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炎培詩選◎蔡炎培
平常價 $31.00香港故事:金庸小說的誕生◎區肇龍
平常價 $28.00 「書名提示『香港故事』,用意已呼之欲出,認為香港的歷史大場景,實促成金庸作品的誕生。作者循此而用力,以簡練的文筆,鋪陳豐贍的材料,益見脈絡條暢,富有思致,讓我十分驚艷。」
—鄭吉雄教授(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文化歷史講座教授)
「本書將傳記研究、文化史闡釋、文學場域分析、文本精讀諸方法融為一體,並致力於通過史料的發掘,『親臨』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的現場,並試圖呈現當年香港文化界和傳媒界的歷史樣貌,顯得尤其可貴。」
—張檸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歷來研究金庸小說的專著,多如恆河沙數,惟近世學者均以分析文本內容與藝術手法為研究重點,針對香港社會與金庸的關係則如鳳毛麟角。本書可貴之處,在於作者在前賢研究成果上,補苴罅漏,探討當時香港社會與政治環境因素對金庸小說形成的影響,以及金庸小說對香港文學發展所帶來的啟示,可謂發前人未發之覆,是書的研究價值可見一斑。」
—余文章博士(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
「香港至今仍未見有金庸小說的博士論文,然而香港最應該有金庸小說的博士專論。區肇龍博士將其論文修訂出版,精益求精,從作者背景、社會歷史脈絡、武俠小說傳統、文本內部研究等進路研究金庸小說,資料詳實,見解獨到,為金庸小說研究補上了漂亮的一筆。」
—譚志明博士(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高級講師)
區肇龍,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文學博士,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文科碩士,嶺南大學中文系榮譽學士。曾任教於嶺南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教育大學、香港公開大學、香港演藝學院、職業訓練局等高等院校。二〇一九年獲邀出任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訪問學者及《香港教師中心學報》的論文評審。曾於《文學論衡》、《名作欣賞》、《文學教育》、《國文天地》、《教育與教學研究》(前《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語文建設通訊》、《香港文學》等發表文章。曾參與多個國際學術研討會並發表論文,現為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香港中國研究生會、香港中國語文學會、美國亞洲學會等專業學會的會員。
坍塌的樂園◎陳麗儀
平常價 $34.00這本書不單是一個故事,是有血有淚、真實的作者個人經歷。莉旖在家裏長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童年時受到哥哥虐打、非禮,而父母卻以縱容的態度,對之視若無睹。中三時更被從交流團認識的團友侵犯,但父母卻不信任自己的女兒,只有學校的吳老師從中幫助。面對家中的冷嘲熱諷,莉旖開始𠝹手、嘗試自殺,然而吳老師卻不願意承擔學生自殺的風險而不再負責莉旖的個案,讓莉旖失去依靠。她再也不能承受來自家庭的壓力,離家出走。莉旖的這段經歷深深影響了她日後與異性的關係及對兩性的價值觀。
