業,不斷鼓吹人購物的塔拉‧巴頓,
因緣際會下,竟成為一名「勸人少買」的極簡主義倡導者,
在本書中,她想要探討的是——
會養成過度購買的習慣,主要肇因於「自我價值感太低」,當你了解擁有的物品多寡無法改變你的價值後,就不會因此過度消費。
我們可以透過一些生活中的小練習來了解自己,篩選掉不需要購買的物品,達到「精準購買」的目的。
透過本書,讀者可以了解自己為何會陷入「買不停」的制約中,
並藉由逐步的引導和實用技巧,挑選到最符合自身價值的物品,
從滿載的購物欲中解放!
真心推薦
Sustainable Home作者|Christine Liu
純素部落客|Vegan Kitty Cat
YouTuber|末羊子
收納專家,《姐,整理的是人生》作者|廖心筠
讀者好評
我好愛這本書,它實實在在地改變了我們以往的認知。太感謝這本書的問世了!我還把本書分享給我所有的親朋好友們!
——讀者|Pezzer
本書讓我意識到,全球化的進步思維,就始於你的家中,要減少全球性浪費,就從精準購買做起。
——讀者|Bobby
非常好的讀物,本書不像其他書那樣,強調極簡主義和環保觀念等老生常談。它比較像是跟朋友談天,輕鬆且幽默地傳達出關於精準購買的重點,同時也提供資訊完備且易實踐的練習。我最喜歡了解有關行銷技倆的部分了。
——讀者|Melanie
在什麼都追求過量的時代,這本重要著作讓我們得以探勘真實的自我。
——作者|Evan Michael Zislis
作者簡介
塔拉·巴頓 Tara Button
直至2016年止,塔拉.巴頓一直在廣告業工作。
不斷洗腦人們消費購買他們不需要的物品,讓她感到相當矛盾且沮喪。
三十歲生日當天,她收到了來自姊姊的一只名牌鑄鐵鍋。
每當用這只鍋子時,她便不由自主地想:「如果我擁有的每樣東西都像這個鍋子那麼耐用,那我就不需要常常買新鍋子了。」
這個念頭在她腦海中縈繞了好幾個月,於是她下定決心開創一個名為BuyMeOnce(只買一次)的網站,於網站中推薦精選耐用的商品,網友可從網站中的連結進入導購頁面。不消幾天,便獲得Telegraph大幅報導,因而聲名大噪。
相關著作:《精準購買:比「斷捨離」更極簡、永續的究極之道》
譯者簡介
潘恩典
中正大學外文系博士。
譯作有:《神奇的π》、《一個世界,多種解答:改變歷史的偉大發明》、《天才費曼:科學與生活的探險家》、《諸神的魔法師:失落文明的智慧》等。
【預購】待在家裡也不錯 〔新版〕:快樂的家,來自一個人的內在設計 Happier at Home Kiss More, Jump More, Abandon Self-Control, and My Other Experiments in Everyday Life◎葛瑞琴·魯賓(Gretchen Rubin)(譯者:尤傳莉)
平常價 $31.00對自己的家,我有著矛盾的期望──
我希望家能讓我平靜,但也要能讓我興奮;
要舒適、安靜,但也要帶來驚喜、熱鬧;
要讓我能懷念過去,但也要能讓我想像未來;
是一個能讓我反省的私密小窩,也是個能增進我與他人情感的交誼大廳;
要讓我感覺安全,但也要能容忍我冒險……
後來葛瑞琴.魯賓發現,這些期待看似矛盾,其實並不衝突。她的領會是,家,反映的是「我這個人」,所以努力讓家「更有家的感覺」,其實是了解自己的一種延伸形式。要讓家更有感覺,她得先了解自己、面對自己,最後,做自己——不裝模作樣,不必懷有戒心,這,才是真正的簡單。
家,未必要展現什麼深奧道理,它只需要是愉快的、舒適的,就夠了。這其中的快樂哪裡來?來自態度,來自一個人的「內在設計」,來自對日常生活的各種細節,都懷著真誠的興趣,還有,非常重要的,想在家裡體驗自由自在的感受,要先有所節制……
她決定在一個學年(從九月到五月)專注於改變與家庭有關的各個方面,從家居布置、婚姻生活、時間分配、陪伴小孩、保持健康和社區互動等等。她發現,視野改變了,心裡的開關就打開了,就算只專注在改變自己,外在世界也會神奇的跟著改變。
這次關於家的快樂生活實驗,她再次領略那句神祕名言:「能將遠方豐厚財富帶回家的人,其人必然身懷豐厚財富。」
她告訴自己:這就是現在。這裡,就是我的寶藏……
〔家庭版〕成人的祕密
.每個房間都該有紫色。
.不接受任何免費的東西。
.燈泡壞掉,或是捲筒衛生紙用光了,馬上換新的。
.有時候快樂本身,不見得會讓你感到快樂。
.把東西留著通常比較省事,因為不必猶豫是否該丟,但,還是現在就丟了吧。
.把一個大任務,分割成幾個小任務。
.手機和筆記型電腦,要隨時充飽電。
.鑰匙要收在固定的地方。
.拖著不做的事,才是最令人厭煩的。
還有更多……
這本書裡講的故事,是一段學習的過程。希望有助於你在閱讀之後,展開自己的「快樂生活提案」。無論何時、或身在何處,都能擁有一個更想回去的家……
快樂不是擁有更多,也不是擁有更少,
快樂就是我所擁有的都是我想要的……
本書特色
*《紐約時報》暢銷榜第一名《過得還不錯的一年》作者葛瑞琴·魯賓的居家生活實驗。
*葛瑞琴.魯賓是最發人深省、最具影響力的心靈勵志作家之一,作品在全球已譯成三十多種語言,暢銷突破350萬冊。
各界推薦
《待在家裡也不錯》為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喜悅。這是一本難得的書,它能激發個人的改變,並帶你穿越歷史、深入探索偉大思想家的心靈。我由衷感謝葛瑞琴·魯賓的作品。——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脆弱的力量》作者
葛瑞琴.魯賓以她特有的迷人魅力、縝密的研究以及富有洞察力的建議,在《待在家裡也不錯》一書展現了如何為家庭生活增添樂趣、喜悅與和諧。一如以往的魯賓作品,我愛不釋手。——蘇珊·坎恩(Susan Cain),《安靜,就是力量》作者
葛瑞琴.魯賓以獨特的方式創造更快樂的家庭生活,既鼓舞人心又飽含豐富的知識量。《待在家裡也不錯》是一本充滿熱情、富有啟發性的指南,適合所有希冀追尋幸福的人。 ——雪兒·史翠德(Cheryl Strayed),《WILD》作者
葛瑞琴·魯賓在極具洞察力的作品《待在家裡也不錯》中,剖析了微小的改變如何對日常幸福產生巨大的影響。還有什麼比從自己的家更好的開始呢?——克里斯.古利博(Chris Guillebeau),《不服從的創新》作者
快樂的家是我們所有人努力追求的理想——無論我們住在城市或郊區,與家人、伴侶、室友一起生活,還是獨自一人。在《待在家裡也不錯》一書中,葛瑞琴.魯賓巧妙的向我們展現如何創造一個包容人和事物的環境,讓我們感到舒適、寧靜和喜悅。——哈蘭·科本(Harlan Coben),《最親密的陌生人》作者
當你逐步執行魯賓溫暖、貼心又可行的建議時,看似小小的每一步,卻能匯聚成巨大的快樂……每個媽媽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寶貴的點子。——Parents.com
作者簡介
葛瑞琴·魯賓(Gretchen Rubin)
最發人深省、最具影響力的心靈勵志作家之一,對快樂與人性有著刻畫入微的觀察,能將複雜艱深的思想加以精煉,並以輕鬆平易的方式傳達給讀者。著作包括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的《過得還不錯的一年》(The Happiness Project)、《待在家裡也不錯》(Happier at Home)、《烏托邦的日常》(Better Than Before)、《這樣開始也不錯,擺脫束縛的一年》(Outer Order, Inner Calm)。作品在全球已譯成三十多種語言,暢銷突破350萬冊。
在連續獲獎的人氣podcast節目「與葛瑞琴.魯賓一起更快樂」(Happier with Gretchen Rubin)中,她常與妹妹伊麗莎白一起討論關於快樂與好習慣,創下高達2.2億的下載次數。在她的熱門網站gretchenrubin.com上,她持續地記錄探索著習慣與快樂的歷險。
魯賓原本投身法律界,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奧康納(Sandra Day O’Connor)的助理,後來發掘寫作欲望,成為作家。現與家人定居紐約市。
網站gretchenrubin.com
Twitter@gretchenrubin
Facebook: www.facebook.com/GretchenRubin
譯者簡介
尤傳莉
生於台中,東吳大學經濟系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著有《台灣當代美術大系:政治.權力》,譯有《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待在家裡也不錯》、《天堂裡用不到錢》、《依然美麗》、《完美婚姻》、《瑪麗迷宮》、《渺小一生》、《外科醫生》、《骸骨花園》等小說與非小說多種。
【預購】今天不會都是壞事:已發生的讓你牽掛、未發生的讓你擔憂?SNOOPY的定心禪智慧◎查爾斯·M·舒茲 ( Charles M. Schulz)(譯者:楊明綺)
平常價 $38.00【預購】哲學家的工具箱【二十周年全新增訂版】:如何論證、批判、避開邏輯謬誤?一套現代人必備的理性思考工具 The Philosopher’ s Toolkit: A Compendium of Philosophical Concepts and Methods◎朱立安·巴吉尼, 彼得·佛索(Julian Baggini, Peter S. Fosl)(譯者: 黃煜文, 吳妍儀)
平常價 $42.00出版二十年不墜經典
暢銷哲普經典《自願被吃的豬》作者朱立安‧巴吉尼 ╳ 屢獲年度教學獎的人氣哲學教授彼得‧佛索
傾力合著思考教戰手冊
除英美哲學論證方法,更添歐陸哲學概念工具,親炙大師原典不再遙不可及!
一本沒有哲學背景但想訓練自身邏輯的人必讀的百科全書式指南。
所有你想得到的思考工具,全都囊括其中。
對哲學專業人士而言,更是適合常備案頭,方便用於教學討論、與大眾溝通的實用詞條大全。
「我思,故我在。」笛卡兒這句名言在論證上有什麼瑕疵?
所有的謀殺都是錯的,但謀殺暴虐的獨裁者是對的,這說法有什麼邏輯問題?
素食者不吃豬肉香腸,甘地不吃豬肉香腸,所以甘地是素食主義者。這話合乎邏輯嗎?
想要反駁對手的論證,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假設對方是對的。這是什麼怪招?
哲學是一門極富技術性的學問,它不只提出主張,同時也需嚴密的論證,而要做到如此,則需各種概念工具,從多方檢驗,盡可能消除歧義。
哲普暢銷作家朱立安‧巴吉尼攜手屢獲年度教授獎的哲學教授彼得‧佛索,在本書中擺出了聲勢浩大的六大哲學工具箱,扎實介紹百種思考工具。從最入門的「論證基本工具」到「論證進階工具」,到中級的「評估工具」到「概念區別工具」。最後來到高級的祕笈:「大師級的工具」。而最後一箱「必須謹慎使用的工具」──誤用了不僅無效,反而會引發更多問題──則是最上乘的心法。
首次出版二十年以來,《哲學家的工具箱》已成為突破性的暢銷書,從基本哲學方法、概念、術語出發,綱要清晰全面,編寫風格易於理解,結合了精確的定義、簡明的解釋,加上對實際應用的深思熟慮的建議,幫助讀者培養哲學素養和思維基礎的流暢性。
此次全新增訂三版針對許多原始條目進行了大幅的修訂和擴充,特別是在形而上學、邏輯學、科學哲學、歐陸哲學的部分。如同前版,書中的簡短條目深受哲學史啟發,並以生動舉例加以強化,幫助一般讀者掌握複雜的哲學概念和原則,更受到專業哲學家的信任,對於任何有志進入哲學領域的人來說,此最新版本鞏固了其做為無可匹敵的入門經典和快速指南的聲譽。
▍林靜君|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
▍朱家安|哲學雞蛋糕腦闆
▍鄭凱元|哲學新媒體執行長
▍好青年荼毒室
──超有邏輯推薦
媒體、專家一致好評
☆ 這不僅是一本哲學百科全書,也是專門為初學者及教授設計的快速學習哲學技術之精確指南,值得強力推薦。── Choice
☆ 相對於坊間的哲學入門書,《哲學家的工具箱》是一本眾所期待又實用的補充讀物。此書引導入門者接觸哲學家使用的許多重要概念工具,以簡單的方式來解釋這些工具,也有豐富的範例。剛開始接觸哲學的人,會在這裡發現許多能幫助他們更了解這門學問的東西。──David S. Oderberg, University of Reading
☆《哲學家的工具箱》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不僅適合在哲學概論或哲學方法論的課堂上使用,就連想要學習當代分析哲學論證、評估與批評方法的自修者也能輕易上手。本書的書寫方法獨特,文字輕鬆詼諧,兩位作者都是有豐富學養的哲學家。書中除了反映他們的哲學認同,也顯示對哲學獨特性格的欣賞。一般人可以利用此書做為進入哲學堂奧的敲門磚,即使是從事高深研究的學者,也能從本書得到助益。如果我當初念大學時能讀到這本書就好了。──Christoph Schmidt-Petri, Teaching Philosophy 28:1
☆ 沒有哲學背景、卻對論證與邏輯有興趣的人,一定會覺得這是一本有用的書,相信任何一位教導論證、邏輯與推理的老師也會這麼認為。一般的哲學概論課程也能從這本書獲益良多,因為它包含許多哲學系學生必須知道的概念「工具」。──Austin Cline, About.com
☆ 本書選錄的論證基本工具相當完整,論證進階工具所涵蓋的主題與例子也簡要機智。資料來源經過精心揀選,循序漸進地加以介紹,各小節還可以交互參閱。──Reference Reviews
作者簡介
朱立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
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哲學家雜誌》編輯與共同創辦人,定期為《衛報》《獨立報》《泰晤士報》《展望》《新人文》等報刊撰稿,並且固定在英國廣播公司第四電台上發聲。他出版了許多哲學普及著作,是英國知名的暢銷哲普作家。《衛報》說他:「擁有一顆清明的心智,使得他在哲學普及書籍的領域中格外傑出。」麥田已出版他的《自願被吃的豬:100個讓人想破頭的哲學問題》、《新聞挖挖挖:頭條新聞背後的哲學思索》《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等暢銷哲普作品。
相關著作:《我們為什麼要活著?尋找生命意義的11堂哲學必修課(新版)》《自願被吃的豬:100個讓人想破頭的哲學問題(新版)》《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12道檢測思考清晰度的哲學闖關遊戲(新版)》《哲學家的工具箱:如何論證、批判、避開邏輯謬誤?一套現代人必備的理性思考工具》
彼得.佛索Peter S. Fosl
美國艾莫利大學哲學博士,現任肯塔基州川西法尼亞大學哲學系教授,兼任哲學學程主任。他的教學貢獻卓越,曾獲選為川西法尼亞大學2005年年度教授,並且獲得肯塔基州2006年傑出教授橡實獎。他經常為《哲學家雜誌》撰稿,著有《英國哲學家》兩冊。
相關著作:《哲學家的工具箱:如何論證、批判、避開邏輯謬誤?一套現代人必備的理性思考工具》
譯者簡介
黃煜文
1974年生。專職譯者,譯有《耶路撒冷三千年》《教父》《大轉向》《讀建築》《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等書。
吳妍儀
中正哲研所碩士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譯有多本小說與非小說類。後者譯作包括《白日夢的力量:抓住靈光一閃的創造力》《購物台專家為什麼能說服你?心理學家教你突破心防的說服術》《我們為什麼要活著?尋找生命意義的11堂哲學必修課》《我們為什麼要浪費時間睡覺》《為什麼是碳?》等書。
【預購】叔本華如是說:生命的本質是什麼?愛究竟有何意義?人類永久的大哉問,叔本華以顛覆傳統的思維來解答!◎編、譯者:編者:蔣耀江, 羅烈文
平常價 $29.00而被視為西方哲學中悲觀主義代表,叔本華亦視人生為苦,
他審視人性對欲望的渴求,探索生命的本質、情感、生死,
顛覆世俗對愛和人性的理解,更影響了尼采、托爾斯泰等人……
悲觀思想×生死領悟×情感慾望×自我探索
「舒適與幸福具有否定的性質,而痛苦則具有肯定的特性。」
以叔本華式的領悟,重新開始對人生價值的思索!
▎顛覆世俗價值:痛苦才是生命的本質
世人所認知的苦難和不幸皆為負面、無常的,歸納於「純屬意外」,
但人對與意志相牴觸的「不幸」異常敏感,因有所阻礙、違背,
故能馬上察覺到痛苦和難受的事,就像穿到一雙不合腳的鞋;
而對於快樂、舒適卻有些麻木,因為它們是與意志完全一致的事物,
就像人不會對身體的整體健康感到滿意,卻會有雞毛蒜皮的小煩惱,
整體來說,不幸反而才是規律中一貫存在的情況,是生命的常態,
因此在叔本華的觀點中,痛苦與不幸能引發我們的感觸,
而美好幸福卻意味著願望的消失,就像得到即意味著一物失去刺激。
「人生是在慾求予達到慾求間被消磨掉的,願望的本性即痛苦。願望一旦達成,很快便趨於飽和狀態。」
▎對情感的否定:戀愛和婚姻是苦痛的延續
因生命即苦痛,叔本華貶斥人類產生的戀慕情感及婚姻結合,
認為這是新的生命苦痛之延續,個體的情感對物種繁衍毫無意義,
不僅如此,叔本華更提到性慾是「欲望中的欲望」,凌駕其他欲望,
因為性慾是求生意志最完整的展現和最明確的型態,是至高無上的。
「浮世欲望的滿足正如拋給乞丐的施捨,維持他活過今天,卻也延長他的苦難到明日。」
本書特色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是唯意志論的開創者,提出了對生命「表象」及「意志」的論辯,其思想以「人生是苦難」的命題為出發點,被後人認為是悲觀主義的代表,對後世精神分析學及心理學都有很大的啟發,本書就其對人性、生命價值、愛恨情感、生死思考等議題進行深入地探討,與讀者分享叔本華在苦難和慾望中帶給世人的啟示。
【預購】像小王子一樣反應與思考 ◎史蒂芬·加尼葉(譯者: 何桂育)
平常價 $29.00【預購】跟蘇格拉底學思辨:從《對話錄》學習如何質疑、怎樣探究?矯正僵化思維、屏除固有偏見,寫給每個人的理性思考與對話指南 The Socratic Method: A Practitioner’s Handbook◎沃德‧法恩斯沃斯 Ward Farnsworth(譯者:陳信宏 )
平常價 $37.00學習當代公民必修的對話課。
在二十一世紀的仇恨氛圍中,來自古希臘的聲音提供我們另一種選擇:真相與謙遜。──《華爾街日報》
◎收錄孫有蓉(法國索邦巴黎第一大學哲學系講師/博士)、林靜君(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專文推薦序
◎朱家安(哲學作家、哲學雞蛋糕腦闆)、林從一(華梵大學校長、美國愛荷華大學哲學系博士)、法律白話文運動、超級歪(YouTuber)、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老師)、潘小慧(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教育部生命教育學科中心諮詢委員)(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各方好評推薦!
◎亞馬遜讀者4.7星好評、「哲學方法論」分類榜上長銷書單、Kindle評選「優秀非小說讀物」
▍本書特色
1. 解釋蘇格拉底思考術、拆解《對話錄》背後的方法,並以《對話錄》中的實際對話作為案例。
2. 本書對蘇格拉底思考術的拆解,呼應了作者另作《給焦慮世代的哲學處方》,說明後者對蘇格拉底的繼承關係。但閱讀本書不需要任何斯多葛學派的知識。
3. 作者會在每個章節提到該章節與其他章節的關聯性,供讀者做參考閱讀。
4. 作者使用清晰的語言,尤其適合希望鍛鍊思考力的高中生、大學生來讀,培養亞洲教育底下較被忽視的「發問」的藝術。
▍內容簡介
在討論淪為筆戰、質疑變成打臉的社群時代,
讓蘇格拉底教你突破同溫層,勇敢提問、接受質疑。
在開始前先想一想──
⦁ 你對某項事情的看法是否心懷先入為主的考量卻不自覺?
⦁ 你是否很少反思自己得出某種結論的具體過程為何?
