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89887575818
- 9789887575825
- 9789887575849
- 9789887575962
- 9789887575979
- 9789887602200
- 9789887602224
- 9789887602231
- 9789887602248
- 9789887602255
- 9789887602262
- 9789887602279
- 9789887602309
- 9789887602316
- 9789887602323
- 9789887602330
- 9789887602354
- 9789887602378
- 9789887991816
- Justin Sau
- Oppa看風景
- PYRO
- pyro 2
- 《維摩經》哲理通析
- 上下卷
- 中國古典文學
- 九龍公園
- 亂翻書·樂無窮
- 二〇二二年香港小說學會文集
- 五四運動史
- 五四運動史(上)
- 亦蜿蜒
- 人在天涯
- 人在天涯——南渡
- 何曼盈
- 余振
- 保家不必衛國
- 修辭立其誠 ──周策縱訪談集
- 假如我再次健全
- 兒女經
- 兒童繪本
- 其他
- 初文
- 初文出版
- 初文出版社
- 創作
- 創作,你也能
- 劉樹華
- 勞國安
- 勵志
- 區肇龍
- 十二月初夏
- 十項全能
- 半畝集
- 南山夜語
- 南山夜語——藝文隨筆集
- 古典
- 古典文學
- 古文名篇賞析
- 古蒼梧
- 向河居書事
- 吳洛曦
- 周國偉
- 周國偉文集
- 周潔茹
- 周策縱
- 周策縱序文集
- 周策縱論詩書
- 哲學問題論集
- 唐傳奇小說集
- 啤酒罐與花生殼
- 四月練習
- 回緬歲月一甲子——坑口風物志
- 圖畫書
- 坍塌的樂園
- 城市回眸
- 城市回眸:香港文學探論
- 壹元大照相館
- 夕陽正好
- 夢:散文集
- 大師們的小說課
- 大自然療癒:以香港鄉郊實景為背景創作故事
- 失重練習
- 奇緣
- 孤獨園上的露絲詩集
- 孤獨的小船
- 宗教
- 客棧倒影
- 宣希
- 家安的棒棒糖
- 小說
- 尼加拉瓜詩選出版委員會
- 尼加拉瓜詩集
- 岑幸富
- 帝鄉
- 廖小英
- 張偉男
- 張惠
- 張燕珠
- 徐子雲
- 從書影看香港文學
- 悉尼隨想
- 悶雷
- 惟得
- 愛的紀念
- 慕容羽軍
- 我的世紀
- 我的童年
- 我的童年:上水妹仔手繪本(粵語版)
- 或序或散成圖
- 拉撒路:盧因小說第二集
- 捕捉時光,留住晴天:英明選集
- 探訪時間
- 故事
- 散文
- 文學小說
- 文學理論
- 文學研究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學評論
- 文滴
- 文集
- 新詩餘話
- 施友朋
- 明月與賞月的人
- 星斗闌干
- 春夏秋冬
- 昨夜風未冷:馬覺詩選三集
- 時日悠悠
- 書
- 書話集
- 書鄉夢影
- 月光燈燈
- 未知的星宿
- 未知的星宿——童常詩集
- 朱珺
- 朱華
- 李洛霞
- 李浩榮
- 李華川
- 李華川文集
- 松木
- 林馥
- 柳家巷的女人
- 梓人
- 楊興安
- 步出夏門行
- 歷史
- 歷史裏的斷章
- 殘破集
- 江思岸
- 海外
- 海角·孤舟
- 消遣繁華
- 溫健騮
- 潘明珠
- 潘金英
- 火鳳凰的預言
- 牌藝
- 玉屑金針
- 玉屑金針:學林訪談錄
- 王潤華
- 王芷茵
- 現代詩
- 瑋業出版社
- 生活休閒
- 盧因
- 盧文敏
- 看路開路
- 看路開路——慕容羽軍香港文學論集
- 矜憫護航
- 矜憫護航: 廿五年臨床護理管理工作經驗分享
- 石龜島傳說
- 秀實
- 秀實、雲影、紫凌兒
- 童常
- 童書
- 紙藝軒出版有限公司
- 經典文學
- 綠騎士
- 維多利亞港的今與昔
- 維摩經
- 網絡危情
- 繁體
- 繪本
- 羅青
- 羈魂
- 翁靈文
- 翁靈文訪談集
- 胡燕青
- 自傳
- 興之美學
- 花已盡:十人小說選
- 英文
- 華文
- 華文文學
- 華文現代詩
- 葉德平
- 蔡炎培
- 蔡炎培詩選
- 蔡益懷
- 蕭欣浩
- 蕭輝楷
- 藍色獸
- 蝴蝶一生花裏
- 蝴蝶一生花裏:八百年前姜夔情詞探隱
- 解構滋味
- 解構滋味: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
- 許定銘
- 許榮輝
- 評論
- 評論集
- 詩
- 詩人的黃昏:唐代詩人的素描
- 詩意空間
- 詩歌讀本
- 謝淏嵐
- 謝越芳
- 譚福基
- 譚秀牧
- 路從書上起
- 路雅
- 迅清
- 通俗與經典
- 遇見
- 郭麗容
- 鄭啟泰
- 醉一生一世
- 醉書小站
- 醫療保健
- 醫療概論
- 重要的人
- 野外春曉
- 野村雜話
- 金庸
- 長廊的短調
- 閱讀我城
- 閱讀我城——文學評論集
- 陳潔開
- 陳煒舜
- 陳麗儀
- 陸潤棠
- 雯彬
- 非常風景
- 颱風季
- 飲食文化
- 香港
- 香港故事:金庸小說的誕生
- 香港文學
- 香港文學書目續編1996-2016
- 香港文學:醉一生一世(增訂版)
- 馬吉
- 馬覺
- 馮偉才
- 麥華嵩
- 黃伶
- 黃坤堯
- 黃德偉
- 黃駿
- 黎漢傑

