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種兩性關係
- 2015
- 25週年紀念版
- 50首
- 83
- 84
- 85
- 85期
- 9786263106215
- 9789865933166
- 9789865933180
- Aislinn Emirzian
- Alvin Pang
- and Get to Work
- Carlos Bulosan
- CATHY BIG
- Charlie Glickman
- Christina Rossetti
- culture
- Daily Rituals: How Great Minds Make Time
- Die neue Ordnung auf dem alten Kontinent
- Divinus Deus suivi de Le Mort
- Edward W. Said
- eL
- Eric Mader
- Find Inspiration
- Food Dictionary
- Georges Bataille
- Goblin Market and Other Poem
- G兵日記
- hezt
- Histoire de l'œil
- HUGO
- IDIOCY
- interview
- Jack Gilbert
- Jack Saul
- Jamais vu
- James Thurber
- John Berger
- Jérôme Garcin
- lo-fi
- LP小說選
- LTD
- Lyu Wen Cui
- Margaret Atwood
- Mason Currey
- Math Paper Press
- Michael J. Sandel
- Mr. Adult
- Mr. Pizza
- Muji
- My Life and Hard Times
- Nevil Shute
- Nouvelles Mythologies
- On the Beach
- Philipp Ther
- Playlist
- politics
- power
- Public Philosophy: Essays on Morality in Politics
- Raymond Carver
- Raymond Carver on Writing
- 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the 1993 Reith lectures
- Roland Barthes
- Sake
- Taiwan: A History through Literature
- Tanikawa Shuntaro
- The Laughter of My Father
- The Lost Boy
- The Sins of the Cities of the Plain
- Thomas Wolfe
- To Call Myself Beloved
- Wasted Lives:Modernity and Its Outcasts
- Ways of Seeing
- WhyNot
- Wislawa Szymborska
- Wisława Szymborska
- Zygmunt Bauman
- ยิ่ง
- 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
- 一個人的私家菜
- 一座星系的幾何
- 一往而深
- 一首詩的時間
- 一鳴驚人短篇小說集
- 三十個哲學家和他們腦子裡的怪奇東西
- 三體
- 三體 III:死神永生
- 三體 II:黑暗森林
- 三體II
- 三體III
- 上流肉販
- 上裸男孩
- 上野千鶴子
- 下部隊
- 不可預期
- 不安厭世與自我退隱
- 不期然而然的個人成長史
- 不測之人
- 不為什麼
- 不說話的孩子
- 且在人間
- 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
- 世界的聲音
- 世界經典文學
- 世紀末的華麗
- 中國史地
- 中國大陸
- 主婦的午後時光
- 主婦的午後時光:15段人生故事Χ15種蛋炒飯的滋味
- 九彎十八拐
- 亂髮
- 了不起的中年婦女
- 云與樵
- 五十首
- 五四
- 亞文諾
- 京江醉竹居士
- 京都
- 人人皆撒旦
- 人文史地
- 人物速寫
- 人體雕塑
-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 任明信
- 伊格言
- 似陌生感
- 但唐謨
- 何致和
- 余婉蘭
- 余秀華
- 作家傳記
- 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
- 來不及美好
- 倫敦男妓自白書
- 假牙
- 假牙詩集
- 偽博物誌
- 偽所羅門書
- 偽詩集
- 傅國湧
- 傑克‧紀伯特
- 傑克紹爾
- 傑洛姆‧嘉赫桑
- 備忘錄
- 傳奇莫言
- 傳記
- 傳說
- 像我這樣的一個拉子
- 像那天
- 光天化日
- 光觸媒
- 克里斯提娜·羅賽蒂
- 兒子的大玩偶
- 內佛·舒特
- 全譯版
- 兩性關係
- 八千里路雲和月
- 八卦貓
- 八尺雪意
- 公共哲學
- 其他
- 再見
- 冯啟明
- 冷海情深
- 冼文光
- 凱特文化
- 出版
- 出版社
- 出鬼
- 分不開的偽愛迷思
- 別人怎麼對你
- 利文祺
- 到海巢去
- 創作者的日常生活
- 創刊號
- 劇本
- 劉慈欣
- 劉芷妤
- 功勞只有你記得
- 勵志
- 十八條小巷的戰爭遊戲
- 十四年
- 半簿鬼語
- 卍
- 南方從來不下雪
- 卡洛斯·卜婁杉
- 卡繆
- 印刻
- 印卡
- 原來女孩不想嫁給阿北
- 厭女
- 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
- 古典小說
- 古典文學
- 只為等一個你
- 叫我自己親愛的
- 台北家族,違章女生
- 台灣
- 台灣小說
- 台灣文學
- 史書美
- 吉本芭娜娜
- 同在一個屋簷下
- 同婚十年
- 同志
- 同志小說
- 名的起源 (WHAT GIVES US OUR NAMES)
- 向光植物
- 向羅蘭巴特致敬
- 向高牆說不
- 吞火
- 吳介民
- 吳俞萱
- 吳岱穎
- 吳明益
- 吳沚默
- 吳繼文
- 吳莉君
- 呂少龍
- 呂文翠
- 周天派
- 周若鵬
- 命子
- 哀悼日記
- 哥倫比亞的倒影
- 哲學
- 唐澄暐
- 唐澄暐、活人拳
- 唐辛子
- 商周出版
- 商禽
- 商禽詩全集
- 問津
- 問津:時間的支流
- 啟明
- 喧囂過後
- 喪禮上的故事
- 喬治·巴塔耶
- 單人旅行
- 單德興
- 單車失竊記
- 困難
- 在世界的盡頭找到我
- 在你背後
- 在逃詩人
- 地犬
- 地球編年史
- 坂本龍一
- 城市書房
- 基本書坊
- 報廢物
- 塗翔文
- 夏丏尊
- 夏志清
- 夏志清文學評論集
- 夏慕聰
- 夏曼
- 夏曼 · 藍波安
- 夏雪
- 夜光拼圖
- 夜梟
- 夜行性動物
- 夢中書房
- 大人先生
- 大便老師
- 大師兄
- 大樂文化
- 大藝出版
- 大虛構時代
- 大象席地而坐
- 大阪
- 天下文化
- 天河繚亂
- 天長地久
- 天黑的日子你是爐火
- 夫夫
- 夫夫:你要先去愛,一定會找到幸福的入口
- 失去論
- 失物風景
- 失落的國度
- 失落的國度:地球編年史第四部
- 奇幻
- 奧山志乃
- 女神自助餐
- 奶浮