⦁ 要如何檢查一種見解真的完全合乎邏輯、不與自己的其他信念矛盾?
⦁ 在辯論的時候,有哪些方法可以用來增強自己論點的效力?
「蘇格拉底方法」的四大技巧──
方法1 交叉詰問: 使用引導式問題,確認一項主張是否完全合乎邏輯。
方法2 類比:為了證明x具有y特質,以另一個類似x且具有y特質的事物作為論據。
方法3 溯源法:從許多單一例證導引出一般性的結論,又稱歸納法。
方法4 收斂與擴張思考:透過觀察事物之間的相似性或差異性,探究一項論點是否不夠全面或是太過空泛。
柏拉圖在《對話錄》中,記錄了蘇格拉底與人對話、問答的過程,也開啟人類對智慧的追尋。德州大學法學院院長沃德‧法恩斯沃斯在本書中以十八個章節,總結出五大元素、四大方法,從基本要點、邏輯規則到自我檢驗,引用超過百則《對話錄》中的精采辯論,向讀者介紹「人類史上最偉大成就之一」蘇格拉底的問答技巧與思辨策略。
作者有感於在社群媒體做為主要交流管道的當代,人與人之間正向有效的思維交流日益困難,希望能以催生哲學史的提問大師蘇格拉底為嚮導,幫助讀者練習面對公共議題的討論與差異立場的挑戰。這是一本寫給所有二十一世紀公民的理性思考與對話指南,也是一條通往智慧的道路。
▍媒體與讀者好評
一本精彩的書。 它優雅、博學,輕輕地將美德的學問包藏其中,永遠不會顯得迂腐。——Rebecca Newberger Goldstein,哲學家、小說家
這本重要著作不僅在挖掘經典資料方面極為博學,也能幫我們了解蘇格拉底思考術的真正含義。—— Frederick Schauer,弗吉尼亞大學大衛和瑪麗哈里森傑出法學教授
許多人輕忽了蘇格拉底式的提問,有些人自認為在實踐它。但是,只有在閱讀這本博學、鼓舞人心的著作時,人們才真正能開始欣賞柏拉圖教學的深刻性,並了解其教訓對一個任意謾罵、草率下判斷的社會來說是必要的。——Stanley Fish,美國杜克大學教授
一本寫得很漂亮、非常有思想,面面俱到的書。作者對柏拉圖早期對話中所闡明的蘇格拉底方法提供了全新的理解,展示了如何將其內化、提高智力。——Henry Abelove,衛斯理大學英語名譽教授
任何想要進行清晰思考的人都應該關注本書。 ……對普通讀者有用,確實是一本修煉手冊。閱讀它可以擴大對古代思想的了解,但也可以進行所有思想家保持敏捷所需的心理鍛煉。——Paul Woodruff,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哲學與古典學教授
這本出色的作品,對於在教育、政治、商業和日常關係中發現真相(或至少接近真相)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提供了強有力的見解。以蘇格拉底的智慧為基礎,作者不僅闡明了蘇格拉底話語為何必不可少,而且闡明如何以積極和肯定的方式進行此類論述。在政治兩極分化嚴重的今天,這一點尤其重要,在這個時代,美國人只願意與同樣想法的人說話,並蔑視那些不同意他們的人。這種狀況無疑是由社交媒體的出現促成的,對運作良好的民主構成了嚴重威脅。如果我們作為一個國家,要渡過這些時期,並保持我們民主的最基本前提,就必須學習如何參與蘇格拉底式的對話,並接受開放思想、嚴格質疑和誠實辯論的原則。這本書為任何尋求維護美國民主的人提供了重要的教訓。——Geoffrey R. Stone,芝加哥大學法學教授
(本書內容包括)從對蘇格拉底問題的分析(確定我們對歷史蘇格拉底的了解)到蘇格拉底方法的要素,再到這種方法對斯多葛主義和懷疑主義等其他思想流派的影響。在閱讀過程中,讀者將學習如何提出更好的問題,並在他們自己的思維中發現更深層次的原則——我們內在的許多想法可能被證明為不一致、需要修改,這並不總是令人愉快的,但沒有人說哲學總是帶來快樂,我們總得為獲取更深思熟慮的觀點付出代價。——Ryan Boissonneault(亞馬遜讀者)
這是一本關於如何有效推理的書。也讓我反省自己是如何提問的。本書提供一種自我探究的方式,也是一種客觀思考人類如何通過對話、內省來尋找虛幻真理的方式。——Kyle(亞馬遜讀者)
如果練習得當,這個方法不僅會讓我們更接近真相,而且會呈現出推動我們物種前進所需的一種罕見的美德——謙遜。——Hugh(亞馬遜讀者)
本書確實引用了原典中的段落,但其中觀點始終能與現代生活呼應。而且作者使用了對今天的讀者來說,很容易理解的語言,因為原典的晦澀語言需要大量的刻意努力才能切入其背後的含義。——James Mason(亞馬遜讀者)
本書內容對蘇格拉底推理及其對當代世界的適用性提供有力的討論。 作者針對理性話語的分析討論令人欽佩,結語更令人信服。我們是否可能在學校、大學以及公共和私人生活中,應用開放性和蘇格拉底式的問答推理來提高討論的層次呢?或者,意識形態和僵化的框架(以及煽動性言論)正在阻礙思想的誠實交流?法恩斯沃斯的信念令人欽佩,但最終蘇格拉底在被雅典公民陪審團定罪後喝下了毒芹,罪名是「腐蝕青年」。 蘇格拉底的定罪和處決與我們當代社會的相似之處令人恐懼。也因此,本書對蘇格拉底內部對話的討論更使人感觸良多。——Daniel(亞馬遜讀者)
▍書系簡介 ithink, I think──
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是對生命本身的肯定,
如同沙特說:「在行動中存在著希望。」
了解一種思考方式,如同掌握一件處世工具;
了解不同的哲學概念,提供我們重新審視所處社會的不同角度與準則;
了解一位哲學家的思想與生平,讓我們的生命經驗得到參照;
了解哲學的歷史,即是見證在經歷無數次翻轉與重建之後,人類何以為人類。
世界時時刻刻在變化,思想應是動態的。從隨時能閱讀的輕鬆漫談,到精采的思想展演,我們期許這個書系的書籍,能夠回應此時此地的不同處境。哲學發展始於對世界的好奇,最終也必然回歸到人類對自身及其所處世界的關心。我們將以上述幾個類型為框架,希望大家能找到最適合自己親近哲學的路徑,也找到思想與行動結合的方式。
◆不馴的異端
以一本憤怒之書引發歐洲大地震,斯賓諾莎與人類思想自由的起源
史蒂芬.納德勒(Steven Nadler)──著 楊理然──譯
◆口袋裡的哲學課
道德可以計算嗎?快樂一定比痛苦好嗎?如果能夠隱形,你還會奉公守法嗎?
牛津大學的10分鐘哲學課,跟著亞里斯多德、尼采、艾西莫夫、薩諾斯等93位思想家,破解135則人生思辨題
喬尼‧湯姆森(Jonny Thomson)──著 吳煒聲──譯
◆水變成冰是哲學問題?
12位大哲學家╳11次劃時代重要翻轉,一部寫給所有人的自然科學哲學史
哲學新媒體──策畫 孫有蓉──主筆 邱獻儀──文字協
◆給焦慮世代的哲學處方
跟著塞內卡、西塞羅、叔本華等10位斯多葛思想家,學習面對不確定年代的生命智慧
沃德‧法恩斯渥思(Ward Farnsworth)──著 陳信宏──譯
▍即將出版──出版順序、書名皆為暫定
◆寫給所有人的簡明哲學史
A Passion for Wisdom: A Very Brief History of Philosophy
羅伯特.索羅門、凱瑟琳.希金斯(Robert C. Solomon、Kathleen M. Higgins)──著 黃煜文──譯
◆衣裳哲學
Sartor Resartus
湯瑪斯‧卡萊爾(Thomas Carlyle)──著 賴盈滿──譯
德州大學法學院院長,並擔任約翰·杰弗斯(John Jeffers)法學研究主席。身為法律研究者,法恩斯沃斯精通邏輯學,擅長推理性思考與英文寫作。他針對法律、英語修辭學等著述頗受各方好評。
法學專業使他在研究抽象思想的同時,也重視實際應用層面。第一部哲學書籍《給焦慮世代的哲學處方》正是結合思考與應用的作品,獲亞馬遜讀者4.8星好評,位居該網站「哲學方法論」暢銷書第一名。第二部哲學著作《跟蘇格拉底學思辨》,以柏拉圖《對話錄》中的實際對話作為案例,拆解其中蘇格拉底的思考術與辯論方法,希望能幫助讀者培養發問與內省的習慣,以及面對差異與公共議題時的思辨力。本書出版後,位居「哲學方法論」暢銷榜常勝軍、Kindle評選「優秀非小說讀物」,並受到學院與讀者一致推崇,芝加哥法學教授傑佛瑞.R.史東認為,本書為尋求維護民主的人提供了重要的教誨。
相關著作:《給焦慮世代的哲學處方:跟著塞內卡、西塞羅、叔本華等10位斯多葛思想家,學習面對不確定年代的生命智慧》
譯者簡介
陳信宏
專職譯者,曾獲全國大專翻譯比賽文史組首獎、梁實秋文學獎及文建會文學翻譯獎等翻譯獎項,並以《好思辯的印度人》入圍第33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
近期譯作包括《逆向工程,你我都能變優秀的祕訣》、《我們與動物的距離》、《國家如何反彈回升》、《眾神的遊戲》、《公司與幕府》、《如何在二十一世紀反對資本主義》等。
【預購】和古代學霸擊個掌:大叔可以成偶像,小混混可以成良將,學習就是最好的翻身術◎急腳大師
平常價 $28.00◎ 文筆幽默風趣,故事通俗易懂,再搭配趣味插畫,臨場感十足!
◎ 知識永遠不會背叛你!52位古代真學霸用他們的人生告訴你:學習不是為了升官發財賺大錢,而是即使生活困頓,也能用知識讓自己翻身!
人生成敗不在學歷,而在學力!
真正的學霸,不見得是會考試解題或擁有名校學歷的「考霸」,
而是求知若渴、能將知識轉化成智慧、為命運開創新局的人!
◆ 邵雍:不考科舉不做官,卻能成為士人們的偶像,大家還買房送給他?
◆ 蘇洵:少時遊手好閒,中年奮起,最終名列「唐宋八大家」!
◆ 燭之武:一生未受重用的養馬人,三言兩語就解除了國家危機?
◆ 許穆夫人:老公做不到的,我來!如果只出一張嘴,還不如閃邊洗洗睡!
◆ 司馬光:19年每天不間斷的「連載人生」,讓他終成一家之言!
◆ 狄青:從小混混到兵法專家+沙場名將,32歲才開始讀書的他怎麼辦到的?
知識永遠不會背叛你!
不論性別年齡、早慧晚成、草根菁英,真學霸永遠經得起考驗!
學霸,不是只會考試解題,也不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的人;而是不論身處順逆,依然持續學習,並懂得活用知識、開創新局的人。
本書的52位「學霸」年齡出身各不相同;或是布衣百姓,或是官宦子弟;或是文臣,或是武將;或是顛沛流離,或是一帆風順……他們的故事所要告訴後人的,不是「考滿分好棒棒」,也不只是「學習是一輩子的事」,而是如何活用知識,讓知識成為最佳武器,在關鍵時刻使出必勝一擊。
不論早慧或晚成,只要有心願意下工夫,人人都能成為「真學霸」。
各界推薦
讀者★★★★★好評:
重新定義「學霸」,好看到連飯都忘了吃!
‧不用說教,就能讓學生與孩子了解學習的重要性!
‧重新定義「學霸」,勵志性更高!
‧不只有大家想像中的高官才子,還有很多各行各業的佼佼者,甚至是古代歷史中很少被提到的女性,本書真的讓人大大地長知識了。
‧用風趣的語言講述嚴謹枯燥的歷史,臨場感十足。
‧書裡講了很多歷史課上學到的人物,還有一些之前沒聽過的名字,但其實很厲害的人物,學到了不少知識。
‧很多同學都買了這本書,老師也很支持我們讀!
‧週末在家一天就讀完了,連飯都忘了吃!
‧才剛買,就被朋友借走了,看這本書有多受歡迎!
‧不僅適合學生,也很適合成人,能知道許多課本中沒寫的歷史故事。
‧除了有學習考試的故事,還有人物利用知識化險為夷、成功突圍的故事,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適合的讀物。
曾任高中教師,獲得華中師範大學「四項全能教師」稱號。
講課風格幽默生動,通俗易懂,深受學生喜愛。
專注古代人才選拔制度、唐詩、宋詞等歷史的研究,
善於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嚴謹地講述歷史。
曾在《學語文》《皖南晨刊》等雜誌報刊發表詩歌、散文、小說等300 餘篇。
【預購】小怪獸和雞皮疙瘩:給大人、小孩面對不安的處方箋◎新井洋行(譯者:賴惠鈴)
平常價 $29.00醫生來告訴你,關於害怕的祕密
你不用學會勇敢,只要學會和自己的害怕相處
一天晚上,小怪獸在半夜醒來,想去上廁所,
可是去廁所前要先經過又黑又長的走廊。
他覺得走廊裡好像有黑影在晃動,
還有奇怪的聲音。
他的心跳得好快,腳也不停的發抖。
就在這個時候……
在怪獸國度中,每一隻小怪獸都有各自害怕的東西。
有的怕黑,有的怕打針,或是怕上臺說話!
而且只要一害怕,
就有一個叫做「雞皮疙瘩」的小傢伙跑出來。
小怪獸原本以為,只要把小傢伙趕走就不會再害怕了。
這時雞皮疙瘩國王忽然現身,
他決定向小怪獸坦白雞皮疙瘩出現的祕密。
\小怪獸與醫生聯手的特別企劃/
本書特別邀請日本家庭治療師、精神科專科醫生森野百合子審訂,
她在書末特別提到,不安和害怕都是很重要的情緒,
可以提醒我們眼前有危險,進而保護我們不受到傷害。
或許很多人覺得必須改掉膽小的壞毛病才行,
但是什麼都比不上「最真實的你」。
所以,請珍惜你自己原本的模樣。
現在覺得是缺點的東西,
有一天也會成為你身上很重要的優點。——森野百合子
各界好評推薦
李貞慧|繪本暨青少年文學閱讀推廣人
周育如|清華大學幼教系教授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許瑞云|身心靈暢銷書作家、心能量管理中心醫師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曾彥菁|作家
彭冠綸|小鎮圖書館長、館長小編的圖書館日常版主
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講師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心理叢書作家
(依姓氏筆劃排序)
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學會和恐懼共處,然後你會發現它好像沒想像中那麼可怕。——彭冠綸(小鎮圖書館長、館長小編的圖書館日常版主)
*適讀年齡:3-8歲
*有注音
繪本作家兼設計師,畢業於東京造形大學設計系,性格容易窮緊張、乾著急。
他在陪伴兩個女兒玩耍的過程中獲得靈感,創作出掀開式繪本《冰箱》等系列作品,大受歡迎並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其他作品包括《上街買東西》、《火車》、《公車》(小熊出版)、《咻嚕咻嚕咚》、《吱嚕吱嚕撲通》(小魯文化)、《一打開 大驚奇 一二三哇!》(格林文化)、《小積木夜晚大作戰》(青林)、《蓋被被乖乖睡》(小天下)等。
審訂者簡介
森野百合子(Yuriko Morino)
日本精神科專科醫生,英國兒童、青春期精神科專科醫生,家庭治療師,於日本醫科大學畢業後,赴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取得家庭治療碩士學位,並曾在莫茲理醫院擔任家庭治療師及兒童、青春期精神科住院醫師。
現為日本成增厚生醫院兒童精神科準備室室長。每天運用家庭療法,治療深受情緒障礙、學習障礙、飲食障礙等心理問題所苦的孩子及家長。
【預購】蔡志忠之圖繪道德經◎蔡志忠
平常價 $32.00一九四八年出生於彰化縣花壇鄉。四歲半時因為父親送的一塊小黑板,找到了人生志向,從此心無旁騖地朝著漫畫家道路前進。十五歲時,將作品寄至臺北集英社,接到錄取電話後決定休學,帶著兩百五十元隻身北上,成為職業漫畫家。期間以多本中國典籍漫畫征服市場,創下總銷量四千萬的佳績,銷售版權通行世界四十五個國家,閱讀人口上億。
二〇一〇年,發表閉關十年的物理大作《東方宇宙三部曲》,將畫筆的力量延伸至物理數學,以東方思維重新解構物理公式,並以此套書入圍第三十五屆金鼎獎。
二〇一三年,蔡志忠的《漫畫哲學經典》系列套書榮獲第三十七屆金鼎獎最佳非文學圖書獎。為紀念其漫畫創作第五十週年,年底隆重推出《漫畫中國經典》系列套書,包括《漫畫孫子兵法.韓非子》、《漫畫史記.世說新語》、《漫畫六朝怪談.聊齋誌異》、《漫畫唐詩說.宋詞說》、《漫畫唐詩三百首》、《漫畫菜根譚.孝經》等。
二〇一五年,蔡志忠因為對禪學深刻的體會,推出以禪為主題的筆記套書《四季禪》。二〇一六年推出《中國哲學經典解密》系列套書,包括《論語解密》、《莊子解密》、《菜根譚解密》、《心經解密》和《禪說解密》等。
蔡志忠擅長以簡單而富有禪意的線條型塑人物,將傳統的哲學典籍、諸子百家思想、中國佛理以漫畫的形式表現。在幽默中,帶領讀者體會強大的經典世界。
蔡志忠曾創作過〈老子說〉(收錄於《漫畫道家思想》一書),以漫畫形式解讀老子清淨無為的理念,這次的新作品《蔡志忠之圖繪道德經》,則是蔡志忠沉潛老子哲思後的精粹圖像。每一章經文均搭配一幅蔡志忠的手繪插圖呈現,每一幅圖都可以獨立成作品。漫畫筆法下的老子,形象靈動豁達,各有趣味與禪意,讓《道德經》有了新的意境與生命。
《道德經》,又名《老子》,是先秦時期的古籍,相傳為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所著,為春秋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性經典,亦是道教尊奉的經典。通行本一共八十一章。原典約五千餘字,是影響古今中西無數人的智慧寶典。此次《蔡志忠之圖繪道德經》也收錄三國時期曹魏經學家王弼的老子道德經注,是通行後世、研究老子最重要的注釋之一。
作者簡介
蔡志忠
一九四八年出生於彰化縣花壇鄉。四歲半時因為父親送的一塊小黑板,找到了人生志向,從此心無旁騖地朝著漫畫家道路前進。十五歲時,將作品寄至臺北集英社,接到錄取電話後決定休學,帶著兩百五十元隻身北上,成為職業漫畫家。期間以多本中國典籍漫畫征服市場,創下總銷量四千萬的佳績,銷售版權通行世界四十五個國家,閱讀人口上億。
二〇一〇年,發表閉關十年的物理大作《東方宇宙三部曲》,將畫筆的力量延伸至物理數學,以東方思維重新解構物理公式,並以此套書入圍第三十五屆金鼎獎。
二〇一三年,蔡志忠的《漫畫哲學經典》系列套書榮獲第三十七屆金鼎獎最佳非文學圖書獎。為紀念其漫畫創作第五十週年,年底隆重推出《漫畫中國經典》系列套書,包括《漫畫孫子兵法.韓非子》、《漫畫史記.世說新語》、《漫畫六朝怪談.聊齋誌異》、《漫畫唐詩說.宋詞說》、《漫畫唐詩三百首》、《漫畫菜根譚.孝經》等。
二〇一五年,蔡志忠因為對禪學深刻的體會,推出以禪為主題的筆記套書《四季禪》。二〇一六年推出《中國哲學經典解密》系列套書,包括《論語解密》、《莊子解密》、《菜根譚解密》、《心經解密》和《禪說解密》等。
蔡志忠擅長以簡單而富有禪意的線條型塑人物,將傳統的哲學典籍、諸子百家思想、中國佛理以漫畫的形式表現。在幽默中,帶領讀者體會強大的經典世界。
蔡志忠大事記:
1963年 從故鄉北上成為職業漫畫家。
1971年 出任光啓社電視美術設計。
1977年 成立遠東卡通公司。
1981年 卡通作品《七彩卡通老夫子》,獲「金馬獎最佳動畫」影片獎。
1981年 開始在臺灣、香港、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報章雜誌長期連載四格漫畫。
1985年 獲選為全國第二十三屆十大傑出青年。
1987年 《自然的簫聲──莊子說》出版,蟬聯暢銷排行榜十個月。
1989年 陸續推出《老子說》、《莊子說》等經典漫畫,以及《漫畫行腳》、《漫畫動物園》等不同風格作品,作品譯本在全球已達四十幾種語言。
1992年 開始學習水墨創作。《蔡志忠經典漫畫珍藏本》出版。
1993年 口述自傳《蔡子說》出版。
1994年 《後西遊記》獲第一屆漫畫讀物金鼎獎。
1996年 到香港參加阜際杯橋牌賽,比賽結束返臺後閉關研究物理,並自創科學、數學公式。
1999年 獲得荷蘭克勞斯王子基金會頒獎。
2009年 推出《漫畫天才巧克力》、《漫畫天才學習法》二書,激勵讀者開發自己成為人才。
2010年 發表閉關十年的物理大作《東方宇宙三部曲》。
2011年 獲第二屆金漫獎「終身成就獎」。彩色漫畫《參禪步道》問世。
2013年 出版數年來對於中國經典思想的集結大作《漫畫儒家思想》、《漫畫佛學思想》、《漫畫道家思想》、《漫畫禪宗思想》。
2015年 開始拍攝動畫電影《功夫少林寺》、《武聖關公》。
2020年 於少林寺剃度出家,法名「釋延一」。
【預購】推力: 每個人都可以影響別人、改善決策, 做人生的選擇設計師 (終極增訂版)◎理查·塞勒,凱斯·桑思坦 Richard H. Thaler & Cass R. Sunstein(譯者:張美惠)
平常價 $38.00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塞勒 ╳《雜訊》共同作者凱斯.桑思坦
★全球暢銷逾200萬本
★兩位作者親自修訂全書,新增新冠疫情、智慧揭露、淤泥效應、內容篩選等主題
★《紐約時報》暢銷書、《經濟學人》年度選書、《金融時報》年度選書
✦《快思慢想》作者康納曼盛讚:「很少有書能夠改變全世界,但《推力》做到了。終極增訂版太棒了:有趣、有用、有智慧。」
✦《逆思維》作者亞當.格蘭特力薦:「這是使用行為科學指導決策和政策的黃金標準,終極增訂版甚至比初版更好。」
輕輕一推就能改變人心的神奇力量!