重要的人◎朱華
平常價 $23.00《重要的人》是一本中短篇小說集,選用了以人物命運為主線的七個故事。由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前前後後,不同的時期,不同的人物命運。希望由此連接起一幅現代生活的畫卷。
〈慌張〉:社會快速發展,便引起了一些人的慌張、惶恐。他們發足狂奔,不辨人流,只恐落後。更有人由此產生了惡念……
〈 重要的人〉:生活中,有的人是成功的、自主的、高光的,他們影響或引導別人的情緒;也有些人是不成功的、不自主的、不曾有什麼高光時刻,他們往往是別人的情緒出口。可在群體中,卻人不知、己不覺地扮演著重要角色……
〈蝴蝶飛舞〉:生活中,她的一個不經意的善意舉動,卻引起了人們自覺不自覺的連鎖反應。如漣漪漾開,緩緩的,一波又一波,最後甚至又波及回她自己……
〈阿林的尷尬情事〉:一個在婚姻城門口張望的男人,情關卻屢試屢敗,總以為時代變了,女人對男人的要求變了,卻忘了自身的執念更能左右自己……
〈女人不歸〉:一個曾經墮落的女人,為了像正常女人那樣活著,多年來,用足心機,卻發現回歸之道其實很難……
〈尹師母的一天〉:她的一天很忙,她的一天沒什麼人說話。別以為她是無足輕重的人,故事中,你會發現,她其實是全家人的主心骨,是這個家的軸承……
(此篇曾獲上海市「建設者」文學比賽1987短篇小說三等獎);
〈愛是美麗的〉:他愛著,卻不是世俗意義上的愛。這愛,如光如火,吞噬他,燃燒他,喚醒了他原已不愛的心,但是……
(此篇曾獲上海市「建設者」文學比賽1985中篇小說一等獎)本名朱志華,筆名朱華、海倫等。上海人,九十年代初移居香港。歷任文化館創作員、影業公司編劇。
寫作並發表劇本、長中短篇小說、散文、詩歌等百餘萬字。作品散見萌芽增刊、長春、新民晚報、香港作家、香港文學、明報等報刊雜誌。
長篇小說《雙城故事》獲「第二屆大灣區杯」網絡文學大賽歷史大獎;中篇小說《愛是美麗的》獲上海市「建設者」文學比賽1985中篇小說一等獎。及其他文學獎項。