「她深知要將過去的不幸作一個終結,選擇把她痛苦的成長經歷寫成書本,我相信這個過程必定給她帶來莫大的痛楚,因為一字一句都會將那些痛苦的經歷重現眼前。但是,她竟然做到了!」
——前東華三院區域主任,甘綺玲
「很欣賞作者在面對不斷的困局時,她能作出回應。雖然回應未必有成效,而作者亦由反抗、到短暫放棄、麻木、自殘;但她的生命力,令她能倖存,現在更能面對過去(及現在)踏出自療的步伐!」
——香港伍倫貢學院,社會科學院首席講師,盧慧貞
「若不是過度創傷造成的後遺,文字本來不打算如此厚重又寫實地呈現。我們到底要活得像他人預期的自己,還是要活得像自己,大概本書將有獨有的答案。作者把自傷的存在訴諸大眾,除了作為自我療癒的途徑,亦有替相同經歷者提供出口的企圖。文字本不為自憐,也不因控訴,只屬真實而直白地面向自己的從前和將來,就像試圖找及命定中的彼邦般,在自我觀照中重新塑造新的自己。」
——香港作家,陳志堅
作者簡介
陳麗儀,生於1995年。畢業於香港大學,修讀文學士(中文教育)及教育學士。現為中學中文老師。從小喜歡閱讀,也相信文字有治癒的能力。因童年經歷而患上創傷後遺症,透過寫作一步步走出陰霾。
Oppa看風景(精裝)◎鄭啟泰
平常價 $32.00網絡危情◎吳洛曦
平常價 $28.00未知的星宿——童常詩集◎童常(黎漢傑編)
平常價 $18.00本書作者童常(一九三九至一九六六),原名趙國雄。年輕時因緣際會投稿《中國學生周報》,開始了他的創作生涯。期間,他與西西、羊城、馬覺等人創辦阡陌文社,出版社刊,積極參與本地的文學活動。
本詩集收錄他的詩作二十一篇。他的詩風與當時社會環境與個人心境頗有關聯,風格沉鬱,字句結構受當時港臺新起詩風影響。如果詩人沒有自殺,相信在本地詩壇一定有更高的地位。
本次編輯整理,除了按出版日期順序輯錄詩作之外,同時附上出版年表方便後來者查核。至於三篇研究文章,則可說是為初接觸詩人的讀者提供一些閲讀的角度,進入童常這一片未知的詩的星宿。童常(一九三九至一九六六)原名趙國雄,六十年代與馬覺、羊城、西西等人合組阡陌文社,主要作品以詩為主,旁及散文與小說,創作主要見於《中國學生周報》及阡陌文集《綠夢》。
奇緣◎劉樹華
平常價 $26.00劉樹華撰寫的這一批小說,均是連載在一九八三至一九八四年之間的《星島晚報》,當時屬於每日刊載,可以想見,為了吸引讀者,作者總要設計奇險曲折的情節,篇章要有足夠多懸念的成分,才能有「收視保證」。因此,這一批小說,其實都是屬於「言情」小說,橋段充滿「奇緣」。當然,在今天看來,難免會覺得像電視劇的内容,過於似曾相識,但不代表作者沒有自己獨立的創造發揮於其中。
作者吸收了當時的現代主義創作手法,運用了諸如心理獨白、夢境、幻覺、電影感、黑色幽默、反諷等,目的都是希望不落於俗套。另外,劉氏的創作,無疑也會收到自身現實生活影響,在他的筆下,每日工作賴以爲生的交通工具,都成了他經常使用的小道具,或為推動情節,或為渲染氣氛的背景,也容易為閲讀報紙的低下階層所共鳴。
劉樹華,筆名清風、清雲、樹華等。一九五○年七月出生,原籍廣東澄海。一九五七年來港定居,在香港接受中學教育。一九八三年獲香港電台城市故事小說創作比賽優異獎,一九八四年獲得第三屆工人文學獎亞軍。著作有《的士司機的故事》和《狂風暴雨殺人夜》等多種。
半畝集◎馬覺(黎漢傑編)
平常價 $31.00本書題名《半畝集》,是作者馬覺生前邀編者至家中見面交托書稿時,所定下的書名。無疑,題目取自晚清左宗棠名句:「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而來,由此約略可見作者對社會的關懷,以及對知識分子的自我期許。
全書稿件由作者晚年於公共圖書館逐一複印而來,約三百篇,均撰寫於九十年代初他在《大公報》的專欄,内容主要以教師身份的視角為主,重點觀察當下的教育生態,旁及到社會、家庭的回憶思索。