說服不必聲嘶力竭,改革無須劍拔弩張。
所有工作者、教師與父母都需要的一本書!
生活很忙、時間很少、選擇很多,
但我們做的決定常常不太高明。
善用推力,結果將大不相同。
《推力》出版十多年以來,全球暢銷逾200萬冊,並為這個世界帶來數不盡的改變。如今,兩位作者從頭到尾修訂了《推力》,增量50%全新內容,稱之為「終極增訂版」。
本書提供豐富的新穎見解,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新冠肺炎、個人理財、退休儲蓄、抵押貸款、醫療保健、器官捐贈、氣候變遷。《推力》教導我們如何使用經深思熟慮的「選擇設計」,為自己、家庭和社會做出更高明的決定。
我們每天生活在各種決策之中,從一般日常事務到國家的重大政策方向,都是一連串的選擇或被選擇——既深受影響,也時時刻刻在影響他人。但人類天性上的缺陷,經常使人們在做決定時不夠深思熟慮。
幸好,我們還是有辦法避免不甚理性的決策行為,並為自己或他人做出更好的選擇。本書兩位作者塞勒與桑思坦擁有深厚的行為經濟學背景,以過去五十年來社會科學的研究結果為基礎,提出在心理學上已被證實的全新思維——「推力」。
只要創造出適當的決策環境,就能促使人們自動做出較好的決定。不需強迫、硬性規定,更不必妨礙任何人的選擇自由,自然會形成一股「推力」,把人事物推往你期望的方向——這一切端看你如何扮演「選擇設計師」的角色。
事實上,我們可能早已在扮演選擇設計師的角色而不自知。你可能是主管,得想出能讓員工全力以赴的薪酬獎勵方案;你可能是員工,必須說服老闆接受你的提案;你也可能為人父母,要想辦法讓孩子多吃點健康的食物——這些都涉及個人的意願,取決於你如何陳述問題,讓對方心甘情願選擇你期望的、且確實能帶來最佳結果的選項。
要讓每件事都朝我們期望的方向前進通常十分費力,要說服所有人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只要學會運用「推力」,透過聰明的選擇設計,人人都能在關鍵時刻推出不同以往的影響力!
★ 小推力╳大影響的實證 ★
.荷蘭機場的男廁──在小便斗刻上黑色蒼蠅,便能讓多數男士自動瞄準,外濺的情形減少80%。
.學校的自助餐廳──把較健康的食物放在視線易觸及、方便拿取的位置,學生選擇健康食物的比例大幅上升。
.遊戲化──台灣曾推出「撿黃金換黃金」的政策,發行彩券鼓勵清理狗便。施行期間,街道的狗便減少一半。
.去除淤泥──密西根大學在取消麻煩的申請表格後,獲得學費補助、低收入的優異學生, 登記入學的人數比率直接翻倍。
.氣候變遷──讓人們看見自己消耗的能源用量,就能降低總消耗量的2%,只要在電費帳單上增加說明即可,幾乎零成本。
理查.塞勒Richard H. Thaler
理查.塞勒Richard H. Thaler 2017年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其在行為經濟學領域的貢獻。任教於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是行為科學與經濟學的查爾斯沃爾格林傑出教授(Charles R. Walgreen Distinguished Service Professor)。美國國家科學院與美國文理科學院的院士,於2015年擔任美國經濟學會會長。曾在許多知名刊物發表作品,著有《不當行為:行為經濟學之父教你更聰明的思考、理財、看世界》。
【預購】孩子,我們來談錢:從7歲開始給他零用錢,不如教他變有錢◎ 米安·薩米 Mian Sami(譯者:洪薇 )
平常價 $30.00一本最適合親子共學的金錢教科書!
在這努力≠有錢的時代,幫孩子培養「財商」(FQ),是身為父母的你,給孩子最好的人生禮物。
讓孩子過得好,是每個父母的願望,但你的「金錢教養力」夠強大嗎?
以下若有任何一個答案是「YES」,你需要讀讀這本書。
□你是否期望孩子考上好學校?
□只要財力允許,是否希望讓孩子多上補習才藝班?
□是否會給孩子零用錢?
□是否正在為孩子準備教育基金?
□你是否對投資毫無興趣或一知半解?
本書作者米安.薩米是日本知名投資家、財務顧問,他活用工程學、經濟學等學科理論,締造10億資產、被譽為「金錢科學家」。身為四位男孩的父親,他從不要求孩子省錢、存錢,而是與孩子好好談錢:
.牽著孩子走逛商圈時,他們會計算星巴克一天營收來理解金錢流動機制。
.外出用餐後,在餐桌上玩起「猜猜帳單金額」的遊戲。
.比起孩子成績,他更重視自家的「家庭理財成績單」。
.鼓勵孩子一起選擇投資標的──比起買iPad,不如買製造iPad的蘋果公司股票!
未來,金錢不再意味著投機或揮霍。金錢是一種能力,考驗我們如何在快速更迭的時代浪潮下保持獨立思考;更考驗我們如何為下一代培養自立人格的力量。面對百年最大的經濟轉換期,金錢教養,是獻給未來世代的最珍貴禮物;也是幫助孩子過得更富足、更自由、更快樂的實踐之道。
本書從金錢觀、金融體系、金錢史等宏觀角度出發,深入淺出地建議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養成正確的財務知識;並根據不同年齡層,提供親子談錢時的關鍵事項與溝通提案。
從今開始,讓我們好好談錢說愛。
沈雅琪|神老師
林怡辰|資深國小教師
馬哈|親子理財專家
陳重銘|《打造小小巴菲特 贏在起跑點》作者
張森凱(Brian)|布萊恩兒童商學院創辦人
黃子欣|兒童理財素養教育專家
──一致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好評推薦
★★★專家讚譽★★★
「作者米安.薩米是四個孩子的爸爸,我則是一位十五歲孩子的媽媽;他跟我一樣,認同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與金錢相關的豐富知識──也就是金融素養;他從小灌輸孩子金錢知識,我則貼身成為小兒金錢教練,已經邁入第七年;我們都深知親子共學重要性,並致力於推廣金融教養。
至於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富人思維,《孩子,我們來談錢》這本書提供很多實例跟做法。說真的,孩子的金錢教養沒有各位想像中困難,現在去做就對了!]──馬哈(親子理財專家)
「我常說:『不管你有沒有學過金錢知識,你都已經長出了自己使用金錢的方式,也就是理財的智商(FQ),只是不一定都正確。』這本書教我們先要有金錢教養,才能有金融素養。期待和你一起透過這本書,正確學習金錢工具,大人小孩皆受用一生。」──張森凱BRIAN(布萊恩兒童商學院創辦人)
作者簡介
米安.薩米Mian Sami
1980年生於東京,父母為巴基斯坦人。從日本的國際學校畢業後,大學就讀於美國杜克大學,主修醫療工程、電子工程,輔修經濟學。大學期間已開始投資股票、外匯,畢業後任職於日興花旗證券集團,之後跳槽到英國避險基金,專攻「國債相對價值」(套利交易),巔峰時期曾經創下操作6000億日圓的成績。
而後歷經創業失敗並重返金融業界的曲折之路,最終透過投資與經營事業締造10億日圓以上資產,現任「Hedera Hashgraph」公司的日韓法人代表,負責推廣這項繼區塊鏈後備受期待的新興技術。
被譽為「金錢科學家」的他,長期透過線上社群與實體講座的形式,主辦讀書會「薩米的金融健身房」,立志提升民眾普遍不足的金融素養。講座風格簡潔輕鬆,現場總是高朋滿座,更不乏許多年幼的小小聽眾。
最自豪的成就之一,是身為愛家的好丈夫、四名男孩的好爸爸。
譯者簡介
洪薇
畢業於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致力投身於翻譯產業,期許自己更加精進,希望能挑戰各類領域的書籍,為世界獻上更多優質譯作。譯有《克服倦怠和低潮的86個心靈紓壓祕方》《超深層心理測驗:50個揭開心靈實相的潛意識測驗》等作。
【預購】一路向南:浪人醫師的徒步台灣西海岸◎ 吳佳璇
平常價 $31.00 徒步台灣的念頭,在心裡蟄伏已久。
「騎車不是比較快?」門診護理師見我看診空檔常常掛在谷歌地圖上,忍不住提問。──吳佳璇
二○二○,新冠病毒大流行,世界移動暫停,台灣各地擠滿出不了國的人。經過蒸騰的夏日,徒步台灣的念頭又倏然出現。於是浪人醫師吳佳璇,脫下了醫師袍,來到行政院旁的十字路口,省道0公里,這裡是徒步壯遊的起點。其實出發前一晚,都還沒拿定主意,該走西岸還是東岸……只知道這趟旅程,一路向南。
↓一路向南↓
從台一線省道0公里的車流湧動,走到恆春的國境之南
橫跨一年半的接力徒步,總長500公里
從一個人,走到一群人;穿越了四季、風土與歷史
一步步走成了我們腳底下的台灣
↓徒步說書人↓
三井倉庫、樂生療養院、新竹動物園、新港社、秋茂園、和美默園、鹿港龍山寺
三秀園、西螺大橋、北港朝天宮、國聖燈塔、逍遙園、池上一郎文庫、「獅頭社戰役」現場
風土人情、古蹟景點,一路漫談台灣歷史
↓走路的人↓
從一個人,走到一群人,從閒散輕裝,走到上癮重症
這裡沒有刻苦的徒步雞湯,但有結伴同行的人情百味
↑未完待續↑
...一路向北...
名人推薦
\推薦序/
陳耀昌(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斯卡羅》原著作者)
傅裕惠(第九屆國藝會董事、劇場工作者與渴望走路的都市人)
小歐(四國遍路同好會主持人、作家)
\沿路推薦/
木下諄一•作家│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徐銘謙•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康文炳•資深編輯人│張景森•政務委員│ 陳錦煌•醫師、新港文教基金會創會董事長│黃崇凱•小說家│鄧惠文•精神科醫師、榮格心理分析師
「有劍有肝膽」。她別出心裁設計了一個「徒步、接力、深度」新模式,「全島而非環島」的新概念。――陳耀昌
我其實是會把她這一路向南、一路走入台灣的行動,視為一個最誠懇和最具企圖心的「環島行為藝術計畫」。――傅裕惠
與其說是一本台灣徒步遊記,不如說是一種生活模型,一種實踐哲學,更是一種走路體質的最佳範例。――小歐
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台灣大學保健中心身心門診兼任醫師。一九六九年生於台灣雲林,一九九五年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於母校精神科完成住院醫師訓練。曾赴澳洲墨爾本大學進修,二○○四年獲「國際心理衛生」碩士。
因支援離島偏鄉精神醫療三年餘,是江湖傳說的浪人醫師。近十年回返,鎮守位於西門町的診所。二○一八年開始分段行走四國遍路,拜新冠疫情之賜,踏上徒步台灣之旅。平日除了看診、寫作、照顧失智父親,不時在北北基一帶小徑亂竄。
著有《為什麼開藥簡單,開心難?:精神科診間的人情絆》、《醫療自主時代》、《謝謝你們,我的離島病友:浪人醫師飛向醫療現場的生命故事》、《戰鬥終了已黃昏》、《浪人醫師日記》、《罹癌母親給的七堂課:當精神科醫師變成病人家屬》(二○一○年金鼎獎圖書類非文學獎)、《從北京到台北―精神藥理學家張文和的追尋》、《台灣精神醫療的開拓者:葉英堃傳記》(二○○六年金鼎獎最佳著作人入圍)、《憂鬱年代:精神科的診間絮語》、《921之後:一位年輕精神科醫師的921經驗》。
合著《醫療崩壞!沒有醫生救命的時代》、《張愛玲學校》;譯著《失智失蹤:一萬個遊走失蹤家庭的衝擊》,合譯《金賽的祕密花園》、《發現無意識》。
【預購】敢要就是你的:讓你無往不利的談判溝通密技◎ 琳達‧拜爾斯‧史文德林 Linda Byars Swindling(譯者:陳依萍)
平常價 $25.00其實,拒絕和遭拒雙方在認知上根本有落差!
TEDxSMU《這世界需要你大膽去要》主講人琳達‧拜爾斯‧史文德林告訴你,多數人不知道自己要求被回絕的真正原因。你以為自己選錯時機,或是沒把話說清楚,其實是你提出要求的說法不對,甚至是還沒取得對方的信任感。
來測試你的敢要指數!
最近要向人開口時,我是否:
.大膽提出心中渴望,沒有害怕和猶疑,沒有什麼阻礙我開口。
.不管是為了自己或幫人謀利,提出要求時都我拿出同等的熱忱和信心。
.知道其他人喜歡、敬重我。他們相信我動機良善,也知道我信守承諾。我不在場時,他們也願意履行我們的協議。
.問對人、問對方法,能輕鬆視請託對象而應變。我不會因對方頭銜、地位或資歷而退縮。
.就算我提出罕見的要求、沒實行過或前所未見,但我知道我的要求合理恰當,而且我確定對方有能力同意我的要求。
.不管對方有什麼反應、出現負面行為或回絕,我都能保持冷靜、掌握情勢。我能準備好應付任何把戲和心機手段。
.我獲得的成果經常超乎預想和期望。我很滿意結果,且有把握已發揮到極致而不留遺憾。
若以上答案是否定的,可能你很少如願以償,並一直納悶問題出在哪裡?本書要教你一些小技巧,讓自己霸氣登場,同時抓住對方的想法及信任,讓人一開口就成功索求!
作者簡介
擅長協調、溝通、領導等領域。她在大學時主修廣播,其後就讀德州科技大學法學院,畢業後在律師事務所工作,主要負責處理就業以及職場相關的案子。她曾修習休士頓大學懷特研究院紛爭調解課程,以及哈佛法學院談判課程;具備演說專業人員執照、指導員合格授證,曾任北德州國家演講協會主席,並於TEDxSMU演講《這世界需要你大膽去要》。
2000年,她創立Journey On公司並擔任執行長,該公司是訓練專業發展人才的機構,提供說話、諮詢、行政訓練等服務。她曾在偉世達(Vistage)培訓組織任職五年,在擔任主席時,向執行者和決策者進行一對一與團體教學,離職後持續為該公司演說及主持活動課程。合作客戶包含名列《財富雜誌》百大的公司以及眾多國際協會。
譯者簡介
陳依萍
台大外文系、師大譯研所。曾任高中英語實習教師、文件及影集中英翻譯、2017台北世大運師大口譯隊專案經理。喜愛接觸新知與修習雜學,擅長藝術與文字等能深嚐淺酌的文化結晶。
【預購】時間的秩序:用最尖端物理學,顛覆常識與直覺,探索時間的本質◎ 卡羅·羅維理 Carlo Rovelli(譯者:筆鹿工作室)
平常價 $34.00譯者簡介
【預購】如此人生◎林立青、賴小路
平常價 $26.00笑貧就可以不去面對社會不公,
笑娼就可以無視於結構壓迫。
這是人造的階級。如此人生,欲哭無淚。
《做工的人》林立青為邊緣勞動者發語,以金石作聲。
八大女孩、酒促小姐、夜間工人、失業廠員……
社會暗角的笑、淚與傷,以及被視而不見的一切,
說出來哀傷,卻真實存在。
.女孩穿著墊出乳溝、短裙搭超高跟鞋的酒促制服,迎向一整桌男客,人身安全只能靠老天保佑,因為醉翁當然意不在酒,更沒人在乎深夜裡,她因腳底板抽筋的啜泣。
.「好手好腳就能做工!」中年失業者帶著誤解轉行,卻因專業掛零、體力太弱,在工地窘態百出,受盡奚落,但工廠一夕關門,成為「很棒的工人」是他們最後的出路……
.清潔婦每年都得乖乖簽下自願離職單,才能繼續被雇用,那一年,她拒絕簽名,公司竟讓另一個同事「合法」代簽而解雇了她。基層勞動者,真的就只能認命嗎?
社會把他們擠壓至最邊緣,連轉身的餘地都沒有,然後指責他們不夠努力。
「八大女孩」認真工作卻不受尊重,大眾一方面喜愛消費女性的青春肉體,撇過頭又輕視以此為生的人。夜間鋪路工以毒癮換取溫飽的可能,然而當工作沒了,徒留傷悲難戒。工地師傅流行傳長輩圖刷存在感,只為告訴大家「我還在」,不讓生活把自己遺棄。
階級乃人造。沒有任何人應該為自己所處的境遇背負原罪。林立青真誠、平實地道出他們的故事,但這些當然不只是故事。
是人。
本書特色
◎《做工的人》讓社會第一次聽見工地圍籬內的聲音,不卑不亢,不掙同情,觸發大眾抛開長久的偏見,學習平視地去理解。
《如此人生》則將視野移往幽微角落,「市場養大的孩子」林立青寫下邊緣勞動者受大社會的正當性所擠壓,相較之下擁有的資源極少,他們認命地承接輕視,或者他們不甘示弱地拚搏──儘管他們長久以來被視而不見。
◎林立青說:「當細節愈多時,人們愈能理解『另一個世界』的人在做什麼,也愈能夠彼此理解,進而同理對方。」所以這些故事,他要繼續說下去:
*身為邊緣勞動者,能有的選擇真的不多,能預支就預支吧,有啥能做就做吧,人生無奈,但活著總還有些希望。
*現實的歧視赤裸而明顯,社會在塑造女性的美德樣貌時,對於無力選擇的人也是一種壓迫。她們只能讓自己堅強。
*社會是殘酷的,無論對於年長或年幼者,這社會給予弱勢者的機會愈來愈少。掌握資源的人所做的永遠是把資源掌握得更牢。
*「學歷並不是唯一能讓你被看見並且認證的管道,更重要的是你的應對、能力和經驗。」這麼說著,我卻有點心虛,因為我很清楚,社會上大多數人並不理解這樣的說法。
*任何人都是靠著自己的天賦能力,或外貌、身材,或者體力、耐力,又或是聰明才智、口才、觀察力等,在社會上謀生,只是由於大眾接觸的深淺、社會對於不同職業的保障與關注,而有不同差異。自身的長處,又為什麼不能作為謀生與改善生活的方式?