維多利亞港的今與昔◎張惠
平常價 $25.00 紅樓、水滸、三國,怎樣讀經典才算現代?
饒宗頤、夏志清、馬大任、董鼎山、宗璞,名家的學問是如何修煉?
從飲食看文化,從影視看人情
張惠,博學的讀書人,敬業的教書人,勤奮的寫書人。《紅樓夢》研究,是她的最愛。其實,張老師不僅熟讀紅樓,深諳水滸三國,乃至西方經典,都融化在她的腦海裏。她講的課,寫成的書,一個迷人的特點,就是好聽愛看,啟人心智。
張惠,北京大學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聯合培養文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博士。
現任香港珠海學院中文系助理教授,中國近代文學學會南社與柳亞子研究會理事、副秘書長,中國南社研究中心研究員,深圳大學饒宗頤文化研究院客座教授,香港紅樓夢學會會長。
研究領域包括中美紅學、國學與漢學,中國古典小說、中國古典戲曲,中國近現代文學與翻譯小說等。專著《紅樓夢研究在美國》獲中國博士後優秀學術成果獎。

未知的星宿——童常詩集◎童常(黎漢傑編)
平常價 $18.00本書作者童常(一九三九至一九六六),原名趙國雄。年輕時因緣際會投稿《中國學生周報》,開始了他的創作生涯。期間,他與西西、羊城、馬覺等人創辦阡陌文社,出版社刊,積極參與本地的文學活動。
本詩集收錄他的詩作二十一篇。他的詩風與當時社會環境與個人心境頗有關聯,風格沉鬱,字句結構受當時港臺新起詩風影響。如果詩人沒有自殺,相信在本地詩壇一定有更高的地位。
本次編輯整理,除了按出版日期順序輯錄詩作之外,同時附上出版年表方便後來者查核。至於三篇研究文章,則可說是為初接觸詩人的讀者提供一些閲讀的角度,進入童常這一片未知的詩的星宿。童常(一九三九至一九六六)原名趙國雄,六十年代與馬覺、羊城、西西等人合組阡陌文社,主要作品以詩為主,旁及散文與小說,創作主要見於《中國學生周報》及阡陌文集《綠夢》。

奇緣◎劉樹華
平常價 $26.00劉樹華撰寫的這一批小說,均是連載在一九八三至一九八四年之間的《星島晚報》,當時屬於每日刊載,可以想見,為了吸引讀者,作者總要設計奇險曲折的情節,篇章要有足夠多懸念的成分,才能有「收視保證」。因此,這一批小說,其實都是屬於「言情」小說,橋段充滿「奇緣」。當然,在今天看來,難免會覺得像電視劇的内容,過於似曾相識,但不代表作者沒有自己獨立的創造發揮於其中。
作者吸收了當時的現代主義創作手法,運用了諸如心理獨白、夢境、幻覺、電影感、黑色幽默、反諷等,目的都是希望不落於俗套。另外,劉氏的創作,無疑也會收到自身現實生活影響,在他的筆下,每日工作賴以爲生的交通工具,都成了他經常使用的小道具,或為推動情節,或為渲染氣氛的背景,也容易為閲讀報紙的低下階層所共鳴。
劉樹華,筆名清風、清雲、樹華等。一九五○年七月出生,原籍廣東澄海。一九五七年來港定居,在香港接受中學教育。一九八三年獲香港電台城市故事小說創作比賽優異獎,一九八四年獲得第三屆工人文學獎亞軍。著作有《的士司機的故事》和《狂風暴雨殺人夜》等多種。

半畝集◎馬覺(黎漢傑編)
平常價 $31.00本書題名《半畝集》,是作者馬覺生前邀編者至家中見面交托書稿時,所定下的書名。無疑,題目取自晚清左宗棠名句:「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而來,由此約略可見作者對社會的關懷,以及對知識分子的自我期許。
全書稿件由作者晚年於公共圖書館逐一複印而來,約三百篇,均撰寫於九十年代初他在《大公報》的專欄,内容主要以教師身份的視角為主,重點觀察當下的教育生態,旁及到社會、家庭的回憶思索。
馬覺(一九四三至二〇一八),本名曹殷,另有筆名阿覺、邁敬開、苒航等。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一九五〇年代開始寫詩,早期作品散見臺灣《創世紀》和香港《中國學生周報》、《盤古》、《秋螢》、《羅盤》及《詩風》等刊物。詩作獲收入《七十年代詩選》、《當代詩人情詩選》、《香港當代詩選》、《香港新詩》等選集。晚年重新活躍於香港詩壇,其詩作散見《聲韻詩刊》、《字花》、《城市文藝》、《香港文學》、《香港作家》、《圓桌詩刊》等。著有詩集《馬覺詩選》及其復刻版《義裏混沌暗雷開》、《昨夜風未冷》等。