馬覺(一九四三至二〇一八),本名曹殷,另有筆名阿覺、邁敬開、苒航等。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一九五〇年代開始寫詩,早期作品散見臺灣《創世紀》和香港《中國學生周報》、《盤古》、《秋螢》、《羅盤》及《詩風》等刊物。詩作獲收入《七十年代詩選》、《當代詩人情詩選》、《香港當代詩選》、《香港新詩》等選集。晚年重新活躍於香港詩壇,其詩作散見《聲韻詩刊》、《字花》、《城市文藝》、《香港文學》、《香港作家》、《圓桌詩刊》等。著有詩集《馬覺詩選》及其復刻版《義裏混沌暗雷開》、《昨夜風未冷》等。
詩意空間◎黃坤堯
平常價 $26.00《詩意空間》詩文合璧,構成短篇小品,。本書分為兩輯:上輯《詩羽雲裳》,詩中的日子雲淡風輕,詩的羽毛翱翔於雲霄天際,雲想衣裳花想容,畫眉深淺,濃妝淡抹,描畫入時,自然顯出雍容的貴氣,智慧與美貌並重。用諧聲字來說,「詩語云常」,也就換成了當代的食字遊戲,當時只道是尋常,一切風平浪靜,很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好像甚麼都沒有發生過似的。《詩羽雲裳》編織詩網,也是個人的「詩路歷程」,化成追憶的文本。下輯《江天寥廓》,換另一個名字也可以謂之「詩學多途」,時而參讀前輩高人的作品,吸納聲情意境;或者通過詩友的交流互動,深化生活體驗;有時更從學生的習作中,感受創意思維。詩學並沒有任何途轍可循,我們只能走一條自我的路。在寥廓的江天中守候,流淌著四時雲影,尋覓相遇的喜悅。
黃坤堯,香港能仁專上學院中文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資深書院導師。主要研究聲韻訓詁、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及從事詩詞、散文的寫作。著有詩集《清懷詩詞稿》、《沙田集》、《清懷詞稿.和蘇樂府》、《清懷三稿》、《清懷新稿.維港幽光》五種。散文集《舟人旅歌》、《清懷集》、《書緣》、《翠微回望》、《一方淨土》五種。
學術著作有《溫庭筠》、《詩歌之審美與結構》、《香港詩詞論稿》、《新校索引經典釋文》、《經典釋文動詞異讀新探》、《音義闡微》、《經典釋文論稿》等。
編纂《古文觀止》(「新視野中華經典文庫」)、《古文觀止精讀》、《大江東去——蘇軾〈念奴嬌〉正格論集》(合編)、《劉伯端滄海樓集》、《番禺劉氏三世詩鈔》、《繡詩樓集》、《香港舊體文學論集》、《香港名家近體詩選》(合編)、《餘事集——中華當代教授詩詞選》(合編)七種。
月亮燈燈◎李洛霞
平常價 $26.00「上一本書《兒女經》的主角長大了,話說得更多,古靈精怪的想法和問題也更多。承接前書所紀錄的時期,此書的我已有四、五歲,上了幼稚園,學習能力開始發展,懂得以有限的知識和邏輯思維表達自己所思所想,正值『人細鬼大』的年歲,或用作者的說法,是『好辯駁』,常常弄得她哭笑不得。閱讀自己當時的言行,忍不住邊看邊笑,想必母親也有同感。」
——何雍怡
「恍如昨日,清清楚楚,卻已過了廿多年,都說作文不要濫用四字詞,可我除了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再也想不出更好的言語,說明不經意間的時光流逝,也說不好驀然回首的詫異與驚疑,昨日聲稱『我大個女啦』的她,今日果然大個女了。『大個女』的她,四分一世紀以來與她母親有時是如膠似漆,有時是同處一室的刺蝟,這恩怨情仇又豈是詩詞裏的流年換朱顏改,可以說得清。」香港大學文學碩士,曾任多間報館副刊編輯及特刊編輯,已出版之個人著作包括小說及散文八種;近著有《兒女經》、《月亮燈燈》。歷年來,多次擔任小說及散文寫作班導師,現為《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編輯。
小情書◎小書