名人推薦
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感動推薦
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專文推薦
◎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立青說故事的方式與態度,讓你不只是單純聽著故事,而是隨之進入發生故事的真實場域,設身處地,感同身受在裡頭血汗交織、有淚有笑的人們。他不是記者,卻有深入淺出、挖掘真相的報導書寫技藝。他也不是研究者,卻可能比一些象牙塔裡,鎮日以理論和數據推敲社會的專家,更具有美國社會學大師米爾斯所倡言「社會學的想像」。那是一種將個人煩惱,和公共議題與歷史結構連結思考的能力。擁有如此想像和技藝的立青,透過此書,為台灣社會再次帶來巨大的撼動、細膩的反思。」
◎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如果《做工的人》開啟了你好奇的雙眼,看盡工地圍籬內的笑與淚,那麼《如此人生》將讓你沉思:勞動與生活的價值為何。」(摘自本書的推薦序。)
作者簡介
林立青
本名林亞靖,1985年生,畢業於東南科技大學進修部土木工程系。
是景美市場養大的孩子,如同台灣人的生產履歷般,照著考出來的分數選擇學校,照著這樣的模式一路讀完了私立科大。畢業後拿著文憑進了工地,擔任監工十餘年,既是第一線管理者,也周旋於業主、雇主、公部門等各路牛鬼蛇神之間,接受了社會不公,相信法律、制度和習慣都會造成現實社會的壓迫。
由於發現「大多數的人真的不懂工地」,於是決定「寫到別人懂」,相信深刻的描述可以引人同理,進而減少誤解和歧視。
著有《做工的人》,這是第一本由現場視角為工地師傅的尊嚴發聲之作,甫出版便登上各大暢銷排行榜,引發各界熱切討論與持續關注,榮獲2017金石堂「十大影響力好書」、2017Openbook好書獎「美好生活書」,以及2017誠品書店閱讀職人大賞「最想賣」、「年度最期待在地作家」。並售出簡體中文版,為新浪好書榜、中華讀書報好書榜等暢銷好書。
他會寫作的原因只是想找回真實,因為多次祈求仍不可得一個不需說謊的人生後,唯有文字是最好的卸妝品:將平日堆疊在自己和周遭人的謊言、謠言一句句抹去,留下一個完整如初,卻又無法訴說感受的現實人生。
——臉書:【林立青】
攝影者簡介
賴小路(賴啟光)
小路攝影工作室工友、《聯合文學》雜誌特約攝影、《做工的人》攝影、圖債大戶、全職爸爸與丈夫,兼職貓砂清潔工,專長為婚禮婚紗與人文攝影。
「我按一按快門,不帶走一張照片。」──賴小路
.個人網站:www.lucien.tw
推薦序
還原勞動者一個完整的人生
政策分析與擬訂,最需要的不是外國施政經驗的他山之石,也不是理性、精準的法規文字與架構,這些都是次要的技術層次。最最要緊的是對現實社會所發生問題的掌握,以及接下來關於制度性解決問題的鍥而不捨。所有的國家政策不外乎要解決社會問題與衝突,察覺人民之苦、生活之痛,才能進而引發制度改革的決心。
林立青的筆觸,猶如一個貼著地面的掃地機器人,探索到許多真實存在,但從未被書寫出來的勞動角落。他的筆所撩起的「勞工為何受到如此待遇?」的憤怒情緒,恰恰是制度改革者所需要燃燒的熱情來源。
從《做工的人》描寫營建工地圍牆內不為人知的勞動世界,林立青寫《如此人生》則隨著工地工人走出圍牆,進入他們所處社會的人生百態。不管是工地圍牆內或外,他所描寫的勞動者,不是朝九晚五在大型組織內的受雇上班族或勞工,大都是單打獨鬥的自營作業者,或是無固定薪資、高度依賴獎金抽成,而且還經常是遊走於法律邊緣,無法成為法定勞工保險保障範圍的工作者。
這些比勞動法上所定義的勞動派遣、部分工時或定期契約等「非典型勞工」,更加非典型、更加邊緣的工作者,更是無法受到既有的國家勞動法令的保障。無論是酒促小姐、按摩店小姐、八大行業的女性,還是洗路的水車工人,要進入追究雇主責任或相關勞動條件工資、工時或職災等相關勞動法律的保障,其實都有很高的難度。
對照《做工的人》,除了走出工地圍牆之外,林立青開始對他所接觸的勞動者做人生縱向的追溯、觀察,不再是橫向的工作切片式地採集,而開始進行勞動者是如何被形成、打造出來的深度挖掘,這在本書第三部分「慢性耗損」的八個故事當中,〈舉證〉、〈他們原本不會死〉這兩篇對移工遭遇的描寫可見到,筆觸逐漸拉高到對資方、國家、市場與法令的批判與控訴,也就是進入了深水區。
不過,我們當然不能過度地錯誤期待書的作者必須提出政策建議與法令解決之道,畢竟術業有專攻,人各有所長。他的敏銳觀察與文筆,已經帶領了許多人見識到他們長期以來視而未見、但卻普遍存在的,另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勞動人生,展開了消除社會歧視、開啟同理心對待的第一步認知。如果《做工的人》開啟了你好奇的雙眼,看盡工地圍籬內的笑與淚,那麼《如此人生》將讓你沉思:勞動與生活的價值為何。
支撐勞動現場的氣力,不是靠維士比或保力達給你「存便便」,事實上,必須依賴家庭親友、同事、上下游廠商,甚至顧客所形成的社會網絡,方能維持。這些社會網絡必須在檳榔攤、小吃攤、芋圓店、卡拉OK、按摩店等場域的人際互動中,透過香菸、啤酒、藥酒與檳榔為媒介所形成。《如此人生》就是在訴說台灣本地特有的勞動者「生產/再生產」的社會網絡,這樣的描述,才是還原勞動者一個完整的人生,而不僅僅只是一具勞動生產機器,
這本書所揭露在層層外包的勞動體制下,形成的大量小自營作業者,就是一幕企業不斷脫逃雇主責任的戲碼;而不幸的是,台灣所自傲的國家競爭力就是這樣被堆砌起來的,這是將各種可能的職業風險,一再轉嫁到最末端的個別勞動者的身上。
其實,整個台灣都在賭:雇主賭勞動現場不會出事,勞動者賭勞動人生不會天降人禍,國家賭即使出事也不干我的事。這是一個賭徒的社會,既然人人都是賭徒,那麼如何麻醉可能發生風險的恐懼,以及所衍生的酒醉金迷,也就成了另一種末世的繁榮。
作為一個政策體制的倡議改革者,當然是沒有麻醉自己的權利。剖析本書中的蛛絲馬跡,尋找任何可能的法令制度性破口,嘗試提出漸進的改良之道,削減現實勞動者之困境於萬一,那絕對是一種苦中作樂的快感,也是閱讀這本書之後的救贖。
◎張烽益(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預購】求孕,是一個人的戰場:十四年,只為等一個你◎汪用和
平常價 $23.00【預購】走過愛的蠻荒:撕掉羞恥印記,與溫柔同行的偏鄉教師◎文國士
平常價 $24.00「瘋子的小孩!」曾令他羞恥,
「我會發病嗎?」是最大恐懼。
但他翻寫了命運。他成為TFT的老師。
曾經我恨死自己為何出生,恨透這世界!
曾經我擔心,自己是不是也瘋了?
但如今明白了,
站在懸崖邊的我,只渴求有人堅定而溫柔地對我說:
「我愛你,只因為你是你。」
父母都患思覺失調症,被症狀折磨時,
跟著幻聽與妄想,混亂而狂暴。
他更一度放棄自己,吸毒、飆車,差點殺人!
寫下親身故事,像是用雙氧水洗傷口一樣灼熱而痛苦,
但,療癒從此開始……
媽媽悄悄告訴我:「你的親生父親,其實是黃義交!」
爸爸因妄想喊叫:「怎麼辦?有人要殺我!」
在我家,這叫平靜。
媽臉上有一道長長刀疤,是爸爸抓狂砍的,他硬指媽媽偷人。
奶奶曾被媽媽失心瘋地痛揍,只因我黏奶奶,不肯叫聲「媽」。
任鄰居指指點點,看著爸媽被五花大綁地押上救護車……家是避「瘋」港,在我家,這叫常態。
「爸媽都是精神病患」是跟著文國士長大的烙印,旁人的排擠、畏懼有如凌遲,羞恥感揮之不去,年少的他只能化身成張牙舞爪的獸,保護自己。
然而,正是匍匐過那片荒地,每一滴愛都彷彿甘霖,在他心靈的空洞漸漸育出沃土,幫助他成為更好的自己,並且轉化為對孩子的關注。
有人質疑他:「爸媽都有精神病,你這樣還能當老師嗎?」
但正因背著這宿命,走過惶惑,他更深刻懂得:好好長大是需要運氣的。
他但願成為孩子們的幸運。
◎【多麼艱難地走過,但他沿途種出豐美的生命智慧】
●我清楚自己或許不同,但我沒有比較差。
像我這樣背景的人沒有比較高明,也沒有比較不堪。我勇敢地抗拒旁人的異樣眼光,只為了讓自己更自由一點,更自在一些。
●那些「我都是為了你好」,而不談的事……
許多人之所以不談,是因為在「愛」裡,不知如何面對。想訴說的人擔心自己的坦誠招來廉價回應;願意聆聽的人忘了傾聽就是同在,同在就能給出力量。
●問題學生是被問題纏繞的學生,而不是問題本身。
少年時那個火爆的自己其實好怕好怕喔!在泥淖裡掙扎著,盼望身旁的大人們扶我一把,願意蹲在我旁邊,拾起我的失落,嘗試用我的視角看看這個世界。
●有妄想的爸媽讓我學會:不要自以為是地認為別人的想法是荒唐的,別人的感受是虛假的。
只要當事人這樣想、這樣感覺,哪怕在旁人眼裡無足輕重到滑稽可笑,對他自己來說都是真實存在的。
●精神病友及家屬,沒有人應該為這場病感到羞恥。
這一切,都不是誰的錯。這個生命課題確實讓全家人活在各種苦楚之中,但誰的家都有苦楚,都有辛酸處,誰的家都有對愛的期待、滿足與遺落。
●正常和瘋癲、「我們」與「他們」,沒有那麼不同。
我們可能也會排斥異己、拒絕包容,他們則也能接納多元、理解差異,我們也會思路渾沌,表現得冷漠無情,而他們也有思緒清晰、情感豐沛的時候。若撇開二分法,誠實地去諦聽這些生命,也許將進一步地發現:原來都只是自己故事的另一個版本。
本書特色
◎文國士:「對我來說,『溫柔』從來就不是容易的事,那是不存在於我的感受和記憶裡的東西。沒領受過的,要怎麼給?但我想是可以的,只是需要更用力地練習。我會繼續練習當個溫柔的人,因為我們都想要被溫柔地對待。」
◎媒體專訪(圖文):
‧《鏡週刊》「走過愛的蠻荒──偏鄉教師文國士」:https://reurl.cc/lbWEY
‧《風傳媒》「遭譏『你爸媽肖ㄟ』……」:https://reurl.cc/vbzyo
◎文國士相關影音:
‧《鏡人物》「走過愛的蠻荒──偏鄉教師文國士」:https://reurl.cc/j4KMn
‧《風傳媒》「投身偏鄉教育的『問題少年』」:https://reurl.cc/QlKp5
‧TFT「為台灣而教」〈【你拿幸運做什麼】快閃教室〉:https://reurl.cc/XrK6j
‧TFT「為台灣而教」〈教育的力量〉:https://reurl.cc/vbRDN
‧「從美國底層社會看台灣教育困境」講座:https://reurl.cc/ZdLQQ
台灣名人推薦
‧│專文力推│
李茂生(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劉安婷(TFT「為台灣而教」基金會創辦人)
‧│動容強推│
王政忠(「我有一個夢」全台教師自主工作坊發起人)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李牧宜(作家 )
李崇建(作家)
許伯崧(udn鳴人堂主編)
郭彥麟(精神科醫師/作家)
陳安儀(資深媒體人/親職教育專欄作家)
黃致豪(執業律師/司法心理學研究者)
鄧惠文(榮格心理分析師/精神科醫師)
盧建彰(導演)
賴芳玉(律師)
謝依婷(成大醫院兒少精神科主治醫師)
蘇文鈺(國立成功大學資訊系教授/中華民國愛自造者學習協會理事長)
蘇明進(國小教師)
(皆依姓名筆劃序排列)
作者簡介
文國士(國國老師)
最愛pink(粉紅色),喜歡擁抱,不說「我」而老愛講「人家~」,頂個大光頭,大笑起來甚至有點三八。
但是聊到陪伴弱勢家庭孩子,這份近乎信仰的理念,眼神變得嚴肅、深刻,有時他流淚、罵髒話(在心裡),更多時刻,他為了孩子微小的進步雀躍。
爸媽都是精神病患,在療養院一見鍾情,婚後生下了他。八歲以前與爸媽同住,但他倆最常出入的地方是國軍八一八醫院(現為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台北市立療養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的前身),遭電療、綑綁、隔離……直到他近八歲,爸媽都住進專門收容精神病友的榮總花蓮玉里分院,自此沒離開。
他由奶奶撫養長大,領低收入戶補助,住過育幼院,國中念了兩間學校。從高職重考上台北市立復興高中,輔仁大學英文系畢業,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
他是教育組織TFT「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第二屆教師,「陳綢兒少家園」的生活輔導老師。
從小受盡譏諷和辱罵:「那個肖仔的小孩!」
而今他說:「我要超越我的出生,活出自己的名字。」
推薦序
面對站在懸崖邊緣的人,你能夠做什麼?
李茂生(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其實我與文國士並不熟,除了知道他曾經念過犯罪學研究所,聽過我幾場演講外,只有一、兩次的網路交往──大約三、四年前吧,突然有位網友寫信過來,說他在屏東偏鄉擔任教職,為了能讓小朋友學習英文,需要一些電子辭典,希望我能夠上網公開募集的訊息。我覺得很有意義,於是就幫了個小忙。然後兩年前因為精神疾病患者的犯罪事件,我與國國又有了一次交集,這次的交集,正是這篇推薦文的真正源頭──
國國給我了一篇名為〈我會發病嗎?〉的文稿,內容講述了自己的生平。雙親都是心因性的思覺失調症患者,而他本人有高度的發病率,但是其實如果社會能夠對這類的精神病患多點關懷,那麼或許這些人就可以較為順暢地度過人生,而不是整日只能吃一大堆藥,最後不是毀了自己,就是毀了別人的人生。而他自己則是心懷恐懼,努力地往前走。
這篇〈我會發病嗎?〉的文稿出奇地文字通暢,字字觸動我的情緒。文中的一段話說著:
「你會發病嗎?」
當我們這樣質疑的時候,我們以為這一切只跟基因有關,認為瘋癲和正常之間有一條涇渭分明的界線,而我們是站在線的這頭以關心之名,實際帶著各種推敲與臆測,在剎那的唏噓和嘆息後,回到所謂正常人的生活裡。
「我會發病嗎?」
嚴格來講,答案無論對我,或者對你,都是「我不確定」。
這個問題絕對不專屬於我,它曾經屬於那些已經發病的病友們,也屬於每一個在這個當下所謂的正常人。
這段話,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表達了正常與異常間模糊的分界,但在實際的生活中,卻被大多數的人劃出了一道明顯的界線。國國隱約地描繪出現今的「知識」是如何地在活生生的人之間,劃出區隔,以及人們是如何地基於安全與恐懼的本性,做出區隔。國國不是傅柯,也不是阿甘班(Giorgio Agamben,義大利思想家),但卻正確地表達了當代偉大學者的所述。
本文在網路上公布後,立即有出版社傳訊息過來,想替這位網友出書。我與國國聯絡了,不料他回應說他已經答應別家出版社,所以只好向隅。
●
數天前,國國寄來完稿,我一口氣讀完,感受依然深刻。在與〈我會發病嗎?〉的文稿相通之處,國國寫著:
在正常和瘋癲、「我們」與「他們」的分界上,其實總可以找到彼此的疊影。我們可能也會排斥異己、拒絕包容,他們則也能接納多元、理解差異,我們也會思路混沌,表現得冷漠無情,而他們也有思緒清晰、情感豐沛的時候。
若撇開二分法,誠實地去諦聽這些生命,也許將進一步地發現原來都只是自己故事的另一個版本。
我們與他們,從來就沒有那麼不同。
以上的這段話,是他的親身體驗,娓娓道來,但同時又是如此深刻。不過,真正吸引我的不是以上對於正常與異常間區隔的觀察,而是一位被社會以及自己逼到這個區隔的邊緣,充滿了不安與焦躁的個人,是如何擺脫這個桎梏而開創自己的未來,甚至將自己的人生經驗運用到與其相關的人際關係上的故事。其實,本書的後半段已經超越了一個精神病患之子是如何擺脫桎梏,尋獲生存意義的框架,而是更進一步擴及到「面對一位站在懸崖邊緣的人,你能夠做什麼」的境界。
●
於本書的後半段,國國首先談到被社會、被語言所形構出來的「愛」,其實是個沉重的負擔,過度地重視或囿陷於內,是會令人窒息的。事實上,實際體驗中的「恨」,有時可以協助個人擺脫這個桎梏,不過始終都只有「恨」的話,也無法獲得最終的解脫或昇華。所以,最後作為救贖的「放下」,與成就人生的「真愛」,才是我們賴以生存,賴以活得有意義的關鍵。
「放下」可以讓我們不受限於過去,而「真愛」則是「放下」後或許可以得到的協助,藉此人們可擴展未來。這個「真愛」的內涵或許僅是真摯的親情或愛情,或許是個物質上的協助,但更重要的,「真愛」就僅是個羈絆,一個值得信賴的依靠而已。在一段信賴關係中,單純的一個擁抱,單純的一個輕聲安慰,對站在懸崖邊的人而言,都有可能是個重要的轉折。不需過度介入他人的人生,也不需過度地設身處地發揮同理心,一個輕輕的擁抱或安慰,都有可能會激發他人的生存欲望,促成其深深的內省。
●
國國於本書的最後,談到他在台北當補習班課輔老師,以及其後離開補習班去當「為台灣而教」TFT的老師時的一些故事,在這些故事裡面,他描述了自己以愛與羈絆替「小人類」們挪開擋路石頭的經驗。他說:「教育最美的風景,不是望子成龍的期待得以兌現,而是陪伴一個生命的蛻變。」
或許聽起來有點矯情,但我被這句話打動了。我教的是菁英中的菁英,大部分都成就非凡,所以師生間的關係難有以上的羈絆。安慰與擁抱?算了,能夠不互相嘲諷就算是不錯了。不過,也不是沒有例外。
多年前,我還是副教授的時候,一年級的「刑法總則」班上有位女同學,很少來上課,只要出現在課堂上就是全副武裝,口罩、頭套、包覆全身的厚重衣物。我詢問之下才發現,這位同學得到遺傳性的慢性關節炎,無法長期待在課堂上,都是同學將上課的內容錄音下來帶到醫院去給她聽,同時也提供上課筆記給她複習。有次,我聯絡上在病院的她,約在我的研究室見個一面。在炎熱的夏天,她仍然全副武裝地待在研究室外頭的會客室等我。大約一個小時的會談,我知道了她是因為想替媽媽出口氣,才來台大念書的。祖父一直都在抱怨她的媽媽把遺傳性疾病帶到夫家,為了替自己與媽媽爭口氣,她想念台大法律系,好似這樣就能證明她們的存在價值。我知道台大法律的沉重課業不是她的身體可以撐得住的,但並沒有點明,也沒有讚揚她的薛西佛斯精神,而僅是輕聲道個加油,然後在期末考的時候,要求我的教學助理到台大醫院的病房用口試的方式進行考試。那個學期,她得到了全班最高分。
之後,在她第二學年時,我仍舊利用人際關係,要求其他的老師給予同樣的協助。然後就沒消息了。我大概知道結果,雖然覺得遺憾,但沒有感到後悔。我透過這個經驗,在《少年事件處理法》的理論中創造了同心圓的架構,也再度地肯認了健全成長發達的精神。真正活得有價值、活得璀璨的人,不是我,而是她。
●
讀這本書的同時,我感受到我與文國士這個人的交集,一個不是物理性而是精神上的交集。恭喜文國士寫出自己的生活經驗,也恭喜他的再生,更恭喜所有與他有關係並獲得滋養的小人類。
用生命影響生命
劉安婷(TFT「為台灣而教」基金會創辦人)
第一次認識國國,是透過他二○一五年報名TFT(Teach for Taiwan)計畫的申請書。在裡頭,就如同他的這本書,他幾乎毫不隱藏地,甚至是赤裸地講述自己的故事。我記得,評審們看完後既感動得熱淚盈眶,心中又有點難以描述的不安感:「『這樣的人』真的適合當老師嗎?」
等到最後一關面試,我們親眼看見他面對教室中「最不乖」的學生,是如何在短時間內溫柔又有效地引起他們的學習動機與成效。甚至,當他試教結束,評審中兩位在偏鄉學校耕耘多年的知名校長讚賞到起立鼓掌。後來,兩位校長都罕見地「奪命連環叩」,拜託我指派他去他們的學校。電話中,一位校長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真覺得慚愧,當初看到履歷時只因為他的『特殊』經歷,心中就多了標籤,讓我差點錯失這個真的可以幫助到我們的孩子的人。我面試過這麼多老師,真的很少碰到像他一樣,真正懂『這樣的孩子』的人。」
其實,我覺得幸運的是國國,也碰到了真正懂他的校長,如同他懂孩子們。即使在剛開始他種種因仍不夠有安全感或適應所產生的衝突中,校長對待他的溫柔,讓他即使一個人在海拔九百公尺的學校中,得以漸漸全心投入,用同樣的溫柔對待眼前的孩子。
在他任教近一年後,有一天,校長寫了一篇文章:
親愛的國國:
早安!那天,你開始嘗試了「全英語教學」,我跑去記錄下這歷史性的鏡頭後便離開……我想告訴你:我比不上你。這是我的肺腑之言。當年的我比不上現在的你,現在的我比不上未來的你,確實是如此。去年,我在TFT的甄選中見識到你們的「好」,而我的任務是幫孩子找到對的人,然後將你們帶來孩子的身邊。這半年,你沒讓我漏氣,你確確實實地在用生命去影響孩子的生命。我看見孩子們深深地愛上你,連同他們的家人也都不例外。我在你背後安靜地欣賞這一切,這是我所能想到、所能見到最美的姿態──愛一旦發生,一切終將變得簡單。我看見你的六個寶貝,有五位拚了命考出一百分;我看見其中一個寶貝蛋,一大早來宿舍敲門,吵著寫功課……這都是因為你啊!你走入每個孩子的家庭,你的陪伴讓孩子找到願意努力的理由……我為你們感到驕傲,為這裡的孩子們感到幸福!