詩意空間◎黃坤堯
平常價 $26.00《詩意空間》詩文合璧,構成短篇小品,。本書分為兩輯:上輯《詩羽雲裳》,詩中的日子雲淡風輕,詩的羽毛翱翔於雲霄天際,雲想衣裳花想容,畫眉深淺,濃妝淡抹,描畫入時,自然顯出雍容的貴氣,智慧與美貌並重。用諧聲字來說,「詩語云常」,也就換成了當代的食字遊戲,當時只道是尋常,一切風平浪靜,很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好像甚麼都沒有發生過似的。《詩羽雲裳》編織詩網,也是個人的「詩路歷程」,化成追憶的文本。下輯《江天寥廓》,換另一個名字也可以謂之「詩學多途」,時而參讀前輩高人的作品,吸納聲情意境;或者通過詩友的交流互動,深化生活體驗;有時更從學生的習作中,感受創意思維。詩學並沒有任何途轍可循,我們只能走一條自我的路。在寥廓的江天中守候,流淌著四時雲影,尋覓相遇的喜悅。
黃坤堯,香港能仁專上學院中文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資深書院導師。主要研究聲韻訓詁、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及從事詩詞、散文的寫作。著有詩集《清懷詩詞稿》、《沙田集》、《清懷詞稿.和蘇樂府》、《清懷三稿》、《清懷新稿.維港幽光》五種。散文集《舟人旅歌》、《清懷集》、《書緣》、《翠微回望》、《一方淨土》五種。
學術著作有《溫庭筠》、《詩歌之審美與結構》、《香港詩詞論稿》、《新校索引經典釋文》、《經典釋文動詞異讀新探》、《音義闡微》、《經典釋文論稿》等。
編纂《古文觀止》(「新視野中華經典文庫」)、《古文觀止精讀》、《大江東去——蘇軾〈念奴嬌〉正格論集》(合編)、《劉伯端滄海樓集》、《番禺劉氏三世詩鈔》、《繡詩樓集》、《香港舊體文學論集》、《香港名家近體詩選》(合編)、《餘事集——中華當代教授詩詞選》(合編)七種。

月亮燈燈◎李洛霞
平常價 $26.00「上一本書《兒女經》的主角長大了,話說得更多,古靈精怪的想法和問題也更多。承接前書所紀錄的時期,此書的我已有四、五歲,上了幼稚園,學習能力開始發展,懂得以有限的知識和邏輯思維表達自己所思所想,正值『人細鬼大』的年歲,或用作者的說法,是『好辯駁』,常常弄得她哭笑不得。閱讀自己當時的言行,忍不住邊看邊笑,想必母親也有同感。」
——何雍怡
「恍如昨日,清清楚楚,卻已過了廿多年,都說作文不要濫用四字詞,可我除了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再也想不出更好的言語,說明不經意間的時光流逝,也說不好驀然回首的詫異與驚疑,昨日聲稱『我大個女啦』的她,今日果然大個女了。『大個女』的她,四分一世紀以來與她母親有時是如膠似漆,有時是同處一室的刺蝟,這恩怨情仇又豈是詩詞裏的流年換朱顏改,可以說得清。」香港大學文學碩士,曾任多間報館副刊編輯及特刊編輯,已出版之個人著作包括小說及散文八種;近著有《兒女經》、《月亮燈燈》。歷年來,多次擔任小說及散文寫作班導師,現為《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編輯。