平常價 $28.00阿濃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生命是一趟充滿未知的奇妙旅程,我們每人在經驗這個旅程當中,非常幸運有其他行者把他們的所思所感紀錄下來。這些紀錄,有時為我們提供了問題的答案,有時增加了我們旅程的趣味,有時又是我們旅程中的好伴侶。《小情書》紀錄了作者靈巧的思路,用真摯純樸的語言,與我們同行作伴。」
李慧心
香港公開大學教育及語文學院院長
漸漸地發現書是我最大的依靠,遇上哪種問題,總都習慣流連書店,買一些相關的書籍,安慰和安全感通通都由書而來;又,遇上失落孤單的時候,我把書桌上的書逐一翻翻,看看自己擁有的原來都不少,每一次總能在淚光下滲出淡淡的、滿足的笑容。在每一次迷失之後,我發現書終究是我念念不忘的唯一。小書,愛書人。文創活動策劃組織 Market Fairish 創辦人;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學學士及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碩士;曾任職中小學英文教師,曾於《全民媒體》、《輔仁媒體》及《閱刊》發表作品及評論文章。
現從事文創活動及市集策劃,自二〇一七年起舉辦書墟文化節,推廣閱讀。城市回眸:香港文學探論◎張燕珠
平常價 $26.00柳家巷的女人◎謝越芳
平常價 $23.00颱風季◎盧因
平常價 $26.00或序或散成圖◎惟得
平常價 $28.00通俗與經典◎陸潤棠
平常價 $26.00「通俗篇」的文章環繞着流行音樂與文化,「經典篇」的文章觸及文字及媒介表達的問題,結尾部份加入七篇有關「啓蒙與成長」主題散文和創作,構成一往事掠影的卷外篇。
這本集子的文稿都是自香港中文大學退休後東扯西湊,毫無心理壓力下寫成。文體帶點像西方自十九世紀流行的Causerie味道,這種書寫又稱causeries du lundi,英語即 Monday Chats,具文藝性之餘,亦可下具家常,街談巷議,而不需服膺一般學院式的Publish or Perish 的標準,在人到「聽雨僧廬下」的境地,亦誠一樂事。明月與賞月的人◎麥華嵩
平常價 $26.00周策縱論詩書◎周策縱(編者:王潤華、黎漢傑)
平常價 $43.00本書收錄的文章,時間跨度超過半世紀,收錄的文章,總括而言有好幾大類,第一類包括了一九四九年周教授去國前的文章,大部份見於香港浸會大學特藏部的周策縱資料檔案,分散於他晚年的書信資料夾。第二類見於他四九年之後發表在《大陸雜誌》的幾篇與專家學者討論文學研究的文章,與之書信往還的均是一時名家。第三類則是周教授去國之後早年曾以單行本出版的兩部小書:《續梁啓超《苦痛中的小玩意兒》——兼論對聯與集句》與《論王國維《人間詞》》。這三類文章,加上周教授其他探討古典文學、書法象棋以及追憶故人的文章,全書稿總計超過十五萬字,可以說是探究周教授文學批評典範不可錯過的文集。
作者簡介
周策縱(1916-2007),湖南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方語言系和歷史系終身教授,為知名漢學家和歷史學家,代表作有《五四運動史》、《中國浪漫文學探源》、《海燕》等,一生中英文著述頗豐,計有40餘本專著和180餘篇論文出版刊行,並有多篇隨筆、散文、詩詞等作品傳世。
王潤華,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學與社會學院助理院長、中文系主任與教授。現任馬來西亞南方大學講座教授,曾獲得東南亞文學獎、新加坡文化獎。已出版文學創作包括《內外集》、《熱帶雨林與殖民地》、《王潤華詩精選集》、《重返詩鈔》(詩集)、《秋葉行》、《重返集》、《榴槤滋味》(散文)等創作。學術著作有《王維詩學》《越界跨國文學解讀》、《魯迅越界跨國新解讀》、《華文後殖民文學》等。