- 好黑
- 如何獨處
- 如何獨處:偉大的美國小說家 強納森‧法蘭岑的社會凝視
- 如果出版社
- 如此人生
- 妖獸
- 姜學豪
- 姿與言
- 婀薄神
- 婚戀私語
- 媲美貓的發情
- 嬰兒宇宙
- 嬰兒涉過淺塘
- 字花
- 季安揚
- 孤星子
- 孤獨六講
- 學校不敢教的小說
- 安卓珍尼
- 安德列·艾席蒙
- 宋易
- 宜春香質
- 家事哲學
- 寫作資源
- 寫給青年的三十二堂中文課
- 寶瓶文化
- 尉光吉
- 對號入座
- 導演胡波最後遺作
- 小令
- 小兒子
- 小叔
- 小叔愛工頭
- 小妖魔市
- 小寧
- 小林繩霧
- 小玄
- 小西
- 小說
- 小說集
- 小銘
- 就爽前列腺
- 山裡山外
- 島國
- 島嶼派
- 島/國
- 崎雲
- 崔舜華
- 工作記事
- 巴特
- 巴瓏
- 布勒
- 布拉格廣場沒有許願池
- 帝國
- 帝國下的權力與親密
- 席德進
- 席德進四○至六○年代日記選
- 幻城微光
- 廖偉棠
- 廖宏杰
- 廖炳惠
- 廖炳慧
- 廚房
- 廢棄社會
- 弁而釵
- 引領我們重回古典純粹的深情時光
- 張國強
- 張小虹
- 張愛玲
- 張愛玲學校
- 張愛玲給我的信件
- 張甲麗
- 張芬齡
- 張詩勤
- 張貴興
- 張錦忠
- 強納森.法蘭岑
- 待續
- 後人類時代的它們
- 後話文字工作室
- 徐嘉澤
- 徐珮芬
- 從冷戰衝突到政治轉型
- 從布爾喬亞的價值迷思到21世紀大眾符號解讀
- 從文學看歷史
- 復刻版
- 心理
- 心理師透視40個愛不了
- 忠于自己灵魂的人:卡缪与《异乡人》
- 忠於自己靈魂的人
- 思辨
- 性別
- 性別研究
- 性愛
- 恣睢麻利
- 悲傷
- 情不知所起
- 情慾列車
- 情趣
- 情非得體
- 惡女書
- 惡意的郵差
- 惡鄰依依
- 想我苦哈哈的一生
- 愛特伍
- 愛默生家的惡客
- 感官世界
- 我們的戒菸失敗
- 我們的時代
- 我們都將淪為現代化的報廢物
- 我們靜靜的生活
- 我只能死一次而已
- 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
- 我在故宮修文物
- 我在精神病院當醫生2
- 我沒有飼料喂你的鳥
- 我為你灑下月光
- 我的不正經人生觀
- 我的青春小鳥
- 我紛紛的情欲
- 戒斷曖昧
- 戰國廁
- 把砒霜留給自己
- 掙扎的貝類
- 搖搖晃晃的人間
- 撒迦利亞‧西琴
- 撕掉羞恥印記
- 擊壤歌
- 攝影
- 攝影紀實散文
- 攝影詩集
- 放生
- 政治
- 政治中的道德問題(新版)
- 故事總要開始
- 散文
- 散文詩
- 文化
- 文化史
- 文化研究
- 文化研究關鍵詞
- 文史名家智解70款婚戀私語
- 文國士
- 文學
- 文學回憶錄
- 文學研究
- 文學與文化研究
- 文學評論
- 文學阡陌
- 文學雜誌
- 文心
- 文集
- 文青之死
- 新加坡
- 新加坡文藝協會
- 新加坡草地裡的男生
- 新文潮
- 新文潮文學社
- 新星球
- 新神話學
- 新經典圖文傳播
- 新經典文化
- 新編傳說
- 新蒲崗地文印記
- 新訓篇
- 於是我坐下
- 旅者
- 旅行的困境
- 旅遊指南
- 旋轉門
- 日子持續裸體
- 日本
- 日本文學
- 日本酒
- 明代禁毀男色小說選套書
- 明代禁毀男色小說選套書:《弁而釵》、《宜春香質》、《龍陽逸史》(共三冊)
- 明媚如是
- 易文及同代南來文人
- 是一個人的戰場
- 是誰在深夜說話
- 時代精神
- 時代精神書屋
- 時光隊伍
- 時報
- 時報出版
- 時差的贈禮
- 晒T恤
- 暴民之歌
- 書
- 曼谷
- 曾淦賢
- 曾珍珍
- 曾繁裕
- 曾翎龍
- 最後
- 最後一堂創作課
- 最後一期
- 最後抱他的人
- 最快樂的一天
- 會飛的手
- 月光落在左手上
- 有鹿文化
- 木心
- 木心談木心
- 未完
- 未完待續
- 朱天心
- 朱天文
- 朱宥勳
- 朱家安
- 朱惠足
- 朱翎漫遊仙境
- 李天葆
- 李奕樵
- 李屏瑤
- 李崇建
- 李智良
- 李曼·法蘭克·鮑姆
- 李永平
- 李永平、曾珍珍紀念文集
- 李漁
- 李維怡
- 李良波
- 杨照
- 東華創英所
- 林夢媧
- 林幸謙
- 林文月
- 林文義
- 林水福
- 林煜軒
- 林禹瑄
- 林立青
- 林蔚昀
- 林詠心
- 林達陽
- 枚德林
- 枚綠金
- 枻出版社編輯部
- 柏森
- 查理·葛利克曼
- 柯志傑
- 格十三
- 格非
- 梁莉姿
- 梅森·柯瑞
- 棄子圍城
- 楊士堤
- 楊小濱
- 楊建東
- 楊智傑
- 楊照
- 樂園輿圖
- 橘書
- 機器與憂鬱
- 權力
- 權力、政治與文化:薩依德訪談集
- 歐洲1989
- 歡迎光臨風和日麗唱片行
- 歷史
- 死神永生
- 殖民地
- 殖民地台灣小說中的種族關係
- 殺鬼
- 比句點更悲傷
- 毛毛有話
- 水ㄤ
- 水某
- 水母與搖滾
- 水煮魚文化
- 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
- 永無止境的現在
- 求孕
- 江灝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 汪其楣
- 汪民安
- 汪用和
- 沈俊傑
- 沈信宏
- 沈嘉悅
- 沉默之島
- 沒有名字的世界
- 沒有時刻的月臺
- 沒用的東西
- 法國
- 法國哲學
- 法國社會精英的新時代趨勢觀察錄
- 法國翻譯
- 波希米亞行路謠
- 洛夫
- 洪世民
- 洪嘉
- 洪均榮
- 洪曉嫻
- 活人拳
- 流俗地
- 流浪者張德模
- 流蘇
- 浮蕊盪蔻
- 浮雲與剃刀
- 海外
- 海明威
- 海明威短篇傑作選
- 海洋心情
- 海洋心情:為珍重生命而寫的AIDS文學備忘錄
- 海浪的記憶
- 消滅眾神
- 游俊豪
- 湖面如鏡
- 湯瑪斯·沃爾夫
- 漫畫
- 漫畫家與釀酒師為彼此啟蒙的故事
- 漫遊者
- 潔癖
- 潘家欣
- 潘朵拉的任意門
- 灰矮星
- 灰花
- 為了測量愛
- 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
- 烈火
- 烏亮如夜
- 無一不野獸
- 無印良品
- 無法歸類
- 無用人口
- 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詮釋與批評
- 無知者
- 煮雪的人
- 熱血教師的十堂公民課
- 狂言三國
- 猴杯
- 獵影伊比利半島
- 獻給被愛神附身的人
- 王定國
- 王德威
- 王志元
- 王意中
- 王春明
- 王榮輝
- 王鼎鈞
- 玻璃
- 現代化
- 現代歐洲的關鍵時刻
- 理論
- 琉璃脆
- 瑞蒙·卡佛
- 瑪格麗特
- 瑪格麗特 ‧ 愛特伍
- 瓊美卡隨想錄
- 瓦舍小品
- 甘耀明
- 生活10講
- 生活十講
- 生活哲學
- 田原
- 男人這東西
- 男性P點高潮
- 男男自由行
- 画哲學
- 畢飛宇
- 異質詩社
- 異鄉人
- 當代台灣文學光譜
- 當代思潮
- 當代愛情詩選
- 當代馬華小說選
- 當時間開始
- 當時間開始:地球編年史第五部
- 白先勇
- 白痴有限公司
- 皮卡忠
- 皮囊下的底頻寫真
- 盛世
- 盧勁馳
- 目前勉強
- 相聲
- 看海的日子
- 眼睛的故事
- 眾神與人類的戰爭
- 眾神與人類的戰爭:地球編年史第三部
- 瞇
- 知識分子論
- 短詩300首
- 石室之死亡
- 硬漢
- 硬漢有時軟軟的:向銀幕硬漢學習柔軟心法。男人該know,女孩兒更該懂的「硬漢軟軟學」!