小情書◎小書
平常價 $28.00阿濃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生命是一趟充滿未知的奇妙旅程,我們每人在經驗這個旅程當中,非常幸運有其他行者把他們的所思所感紀錄下來。這些紀錄,有時為我們提供了問題的答案,有時增加了我們旅程的趣味,有時又是我們旅程中的好伴侶。《小情書》紀錄了作者靈巧的思路,用真摯純樸的語言,與我們同行作伴。」
李慧心
香港公開大學教育及語文學院院長
漸漸地發現書是我最大的依靠,遇上哪種問題,總都習慣流連書店,買一些相關的書籍,安慰和安全感通通都由書而來;又,遇上失落孤單的時候,我把書桌上的書逐一翻翻,看看自己擁有的原來都不少,每一次總能在淚光下滲出淡淡的、滿足的笑容。在每一次迷失之後,我發現書終究是我念念不忘的唯一。小書,愛書人。文創活動策劃組織 Market Fairish 創辦人;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學學士及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碩士;曾任職中小學英文教師,曾於《全民媒體》、《輔仁媒體》及《閱刊》發表作品及評論文章。
現從事文創活動及市集策劃,自二〇一七年起舉辦書墟文化節,推廣閱讀。
野村雜話◎施友朋
平常價 $26.00施友朋,福建晉江人。樹仁學院文史系畢業、柏立基教育學院中學師訓班、新亞研究所進修、暨大文學碩士。曾誤人子弟二十多年,得罪校長無數。為生計,亦在香港多間傳媒工作二十多年,見證紙媒盛衰;是個資深記者、編輯,業餘寫作不輟,筆名數十個,早年曾在明報、快報、星島晚報、星島日報、文匯報等發表雜文、專欄;也熱心投稿香港之文學雜誌。為稻梁謀,近年亦寫政事評論。
一生熱愛文字,現已退休,苟存殘軀於野村;更好亂翻書,不求甚解,自得其樂。
我的童年:上水妹仔手繪本(粵語版)◎廖小英(繪者:廖小英)
平常價 $31.00
非常風景◎迅清
平常價 $22.00
夕陽正好◎譚秀牧
平常價 $23.00收錄的作品按作者寫作與公開發表日期順序編列,限於篇幅,收錄創作均以短篇為主,輔以字數比較精簡的中篇。
書中小說所構造的世界中,主人公大多都是底下階層的人物,他們在愛情、工作、生活等方面,都遭遇不同程度的糾紛、掙扎,讀者可以從中看到在血與汗之下,一幕幕捱出來的故事。
原籍廣東省開平縣。一九三三年十二月出生。一九四七年移居香港。
五十年代初期開始寫作。一九五六年起,先後曾擔任出版社及報紙編輯多年。一九六一年主編《南洋文藝》月刊。一九八五年至一九九三年任華僑日報文化版編輯,以及《香港年鑑》主編。
已出版作品有小說集《明朗的早晨》、《寂寞的山村》、《阿嬌和她的同伴》,長篇小說《金色的旅程》、《譚秀牧散文/小說選集》。另外著有《兒童畫教學》。

玉屑金針:學林訪談錄◎陳煒舜
平常價 $31.00
故事◎黎漢傑
平常價 $18.00把記憶變成了一本書,叫做《故事》,
埋藏著生活的記憶,既有甜蜜,也有苦澀,
放回這個時代,就是一個難得的紀錄,
仔細閲讀這本詩集,你自然感受到他對生活的一份深厚熱愛。
名家推薦
「漢傑的詩有特殊的香港印記,更有個人的情感,記錄了近四年的生活點滴,是一本豐富的生活地圖。如果我的記憶沒錯,這是漢傑的第三本詩集吧,字裏行間依舊貫徹獨特的幽默感。在紛亂的世情裏面,寫詩是一種天真而浪漫的執著。」──迅清
「他每以日常生活入詩,順手拈來,皆成妙趣。寫推銷員、清潔女工,寫開會談業務,寫交水費電費,甚至寫吃完飯坐在電視機前剔牙……。這些我們每天都會碰到,往往輕輕放過了,他偏從中發掘出詩意來,或反諷,或唏噓,都令人感嘆、低迴不已。」──馬吉
黎漢傑
曾任《聲韻詩刊》總編輯。
著有個人詩集《漁父》、《四月練習》、《詩經譯註》(合著),編有《2011香港新詩選》、《2012香港新詩選》、《2013香港新詩選》、《2014香港新詩選》、《長廊的短調——梓人小說選》、《李華川文集》等。
合編有《風媒集:周策縱翻譯詩集》、《周策縱訪談集》、《周策縱論學書信集》、《周策縱序文集》。