國國結束TFT計畫後的某一天,寄給我一張照片,竟是他把TFT的吉祥物(黑熊)刻在自己的背上。我噗哧地笑出來,多麼國國的作風。我很感謝,這一路上能有像國國這樣的夥伴們,他們的故事極為不同,但都在TFT找到歸屬,不只影響了孩子的生命,也影響了我的生命。
講了這些,我想確保我的意思沒有被誤解──他仍然是非常不完美的凡人,有眾多我恨不得他改一改的缺點,我想他也不希望這本書反而過度美化了他。但我仍對他充滿破碎的故事滿是期盼。
期盼他的故事,幫助我們更認識受過童年創傷的孩子們「心中的怪獸」,進而有方法幫助他們面對。
期盼他的故事,幫助我們都練習放下預設,跳脫「善與惡」、「對與錯」的二分法。不管是「哪樣的孩子」,當我們願意看見他的「不同」而非「不足」時,他就有機會與眾不同。
期盼他的故事,讓我們看見一些希望。在錯綜複雜的教育與社會問題之中,解方其實很困難,也很簡單──無條件的愛,溫柔而堅定地陪伴。即使在懸崖邊的孩子,也能因此找到自己生命的力量與光。
【預購】職場冷暴力◎林煜軒
平常價 $23.00當老闆或同事刻意疏遠、排擠你,
或貶低、批評、羞辱,惡意操弄你……
甚至剝削、掠奪你在工作上的展現。
這些都是令人不寒而慄,卻難以啟齒的職場冷暴力。
職場冷暴力的根源──6種人格缺陷,你遇到了哪幾種?
3種慣老闆:
‧反社會型人格老闆:「做業務的就是髒。你明年業績沒180%,不用來了!」
‧狂妄型自戀人格老闆:「員工就是聽命的奴才,還肖想跟我平起平坐!」
‧強迫型人格老闆:「哪個員工比我早下班,他就絕對大有問題。」
3種豬隊友同事:
‧戲劇型人格同事:你咬牙煎熬完成的工作,功勞全被收割、掠奪。
‧依賴型人格同事:「你才剛來公司,為什麼不做以前大家都在做的事?」
‧畏避型人格同事:遇事不斷推拖閃躲飄,你一問,他還說那是你的問題。
不是你「做得不夠好」,而是你正遭受職場冷暴力的茶毒
職場冷暴力對一個人最大的戕害,是傷人不見血。它如冰刃,日日侵蝕著你的尊嚴,再加上是在上對下的權力關係裡,因此你開始合理化對方的冷暴力,甚至自我懷疑,苛責自己做得不夠好。
慣老闆或許是職場冷暴力的始作俑者,但豬隊友同事卻常成為幫兇或共犯,如豬隊友同事揣摩上意,與慣老闆沆瀣一氣,而你淪為被孤立、霸凌的對象,日日彷若坐牢。
擁有醫療界、學術界及企業界資歷的林煜軒精神科醫師,他以豐沛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的學養,犀利又細膩地分析6種人格缺陷,從冷暴力如何巧妙地如同癌症擴散、蔓延,到身為小職員的我們,該如何調適、應對,甚至若最後選擇離職,林醫師也提供最實用的轉職處方箋。
本書特色
◎在我們每個人的一生裡,職場佔據我們非常多的時間,而也有許多人深為職場冷暴力所苦,林煜軒醫師是第一位將這這些痛苦書寫出來的醫師,所以本書既實用,也深具參考價值,而林煜軒醫師同時也是國內少數兼具臨床、企業界資歷之精神科醫師,由他來書寫《職場冷暴力》,既深刻又具說服力。
◎郭博昭(陽明大學醫學院副院長;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教授):「林醫師以精神醫師的專業基礎、科學家的邏輯思考,搭配深入淺出、淚中帶笑的幽默方式,來介紹這些普遍發生在台灣各種職場,但平時忌諱談論的「職場冷暴力」。讀者一方面或許可以從中得到一些療癒,但是同時也順便吸收了許多平常不易接觸到的專業硬知識,所以本書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珍貴的科普讀本。」
◎郭博昭(陽明大學醫學院副院長;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教授)撰推薦序。王浩威(精神科醫師)、呂秋遠(律師)、洪雪珍(斜槓教練)、陳純誠(傑恩生技顧問有限公司創辦人兼執行長;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客座教授)、蔡依橙(醫師;新思惟國際創辦人)、鄧惠文(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認同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作者簡介
林煜軒博士/醫師
國家衛生研究院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台大醫學系助理教授。
林煜軒博士為國內少數兼具臨床、企業界資歷的精神科醫師,畢業於長庚大學醫學系及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醫師在台大醫院擔任住院醫師時,在四年住院醫師任期內,在國際期刊發表了十九篇學術論文,不但創下科內空前紀錄,也遠超過助理教授的平均學術產值,之後僅花兩年時間,即取得陽明大學腦科學博士,創下最快拿到博士學位紀錄。
曾經擔任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輝瑞藥廠產品醫師(醫藥學術顧問)、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住院醫師及總醫師。
譯作《網路成癮──評估及治療指引手冊》獲國健署「優良健康讀物推介獎」,編製的「智慧型手機成癮量表」,目前已翻譯為德、法、西班牙、義大利、匈牙利、芬蘭、葡萄牙、土耳其、印度等多國語言。
研發三款雲端服務的手機程式(App),且取得多項國內外專利。編寫國際知名網路成癮教科書中「智慧型手機成癮」章節。目前已發表三十餘篇學術論文於國際期刊。
曾獲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會「保羅楊森博士研究論文獎」(二○一八年、二○一六年、二○一三年)、第十一屆世界生物精神醫學會(World Congress of Biological Psychiatry):「最佳學術海報」、「青年學者旅行獎(Travel Award)」(日本京都,二○一三年)、財團法人台灣醫學發展基金會論文獎「優等獎」(二○○七年)、台灣睡眠醫學會大會論文獎「口頭論文優選獎」(二○○七年)。
平日熱愛古典音樂與棋藝,曾任長庚大學弦樂團小提琴首席,且為中華民國圍棋協會六段棋士。
個人網頁:yuhsuanlinmd.blogspot.com/
推薦序
一本關心職場健康的好書
郭博昭(陽明大學醫學院副院長;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教授)
台灣的地理位置處於中國大陸與太平洋之間,在歷史上也扮演著西方跟東方文化交會的角色。我們有著西方社會民主與科學素養的同時,更有著東方社會的傳統儒家思維,但這所付出的代價其實很大,只是大家可能都習以為常而沒感覺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可以看到兩種文化互相交融與衝突的情形,譬如本書所提到的「職場冷暴力」就是一個例子。在許多職場中,一方面高層會鼓吹著民主跟科學等種種西方文化的美好,但是也希望下屬能夠具備中華文化溫良恭儉讓的美德,這真的是為難了大家。
本書分為三部分,是林煜軒醫師以三個專業的角度描繪「職場冷暴力」。煜軒是精神科專科醫師,也是我指導的陽明腦科學研究所博士,特別的是,他曾有任職世界最大跨國藥廠醫藥學術顧問的職涯經驗。
本書的第一部是林醫師以精神醫學最精準的人格分析,帶大家認識職場中各種病態人格特質所帶來的冷暴力。第二部則是林醫師身為腦科學博士,融會社會學理論,分析職場冷暴力的運作。特別令人驚豔的是,林醫師將著名的神經心理學理論「多元迷走神經理論」這套研究面對生命危險的生理反應,解釋飽受冷暴力欺壓的受害者,為什麼也成為助長冷暴力氣焰的共犯。第三部是林醫師以自己在跨國企業多年的歷練,以自己的親身見聞而開出最先進的職場處方。林醫師也從各種科學證據,重新咀嚼「我們公司是個大家庭」、「一代不如一代」的迷思,以及員工尾牙表演的鬧劇。
林醫師以精神醫師的專業基礎、科學家的邏輯思考,搭配深入淺出、淚中帶笑的幽默方式,來介紹這些普遍發生在台灣各種職場,但平時忌諱談論的「職場冷暴力」。讀者一方面或許可以從中得到一些療癒,但是同時也順便吸收了許多平常不易接觸到的專業硬知識,所以本書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珍貴的科普讀本。
林煜軒是一位醫師、科學家與社會關懷者,他在學生時期就表現出對醫學研究的高度興趣,因此他所進行的第一個研究題目就是探討實習醫師在初次面臨巨大的工作壓力時,生理訊號的改變。從這個題目就可以看出林醫師的人文關懷。他做的很多研究都是發自於對同學、同事,甚至對同胞的關心。此後,林醫師完成了一系列超時輪班工作對身心健康影響的量化研究,並發表在各大知名國際期刊。而這本《職場冷暴力》是延續這分關懷職場健康的初衷,所做的深度質性探究。林醫師後來陸續在醫學中心與大藥廠就職,完成了博士訓練,具備了跨領域的素養與能力,也開創了各種豐富的職涯歷程。林醫師在本書中沒有介紹艱深的理論,反而是從職場的每個小故事中,結合了中西文化典故,貫通醫學與人文,這是非常有趣、好讀的一本書。
希望本書能夠成為林醫師關心職場健康的研究,發揮社會影響力的最新代表性傑作。
自序
職場冷暴力無所不在,卻有苦難言
我第一次暫別醫師的工作,到外商公司上班的第一個禮拜,就遇到產品經理來我的辦公室「請教」問題。我們講不到三句話便一言不合,產品經理當場拍桌子,指著我的鼻子大罵:「你來公司才不到一個禮拜,怎麼就這麼機車?」
我在跨國藥廠工作的部門,是經常需要處理衝突的學術審查。醫藥品的行銷審查,必須要嚴謹地近乎苛求,所以照規矩審查,擋到產品經理、業務代表同事們的業績獎金,幾乎是家常便飯。
有天一位同事問我:「你是精神科醫師,搞定這些人際衝突,應該特別有一套吧?」我心裡正暗自叫苦,「擋人業績獎金,如殺人父母,此仇此恨,不共戴天。」更何況在公司裡難搞的主管和同事,可不像醫院裡的病患,會讓你有輕聲細語長談的機會。
不過,這句我是精神科醫師的提醒,倒讓我養成了一個習慣:在公司裡只要遇到任何的「鳥人鳥事」,我就隨手把各種咄咄逼人的信件、簡訊截圖存檔;然後重拾精神科醫師的看家本領,把這些爛人爛事分門別類,深度解析。幾個月下來,這些職場上的牛鬼蛇神,全成了各種人格分析的經典案例:有類似殺人魔反社會人格的慣老闆,也有超會推拖閃躲飄畏避型人格的豬隊友同事。
如果你覺得書裡的哪個角色和職場中的某人似曾相識,請不必懷疑,我寫的就是你心目中的那個討厭傢伙。如果你覺得這個角色好像是我們的共同朋友,也請不要想太多,這些故事裡的每一個人物,都是結合了好幾個人的特徵虛構而成的。刻劃人物,不是為了揭發某人某事的惡形惡狀;而是想要塑造你我在職場上都常常遇到的經典問題人格。所以本書的第一部,就是介紹冷暴力的基因根源──人格缺陷,希望幫你瞭解他,處理他,搞定他!
而當我從企業界回到原本熟悉的醫院,擔任主治醫師之後,我發現這些讓人有苦難言的職場冷暴力,竟然也是隨處可見。畢竟保守傳統的公家機關,和高度競爭、人才流動快速的產業界有著截然不同的組織文化。特別是外商公司的經理人,如果在一個職位上兩、三年沒有升遷,幾乎也都會被高薪挖角而跳槽;但是在公家機關裡,在一份升遷緩慢的工作做到退休,則是常態。在公家機關凡事講究以和為貴,追求長治久安的氛圍,雖然少了業界激烈競爭的衝突,但每一分權力運作的冷暴力,卻暗藏在更多傷人的體制與職場潛規則之中。
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花了很多時間,鑽研那些散見在商業財金週刊的文章,就是想要趕快弄清楚那些永遠也學不完的職場潛規則。而身為醫師,我了解這種做法就像平常很喜歡搜集健康專欄或是養生偏方的民眾一樣,這些一點一滴的知識,確實對養生保健有些幫助。但如果要像醫師能鑑別診斷和對症下藥,則必須有系統地了解整個醫學的理論架構才行。這本書的第二部「冷暴力如何侵蝕與蔓延」,就是用經典的社會學理論探討冷暴力運作的方式,以及以著名的神經心理學原理,解析、助長冷暴力的集體反應。但這本書裡不會講艱深的理論,而是用每個一職場裡的小故事,依照理論架構堆砌而成,讓你從故事中,一次搞懂職場潛規則背後運作的真相。
前年,我再次轉換跑道,離開繁忙的醫學中心,在學術機構成立自己的實驗室。身為帶人主管,我也開始需要用各種手段「督促」屬下們的進度。每當開口「督促」下屬時,我就渾身不自在而且滿懷罪惡感;因為我意識到自己換了位置,必定也換了腦袋。在同事的眼中,我變成了以前自己最討厭的慣老闆;一定也天天成了被罵「慣老闆」的箭靶了!
就在這個自我認同錯亂的時刻,寶瓶的朱亞君社長邀請我把尾牙表演的反思、如何漂亮轉職與離職的職場智慧,這一系列精神科醫師的企業筆記集結成冊。這幾篇職場的實戰祕笈,收錄在第三部「冷暴力的檢測試劑與職場處方箋」。
於是這半年來,我像是潛心悟道的修行者,每個星期固定撥出一個晚上,靜靜回顧這幾年來職場每一分的苦難與點點滴滴,隔天上午再到咖啡館中,把這些體悟構思成章。
當本書完稿的這一刻,一股強烈卻平靜的喜悅,讓我在這個坐了六個月的座位上閉目沉思了一整天,久久才起身離去。如果這一絲回顧職場苦難後的體悟,和兩千年前菩提樹下的悉達多王子有幾分相似。那這分喜悅與這本書,也同樣不會是常樂寂靜的終點,而是和大家一起解脫職場苦難的起點。
前言
幫你的職場高階健檢
我永遠記得那場等了快一個月的會議。我和同梯的菜鳥們等著主管能主持公道,好分配那些被擺爛不做的工作,但老闆只是輕描淡寫的講一句:「我們公司是個大家庭,大家一起努力,不要計較這麼多!」就散會了,最後什麼事情都沒改變,大家還是各自把任務吞下來。
新進的菜鳥做得要死要活,資深的老鳥在旁邊納涼就算了,還三不五時檢討我們這些爛草莓怎麼「一代不如一代」。好不容易把案子趕完,卻又得開始準備一年比一年浮誇、難搞定的尾牙表演。等熬到確定年終獎金進戶頭的那天,終於有機會靜下心來想想,是不是該跳槽了?但這個圈子這麼小,我們又會擔心這會不會得罪老闆?而如果走不了的話,我們會不會就永遠黑掉了?
如果這些場景你也似曾相識,那麼「職場冷暴力」已經讓你的公司亮起了紅燈。
「職場冷暴力」是職場上最可怕的癌症。癌症初期通常沒什麼症狀,所以很多人發現的時候,往往已經是癌症末期了。讓我們習以為常的職場冷暴力,也像癌症一樣,如果放任不管,會擴散、會蔓延、會轉移到全身,讓整間公司爛得無可救藥。
或許你覺得公司爛沒關係,我只是要賺錢混口飯吃而已;遇到慣老闆忍個幾年,撐久了就是我的了。但現在是個人才過剩的殘酷年代,在講求績效的公司裡,有多少前輩像免洗筷一樣,價值被利用完了就丟到垃圾桶裡,連資源回收的機會都沒有,更別說那些原本以為拿到鐵飯碗的公務人員,退休後卻得不到國家承諾一輩子的優厚待遇。
或許你訂了好幾本財經週刊,一點一滴地探聽職場潛規則。在難得的週末裡,還花大錢去學習各種職場求生術;但一天又一天的瞎忙加班,讓自己比較好過的,卻還是「靠北老闆」和互相取暖的同溫層。這就像治療癌症一樣,除了各種管道問來的偏方、上網搜尋到的經驗談,但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每年來個完整的健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這本書就是屬於你的職場高階健檢。
本書的第一部是先帶你認識職場怪咖的各種性格缺陷,讀完後,你就可以分辨出你遇到的慣老闆,是屬於哪種類型。而每種類型的慣老闆,他們的缺陷是什麼,又該如何與他們應對、相處。
第二部是分析冷暴力的各種手段,以及「豬隊友」同事的反應,這能讓你精準掌握職場冷暴力的癌症是已經惡化到第幾期了,並且瞭解職場冷暴力的三要素,分別是人格缺陷、施暴手段、應對系統之後,第三部則提供了三帖養生補品和救命處方:跳槽的考量、轉職的準備、離職的守則。
這套高階健檢和職場處方,是用我的精神醫學專業,以及多年外商顧問的經驗打造而成,但這本書不是要宣判你的職場像彷若得到癌症般被判死刑,而是要讓你擁有更高明的職場醫術,找到病因,擺脫冷暴力,成為職場的自由人。
【預購】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黃益中
平常價 $22.00「民主只要多數決,就夠了嗎?」
「如果你就是那個被犧牲的少數呢?」
從高中課堂出發,
十場關於公平正義的思辨對話!
不思辨,就不會有深度的、批判性的思考
從一名買不起房的高中公民老師,到成為「巢運」發起人之一,
黃益中不僅講授課本知識,也反問學生:什麼是公平正義?
◎ 他以台灣高房價、高空屋率的現象,說明「居住正義」的迫切性
◎ 他以樂生療養院、苗栗大埔事件,與學生討論何謂「符合公共利益」
◎ 他以全國關廠工人案、國道收費員自救會抗爭等事件,談「勞動權益」
◎ 他從25萬人為洪仲丘上凱道,318學運和香港佔中,談「公民不服從」之必要
◎ 他從多元成家、同志婚姻議題,討論性別刻板印象與歧視的影響
作者黃益中是高中公民老師,本書重現了他最震撼人心的教學現場。他透過師生討論、激辯、對話的過程,轉化我們日日面對爆炸資訊下的「理性思辨」能力,讓近年來台灣社會最重大的人權議題、被忽略的弱勢族群,在學生的辯論中發酵,重獲關注。公民老師教什麼?黃益中以《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這本書,做扎根的工作。因為,當社會資源分配嚴重傾斜,階級不再流動,教育,是最後的希望!