- 社會科學
- 神來的時候
- 神在
- 神戶
- 神神
- 神話學
- 禁果宅配便
- 秀威
- 秀陶
- 科幻
- 租書店的女兒
- 種族
- 種族關係
- 窮中談吃
- 窺
- 窺夢人
- 第12個天體:地球編年史第一部
- 第1期
- 第2期
- 第3期
- 第43屆青年文學獎
- 第43屆青年文學獎文集
- 第4期
- 第5期
- 第6期
- 第7期
- 第80期
- 第83期
- 第84期
- 第一期
- 第一部
- 第七期
- 第三期
- 第三部
- 第二期
- 第二緝
- 第二部
- 第五期
- 第五部
- 第六期
- 第四期
- 第四部
- 等待一朵花的名字
- 簡媜
- 簡體
- 米哈
- 紀大偉
- 紀實
- 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不酷
- 約翰·伯格
- 紅字團
- 純真的擔憂
- 素履之往
- 給我的詩
- 給美君的信
- 經典代表作
- 經典文學
- 綠野仙蹤
- 縫身
- 繁體
- 繩縛本事
- 續集
- 羅智成
- 羅樂敏
- 羅毓嘉
- 羅浥薇薇
- 羅蘭巴特
- 美麗蒼茫
- 群像
- 翁德明
- 翻譯
- 翻譯小說
- 老爸的笑聲
- 老闆謝過就忘了
- 而又彷彿
- 耳朵
- 聖神·死人
- 聯合文學
- 聯經
- 聯經出版
- 聲音與象限
- 職場冷暴力
- 肉與肉的相遇
- 肉蒲團
- 肥瘦對寫
- 肺像
- 胡人說書
- 胡欣
- 胡遷
- 膚淺
- 臉譜
- 臥斧
- 自傳
- 致美好的灰色
- 致那些使我動情的破美人
- 致那些我深愛過的賤貨們
- 臺灣與世界文學的匯流
- 與溫柔同行的偏鄉教師
- 與謝野晶子
- 與電影過招
- 舒國治
- 舞鶴
- 色戒愛玲
- 艾堤安 ‧ 達文多
- 艾德華·薩依德
- 艾絲琳·埃米吉安
- 艾莉亞
- 芭達雅
- 花街樹屋
- 苦天使
- 苦集滅道
- 莊安祺
- 莎喲娜啦
- 莎喲娜啦 · 再見
- 莫言
- 華文
- 華文世界首度全譯版
- 華滋出版
- 華語武俠類型電影論
- 菲利浦·泰爾
- 萬
- 落失男孩
- 葉聖陶
- 葉韋利
- 董啟章
- 蒙馬特遺書
- 蔡仁偉
- 蔡惠伃
- 蔡登山
- 蔣公會吃人
- 蔣勳
- 蕭寒
- 薔薇邊緣
- 薩依德
- 薩依德訪談集
- 薩提爾的守護之心
- 藍波安
- 蘇偉貞
- 蘇東坡
- 蘇煒祥
- 虛構的海
- 衣若芬
- 衣錦夜行
- 被黑洞吻過的殘骸
- 裸命
- 西方哲學
- 西班牙三棵樹
- 要有光
- 親子關係
- 觀看的方式
- 解憂電影院
- 解讀新自由主義之下的舊大陸與新秩序
- 計程車司機
- 許慧貞
- 許赫
- 評論
- 詩
- 詩國革命新論
- 詩精
- 詩經演
- 詩集
- 詹姆斯·瑟伯
- 語凡
- 說食畫
- 談寫作
- 諸天的眼淚
- 諸子之書
- 謝旭昇
- 謝旭昇詩集
- 謝曉虹
- 譚以諾
- 護家盟不萌
- 谷崎潤一郎
- 谷川俊太郎
- 谷川俊太郎詩選
- 谷蕾
- 象形
- 豹變
- 貓
- 貓頭鷹
- 貞男人
- 負子獸
- 賀淑芳
- 賴小路
- 賴香吟
- 赤道風
- 走動的樹
- 走著瞧
- 走著瞧——香港新銳作者六人合集
- 走過愛的蠻荒
- 越娟
- 跟著寶貝兒走
- 跳水的小人
- 身體不知道
- 軍犬
- 辛波斯卡
- 辛波斯卡詩集
- 辛波絲卡
- 迷圖
- 迷宮毯子
- 逗點
- 逗點文創結社
- 這一切都是幻覺
- 通往天國的階梯
- 通往天國的階梯:地球編年史第二部
- 遊戲自黑暗
- 過剩消費
- 道德
- 達瑞
- 遠流
- 遠處的拉莫
- 選擇性緘默症
- 選擇性緘默症:不說話的孩子
- 邁可·桑德爾
- 那些乘客教我的事
-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 那城那人那貓
- 邱妙津
- 郝譽翔
- 郭強生
- 郭詩玲
- 都是你教的
- 鄒芷茵
- 鄧力軍
- 鄭哲涵
- 鄭毓瑜
- 鄭聿
- 酒的遠方
- 醉西湖心月主人
- 重新計算中
- 野原KURO
- 金子美鈴
- 金子美鈴詩選
- 金庸傳
- 鍾國強
- 鐘怡雯
- 長河
- 長鏡頭下的張愛玲
- 開洞吧男孩
- 關天林
- 關西
- 阿布
- 附近有人笑了
- 陪你去看蘇東坡
- 陳仲耘
- 陳允石
- 陳冠中
- 陳千憓
- 陳夏民
- 陳婉容
- 陳少
- 陳志華
- 陳文慧
- 陳昌遠
- 陳栢青
- 陳淑瑤
- 陳玠安
- 陳義芝
- 陳育萱
- 陳育虹
- 陳苑珊
- 陳蓁美
- 陳雨汝
- 陳雪
- 陳黎
- 陳黎跨世紀散文選
- 陳黎跨世紀詩選
- 陸上怪獸警報
- 隱匿
- 隱身衣
- 隼人
- 雨花雲蕊舊月落
- 雨餘中一座明亮的房子
- 雲山
- 雲端的丈夫
- 雲雀叫了一整天
- 電影
- 電影評論
- 靈感
- 靈/性籤
- 韓麗珠
- 音樂
- 音樂使人自由
- 音樂評論
- 頂天地
- 顏崑陽
- 風箏家族
- 飛踢,醜哭,白鼻毛:第一次開出版社就大賣 騙你的
- 食字餐桌
- 飲食
- 餡餅盒子
- 香港
- 香港文學
- 馬來西亞
- 馮傑
- 馮翊綱
- 駱以軍
- 騷夏
- 魚麗之宴
- 鳥嘴人
- 鴻鴻
- 麥樹堅
- 麥田
- 麥田出版
- 黃俊麟
- 黃啟團
- 黃大米
- 黃寶蓮
- 黃岡
- 黃春明
- 黃柏軒
- 黃益中
- 黃羊川
- 黃遠雄
- 黃錦樹
- 黎紫書
- 黑暗森林
- 黑眼睛文化
- 黑色的歌
- 黑色鑲金
- 黑雨將至
- 齊格蒙·包曼
- 龍應台
- 龍陽逸史
【預購】讀古文撞到鄉民:走跳江湖欲練神功的國學秘笈◎祁立峰
平常價 $23.00宋詞溫拿 VS. 元曲魯蛇
嘴砲戰神大亂鬥,我的國文課業障重啊!
從古籍穿越網路,點評歷代聖賢,句句宅氣干雲,字字酸民本色!
一本沒有最狂只有更狂的文化基本教材!