新詩餘話◎黎漢傑
平常價 $31.00「輯一:支言」
收錄十六篇短評,以理論結合古今中外的詩例,表現出作者對詩歌別具一格的看法。例如〈語調的藝術〉講述艾略特關於詩的三種聲音;〈抓貓的詩學〉從有趣的「攔腰」抓貓法進入對寫詩方法的討論;〈小東西〉談論詩的題材和内容;〈字裏有人〉探討詩的内涵、作家和作品的關係等,巧為形容,情趣、理趣兼具。
「輯二:說辭」
收錄了八篇較長的詩選序文和評論文章,討論香港的詩、屬於城市的詩。以〈看房子——論香港新詩的「房子詩」〉為例,「房子詩」顧名思義與香港房屋居所有關,「房子」作為一個人為建構的包括内部和外部的空間,與土地、家庭結構、都市文化、社會形態甚至歷史記憶皆相關聯,文章探討了若干香港與房子有關的新詩,從個人到家庭到社會等方面表現這個空間維度的大小人物、所發生的故事。房屋話題不僅表現香港的都市現狀和社會形態,「房子」更成了香港歷史文化的載體。
黎漢傑
曾任《聲韻詩刊》總編輯。
著有個人詩集《漁父》、《四月練習》、《詩經譯註》(合著),編有《2011香港新詩選》、《2012香港新詩選》、《2013香港新詩選》、《2014香港新詩選》、《長廊的短調——梓人小說選》、《李華川文集》等。
合編有《風媒集:周策縱翻譯詩集》、《周策縱訪談集》、《周策縱論學書信集》、《周策縱序文集》。

蝴蝶一生花裏:八百年前姜夔情詞探隱◎譚福基
平常價 $28.00他的詞作不多,有八十四首,但版本則夥,可見備受欣賞,多人閱讀。
白石不像東坡、稼軒那樣,是宋代的一級大詞人;但其詞「清空騷雅」,迷倒了歷代老少男女的讀者。
二十世紀以來,他的迷人、他的影響仍在。余光中年輕時寫情詩,自信至少可以做「半個姜白石」,可見「暗香疏影」、「豆蔻詞工」的恒久魅力。
本書重新排序白石的詩詞,既見其生平行誼,更可詳細分析,窺探出八百年前白石道人的情史,讓我們清晰地看到白石背後的四個女子。
本書名「蝴蝶一生花裏」,出處來自張玉田悼王碧山的《瑣窗寒》一詞:「斷碧分山,空帘剩月,故人天外。香留酒殢,蝴蝶一生花裏。想如今、醉魂未醒,夜臺夢語秋聲碎。」
這些話雖是痛悼碧山,但移贈姜夔,亦若合符節。
譚福基
番禺人,1949年生於香港。香港大學文學士及教育學院碩士。歷任香港津貼中學中文科教師、科主任及校長。1972年始,先後出任《詩風》、《詩雙月刊》及《詩網絡》編輯委員。1990年出版小說、散文及評論合集《水仙操》。近年專注於古典詩歌研究及創作,尤究心於南宋詞人及其作品。

啤酒罐與花生殼◎松木
平常價 $31.00本書主要收錄作者從一九七三年中學六年級時代到二十世紀末一九九九年人到中年左右。
此為松木第一本散文結集,距離松木的第一本小說結集《夜行單車》已經四分一世紀了。
本書形式包括散文、雜文、小品、書話、影話、流行樂話以及文學評論,內容由個人身世、家庭生活、到感時憂勢,從心懷家國,到本土情懷,透露了近三十年的思想感情,見證了個人的成長與衰落。
松木
原名蔡振興,一九五三年生於香港。中學語文教師,現已退休。業餘寫作包括散文、雜文、影評、文藝評論及小說等。
曾參與《時代青年》、《香港文學雙月刊》等編輯工作;「香港青年作者協會」第二屆主席;多屆「工人文學獎」、「青年文學獎」、「職青文藝獎」評判。
出版有短篇小說集《夜行單車》。

兒女經◎李洛霞
平常價 $26.00書中文章一點點地勾起我幼年的回憶,雖然大多仍是像看別人的故事,但有些情節特別深刻,當年的心情和感受如今回想仍然強烈難忘,仔細想想,那些都是與我深愛的人和事有關。」——李洛霞
李洛霞
香港大學文學碩士,曾任多間報館副刊編輯及特刊編輯,已出版之個人著作包括小說及散文八種。歷年來,多次擔任小說及散文寫作班導師,現為《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編輯。

PYRO 2◎Justin Sau
平常價 $28.00Justin Sau was born on March 8, 2007, in Hong Kong. He goes to the school HKIS. He is Chinese, and he lives with his mom, dad and brother. His favorite authors are Rick Riordan, Stuart Gibbs, and J.K. Rowling, who inspired Justin to become a writer. In his free time, he enjoys watching YouTube, playing video games, and reading. This is his first chapter book. He hopes you’ve enjoyed the book.

李華川文集◎李華川
平常價 $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