名人推薦
▲王鐘銘(台灣綠色酷兒協會祕書長、台北同心扶輪社社長)
▲沈清楷(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哲學星期五」發起人)
▲張金鶚(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前台北市副市長)
▲張茂桂(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前高中公民與社會科(99)課綱委員會召集人)
專文作序!(依姓名筆劃序排列)
學者專家一致推薦!(依姓名筆劃序排列)
王珢(宜蘭高中校長)
王榮璋(公平稅改聯盟召集人)
王增勇(政大社工所副教授兼所長)
邱顯智(雪谷南榕法律事務所律師)
呂秉怡(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
吳伊婷(台灣性別不明關懷協會理事長)
林佳範(師大公領系主任、公民與道德教育學會理事長)
花敬群(房市改革行動聯盟發起人)
周美里(十二年國教家長聯盟召集人)
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
徐世榮(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兼第三部門研究中心主任)
張添唐(台南一中校長)
彭揚凱(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召集人、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祕書長)
馮光遠(知名作家)
葉大華(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祕書長)
管中祥(台灣公民行動紀錄協會理事長)
滕西華(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秘書長)
賴振昌(立法委員、前臺北商業大學校長)
薛化元(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
「不管哪種議題,益中以樸素正義感為內力,以直接不閃躲為拳招,這是體制高牆無法閃躲的一記直拳。」──王鐘銘◎台灣綠色酷兒協會祕書長、台北同心扶輪社社長
「如果我當時也有這樣的公民課,那該有多好!或許年輕的自己,就不必藉著『做什麼都一樣』的虛無主義,自戀地包裝著軟弱的自憐;也不必只停留在『沒有什麼是真的』的懷疑主義,自相矛盾地證明自己孤獨的清醒,或許還可以更積極地思考、創造與行動,而不被一種絕望的保守心態所攫獲。」──沈清楷◎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哲學星期五」發起人
「黃益中老師,如此努力實踐公民社會,向下扎根,令人尊敬。期待讀者也可從此書的閱讀學習並感受到高中老師的熱血。」──張金鶚◎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前台北市副市長
「本書傳神地呈現了『原來,公民課可以這樣上!』的過程中,某些激烈的對話、或者學生們戛然靜默思考的片段,這可能是這本書最生動又精彩的部分。」──張茂桂◎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前高中公民與社會科(99)課綱委員會召集人
這是體制高牆無法閃躲的一記直拳!
作者簡介
黃益中,不在課堂,就在街頭的熱血教師。
一九七九年生,師大公訓系畢,政大東亞所碩士,海軍陸戰隊預官,現為台北市大直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年資十一年。課堂外的身分是台灣居住正義協會理事長,「巢運」發起人之一,並擔任公民教師行動聯盟發言人。他心目中的品格教育是公平正義,最害怕學生長大後只會考試賺錢卻對弱勢冷漠,努力在課堂上翻轉錯誤價值,取材時事進行公民思辨,啟迪多元價值觀念。
「我就是譁眾取寵!」他把社會運動視為全民教育,積極參與社運,用熱血形象打破傳統老師的刻板印象,為年輕人發聲!向不公不義的社會宣戰!
推薦序一
體制高牆無法閃躲的一記直拳──王鐘銘(台灣綠色酷兒協會祕書長、台北同心扶輪社社長)
身為軍伍同梯,我是先認識迷彩猛男黃益中,再認識熱血公民老師黃益中──這樣的順序,彷彿預告著他進入社會運動的姿態:毫不遮掩的直接。這作風,不只是跟他作對的公部門感到棘手,連社運伙伴都得費一番功夫去適應,但是這些為難和顧慮,益中沒有太過在意;推動他往前的,是始終如一的樸素正義感和說一不二的真性情。
帶著樸素正義感和真性情,在事事講究倫理、辯證和批判的社運圈裡,又要面對被法規制度、政治利益和傳統窠臼綁死的公部門,他完全是一個異數,也因此,我太習慣於原本那種一個念頭打三個結的節奏,所以益中是直來直往,我就總是直冒冷汗。後來,我看到益中的確扮演了一種不可或缺的角色,像是對著國王新衣哈哈大笑的小孩,我愛上這一位麻吉老友兼抗爭戰友。
我們在社運場合的第一次重新邂逅,是好幾年前的同志遊行。在凱達格蘭大道上,這位異男味猛男向我打招呼,我必須坦白承認,鑽進我腦子的第一個問題,是好奇於他的性傾向。我沒有問出口,因為我很快察覺到,對益中的行動來說,自身的身分和處境並沒有任何影響。等到這兩年我也跟他邏輯同步化之後,我運作他的肌肉外表和率直舉止來為性別多元議題發聲,效果十足:不管是在同志團體的小教室裡,還是馬路中間的大舞台上,他都能激勵士氣。一個大剌剌的異性戀男子,衣著除了為裸露肌肉的鋪陳之外,沒有任何裝飾作用,卻能夠用扮裝皇后那股萬夫莫敵、唯我獨尊的嗆辣氣勢,把目光聚集起來,再把能量放射出去。
我們第二個合作的運動,是居住權;益中關心高房價問題,站在買不起房子的小市民立場,而我為反迫遷而奔走,跟守護家園的住戶並肩;這也是益中之所以從聲援者進化為行動者的關鍵時刻。談這個議題,益中幾乎做到如同白居易以老嫗能解作為標準:沒有拗口的理論,只有清晰的思路。他用信函去跟公部門對話,用投書於媒體去跟大眾對話,他迎戰質疑和辯論,追擊閃躲和沉默,把一個原本只牽扯到弱勢族群的冷門話題,綁上人人無法閃躲的基本民生。這場長征的最新進度是,他從街頭和會議室,打回他的老巢,教育現場。
不管哪種議題,益中以樸素正義感為內力,以直接不閃躲為拳招,這是體制高牆無法閃躲的一記直拳。老實說,這一拳打上去,高牆打一個洞,益中的拳指恐怕也傷得不輕,鮮血滴流的,因為他畢竟不是活在真空的人,他有他的職涯,有他的生活。無論如何,他吃下反作用,再蓄一力,再出一拳。
然而,他的樸素,並不代表簡單粗糙,他的直接,並不代表未經深思,而是一種直指核心的堅持,不會被混淆原則,不能被轉移焦點。身為公民老師的益中,對理論畢竟是不陌生的,受的思考訓練畢竟是扎實而完整的,所以我對他最新一拳打回他最熟悉的教育領域,頗有期待:在體制高牆上打幾個洞,讓青春小毛頭有機會鑽過去看新視野──總有一天,小老鼠們會把牆根拱鬆了,雞蛋也能有戰勝的機會。
推薦序二
跟孩子一起上公民課──沈清楷(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哲學星期五」發起人)
二○一三年在哲學星期五的場合中,有幸認識到一位奇特的人物:黃益中。後來,相談之下才知道他是高中公民老師。不同於我年少時對公民老師暮氣沉沉的印象,相反地,黃益中老師充滿魅力與熱情,更是頭腦清晰、口才便給。不僅於此,黃益中老師和他一群同樣為高中老師的朋友們,因為對現實不公的反省與行動,共同聚集一群有理想的人,投入到居住正義的公民運動,更是讓人佩服不已。
目前三四十歲的人,也包括年紀更大的人,對自己成長環境中的公民教育如果不是無感,就是或多或少有一種說不出的厭惡感,原因是,許多人長大才知道自己當時所接受的歷史、地理有許多因為政治控制而產生的虛構,而公民課程──「公民與道德」毋寧是黨國意識形態,延伸到校園中,所進行的效忠式道德規訓教育。不過目前高中的公民課程,卻因為許多熱血公民教師的介入,重新思考「何謂公民?」、「公民教育可以是……?」而有不一樣的面貌。黃益中老師就是在這幾年風起雲湧的公民運動的歷史時刻,寫就出充滿思辨的公民課程。
這本書生動地透過老師與學生間「對話」方式,爬梳了台灣近年公民自覺運動,既是思想性的,也是實踐性的。舉凡台灣目前高房價卻高空屋率的奇特景象,當住宅成為炒作商品,從而思考如何透過制度面解決居住正義的問題,並衍生出:「社會住宅是否必要?」;藉由護家盟與同志團體之間的論爭,引導出同性婚姻的討論背後,所隱藏的偏見;在過去對於勞動權益的漠視,藉由關廠工人、國道收費員自救會抗爭,思考公平的勞動條件為何;當市場以自由競爭來合理化對勞工的剝削,以及我們自以為公平正義的社會,卻處處發生著對東南亞移工「視而不見的歧視」,從中導出多元文化以及尊重他人的價值思辨;在環境保護與經濟開發的爭議(反核、台東美麗灣),過於向財團傾斜的短線政策操作,影響的是後代子孫原本可以看到的山、海與自然;當然這本書也帶進了近年甚囂塵上的「公民不服從」(洪仲丘事件、三一八太陽花運動、香港佔中等)的反省,一旦政府失去了監督時,或是政府以公權力壓迫人民時,非暴力抗爭難道不是一種必要?
這些思考點都是從原生於台灣土地的情境並具有國際視野寫出的公民思辨課程,乃是透過統計數字、文章、報導等不同來源的資料,輔以漸進、引導式教學,用深入淺出的方式,比較台灣與國際之間的連動關係,提供學生對現實反省的背景廣度,讓學生得以自主判斷,因而翻轉了我們公民課程上對下充滿說理、教條的刻板印象。原來,公民課也可以這麼上!
閱讀著黃益中老師精心安排的上課紀實,看到師生之間的對答,常常讓我掩卷大笑外,自己在閱讀書稿的期間,不由自主地回想到高中熱情青澀年代,那個希望能夠獨立思考成為大人卻又對世界充滿疑惑的時期,筆者心想,如果我當時也有這樣的公民課,那該有多好!或許年輕的自己,就不必藉著「做什麼都一樣」的虛無主義,自戀地包裝著軟弱的自憐;也不必只停留在「沒有什麼是真的」的懷疑主義,自相矛盾地證明自己孤獨的清醒,或許還可以更積極地思考、創造與行動,而不被一種絕望的保守心態所攫獲。
這本書交代了黃益中老師在課堂上許多思想啟發,背後有一種純真與熱情的交織,以多元觀點激發學生思辨的潛能,產生對人的柔軟、對事的堅持,讓對他者的關懷成為正義感的底蘊。筆者淺見,黃益中老師不會是個異數,而可能是台灣目前二十幾歲到三十幾歲的新一代公民老師,所共同有的特色:善於思考批判並且勇於行動。也是這份特質,筆者相信,不論時代如何困頓,他們將會教導著我們的孩子並守護著他們心靈中那份純真的正直。
我們不妨跟著自己的孩子上公民課,也為自己補課,喚回自己早已經被過度世俗現實感驚嚇下所逃離的正義感,也喚醒年少時心中那股追求豐富的熱情。如果我們慶幸台灣有一群傑出的公民老師在為我們的下一代默默地奉獻,而筆者自問:那我們的責任呢?
推薦序三
向下扎根的公民思辨課──張金鶚(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前台北市副市長)
面對當前不公不義的社會,本書作者提出十個課題,形成了十堂課。原本擔心有許多課題並非屬於我個人專業,作者希望我幫忙寫推薦序,無法勝任而拒絕。但當我仔細讀完全書,看到作者的理想與熱血,這些課題除了給高中生的思辨外,更可以給社會一般人民的「公民課」,我義不容辭寫下此序。
個人在大學從事教學、研究與服務三項主要工作,轉眼已有二十八年時間,過去較多心力投入在學術研究的工作,最近有機會借調到台北市政府服務,難得的人生經歷,也逐漸改變調整自己未來的工作想法,希望能投入更多心力在教學與社會服務方面。看到這本《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深深感受到作者對教學與社會服務的熱心投入,令人感佩。尤其作者更致力於改善當前台灣嚴重的居住問題,此正好和我的專業研究領域相一致,責無旁貸應予支持。
看到台灣從過去較為勤奮努力的美好樸實社會,隨著經濟成長繁榮進步卻逐漸走向政治藍綠、社會貧富、甚至不同世代彼此對立不信任的醜陋浮華社會。大家擔心與焦慮我們未來的下一代,建構公與義的社會,就從本書的「公民教育」開始吧!
本書安排了十堂課程,包括:一、公共利益,二、多元性別,三、多元文化,四、勞動權益,五、居住正義,六、社會運動,七、永續發展,八、民主參政,九、兩岸關係,十、自由貿易。每堂課都很重要,是現代公民必須認識的基本課程。
每堂課的課程教材內容安排包括了:一、摘要(課程、新聞、搭配閱讀、影片),二、課堂(背景、提問、對話、影片、結論),三、課後作業,四、後記等四部分,內容充實豐富,深入淺出,不但適合作為高中公民課的教材,也適合作為一般社會大眾的公民讀本。
身為推薦者,我也必須提醒,在現代公民的成長過程中,應體認公民課程學習背後的「價值觀」才是關鍵,如何透過各方的知識數據與對話討論,以及自我的思辨,逐漸調整形成,才是成熟的現代公民。我這學期剛好在政大有門通識課「房地產正義的思辨──面對房地產的衝突與選擇」,上課的教材與討論,同樣希望學生的學習能發揮多方檢視與自我思辨的能力,透過如此的學習過程,建立自己的房地產價值觀。顯然讀者對本書的閱讀與學習也要抱持相同態度,本書的各種說法與觀點,需經多方檢視與自我思辨,未必要全部認同。
看到高中公民課的教師,本書作者黃益中老師,如此努力實踐公民社會,向下扎根,令人尊敬。期待讀者也可從此書的閱讀學習並感受到高中老師的熱血。
推薦序四
「師生共學」的公民課──張茂桂(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前高中公民與社會科(99)課綱委員會召集人)
認識益中是在數年前一次為高中「公民與社會」科老師們舉行的研習裡。當時他給我的印象是:不盤撋也不勾關、我行我素且有點搞孤僻的樣子。對照他書中的自敘,他當時恐應該還屬於自己顧自己,認為可以靠個人努力成為中產有殼一族的階段吧?!
去年,二○一四年初,益中逐漸開始從一個彷彿事皆不關己的中學老師蛻變成為「充滿正義感」的熱血青年。他和一群同樣基於正義感的高中老師,投入街頭的「翻轉教室」行動,抗議教育部亂調課綱的黑箱作業、程序不正義。益中加入了禁食抗議的行列,同時也在一旁號召大家參與他同時跨場進行的「居住正義」行動。本書在一開始時誠實地交代了他因房地產飆漲而震驚,進而激發他一路走來成為行動派教師的歷程。
從自我冷淡而熱血澎湃轉變,很多人都經歷過從個人的「不幸」處境,從而能反省到更大的社會結構問題,這在歷史與現實中都不乏案例,也讓我聯想到社會學者 C.WrightMills關於「社會學想像」中著名的「個人問題V.S公共議題」的說法。所謂個人問題,是指在日常生活情境,那些被歸當成屬於是個人層面、和公共無關的麻煩事兒。當益中開始投書並寫信給總統府時(有些天真),他所面對到的嘲諷與冷淡對待,其實就是大部分人的心裡想的問題,把「買不起」當成純屬於個人的理財不足、儲蓄不夠、時機判斷,或者是個人的夢想太不切實際的問題,而不是將這問題想成可能是政策的帶頭炒作,或者,把問題想成是房地市場的自然週期、自由機制,而非可怕的、人為的財產挪移(disposition)操縱過程。
為了突破這樣的「孤獨」,也許是不知不覺地,益中終於透過自己公民老師的專業背景,選擇抗爭行動,朝向「公共議題」之路成長。而這本書就是這樣經驗的結晶,眼前他的個人實踐總結,我的觀察就是:身為公民老師要比常人更有面對社會的不公不義的勇氣、教育下一代的責任,是為自己也為了下一代。
所謂「公共議題」,就是將原來看起來是獨立存在的很多個人的問題,系統化、公共化後並開始歸因於結構的過程,或者,是能利用個人之外的結構或者集體觀點,來分析其對個人的各種麻煩事的作用,將看來可能只是一些局部的不幸,個體的問題,連接到還有更大的、更普遍的公共議題,特別指結構不平等的問題。Mills屬於一九五○年代的美國本土左派,並不是女性主義者,不過當時他主張將「個人的麻煩」進行公共議題化的社會學想像,這和日後女性主義發展出來的「個人的即政治的」口號,實屬異曲同工。
本書各章節所反應的,可以說是依照不同的公民課主題的教學實作呈現。其中包括了例如,認識公共利益、文化的位階與不平等、社會抗議與公民不服從、性別平等、勞動者權益、永續發展乃至於程序正義等等。面對這些硬邦邦的題目,益中用個人的經驗,結合了各種社會現實案例,例如樂生、大埔、關廠工人、三一八學運以及香港佔中事件,簡直可說是近年來,包括「巢運」在內的重大社會運動的講解分析。益中運用了多種的媒體材料以及新聞報導、紀錄片與暢銷的社會科學普及書,藉以刺激學生思辨,鼓勵師生之間的討論。本書傳神地呈現了「原來,公民課可以這樣上!」的過程中,某些激烈的對話、或者學生們戛然靜默思考的片段,這可能是這本書最生動又精彩的部分。
現在教育理論家對於老師的期待,要求老師在教學時以學生為主體,將學理與現實結合,例如,讓中學生也可參與公共事物的討論,藉題發展出相關的知識能力、思辨能力、移情同感能力等等,這實在構成很大的專業挑戰。如果要求每一個老師都能面面俱到,恐怕不切實際。而我也可以想像,一定有人可能會拿傳統的教育專業來挑剔這本書,就是說這些實作並沒有先寫好的劇本,教案的格式也不夠標準,而師生間的論辯天馬行空,知識內容的掌握還不夠周延等等。甚至也可能會面臨校園秩序維護者的批評,認為老師個人主導的風格,鼓勵學生行動的暗示又太強烈等。但如果我們將之看成一種接近真實的「師生共學」的經歷記錄,本書未嘗不是一種可為公共評論的「自拍」圖像。所以,當我們發現這共學的過程中,有哪些矛盾或難以自圓其說之處,或者發現有一部分是濃厚的粉妝,但也有一部分留白太多等等問題;但重要的,最後回頭看,這些問題將都無法遮掩那些學習成就感與喜悅的光。
自序
公民課,比我們想得更重要
「以卵擊石,在高大堅硬的牆和雞蛋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那方。」──村上春樹
我從來就不是一個正義的人。
說來慚愧,身為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的我,過去雖然都會關心新聞時事,雖然偶爾有空也會參與遊行,但更多時候我只是在看熱鬧,對於那些會為了不公不義上街頭抗議的人們,我大多抱持著基本同情但不關我事的態度。不要說捐款了,有時候連新聞也懶得多看幾眼(因為版面都太小或根本不登)。
直到二○一○年底,工作一段時間,錢已存得差不多,收入也相當穩定,是該開始買房準備成家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我根本買不起房子!原本鎖定位在台北市中山區的中古屋,短短半年間,每坪竟然從四十六萬漲到五十六萬。不只這一間,其他區域包括新北市、桃園市,甚至全國都開始炒房瘋「鄉漲」!在看了上百間房子、接觸上百位房仲的過程中,我知道,買不起房已經不是個人努不努力的問題,而是整個國家體制全面傾向既得利益與富人階級──而且根深柢固、牢不可破。
我曾天真地試著以個人力量扭轉它,我投書給媒體,我寫信到總統信箱,我盡可能希望政府聽到我的聲音,拯救我買房的夢想。投書有回應嗎?有的,我在網路論壇被公開批鬥,批評我年紀輕輕只想住在台北市是好高騖遠不自量力,批評我為什麼賺的比他們多果然當老師真是爽;總統信箱有回信嗎?有的,洋洋灑灑的制式公文回覆我差點以為是文言文閱讀測驗,所謂的民意信箱原來只是幫你把Google文章剪貼整理回覆罷了。
這一刻,我才知道我有多麼孤獨,沒有人幫助我,就如同過去我沒有幫助那些弱勢朋友一般。這次,輪到我成了不公不義體制下的受害者!人性是自私的,所謂的同理心,嘴巴上講得再多,都不如自身面對來得真實。唯有親身經歷,才知箇中辛酸。這一刻,我才知道社會運動的偉大;這一刻,我才理解街頭抗議的心酸。
這群擁有崇高心志靈魂的社會運動者,他們為了這一代的社會奉獻,他們為了下一代的幸福奮鬥,他們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一群。可悲的是,有太多太多的民眾不了解、也不願了解,民眾只看到他們不斷地抗爭,從靜坐、集會,到包圍、佔領,一遍又一遍地叫喊、一次又一次地推擠,在主流媒體鏡頭底下,新聞裡看起來就是一群吃飽太閒、不事生產的暴民畫面。你不能怪民眾無知,因為這就是教育失敗。
過往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塑造一批服膺體制、順從權威的「好」國民,所以老師講話要聽、學生上課要乖,所謂的「好」學生就是認真讀教科書、不遲到不睡覺、頭髮剪短短、制服紮好好,反正只要考試成績高分,將來畢業考上明星學校就是傑出校友。所以國中會考放榜,校門口會貼建中幾個北一女幾個;高中學測放榜,校門口則貼台大幾個清大幾個。貼榜單沒有什麼不對,我要強調的是,就算台大畢業考上檢察官,擁有高社經地位、賺了很多錢又如何?如果你看到火車站大廳裡很多移工(外勞的不歧視用語)卻認為這樣會「有礙觀瞻、出亂子」,那我還是要說,這就是典型的教育失敗。
教育真的太重要了!這些年來,一群有識之士開始推動所謂「翻轉教育」,訴求打破老師單向授課,強調學生要主動學習發問,教室應該是一個雙向互動的平台。我當然認同這個理念。不過,我心目中的教育不只是如此。教育期待塑造品格,我期待的品格是「公平正義」。我們都曉得《獨立宣言》裡那句撼動人心的「人皆生而平等」,然而實際上真是這樣嗎?每個人的出生條件、背景際遇都不可能相同,我們不用去羨慕富貴人家可以含著金湯匙出生,至少我們要保護窮苦人家能擁有人性的尊嚴。「人權」的積極意義就在於化解這些不平等,找回屬於人的基本價值。
本書是我課堂上的實際重現。我從公民課本裡,挑出十個台灣社會重要的人權議題,寫出可供教學的教案,透過時事討論、影片省思、學生分享的方式,讓這些被誤解的抗爭、被忽略的角落,得到他們應該受到的肯定。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曾在網站上回信給一名參與香港雨傘運動的年輕女生,他說:「你們為民主而走的路,最終絕不會白費。你們走過的路,已化作事實留下來。今後,請你們繼續努力,一點一滴改變這個世界。我仍會為你們加油。」
謝謝寶瓶文化提供我闡述理念的機會,謝謝這麼多願意推薦本書的公義人士,更謝謝書中那些默默為人權守候的社會良心。因為有你們的努力,我不會悲傷,我知道台灣未來還有希望!