網路熱門專欄【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結集,鄉民讀者瘋狂轉貼點閱
臥斧、徐國能、廖玉蕙、謝金魚鼎力推薦
熱門陸劇「瑯琊榜」解析者祁立峰,
在《讀古文撞到鄉民:走跳江湖欲練神功的國學秘笈》中,
談古論今、夾議夾敘,剖析義理、縱論世間眾生百態,
以網路鄉民的嘲諷嘻笑方式,
通過每一章的書寫把古往今來的人事物通通抓來評比,
將現實與理想、古人與今人、典籍與網路的愛恨情仇,
表現出盡付淋漓的悲傷與同情!
古典時期看似遙遠,但是古人們的機鋒與嘴砲,一點也不遜於今日的網路鄉民。
我們所遭遇的困境,歷代鄉民可能早已經歷過一輪了。
他們或抵抗或妥協,歷史上有過萬人響應的壯舉,也有過無人到場的噤聲。
而我們的文明也正因如此,終於成了如今的模樣。
坊間有不少推廣古典文學的著作,但《讀古文撞到鄉民》不僅是概論的介紹。有教學的體會,有研究的心得,有近年學術界的成果,也有近年來面對時代與議題的回應。
《讀古文撞到鄉民》共分成四輯,從先秦兩漢思想家,漢魏六朝的詩人或筆記,一路談到唐詩宋詞元曲。尤其精采的是作者近年來面對小時代大議題的回應。
‧在這被鄉民悲摧戲稱的「鬼島」,讀者經歷了學運、後太陽花、覺醒青年們虎虎洶洶。世代、階級、勞資、地域,各種身分認同交混而對立,天河撩亂、光影散射。
‧書中談到了儒家對死刑存廢的看法,談江南士族面對北方強國的心態與認同,或杜甫身經喪亂後對居住正義的辯證。當代網路鄉民喜歡戰男女或戰南北,發文酸訕冷峭,但這不是鬼島鄉民特有的習性或身世。千百年來的詩人墨客早已面對過這些問題,而他們的這些作品,摒除了中學課本裡文謅謅的教材教法,那可能才是真正的、應該放進括弧裡的「經典」。
縱觀文學史流變,作者祁立峰認為可能需要一些無聊無謂的人,認真地去寫那些看似無意義的廢文廢詩,因為雖然看似無意義,也可能真的毫無意義。然而總有一天,這些無意義將成為所有象徵的象徵。
鼎力推薦
臥斧(文字工作者)
徐國能(知名作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廖玉蕙(知名作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系退休教授)
謝金魚(知名作家、故事網站共同創辦人)
~~(排序按照姓氏筆劃)
祁立峰
1981年生,現任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六朝文學、文學理論,著有學術論著若干。另從事文藝創作,曾獲臺北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國藝會創作及出版補助。著有散文集《偏安臺北》、長篇小說《臺北逃亡地圖》,並於FHM雜誌、《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三少四壯集」、「udn讀書人」以及「Readmoo閱讀最前線」擔任專欄作者。
以今人眼光諦視先人生活(廖玉蕙)
作者不但是學術界的新銳,也是優秀的作家。本書結合他學術研究、教學成果與文學創作經驗,用今人眼光諦視先人生活;用現代手法還原遠古情境;用嶄新思維詮釋古老思想;用過往的故事對照現代人的經驗。
作者為拓展讀者更寬廣的視野,甚至避開一般人耳熟能詳的內容,再披沙揀金,進行重組及再創作的工程,因此不落入俗套;因深諳新世代的語境與語彙,充分掌握普及傳播的要訣,所以不淪於深奧板滯,是一本既豐富深入、幽默有趣又容易親近的書。
和鄉民認真你就輸了(徐國能)
祁立峰馳電向你邀稿,正是秋天向晚,世局零落的時節。點開檔案,淵博而又機智的的祁立峰不改本色,全書又是古文又是鄉民的,似諛似諷之間若有深意。翻了幾篇,像觸電一樣,忽然你想起二十多年前在大學裡念書時對知識與理論的熱切渴望,急忙從電腦前起身,從特力屋買來的資料箱裡,找到了一份竟然還沒資源回收的泛黃講義:「當代文學理論與批評」,啊,你想到了那是多麼遙遠的學生年代,還來不及理解《都柏林人》到《臺北人》的現代主義是怎麼一回事,「後現代」的浪潮便撲面而來。
當時你坐在兩旁都塞滿《明儒學案》、《冊府元龜》、《四庫全書薈要》、《大本原版精印四部叢刊一二三四五編》研究室,讀著夏宇拼貼而成的怪詩,想著黃凡讓人摸不著頭緒的後設小說,試圖理解卡爾維諾《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的經典究竟何謂?也思索著賴聲川《暗戀桃花源》背後是不是有什麼創作意圖。你想起當時學院氣氛,同學話頭之間是總要來點:顛覆、遊戲、拼貼、去歷史化、諧擬或解構等靈妙術語;寫報告時如果不先抄一段阿多諾、伽達默爾或德希達,簡直不知如何開始。
秋日將盡氣息讓你煩惱、困惑,你不知道這二十幾年是怎麼過去的,那些尊偉的傳統忽焉崩塌、道德離散、威權解體、價值混淆、邊陲反撲、體系瓦解……,連巴布・狄倫都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新的世界品味愈發怪異,而這不正是當年言說後現代時最想看到的情狀?當眾人合力掀翻了巴別塔,你是不是也有暗中推了一把了喜悅?但你不懂為何在君父城邦潰敗之際,自己會從法蘭克福學派又踱回《杜詩叢刊》和《清詩話續編》;不明白自己在大學講堂討論張衡〈四愁詩〉時,忽然要引出魯迅的名言:「愛人贈我百蝶巾;回她什麼:貓頭鷹。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驚」,面對困惑的青年眼睛說這就是後現代呀!
你於是喝完一杯半冷的咖啡,回了兩則FB留言,再重新看一次祁立峰的文章,在一張論文審查意見書的背面空白處,寫下:
1.這是一本後現代主義思潮下的作品
2.透過諧擬的反逆嘲諷世事
3.網路與全球化
4.後天記得小組開會要準備瓷杯不能用紙杯
5.下午需匯錢2500
6.經典導讀?