黎漢傑,曾任《聲韻詩刊》總編輯。著有《詩經譯註》及個人詩集《漁父》、《四月練習》、《故事》,詩論集《新詩餘話》。編有《2011香港新詩選》、《2012香港新詩選》、《2013香港新詩選》、《2014香港新詩選》、《周策縱訪談集》、《周策縱序文集》、《周策縱論學書信集》等。
歷史裏的斷章◎張惠
平常價 $28.00「這書遊移於古典與虛、實,寫得生動有趣;每篇「斷章」主題不同,話題說不完。」
—香港作家聯會委任理事 潘金英
「於尋章摘句之外,經過多番分析、綜合以及演繹、推理,從形下層面到形上層面的一種提升。吳宓稱之為從詩歌到哲學的提升。」
—澳門大學社會及人文科學學院中文系教授 施議對
「我們需要多一些張惠教授那樣的年輕學人,以紮實的學術修養寫出輕鬆的文化小品,讓更多年輕人覺得古典文學可敬可親。」
—灼見名家傳媒社長 文灼非
「在隨筆中,我們可以看到她與學生討論的情形,使得本書充滿了一種教學相長的靈動活力,也讓人感受到經典的藝術魅力。」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劉勇強
作者簡介
張惠,北京大學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聯合培養文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博士後。現任香港珠海學院中文系助理教授,中國近代文學學會南社與柳亞子研究會理事、副秘書長,中國南社研究中心研究員,深圳大學饒宗頤文化研究院客座教授,香港紅樓夢學會會長。研究領域包括中美紅學、國學與漢學,中國古典小說、中國古典戲曲,中國近現代文學與翻譯小說等。專著《紅樓夢研究在美國》獲中國博士後優秀學術成果獎,獲得國家社科重點項目、青年項目共十四項。
野村雜話◎施友朋
平常價 $26.00施友朋,福建晉江人。樹仁學院文史系畢業、柏立基教育學院中學師訓班、新亞研究所進修、暨大文學碩士。曾誤人子弟二十多年,得罪校長無數。為生計,亦在香港多間傳媒工作二十多年,見證紙媒盛衰;是個資深記者、編輯,業餘寫作不輟,筆名數十個,早年曾在明報、快報、星島晚報、星島日報、文匯報等發表雜文、專欄;也熱心投稿香港之文學雜誌。為稻梁謀,近年亦寫政事評論。
一生熱愛文字,現已退休,苟存殘軀於野村;更好亂翻書,不求甚解,自得其樂。我的童年:上水妹仔手繪本(粵語版)◎廖小英(繪者:廖小英)
平常價 $31.00非常風景◎迅清
平常價 $22.00夕陽正好◎譚秀牧
平常價 $23.00玉屑金針:學林訪談錄◎陳煒舜
平常價 $31.00故事◎黎漢傑
平常價 $18.00黎漢傑
曾任《聲韻詩刊》總編輯。
著有個人詩集《漁父》、《四月練習》、《詩經譯註》(合著),編有《2011香港新詩選》、《2012香港新詩選》、《2013香港新詩選》、《2014香港新詩選》、《長廊的短調——梓人小說選》、《李華川文集》等。
合編有《風媒集:周策縱翻譯詩集》、《周策縱訪談集》、《周策縱論學書信集》、《周策縱序文集》。
新詩餘話◎黎漢傑
平常價 $31.00黎漢傑
曾任《聲韻詩刊》總編輯。
著有個人詩集《漁父》、《四月練習》、《詩經譯註》(合著),編有《2011香港新詩選》、《2012香港新詩選》、《2013香港新詩選》、《2014香港新詩選》、《長廊的短調——梓人小說選》、《李華川文集》等。
合編有《風媒集:周策縱翻譯詩集》、《周策縱訪談集》、《周策縱論學書信集》、《周策縱序文集》。
蝴蝶一生花裏:八百年前姜夔情詞探隱◎譚福基
平常價 $28.00 譚福基
番禺人,1949年生於香港。香港大學文學士及教育學院碩士。歷任香港津貼中學中文科教師、科主任及校長。1972年始,先後出任《詩風》、《詩雙月刊》及《詩網絡》編輯委員。1990年出版小說、散文及評論合集《水仙操》。近年專注於古典詩歌研究及創作,尤究心於南宋詞人及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