所以,一起行動吧。建構公與義的社會,從教育開始。
【預購】向高牆說不◎黃益中
平常價 $22.00使用權利的能力,則要靠教育啟發!
「在高大堅硬的牆和雞蛋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那方。」─村上春樹
制度的不公不義、荒謬的歧視言論、貧窮的階級複製……
◎ 徒有思想僵化的教育體制,學生的未來在哪裡?
◎ 窮人難以翻身,注定淪為階級複製下的犧牲品?
◎ 憑什麼同志的幸福權利,掌握在他人手裡?
◎ 性別歧視引來仇恨與絕望,是誰讓憾事一再發生?
◎ 別抹殺他們的教育熱忱,把勞動尊嚴還給教師們!
翻轉教育,真正要翻轉的是學習的本質。過去上命下從的服從關係,轉成平等互動的夥伴關係,破除師長本位,回歸學生本位,才是再次啟動教育改革的意義。
黃益中第一本著作《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為我們奠定批判性思考的邏輯根基、喚醒人們沉睡的同理之心;這次,他要我們重新審視現有制度的合理性、慣性思考下的盲點。面對體制的不公平、不正義,你我都有說不的權利!
本書特色
◎ 以《思辨》為根基,更深入探討各面向議題的公平正義問題,以開放性討論取代一言堂,打破同溫層界限。
◎ 以「教育是一切根本」為出發點,對損害學生、教師權益,最後致使惡性循環發生的制度提出質疑,並提出有建設性的改善方式。
◎ 引用國內外統計數字,清楚說明台灣的勞動、居住處境與難題。
名人推薦
專文作序(按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呂欣潔(性別與政治工作者、婚姻平權大平台總召)
◆邱顯智(雪谷南榕法律事務所律師)
◆徐仁斌(基隆市建德國中校長、基隆家扶中心課輔志工)
各界專家一致推薦!(按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小野(作家、台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校長)
沈清楷(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
張茂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游錫堃(前行政院長)
葉大華(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祕書長)
鄭弘儀(媒體工作者)
蘇仰志(雜學校、不太乖教育節創辦人)
顧玉玲(作家、社運工作者)
「除了為自己的理念和所信仰的價值發聲之外,我認為益中更是為未來的教育工作者,打開了一條更加寬廣和豐富的道路。」——呂欣潔(性別與政治工作者、婚姻平權大平台總召)
「像黃益中這樣,在台灣各個學校的角落,以自己的理想推進公民意識的老師,他所面對的環境是如此艱難而孤獨。但是,只要想到有他們,就覺得台灣的未來充滿希望。」——邱顯智(雪谷南榕法律事務所律師)
「本書揭露諸多社會現實,讓身處教育現場的我們讀了暗暗叫好,卻又滿是遺憾。學用不均的現象、階級世代與城鄉差異、性平教育的迷思,益中要讓大眾理解,這不是與生俱來的宿命,而是關乎人的價值,是文化和體制所造成。」——徐仁斌(基隆市建德國中校長、家扶中心課輔志工)
作者簡介
黃益中,不在課堂,就在街頭的熱血教師。
一九七九年生,新竹高中、師大公民訓育系畢,政大東亞所碩士,海軍陸戰隊預官。曾任國中教師,現為台北市大直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十二年國教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課程審議大會委員。課堂外的身分是台灣居住正義協會理事長,「巢運」發起人之一,並擔任公民教師行動聯盟發言人。
他心目中的品格教育是公平正義,最害怕學生長大後只會考試賺錢卻對弱勢冷漠,努力在課堂上翻轉刻板印象,取材時事進行公民思辨,啟迪多元價值觀念。把社會運動視為全民教育,積極參與社運,為年輕人發聲,向不公不義的社會宣戰。
著有《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寶瓶文化)。現為「風傳媒」、「udn鳴人堂」專欄作家。
二○一五TEDxTaipei年會:一堂從「居住正義」談起的公民思辨教育。
推薦序一
當我們站在高牆前
◎呂欣潔(性別與政治工作者、婚姻平權大平台總召)
這陣子以來,台灣的婚姻平權運動受到國際上極大的關注,光是去年的十一、十二月,國際媒體就報導了兩百三十七則和台灣婚姻平權有關的議題,橫越了五大洲。其中有非常多的媒體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台灣為什麼有條件成為亞洲第一個在政治議程上能討論婚姻平權的國家?」
我的回答總是:「民主制度」與「性別平等教育」是兩項台灣非常重要的資產,讓我們成為亞洲進步人權議題的領頭羊。
台灣從一九八七年解嚴以來,各種公共議題的公民團體蓬勃發展,也間接或直接地促成了一九九六年第一次總統的直選,從此,讓我們走向了人人一票、票票平等的民主社會,政府不再是「官」,人民就此學著做個真正國家的主人。
而如同益中在書中所提及二○○○年的葉永鋕事件,當時的婦女團體與教改團體,共同聯手將《性別平等教育法》的推過,讓今日二十世代的青年們從基礎教育中去理解性別平等,去認識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的朋友們,他們可能是你的同學、親人、鄰居甚至老師,或許還是你自己。
這樣的基礎教育,創造出在當今的二十世代間,對於婚姻平權的支持率高達超過百分之八十五,同時這個世代對於兩性平等的概念也更加能夠接受。更進一步去了解,許多對於婚姻平權支持的民眾,他們並不只是支持「同志」權益,而是出生於一個民主的時代,平等、自由與包容異己根本就和陽光、空氣、水一樣的自然。
十年前,支持婚姻平權的民調還不超過百分之二十五,至今則已平均超過了百分之五十。民主制度和基礎教育對於人民的影響有多深遠與重大,我想,這也是益中這些年不斷地以教育工作者的身分站出來發聲,將更多教育現場的現狀與公民素養培養的重要性跟社會說明的重要原因。
如果在教育部編撰字典中查詢「為人師表」,你可以得到「學識品德可做為人們學習的榜樣。」這樣看起來非常傳統與制式的答案。然而,我認為教育,不只是單純的教授知識,不只是讓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更重要的是培養下一代面對未來生活的能力與胸襟,同時協助與陪伴學生去認識自己與他人。
過去的時代,我們對老師總有一種奇妙的想像,或你也可說是一種特定的框架。益中雖然完全不符合那些傳統對老師的想像或框架,但他對於教育的投入,與以身作則鼓勵學生為自己發聲的熱情,我認為令人非常印象深刻。益中做為一個異性戀者,總是不放棄任何一個為同志發聲的機會,甚至在婚禮上都趁機大力推廣婚姻平權,讓雙方親友都上了一堂火熱熱的公民課,令人敬佩。
我記得有次和益中在某個社運場合一邊抗議,一邊聊著天,我問他,像他這樣優質的男生,常常為同志發聲,難道不擔心被很多同志愛上,甚至產生性幻想嗎? 我之所以會這樣詢問,是因為在我的經驗中,非常多異性戀男性,對於男同志的「青睞」,總表現出非常抗拒或極度害怕的樣子。益中大笑著回覆我,有人表達好感對自己來說總是正向的訊息,「更何況再多的男同志示好也不會讓我愛上男人,大家都還是很好的朋友啊!」這樣健康的態度,提醒了許多的異性戀男性,性別議題不只是身為婦女或身為同志才能投入,一個性別平等的社會,更是需要異性戀男性一同來打造,才能走向真正的平等。
除了為自己的理念和所信仰的價值發聲之外,我認為益中更是為未來的教育工作者,打開了一條更加寬廣和豐富的道路。這些年我跟著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在全台灣走透透,遇到非常多不同樣貌的基層老師,其中不乏交差了事的老師,但當然也有不少希望為學生多做一點,但遭受許多「上層壓力」而左右為難的老師。過去那些「老師必須要中立」、「避免政治入侵校園」、「老師不能參加政治活動」等等的不成文規範,讓許多老師都噤了聲,失去了身為公民的權利。
當教育工作者失去了思辨的能力,還能教育出能夠思辨的下一代嗎?
所以我在此也期許,有機會教育下一代的你,不論你的身分是老師、教授、家長,當我們比我們的下一代先一步站在高牆前的時候,我們不是選擇轉身離開,也不是選擇就地坐下等待,而是起身試著翻越高牆或讓高牆倒下,我們或我們的下一代,才有可能持續地往前行。
推薦序二
高牆下,孤獨而堅毅的行者們
◎邱顯智(雪谷南榕法律事務所律師)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正義,就猶如強盜集團。」——奧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
一個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可以是非常巨大的。
認識黃益中應該是在四、五年前,我應邀到大直高中演講鄭性澤案。當時關注鄭案的人並不多,看到一群高中老師,他們非常熱切地希望學生能夠知道這樣的死刑冤錯案,並且於演講過後,許多學生還寫信給當時人在台中看守所待決的鄭性澤,鼓勵他為自己的無辜戰鬥下去。做為鄭案律師團的一員,實在有著無限的感動。
像黃益中這樣熱血的公民老師,一直讓我想起我的母校,嘉義高中公民老師——林瑞霞。我在九○年代初期念高中,在那剛解嚴不久,蔣公銅像到處林立,刑法一百條還存在的年代,林老師就在課堂講述許多關於自由民主的思想,還有二二八、白色恐怖、五二○、鄭南榕等議題,我記得每次林老師上完課,訓導主任就會來課堂上消毒,訓誡我們不要聽信林老師的話。當時才十六、七歲的我們,當然可以理解老師在學校艱難的處境。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師在課堂上播放華隆關廠女工抗爭的紀錄片。一群媽媽在鶯歌車站集合,為了華隆公司無預警關廠而北上抗爭。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所謂的抗爭畫面,整個紀錄片詳細記錄了這群媽媽求告無門,眼淚無處流,悲苦無依的處境。
二十年後,當我看到關廠工人被政府告,在徵求律師,腦中馬上閃過這部紀錄片,閃過我那位當時懷了雙胞胎的高中公民老師,挺著大肚子告訴大家:「看完這部片,我希望各位同學能夠體會弱勢者的辛苦。有朝一日,或許你們也可以成為這些人的依靠。」
於是我決定拿起電話,參加關廠工人案的義務律師團。
二○○九年秋天,我從德國暫時中止博士班學業,回台灣結婚。一日,載著新婚妻子到嘉義街上買麵包。我一邊吃著麵包,一邊跟太太介紹自己曾經求學的城市,剎那間,看到眼前一幕,我的眼淚馬上掉下來。太太錯愕地看著我,問道:「難道是去國多年,終於吃到台灣的麵包,太感動了?」
其實,我是看到了我的老師,林瑞霞。
我看見我的老師,一個人騎著腳踏車,上面插著她的宣傳旗,孤單卻堅定地踩著她的步伐,正在進行議員的選戰。看著老師的背影,我想到林老師身為一個現代的公民,屢屢以身作則,參與多次選舉。她一次又一次,屢敗屢戰,堅持不懈,親身實踐一個公民的權利與責任。
林老師的精神當然也深深影響了我,直接影響我二○一六年以第三勢力候選人的身分,投入新竹市立委的選舉。這當然是一場非常艱困的選戰,而本書的作者,黃益中,正是背後堅定支持著我的最重要力量之一。每到週末,黃老師便騎著他的五十CC小綿羊到我的競選辦公室,從早到晚,在新竹的大街小巷聲嘶力竭地拉票、助選。直到深夜,他才拖著疲憊的步伐回到台北。
我當然知道,他這麼做是希望能夠改變台灣的政治環境,為下一代的幸福努力。像黃益中這樣的公民老師,是許多現代台灣熱情老師的縮影。這些年,從巢運到太陽花,從洪仲丘案到軍法廢除,從司法改革到婚姻平權,我看到黃益中跟他的同事們不斷以自身的熱情與行動力,在校園內外努力地傳播公民運動的理念,也深刻地影響了台灣年輕的一代。而這本書,正是記錄這些艱辛而精彩的努力。
我知道,像黃益中這樣的老師,會像我的老師林瑞霞,在保守的教育體系內,受到許多挫折、打擊與反撲。然而,如果我們希望未來的台灣,是堅守法治主義與民主精神,讓每個人都能活在一個更公平、更有人性尊嚴、更幸福環境中的台灣,那麼這樣的老師,以及他所傳遞的思想,就一定是公民社會所不可或缺的。
我很榮幸,也非常感恩,能和這群老師生活在同一個國度裡,我也非常誠摯地向大家推薦,黃益中《向高牆說不》這本書。
一個國家的民主能否永續,絕非依靠權威的賞賜,而是取決於公民意識是否強大。從林瑞霞到黃益中,我看到台灣一代又一代的公民老師,以他們的堅持與勇氣,勇敢地向高牆說不,讓自由的理念、人權的意識、法治的精神,深植在台灣這塊土地上。
我知道,在我們這個威權體制轉型的新興民主國家,像黃益中這樣,在台灣各個學校的角落,以自己的理想推進公民意識的老師,他所面對的環境是如此艱難而孤獨。但是,只要想到有他們,就覺得台灣的未來充滿希望。
推薦序三
教育,飛越高牆的解方
◎徐仁斌(基隆市建德國中校長、基隆家扶中心課輔志工)
很多人不知道,益中其實是我十多年交情的好友,我跟他不但是就讀師大的學長學弟關係,更是當兵時預官班的同梯弟兄。
益中是教師界「不乖」的代表,和我有著極大反差,我們共同點是公民教師,而且一樣熱血。白天,我們各在不同的學校工作;晚上,他撰寫文章、參加社會運動,為了實踐更理想的社會而努力著;我則是繼續在繁瑣的行政公務中,嘗試為學校師生創造最大的幸福。或許你跟我一樣,習慣透過各種媒體了解社會大小事,對於所謂的「公民參與」保持高度關心,卻也保持一定距離。
這幾年台灣的公民運動改變了社會脈動,從洪仲丘、大埔事件到太陽花學運,雖不若阿拉伯之春的政治動盪,卻也深深影響了台灣的教育現場。從「公民覺醒」到「公民不服從」,社會現象開始翻轉,最大的改變在於一般市井小民,尤其是年輕世代,更願意表達自己並參與社會。有時教育似乎背負著原罪,諸多社會問題都直指教育;然教育也被看成是無敵解方,各項重大議題都被要求從根本教育著手。身為公民教師,其實很樂見這樣的攪動,對於教育的各種可能也充滿著期待。
本書揭露諸多社會現實,讓身處教育現場的我們讀了暗暗叫好,卻又滿是遺憾。學用不均的現象、階級世代與城鄉差異、性平教育的迷思,看似各自獨立卻又環環相扣,本書要讓大眾理解這不是與生俱來的宿命,而是關乎人的價值,是文化和體制所造成。直指教育現場各種評鑑的荒謬之處,甚而發展成一種「產業」有其裙帶關係,這是不能說的祕密。學校行政大逃亡,原因從來都不是本職問題,而是過度外加與無限上綱的業務,制度的不友善迫使熱情迅速消耗殆盡。
回到學校現場,為何中學生不上哲學課? 益中和我有著同樣的疑問。究竟我們教育者有沒有提供機會讓學生思考並且勇於表達? 我們是否真誠地面對學生的詰問? 翻轉教育究竟翻轉了什麼? 應該不僅僅是教與學的概念,更須包括思辨與批判的自主學習力翻轉。二十多年前的四一○教改究竟改了什麼? 我們對一○七課綱是否還有期待? 偏鄉教育缺的從來不是設備,而是長期陪伴的老師。上述問題擲地有聲,不斷挑戰著讀者的思維。
文化資本的巨大差異究竟能否透過教育來抹平呢?答案顯而易見——並不容易,卻也不無可能。益中論述學生本位的教育,和保羅‧弗雷勒(Paulo Freire)在《受壓迫者教育學》中所提相呼應,即教育本身應該要有兩個階段,一是覺醒,二是實踐。透過不斷對話與聯合,讓革新變成可能,教育的具體實踐不外乎如此了。我們無法改變學生的家庭環境,卻可以透過教育給他最豐厚的資產,即思考上的啟發,從而自覺與行動。公民教育在此顯得極為重要,讓學生尊重自己的價值,也能同理不同文化脈絡底下而成的歧異性,願意溝通與包容,共同尋求一種積極改變的契機。在這樣的基礎下,城鄉的交流不會是走馬看花而是相互學習,貧富差距不會是理所當然而是服務關懷,校園生活不會是成績掛帥而是百花齊放,社會議題不會是干卿底事而是感同身受。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在《邪惡的平庸》揭示了教育者的責任,只要參與了執行,我們就有責任,儘管你沒有真正親手殺了人。面對校園文化或社會文化這堵隱形的高牆,傳統、威權、抗拒變革,我們需要的是解放自由的心靈,協助學生開拓視野與想像,這不正是教師的職責嗎? 如果孩子有著無窮盡的創意與熱情,我們是否真誠鼓勵他們展現好奇心,是否給予空間大膽嘗試與創造? 抑或是我們習慣以壓抑、貶抑的拒絕姿態,扼殺了各種可能?
保羅‧弗雷勒在《希望教育學》中即開場表述:「進步的教育實踐可說永遠都在進行揭露真相的冒險。」這幾年我深深感受到益中不斷的自我進化,關心各項公共議題,維護人的價值,在批判之外,多了份自省與內在對話,並且勇敢地身體力行著。他在公民教育的路上不也正是秉持一貫的風格前進著、冒險著? 唯有相信教育能、孩子能,他們才能往我們所相信的方向走去。我期許自己不但能向高牆說不,更能飛越它,你呢?