7.還書
不對不對,你心裡警覺了起來,後現代的諧擬,是透過對經典文本的遊戲仿擬,從而解構其原先的威權地位與單一意義,而使之成為更開放的文本,不過這是二十年前的筆記了,現在不知道還是不是這樣?趕快估狗一下,甚麼嘛!居然舉《大話西遊》當例子,但你心中說這也不能算錯,至少《西遊記》是一部漢人中心的經典,出了唐土盡是想吞吃唐人的妖魔鬼怪,經過周星馳這麼一攪和,至尊寶與白骨精都成了另一種經典,老西遊反而不西遊了。
然而祁立峰卻反過來,以一個研究六朝詩賦的學者來諧擬當代網路語言:
「在蕭鋼筆下的孌童還不只是小鮮肉,他眼神帶笑,玉手攀花的情態,基本上又是一個偽娘了(有點不蘇湖)。但君不見當前的演藝圈,有薰愛有鵝叔,還有什麼深蹲下去撿肥皂的,要說寫詩歌頌美少年,就是什麼情色墮落,那現代人豈不都要下地獄了?(有沒有好詩都在西斯版的八卦)」
但是在這嘻笑的筆下,他隨即正經地說:「說起來守舊與開放是一相對而變動不居的疆界,其實《禮記》裡早有疏導情慾的論述,只是爾後宋明理學的視角下編出的《四書》,將這一部份給屏蔽了。」語言就是思想,守舊和開放的變動不居,不也正是祁立峰這部書的精要所在?你這時忽然想起了「文以載道」的故事,中學時老師都說韓夫子重視道統,以弘揚道統為己任,為文宗旨在於存道;但多少年後才有人為你揭破,韓夫子文章論道,其實是想藉道存文,在道統的掩護下,讓自己的文字與聲名流傳千古,而是事實也證明韓愈這個計策成功了,就因為「傳道」一句,中學生便非得讀〈師說〉不可。
因此你明白了,祁立峰原是想透過這些滑稽的諧擬,傳達他精妙的文化解釋,可你想多少年以後,他這種富於才思的語言創造與時代腔調,也會隨著這樣深闊的文化理解而流傳下去,甚至成為未來註解這個時代重要文獻。
於是你必須新開一個word檔來為祁立峰寫下一些文字,你想寫下:這是第一本由網路語言寫作的散文集,裡面匯通古今觀念,弭平時間距離的一本超譯之作;你也想寫下這是一本純粹的文字實驗品,既已完成,又未完成的世說新語。你還想寫下,這是當代儒生的學案筆記,更幽微地反映了這個時代知識分子的處境與心思。但你更想說這是一部才子憤世淺薄的無聊搞笑之書,裡面卻夾藏著一顆惜護文化、弘揚藝境的幽心。
但你覺得這本書還有太多不可言說的妙味,語言就是思想,但語言總是無法完全表述思想,那些夾藏在鄉民語言中的憤世嫉俗、百無聊賴、自以為是與中二心態,在祁教授的諧擬下已經清楚現形,你想也許祁教授要逼你思考當代網路語言深層的心理哲學,一如《愛麗絲夢遊仙境》本來不是一本兒童文學,而是一座語言的迷宮。
也許多年後你的作品都要消失,但祁立峰的文字卻會留下來,念及此處,你不禁悲從中來,全漢賦中多殘篇,你隨手又把全部打好的字給刪除掉了。但各位讀者,你現在正讀到的又是什麼呢?
自序
歷代的鄉民們
「讀古文撞到鄉民」原本是我在Readmoo「閱讀最前線」專欄的題目,其實接寫這專欄一切都歪打正著。印象中是2015年的凜冷寒冬,我逛書展時巧遇臉友、也是Readmoo的龐文真執行長,她說他們正在考慮推廣古籍電子書,並向我邀稿。草率談完悠忽又忙碌了大半年,遲至那年暑假我才真正將寫的幾篇稿給當時Readmoo的副總編輯臥斧,確定下這個專欄的走向。
貌似我本來取了個更高冷、假鬼假怪的專欄名稱,什麼「古典時光」還「古文時間」之類的,真的要感謝臥斧替我想了這個「讀古文撞到鄉民」如此貼切、直指肯綮的題目。
我正職在學院內任教,但寫作始終是我業餘之外、最執拗也最不忍割捨的興趣,某些程度或時空截面它甚至越界進入到我的研究領域或日常生活。一開始我在報章上寫些雜文,旁敲新聞時事或學術隨筆之礦脈,美其名曰知識型散文好了,但其實以學術圈或專業論文審查的角度來看,這些文章實在稱不上入流。
不只一次我真心想以專職寫作為業,直到我出版了長篇小說。這事說來很恥,即便我自認寫出盡所能的流暢好讀故事了,但那小說之銷量實在淒冷。當時小說的編輯、時報李國祥主編在酒筵歌席鬧著玩說:既然我專長是六朝文學,何不如交一本《六朝豔談》之類的能創造利潤的作品。惟我當時初入學術界,姑且不說此等古典文學普及著作對升等研究績效無益,一弄不好成了歪書淫書,不但不必提其他科系嚷嚷的「產學合作」、「異業結盟」,還從此貼了個不務正業之標籤。
但恐怕就在那一瞬,我有了朝向古典文學普及寫作的志向。開始專欄後,經過一年多的慢燉細熬,如今終於交出《讀古文撞到鄉民》這部作品,它或許沒那麼正經卻不完全是戲謔,沒那麼考究卻不至於在瞎掰,認真地悲傷,同情地理解,這也是我寫作之初衷。
本書共分成四輯,從先秦兩漢思想家,漢魏六朝的詩人或筆記,一路談到唐詩宋詞元曲。坊間普及推廣或概論介紹古典文學的著作很多,但本書收錄的許多篇章不僅是概論的介紹。有些我日常教學的體貼,有些我近年研究的心得,更多的是這幾年面對小時代大議題的回應。在這被鄉民悲摧戲稱的「鬼島」,我們經歷了學運、後太陽花、覺醒青年們虎虎洶洶。世代、階級、勞資、地域,各種身份認同交混而對立,天河撩亂、光影散射。所謂的古典文學——尤其是背後牽涉過度的意識形態和強國想像,到底還有沒有足以回應現代議題的可能性,是我始終在思考的。
因此,書中談到了儒家對死刑存廢的看法,談江南士族面對北方強國的心態與認同,或杜甫身經喪亂後對居住正義的辯證。當代網路鄉民喜歡戰男女或戰南北,發文酸訕冷峭,但這不是我島鄉民特有的習性或身世。千百年來的詩人墨客早已面對過這些問題,而他們的這些作品,摒除了中學課本裡文謅謅的教材教法,那可能才是真正的、應該放進括弧裡的「經典」。
從某些意識形態的對極面來看,這些古典文學作品當然可能仍然是廢文,是舊中國封建遺毒,是崇古蔑今的守舊派幽靈。但我仍希望讀者能從書中體會到一些什麼,面對一些什麼。那不一定是充滿正能量的格言。我只想告訴各位──當前我們遭遇的悖論、困境或難題,歷代的鄉民們可能早已經歷過一輪了。他們身處暴亂的年代,面對憂患的不安,或酸諷或反串,或抵抗或妥協。他們或許有異於我們的執著與風骨,也有與我們一樣的猶豫和懦弱。歷史上有過萬人響應的壯舉,也有過無人到場的噤聲。而文明正因經歷了這樣層層的演變與積累,終於成了如今的模樣。
相較其他科系領域與產業界的合作,那種將學術成果專利推廣以為幾千萬鎂,進而運用於改善人類生活與建構未來世界的革命,我覺得自己的科系同樣可以也應然如此。只是無端身是眼中人,升等與評鑑所需要的專書和論文點數,東塗西抹,又如此栩栩如真地糾纏著我輩。但我總覺得縱觀文學史流變,可能就是需要一些無聊無謂的人,認真地去寫那些看似無意義廢文廢詩的人,它們看似無意義,也可能真的毫無意義。然而總有一天,這些無意義成了所有象徵的象徵。
對我而言這只是一個開端。像元好問那首很狂的詩,蚍蜉撼樹,書生技癢,本書有些用詞乃鄉民用語,並非諧音錯字,除此外若有什麼曲解歪讀了的段落或謬誤,完全是屬於作者自己的責任。真心感謝給我這樣園地寫作專欄的Readmoo同仁。文真、臥斧,也感謝聯經出版的金倫學長、芳瑜主編,因為你們,一切的無意義在此現世之一瞬也就有了熠熠光芒。
【預購】國文超驚典:古來聖賢不寂寞,還有神文留下來◎祁立峰(繪者:D2)
平常價 $25.00人生短短幾個秋,不嘴不罷休……江山美人的壯志豪情下,更多的是×話全開的歡樂日常!
讀懂古人也理解現代,文言白話一起串連,就是那麼簡單!
聽膩了正能量時,古文教你厭世哲學教你風平浪靜;
魯到懷疑人生時,古文讓你廢到極點讓你海闊天空!
古文所寫的內容,就是古代人們生活的樣貌,也是時代課題下,古人面對生存的掙扎。
厚植古文閱讀力,就更能洞悉現世的紛亂時局。跟著大師兄祁立峰,一招一招練出你的現世求生法則吧!
遍覽古文典籍,行走鍵盤江湖,古文大師兄祁立峰帶來全新的廢文招式!
‧戰國理科先生墨子,以腦補的中二力,擊退現實大軍
‧漢代樂府老司機,公開表演搭訕虧妹,竟然慘遭打臉
‧三國嘻哈俠諸葛亮,舌戰東吳群雄,成為說唱新霸主
‧魏晉肌肉美男嵇康,打鐵維生兼健身,演繹傲嬌新定義
‧南宋癡情漢陸遊,除了愛表妹愛國家,還愛一起學喵叫
祁立峰
現任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六朝文學、文學理論。另從事文藝創作,曾獲臺北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國藝會創作及出版補助。著有《偏安臺北》、《讀古文撞到鄉民》、《來亂》等書。
讀古文,就是理解古人生活樣貌
在出版了前一本古文普及書《讀古文撞到鄉民:走跳江湖欲練神功的國學祕笈》之後,我除了教書、寫作、學術研究外,開始接到許多演講的工作,分享國文古文教學上的革新。事實上我對教學沒什麼研究與心得,且說來無奈,我到大學任教不過幾年,不知不覺間學會了一個老師愛用常用的詞,叫「教學現場」。每次聽到誰唸著這個詞,腦海中就會一瞬浮現戰爭前線的場景:一整個排的士兵被派到大前線,後面一群沒有參與大登陸的長官在戰情室裡,對著佈陣圖東指西點,然後給出大戰略大思維,組成審查小組,訂定出能力指標。
最後就是一幕悲劇的景象,我們上前線的大兵在硝煙迷霧裡,整個縱隊躺在血泊裡,斷肢殘臂,匍匐求生。
很多精專教學方法的老師都告訴我們,基礎教育教的是「穩定知識」。穩定反過來說可能就是僵化、死板,而所謂的穩定知識可能又不僅是文言文,還可以是三角函數,是化學元素表,是明明有了衛星遙測卻還以描圖紙畫出的等高線圖,以及「之」是當介詞等於「的」或不等於「的」、「的意思」、「的樣子」。穩定知識有時也包含、或構成年輕世代最痛恨的體制本身。
前兩年那場關於課綱裡的文言文與白話文比例之爭,很多人應當還印象深刻。即便當時兩派戰到壁壘分明,對立分裂、互貼標籤,但我總覺得其間也有了一些溝通的契機與可能。如果問我的意見,我認為國文老師在面對「學國文有什麼用」(「國文」可任意代換成文言文、修辭格、字音字形、新詩……甚至是微積分、三角函數)的質疑時,其實不用急著暴怒暴走,急著要拿出浩浩湯湯幾千年傳統或文化底蘊,來回應「什麼有什麼用」。
如果我們從歷史的縱深來看,就知道人類文明發展至今,創造了太多大量且無用的作品,大多的意義來自於沒有意義本身。多少作品經過無數年的傳抄,多少現代的技藝仰賴口耳相傳,如此小心翼翼地保存著,卻在一瞬間亡佚殆盡。換言之,追求意義本身豈不就是最沒意義的一件事?
如果大家留意課本之外的硬幣另一面,真的有太多故事被湮滅。那些猶如現代狂新聞的幹話王,在每個朝代橫行,古代做功德的實錄,古代出版業的悲哀,古代網紅與嘻哈的Battle,更何況還有好多首課本從沒選過的詩詞曲,因為寫得太厭世太變態或太寫實,讓我們不知道該怎麼教小孩……
從更現代的視野回望──有些古人說了幹話成為經典,但反過身來,也有不少的實話就此被文學史湮滅。古人比我們想的更魯更廢更ㄎㄧㄤ也更玻璃心,而我們現在學的國文課,其實就是古代人的生活樣貌。於是乎在這個時代讀古文,就顯得意義非凡了。
在前作出版之後,還不少師友給予我正面的回饋,他們總說什麼「寓教於樂」或「引發學習動機」,其實我聽來都非常心虛。我自己寫這些專欄文章的初衷,並沒有要搞笑耍綜藝,無意讓學生認為古文等於好玩,更不是為了什麼翻轉教學、改革國文的大業使命。相反地,我認為讀古文給我自己最大的意義,在於對無知的一種抵抗,以及對幻覺的一種消解,懷抱著一種看似自娛實則深度覺察的初心。
我指的「無知」並不是知識的淵博與貧瘠而已。因為現代人會遇到的相似情節,我們都可以從古文中找到記載;當前社會遇到的難題,古人早就爭論過一遍;更進一步來說,我們今日可能面臨的各種選擇與紛擾,以及可能會浴火重生或灰飛煙滅的終局,古代早就輪播過一次又一次。若沒讀過這些古文,我們會以為自己是個發明家,是個先行者,是上下四方古往今來的宇宙裡,如此自大又寂寞的存在。
讀古文對我而言,也就是這般的意義。我並不覺得在AI戰贏人類的時代,在一切以大數據大運算的時代,要求學生去背誦強記有什麼非如此不可的必要。但我終究慶幸自己讀過也背誦過這些古文,因為它們就是古人生活的實錄,就是古人依存的日常。理解古文是為了理解過去,理解過去也就讓我們足以認識現在、預知未來。
或許真的有一天,我們的一切記憶都會坍塌,像宇宙裡將周遭星系光線全給吸進去的黑洞,但我們也無須擔心。就像杜牧那篇著名的〈阿房宮賦〉結尾: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一切的歷史總是循環再循環,沒法給我們任何教訓,就像杜牧說的像「後人復哀後人」的悲劇;又像穿越劇裡無法改變未來的悖論。該發生的終將如此,沒什麼好懊悔,也無須去惋惜。
我覺得這也就是國文課裡最「驚典」、且最有意義之所在──它就像被機器貓藏在抽屜裡的時光機,在理解過去的同時,這才發覺原來自己並沒有想像中沒那麼孤獨。
感謝聯經出版公司辛苦的編輯同仁們,文中有一些諧音的用詞並非錯字,實為網路鄉民慣用語,至於版本解讀有時為了搞笑易讀,解釋上或有曲折超譯,此點還請讀者見諒。書中解釋絕大部份皆嚴謹有所本,不至於曲學阿世就是了。
我衷心希望更多讀者可以閱讀這本書,但卻不僅止閱讀它而已。書裡面我走馬看花介紹了好些篇經典的古文,它們自有其成為經典的原因,如果有一天各位可以親身閱讀這些篇古文,那是再好不過的了。畢竟其中隱藏了一整個隱密而浩瀚的、我無法帶給各位萬分之一的廣袤世界。
【預購】我也不想一直當好人:把痛苦、走偏的關係,勇敢退貨,只留下對的人!◎朴民根(譯者:袁育媗、黃莞婷)
平常價 $26.00帶來傷害的關係,請勇敢拋棄吧!
幫助3000人重整關係的心理諮商師,教你成為溫柔但堅決的人!
──韓國網路書店,好評5顆星──
沒有任何一段關係,值得讓你遍體鱗傷!
本書要教你如何拿捏適當距離,設定善良底限,和負面關係說再見。
你身邊有沒有必須退貨的關係呢?或是你已深陷扭曲的關係,而不自覺呢?
作者朴民根歸納了幾種常見狀況,像是:
• 擔心被討厭,總是迎合別人,久而久之逐漸失去自我……。
• 長期被上司壓榨,晚上也拚命傳LINE丟公事,真的快瘋了!
• 不知該如何和人相處,一開口講話就不自在,總是被排擠。
• 不懂得拒絕別人、耳根子又軟,被迫加入直銷,連家庭都失和了!
• 主管欠缺同理心,又愛挑剔,和他相處好痛苦!