自序
公與義的社會,從校園扎根
「教育的目的應是教我們怎麼思考,而不是該思考什麼,應是改善我們的心智,好讓我們能為自己思考,而不是將他人的想法裝在我們的記憶裡。」——約翰•杜威(John Dewey)
人生總是充滿許多的意外。
我一直都是不受老師歡迎、所謂「叛逆」的學生,當年聯考考上師大公訓系,同學們都很訝異我怎麼會去當老師? 我既沒愛心,又沒耐心,形象和「老師」壓根兒沾不上邊,也和大家普遍對老師的想像相差甚遠。
別說身邊的親朋好友,當上老師這件事也是我始料未及的。其實本來我是想當記者的,考量自己可能無法適應緊湊奔波的採訪生活,便選擇一個相對穩定,又可以每天閱讀新聞時事,並與人(學生)分享的工作—公民老師。
沒想到,當初為了擁有穩定生活才選擇的工作,後來卻因買不起房而走上街頭,成了他人口中「不在課堂、就在街頭的熱血老師」,還因此出版了《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巡迴於全台。各種演講、活動、寫作,讓我跟預期的安定人生徹底絕緣。
其實我從來就不熱血,也不是什麼見義勇為之士,有的只是一些對社會議題的想法罷了。但在出書、演講的過程中,透過老師聽眾的反應,我強烈感受到了一股期待改變的力量。雖然早就知道教育現場可能遭遇的困境,但我不知道的是,原來這座高牆是如此堅不可摧、牢不可破。
記得我當年公費分發到偏鄉國中時,開學第一天就被叫去校長室約談,第一次與校長見面,他劈頭就訓了我十五分鐘,要我知道學校的規矩,「別以為沒人治得了你,像你這樣的老師我看多了。」就這樣,還沒上過課,我就已被視為不適任教師,唯一的理由,可能是當時我那「叛逆」的裝扮—留著染成黃褐色的中長髮,球鞋垮褲的外型。
老師們總在課堂上要學生們破除「刻板印象」,但實際上,我們卻老是盯上所謂「不乖」的學生,先是對他們產生偏見,再試圖將他們「導正」到老師心目中的正軌上。
「不太乖教育節」策展團隊曾拍了一支廣告《書包裡的未來》,影片裡的老師不斷檢查著學生的書包,若書包內放的不是教科書,學生就會被叫去罰站。這情節當然有點誇大,但不可否認地,它反映出的正是某部分校園管理者的心態,認為「乖」學生就是認真讀教科書。儘管他們不見得明說,但學生鐵定能感受到那獨尊考試升學的心態。
不只書包,服裝儀容更是師長矚目的重點,愛打扮、不合群的,更被歸類為叛逆、愛作亂的一群。「學生的本分就是唸書,其他的事等你們長大再說。」這是最常聽到的一句話。
試問,如果大人們因為學生年紀小而拒絕與之溝通對話,你又怎能期待這些學生長大後懂得民主思辨的素養?
阻礙學生從小的多元學習,禁止學生的美感穿著,把應該主動思考的教室變成只剩馴化的監牢。校園成了一道高牆,可怕的是,這座高牆更延伸到社會,繼續形塑威權穩定的重要性,彷彿一切只需要秩序,家庭社會就能美好再也沒有歧視。那些異議者,就打為反叛者吧。
如同《叛逆就是哲學的開始》一書所言,質疑人們一直以來認為正確的事情,發現前所未有的觀點,並建立新的價值觀與對世界的認知,正是哲學家一貫的做法。這樣的價值觀是劃時代創舉,於是給當時的人們帶來很大震撼,最後留名青史。諷刺的是,我們的教育正扮演著扼殺哲學家的角色,而我們仍認為聽話才是理所當然。
過去的教改被認為失敗,有個很大的原因是家長的觀念始終如一——仍然升學主義至上,強迫孩子違背自身意願,迎合家長不切實際的期待。如今翻轉教育盛行,老師重塑多元學習的重要性,這是新的契機,也是好的改變。但我仍要期待,真正翻轉的是學習的本質,過去上命下從的服從關係,轉成平等互動的夥伴關係,破除師長本位,回歸學生本位,才是再次啟動教育改革的意義。
如果我們期待建構一個公與義的社會,那就先得打開校園的這座高牆。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教育學家杜威曾說:「社會的改造要依靠教育的改造。」他深信,一個理想的民主社會能否具體實現,有賴於良好的教育實施。
校園怎麼走,社會就怎麼走。這不是老師一個人的事,是所有人的事。思辨是一種穿透的力量,要讓校園成為思考的殿堂,不只要保護學生的自主學習,更要保護老師的創意與熱情。接著才能期待某一天,我們不僅僅是說「不」,而是推倒那座隱形的高牆,讓自己成為自己的主人,回歸教育的初衷!
【預購】我的不正經人生觀◎黃益中
平常價 $23.00不正經又怎樣?世上沒有好聽的實話!
熱血教師寫給男孩女孩們的人生必修課
▍就是曾經夠失敗,才有今天的自己。
▍從健身到斜槓人生,戀愛、聯誼,全是正經事!
你所知道的黃益中,是「不在課堂就在街頭」的熱血教師,是超勤於鍛鍊體魄、長期為同志發聲的正義大直男。但你可能不知道,他曾經是個身形瘦弱、單薄的菜逼八,為單戀所苦、參加過上百場聯誼、號稱「不在把妹,就在把妹路上」的終極魯蛇……
不只在戀愛上身經百戰、愈挫愈勇,這份堅持到底的精神也是黃益中面對人生大小事的核心哲學。他以活生生、血淋淋的人生經驗寫成本書,呼籲年輕學子、善男信女們:人生要逆轉,堅持而已;多談幾場戀愛吧,這才是通往幸福的航道、不再被騙的不二法門!
▍學校不教的,我教你!不正經語錄:
●所謂的「處女情結」,是那些「不行」的男人編織出來的話術。
●肌肉很現實,不練就沒有!
●夜店是看透人性的場域、聯誼的競技場。聯誼,是讓人學會勇敢與謙卑的一課。
●太太不是夫家的財產,聘金當然也不是在買媳婦。
●餐廳打工也能悟出人生觀,被女巫店啟蒙的性別意識和掃廁所哲學。
台灣名人推薦
田定豐(種子音樂創辦人、作家)
御姊愛(作家)
黃偉雄(《men’s uno》總編輯)
崴爺(斜槓大叔、作家)
__專文狂推!
古又文(服裝設計師)
尖如Clio(前空姐、留日部落客)
艾瑞絲Aries(演員、YouTuber)
客家妹陳明珠(主持人)
夏立民(記者、主持人)
夏治平(《早安台灣》節目主持人)
陳栢青(作家)
梁書瑋(「安柏不在家」專欄作家)
黃倩萍(主播、節目主持人)
嘻小瓜(藝人、舞蹈老師)
鄭弘儀(節目主持人)
蔡詩萍(廣播電視主持人、作家)
蘇仰志(雜學校創辦人)
__一致好評!
作者簡介
黃益中
1979 年生,水瓶座 A 型。他是不在課堂就在街頭的熱血公民教師,是媒體塑造出的「胸肌天菜」。你不知道的是,他曾單薄瘦小,是把妹路上屢戰屢敗的魯蛇,人生都在吃土。靠著意志力自我鍛鍊,斜槓有成,現已成為臺灣最大尾、被政治耽誤的兩性網紅。
不受社會框架綑綁,硬漢外殼底下,藏有一顆熱愛 Hello Kitty 的少女心。以為人生道路愈走愈歪,其實越走越廣,真正弄大的,不只肌肉,還有整個人生。
著有《思辨: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向高牆說不》(寶瓶文化出版)。
Facebook:黃益中
Instagram:yizhong0217
推薦序一
男孩、女孩,這是你們人生最重要且必修的一堂課
◎田定豐(種子音樂創辦人、作家)
我們從小就被所謂「溫良恭儉讓」的假面道德教育,框架成一個和內心衝突的自己。也在這樣的社會環境,為了符合「正經」的正確人生觀,偽裝各種表面的善,但卻與人性裡的「惡」距離越來越近。
但大家所熟知的台灣熱血公民教師黃益中,卻以「思辨」的精神,教育現在的學生,身為公民,對於社會議題所該有的思考與辨識能力,而非一昧地迎合習以為常的標準認知。
這次,他的新書《我的不正經人生觀》一書中,以過來人經歷的各種故事,赤裸揭露出在社會上,男男女女面對各種情感時,一定會遇到的各種招式和問題,以及對自身困惑和所處環境應對的解答。
在給〈約會表現,決定對方看你的心態〉這篇,就是從男生到底在想什麼的角度,來讓女生們知道約會時應該有的正確心態,因為那會決定男生們從心裡面是怎麼真正在看你。
而在給〈男孩們,走出網路酸民世界吧!〉、〈公主病,是誰捧出來的?〉這兩篇裡,益中從自己上網路社群BBS的經驗,觀察這些隱藏在不為人知的帳號背後,大肆批評的酸民心態。接著,再反推回現實世界裡,帶領大家看見男孩們在情感世界裡的挫折和自卑,以及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調整,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讓我驚訝的是,這位大家眼中的「天菜」,竟然在書中分享了自己參加過上百次聯誼被打槍的經驗。他在這些經驗裡,得到「聯誼是讓人學會勇敢和謙卑的一課」這樣的結論;而在我們一般人眼中,夜店只是玩樂、把妹的場所,在他的故事裡,竟也成了看透人性的場域。
他所寫到的「打工」經驗,則成為性別意識的啟蒙,造就他日後成為為「性別平權」努力的鬥士。而我們一般抱持著能混就混過的當兵經驗,也在他心態的轉換下,成了一個步入社會前,小型社會縮影的經驗模擬。
對於「朋友」,他也在多次的真心換絕情下,有了深刻的體悟,並知道怎麼去選擇和自己頻率相同的人、和這些人當朋友,互相成為彼此的貴人。
在這三十五篇故事裡,沒有大家習以為常的論理,而是黃益中從自己學生時期到步入社會,在每一個人生階段裡所遇到的真實經歷,用他細膩的觀察來和讀者們分享。
關於愛情,關於友情,關於婚姻,關於平權,關於教育,更關於人性的故事描述。他以親身的經歷和獨到的體悟,寫成這一本所有男孩女孩們,人生裡最重要且必修的一堂課。
推薦序二
人生非無菌,早點有抗體更好
◎御姊愛(作家)
在我求學的年代,曾經流行過一部由反町隆史主演的日劇《麻辣教師GTO》,痞痞的老師在教育界是個怪咖,卻最懂得如何與學生相處,因為他們的叛逆這老師也曾經有過。在我認識黃益中之前,我以為那不過就是日劇上的情節,但他活脫脫把麻辣教師這樣的角色活了出來。
說真的,如果我當年還在交友市場上打滾時遇到黃益中,我肯定一次也不會給他機會,因為他的樣兒實在太痞了。帥是帥,但就不是社會賦予乖寶寶形象那種白淨斯文書生型,所以他在書裡說他總是在聯誼場上吃鱉,我讀得哈哈大笑。是的,我也會成為拒絕他的那一個。
因為他看起來在社會上混得太深入了。
可是多年後,當我們自己在社會上踉踉蹌蹌地走了一遭,這才發現乖寶寶時常沒什麼街頭智慧(Street Smart),做著辦公室白領階級的工作又怎麼樣,回到家不懂得體貼另一半、只會追逐個人利益而不管同伴死活、覺得自己的功能就是賺錢而不管家務、一遇到裁員就自怨自艾變成一灘扶不上牆的爛泥、一被異性拒絕就憤而覺得全世界都對不起他……
菁英的形象只是一個人的某一面,處世的智慧往往被忽略。
是誰把我們社會對菁英的定義如此窄化?是我們自己。當整個社會都期待某一種「乖寶寶專屬的成長路線」,無疑是讓這群乖寶寶活得像無菌室裡的產品。一脫離無菌室,乖寶寶們仍然必須要自己單打獨鬥,有些乖寶寶要不敗下陣來,要不就變種成怪物。
所謂的預先打預防針,讓體內產生抗體,反而能更強大就是這個意思。無菌不能幫你更強,有點菌反而可以。
黃益中這本書是他一路怎麼產生抗體的成長過程,非常有趣。他不是典型「很乖」的孩子,比起我這種一輩子沒上過夜店的人,我很羨慕他可以在年輕的時候去多看看,看人生百態,在各種眾生相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也因為了解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很多,反而練就跟不同的人相處的能力。
在無菌室裡不變壞,不能保證什麼;有點菌卻不變壞,表示內心的穩定性將會更強大。至於如何在有點菌的環境裡做出對的思辨,則是這本書最寶貴的論述。
推薦序三
天菜風格養成攻略
◎黃偉雄(《men’s uno》總編輯、時尚工作者)
清晰記得,第一次見到黃益中老師本人,是在二○一六年台北同志大遊行的茫茫人海裡。當時隻身穿梭在隊伍中的他,胸前揹著一台單眼相機,正專注記錄著街頭上熱情滿溢的動容時刻,雙目炯然有神,渾身散發颯爽英氣,令人油然感佩生敬。
為了深切瞭解這位向來關懷弱勢、為正義發聲的熱血教師私底下的真實性格,特別趕赴他上一本著作《向高牆說不》的首場分享會,近距離聆聽言教。一席激盪價值判斷的穿透話語,果真恍如醍醐灌頂。其後,我決心帶著攝影團隊前進校園,與他進行貼身訪問,和一群青春正盛的高中學生們,齊同上了一堂對於人格養成受益良多的公民課。正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端坐在教室裡的那一刻,我親身感見益中戮力實踐著傳道授業的教師使命,不禁由衷欣喜下一代莘莘學子茁壯長成有望。
如今,有緣與益中成為現實生活裡一同吃飯出遊、無話不談的交心好友,我依然經常心存懷疑:究竟要擁有多麼堅定的意志力、對世界存有如何旺盛的求知好奇心,才能像他那樣維持每日晨起健身、閱報掌握時事、認真上課教學的規律生活習慣?有時課程結束之後,經常見他仍得騎著機車跑電視通告或出席活動、力挺朋友們的各式社交聚會,夜晚返家後甚至還繼續蒐羅新聞情報、撰寫專欄,度過豐盈充實的反覆日常。許多人或許以為那些斜槓身分下的忙碌奔波都是他自找而來,但看在身旁摯友的眼中,真切是益中對這個社會懷抱滿腔熱情、不斷努力實現自我的真情展現。這份「懂得運用時間」的嚴謹自律能力,加乘「時刻注重身心保養」的細膩品味,相當值得眾人看齊、學習。
勇氣來自於智慧,而智慧來自於閱讀。透過閱讀,不僅得與廣闊的世界接軌,更能讓我們的心靈鍛鍊得足夠寬容且堅強,去面對未知的每一天。在歷經喚醒人們對於社會各面向議題的基礎思辨能力與同理心、重新審視現有制度的慣性思考盲點之後,今回益中決定攤開自年少時期一路跌撞習得的寶貴經驗,書寫成「堅守不正經人生觀之華麗逆轉」的天菜風格養成攻略,引領男孩、女孩們逐一解決生命裡的點滴疑惑,先學會從「心」認清自己、參透人性,繼而懂得謙卑做出每個階段的人生選擇,騰飛出去外面的精采世界,勇敢實現自我,從生活細微中積累獨特風範。
青春是一首流洩理想、色彩斑斕的無悔詩句,愛情是一場永遠不褪流行的名牌追尋。潮流會更迭,夢想會變調,唯有強大的心志方能完成自我覺知,堅定不移地行走於明確中道之上。
感恩讚嘆益中無私無我地傾盡半生功力,彙集成這本人生必修課的制霸天書。且讓我們一同追隨明師寶典,潛心修習,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
推薦序四
打不死的追愛鬥士──新一代兩性教主終於誕生了!
◎崴爺(斜槓大叔、作家)
我和大部分的人一樣,是從電視政論節目、網路媒體的報導,知道「黃益中」。認識之前,直覺他是個難親近、狂傲不羈的人……
直到去年,經由共同朋友介紹,終於見到了益中本人,之後有幸和他成為好友。在這鄭重告訴各位:「黃益中私底下根本不像電視上那樣tough啊!」
在獵豹般酷帥的外表下,他有著像Kitty貓溫順可愛的個性;驍勇的海軍陸戰隊出身,但卻情感豐沛、心思細膩,連我們朋友間一起旅遊,都是由他負責張羅交通、住宿、行程這些細節。這種「反差萌」讓他特別有魅力。
相處的過程中我還發現,政治評論根本只是黃益中的第二專長,他最擅長的其實是兩性愛情的剖析,每每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正如本書編輯所下的註解:他就是台灣最大尾,被政治耽誤的「兩性作家」呀!
有句話說:「平靜的湖面,無法鍛鍊出出眾的水手。」同樣的道理,平順的感情路,也無法造就出優秀的兩性專家。
曾經和益中聊到他學生時期的慘烈悲壯戀愛史(其實比較像是單戀史),我覺得他真的是魯蛇界的「奇葩」、打不死的追愛鬥士。從小身形單薄、個性極宅、腦袋簡單,竟然參加了上百場聯誼卻沒有一次成功,為了把妹還被學長趁火打劫……這些情節,根本可以拍成一齣八點檔。
當年拒絕他的女孩們萬萬沒想到,如今他竟變成男女通殺的超級男神,還娶到貌似許瑋甯的美麗老婆。
黃益中的感情之路猶如三藏取經一樣曲折離奇(他髮型還真的有像唐僧),一路上遇到各種妖魔鬼怪、風波災難,但憑著一股越挫越勇的「把妹精神」,不斷地在失敗中進化自己,不斷地在錯誤中領悟真正的感情之道,最後終於達陣成佛……
他,根本是兩性感情上的陸戰隊。
一段好的感情可以帶你上天堂,一段糟糕的感情會把人關進暗無天日的套房。「感情」這門學問,學校沒教,卻足以影響一個人的人生。
如果你正憧憬戀愛的到來,如果你正受困在渾沌不明的感情中,如果你正糾結在一段逝去的愛,無法超渡自己,那麼黃益中的這本新書絕對是能讓你開光、長眼、渡化自己的必讀佳作。
《我的不正經人生觀》裡,黃益中把二十幾年的戀愛血淚史,化為七萬多個文字,篇篇精彩、字字珠璣,是少數不打高空、最接地氣的情感聖經。
就如益中寫的這句:「與其最後再來悔恨當初為何這麼傻,還不如先看穿這場愛情遊戲,做好心理準備再踏入。」善男信女們若能熟讀、參透,未來的感情路將會無往不利、百毒不侵;宅男腐女也能靠著這本書的調教,成功逆轉人生。
我用了兩天看完益中這本大作,心中滿滿的驚豔:台灣新一代的「兩性教主」終於誕生了!
自序
就是我曾經夠失敗,才有現在的自己
如果說,我用三個月的時間寫出《思辨》,那麼這次,我是用二十五年的人生經驗,寫成《我的不正經人生觀》。
先說抱歉,這不是一本滿滿正能量的人生指南,你也不用期待裡頭有什麼心靈雞湯。如果我的人生一切都圓滿順遂,就不需要寫這本書了。
我出身平凡,家境普通,沒背景,沒靠山,長相還常被標籤為不良少年。按照社會的期待,如同絕大多數的青年朋友一樣,我原本應該安分守己地,找一份穩定(但不滿意)的工作,組一個(貌似)幸福的家庭,然後儘管有諸多怨言,也只能每天摸摸鼻子安慰、欺騙自己:「這樣很好,我做得很好。」
可是,人生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個可是,如同算命師曾跟我講過的,偏偏我後腦勺有一塊突起的骨頭,注定了天生要反骨。與其說我叛逆,倒不如說我不服輸。總之,我不向既定命運低頭,一再給自己設定目標(把妹),而且實事求是,不打高空。我創造可負擔的壓力,用堅定的意志,在挑戰中,一次又一次地進化。
廣大的年輕朋友們,我與你分享我魯蛇的過往,只是想告訴你,人生就是這麼不公平,與其羨慕、嫉妒那些公主與王子,不如省省力氣,把自己顧好才是最重要的。
我寫了很多親身經驗,有些真相聽起來或許很殘酷,特別在感情這塊,但我寧可忠言逆耳。可以的話,希望你早點認清現實,少走一點冤枉路。你也許達不到小時候作文課許下的夢想,但至少,你不枉費你的人生,有一天你可以大聲講出來:「我努力過了。」
謝謝我遇過的逆行菩薩,仇恨是成長的動力,用對地方就好。
謝謝我的同志朋友,你們是我的貴人,人生因你們而美好。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人生要逆轉,說到底,堅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