很多人即使和朋友、同事、家人等相處得不愉快,依然逼自己「再忍一回」,
繼續過著痛苦煎熬的日子。
朴民根也是。他原本總是隱忍,覺得「關係出問題,錯都在自己」,
但後來想通了,因為持續這段關係對人生並沒有任何幫助。
於是他下定決心,重新檢視朋友圈並大量退貨一批關係,一舉斷絕與幾十位朋友的往來。
結果,沒有這些煩人關係後,他過得比之前更好,也懂得珍惜真正重要的人。
因此,他以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很多人把朋友看很重,以為關係斷了,世界就會毀滅。
事實上,「只留下對的人」反而會讓你過得更好。為此,他提供了一些心法:
‧練習「拒絕」,別什麼都說好:當忍耐成了習慣,以後就只能一直說好。
‧朋友不用多,知心的五名就夠:時間有限,該花在對的人身人上。
‧不必和每個人都合得來:沒必要以犧牲自我,維持一段關係。
‧放下輸贏:贏了固然好,但輸了也要能釋懷。
‧學會原諒:怨恨太多時,會讓自己也成為情緒的奴隸。
除此之外,他也在書中整理許多練習,幫助你放掉「假關係」,經營「真關係」,包括:
◆ 如何建立真誠的關係?
◆ 如何不去在意討厭的人?
◆ 開啟良好對話的十二個步驟。
◆ 安撫心情的五十種方法。
◆ 原諒時,仍要堅持的七個原則。
實際運用書中各種情境的應對及關係恢復的技巧,你一定能克服難關,和負面關係說再見。
本書特色
1. 收錄「情緒自量表」,可透過檢測了解自我的正面及負面情緒指數。
2. 配合不同人際問題提供可行的建議,幫助找回信心及勇氣。
3. 內容搭配大量實作練習,教你重整人際關係,只留下對的人。
名人推薦
國內名家一致推薦
方格正|臨床心理師
方植永(小安)|知名企業培訓講師與顧問
吳若權|作家、企管顧問、主持人
林靜如|律師娘
周慕姿|心曦心理諮商所創辦人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膝關節|台灣影評人協會理事長
劉軒|知名作家、心理導師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依姓氏筆劃排列)
本書提醒那些「不得不」當好人的讀者,其實你有選擇的自由。──方格正,臨床心理師
我們多數時間的不快樂,往往來自於未能達到期望值的人際關係。如何活得不憋屈,不成為情緒的奴隸,透過作者提供的實用工具與故事案例,幫助你去蕪存菁地讓生命留下值得的人,也讓自己成為溫柔卻也堅決的人。──方植永(小安),知名企業培訓講師與顧問
辨識別人特質,認清自己底線,自在相處,快樂獨處。──吳若權,作家、企管顧問、主持人
如果委屈自己只是成全了別人,那麼你需要這本書幫你重建人際界線。──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如果沒有穩健的核心,打造堅定的自尊及自信,又怎麼能在表面微笑、背地捅刀的職場求生存?──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職場學問是一門學校老師無法教你的人生必修學分,每個人都想學劉德華當個好人,如何當一個必要的「壞人」,如何拒絕以及表達自己的底線,這是習慣偽善鄉愿的儒家血統中格外需要學習閱讀的一本書。──膝關節,台灣影評人協會理事長
燒掉好人卡,並非意味著燒掉所有的人際關係,而是燒掉過往的「人際策略」。──劉仲彬,臨床心理師、作家
藉由書中案例,我們可以借鏡各種人際難題,進而找到新出路,並思考如何將自己有感的方法,應用在生活中。──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朴民根
專攻教練技術心理學(Coaching Psychology)的專家,15年來改善了3000人的人際關係。長年於大型心理專門醫院擔任院長,曾為許多在際關係中受挫的人們諮商。作者本身也曾遭受親信的背叛與誤解,憑藉自身經歷和多年諮商經驗,主張「若這是一段會造成傷害的關係,就退貨吧!」並且下定決心不再迎合利用他人善心的惡人。對於陷入不自在、痛苦、走偏關係中的人們,本書要教你如何終結「假關係」,建立「真關係」。
畢業於延世大學韓國文學系碩士班,目前任職於首爾ND醫院,以結合文學、哲學、心理諮商的人文療法幫助心靈受創的人們。著有《閱讀心理治療書》(入選2017年韓國世宗圖書通識類)、《沒有克服不了的傷痛》(入選2014年韓國世宗圖書文學類)等書。
譯者簡介
袁育媗
政治大學廣告系、韓文系雙學士畢業。對語言與文字情有獨鍾,最享受閱讀與思考時大腦革新的喜悅。目前生活於韓國,譯作有《日本媽媽的聰明育兒術》、《你背過一本英文書嗎?》、《受傷的勇氣》等書。
facebook臉書粉絲團「旅讀譯世界」:www.facebook.com/lizkorean/
黃莞婷
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碩士。全職文字工作者。為了更自由的玩樂,努力工作著。以譯者的身分辛勤建造跨越語言的無形橋梁。譯有《金色證書之路:TOEIC最強滿分教師團隊的閱讀全真模擬試題+解析》、《從土裡栽種品牌》、《我們一起走的時間》、《需要數學的瞬間》及《每週都去看屍體》(尚未出版)等。
工作連絡信箱:kellyh.viva@gmail.com
那些讓你受傷的關係,不要也罷!
真的有方法能讓人際關係變得更順利嗎?
不順遂的關係不一定會讓你馬上得憂鬱症或變得容易貶低自我,但它確實影響情緒且引發壓力。
人際關係跟職場、成功、家庭、愛情、健康等息息相關,也影響一個人對生活的滿意程度。幾乎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依靠人與人合作完成,進而創造出成果。研究也指出,人際關係良好的人比較容易有好的表現。
因此,人際關係出問題會令人相當在意,即使一個人有良好的收入、健康的身體,生活各方面也都很滿意,但是只要人際關係不順遂,就會覺得自己過得不好。
你身邊有沒有必須退貨的關係呢?那種對你口出惡言、講話尖酸刻薄,日日侵蝕你靈魂的壞關係。
我三十幾歲的時候曾經大量退貨一批關係,一舉斷絕與幾十位朋友的往來。其實,不是每個人都做了直接對不起我的事,其中有幾位只是助長事態擴大,且老實說,事情也沒有嚴重到需要斷絕關係的程度,但我為什麼決定要這麼做呢?因為我想通了,持續這段關係對我的人生沒有任何幫助。我也下定決心,不再和那些當我好欺負且口無遮攔的朋友來往。
在這個世界上就是有人喜歡踐踏好心人,就算他們還沒惡毒到成為「利己主義者」加「心理變態」的程度,但總是以私慾和利益為優先考量。想要不被這樣的人利用,不妨收回無謂的仁慈,因為你的仁慈,對方還不見得領情。不要勉強自己對這樣的人仁慈,忍一時也並不表示你得忍他一輩子。
不要任由他人越過你的界線。
當時,我以為關係斷了,我的世界就會毀滅。過去為了當教授而做的職涯規劃將功虧一簣,還辜負了求學時的大把青春時光。我的世界就像天要塌了一般,好悲慘、好絕望。但現在的我過得比以前更好了,只要好好珍惜自己認為真正重要、真正需要的人,其他來來去去的關係就像浮雲,都會過去的。時間會修補受傷的靈魂,所以遇到必須退貨的關係,不要猶豫,勇敢退貨吧!
當然,你必須三思而後行。
哪些關係必須退貨?哪些關係必須進廠維修,繼續保留呢?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因為可能是你和身處的團體本身就不和,也有可能不是人的問題, 而是狀況或環境不對。重點是,不要死撐著,任由這段關係使你變得不愛自己。別忘了,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比自己更重要。即使再怎麼親的家人,如果這段關係會造成傷害,就要懂得保持距離,甚至斷絕來往。我們應該將從前認為理所當然的關係重新定義,並且學習建立真正的關係、終結虛假的關係。當然,說的比做的容易,但只要你鼓起勇氣說出真心話,會發現並沒有那麼難。
關係要投入情感,而非公事公辦
從我超過十五年的諮商經驗來看,我發現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情感交流」,情感的交互作用是影響人際關係好壞的關鍵,從以下兩段對話就可以看得出差異。
【對話1】
朴課長:金組長,資料準備得怎麼樣?
金組長:明天就能完成。
朴課長:好好準備,不要出錯了。
金組長:是,知道了。
【對話2】
朴課長:金組長,最近資料準備得很辛苦吧?
金組長:您放心,一切都很順利。
朴課長:你辦事我最放心!看來你今天也得加班,真是不好意思了……。
金組長:不要緊。要不然,明天結束之後請我喝一杯吧!
這兩組對話中,朴課長和金組長談的事情本身並沒什麼不同,但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流卻有很大的差異,對話2可以看出言語間充滿了好感、信賴、鼓勵、義氣等正面的情緒。
你希望建立哪一種關係呢?或許有人因為不喜歡在職場上放太多感情, 所以選擇前者的互動方式;然而同事朝夕相處,要是關係都像對話1,不覺得太死氣沉沉了嗎?再說,不帶情緒,關係就真的沒問題嗎?要是所有的相處方式都像對話1,過不了多久你就會感到空虛,對人生也將失去希望。職場也是相同的道理,當你覺得人生索然無趣、極度厭惡工作,有可能是因為你的生活中欠缺了情感交流所致。
此外,很多人以為「人際關係」是一種技巧,只要熟悉這項神奇的技能, 就能成為關係達人。要知道,人際關係並不是電子產品,它沒有使用說明書, 所以出問題的原因不在於技巧,而在於情感。
如果你正在一段不和、痛苦、走偏的關係中,本書要教你如何和負面關係說再見,以及什麼才是良好關係的相處之道。人際關係中沒有絕對的真理,但可以保證的是,當你改變了,對方也會跟著改變。先回歸自己的感受, 接著再建立一套明確、只屬於自己的人際關係原則。當你累積了智慧,學會建立健全的人際關係,相信你會過著比現在更精彩充實的人生。實際運用書中各種情境的應對及關係恢復的技巧,你一定能克服難關。
【預購】色,戒:從張愛玲到李安◎李歐梵、葉月瑜、孫筑瑾、寇致銘、戴樂為、陳相因、蘇文瑜、柯瑋妮、林建國、張小虹
平常價 $40.00李歐梵
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退休。曾任教於哈佛,芝加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校。著作有:《上海摩登》,《黑屋中的吶喊:魯迅研究》,《中國現代作家浪漫的一代》等。
葉月瑜
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電視學院博士,現任嶺南大學林黃耀華視覺研究講座教授。學術著作包括 Early Film Culture in Hong Kong, Taiwan and Republican China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8);《走出上海:早期電影的另類景觀》(馮筱才,劉輝合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Staging Memories: Hou Hsia-hsien’s A City of Sadness (Nornes Markus 合著,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5);East Asian Screen Industries(戴樂為合著,British Film Institute Publishing, 2008;中譯本《東亞電影驚奇:中日港韓》,書林出版公司,2011), Taiwan Film Directors: A Treasure Island(Darrell William Davis合著,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5;中譯本《台灣電影百年漂流:楊德昌、侯孝賢、李安、蔡明亮》,書林出版公司,2016);Chinese-Language Film: Historiography, Poetics, Politics (Sheldon Lu合編,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5,此書獲美國圖書館學會刊物Choice選為「2005年最傑出學術著作」之一),《華語電影工業:新歷史與新方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與《歌聲魅影:歌曲敘事與中文電影》(遠流出版公司,2000)等。學術論文共計六十多篇,若干著作翻譯成中、日、西班牙與匈牙文。
孫筑瑾
美國匹玆堡大學教授,講授中國古典文學、文化思想和中西比較詩學等多年。著作包括 Pearl From the Dragon’s Mouth: Evocation of Scene and Feeling in Chinese Poetry (U Michigan Press)、The Poetics of Repetit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yric Poetry (U Chicago Press),以及多篇中西比較論文及翻譯評介,刊載於美加、歐洲、港中台之主要文學、比較文學及翻譯學術期刊,如 “Problems of Perspective in Chinese-Wester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Canadian Review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Mimesis and Xing—Two modes of Viewing Reality: Comparing English and Chinese Poetry”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Two Views of Mutability: A Comparative Reading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oems” (Yearbook of Comparative and General Literatur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Translation: The Case of Translating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into English”(Tamkang Review), “Wang Guowei王國維(1877-1927) as Translator of Values (Translation and Creation), “Gong Weizhai: Letter from the Snow-Swan Studio” (Renditions), 〈孫筑瑾教授談中西文學比較研究〉(當代海外中國研究二集)。其比較論文主軸旨在闡明文學與文化思想 之密切關係,反對抽離文化傳統之比附。近年嘗試寫散文,内容以讀書心得生活隨感所觸發之浮想爲主。已在北京中華書局的《文史知識》,《博覽群書》,《中華讀書庫》及臺灣聯合報及中華日報副刊等發表。
寇致銘(Jon Eugene von Kowallis)
加州柏克萊大學東方語文博士,澳洲雪梨新南威爾士大學 (UNSW, Sydney) 教授、中文系主任。中文論著包括〈海峽兩岸的認同問題:中華民國一百周年紀念與賴聲川作品〉(收入彭小妍主編,《跨文化情境差異與動態融合:臺灣現當代文學文化研究》,2013)、《中英對照魯迅舊體詩》(春風文藝出版社,2016)、《微妙的革命:清末民初的「舊派」詩人》(三聯書店,2018)等。英文著作有Warriors of the Spirit: Lu Xun’s Classical-style Essays of the Japan Period (UC Berkeley, forthcoming); Lu Xun: a Research Biography (forthcoming); The Subtle Revolution: Poets of the ‘Old Schools’ during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UC Berkeley, 2006); “The Diaspora and Postmodern Chinese Film in Taiwan and Hong Kong: Framing Stan Lai’s 'The Peach Blossom Land,’” in Sheldon Hsiao-peng Lu, ed., 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s: Identity, Nationhood, Gender (U of Hawai’i Press, 1997); The Lyrical Lu Xun: a study of his classical-style verse (U of Hawaii Press, 1996); Wit and Humor from Old Cathay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86); 主編Late-Qing Living Texts: Zhang Taiyan and Lu Xun in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 7: 3 (Sep. 2013, Brill).
戴樂為(Darrell William Davis)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傳播藝術博士,香港嶺南大學視覺研究系名譽教授。著有Picturing Japaneseness: Monumental Style, National Identity, Japanese Fil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合著有Taiwan Film Directors: A Treasure Island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5)及East Asian Screen Industries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08), Cinema Taiwan: Politics, Popularity and State of the Arts (Routledge, 2007),並著有超過40篇期刊論文及專書論文之一章。
陳相因
俄羅斯國立聖彼得堡大學語言所俄國文學史系碩士,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斯拉夫研究系與東方研究系兩系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與2020年德國特里爾大學訪問教授。曾任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系、東亞語言文明系與斯拉夫研究系三系聯合訪問學者,以及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訪問教授。代表著作為《以俄為師:魯迅、瞿秋白與曹禺的跨文化文學實驗》(即將出版),主編《跨文化實例研究:左翼文藝的世界主義與國際主義》(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20)與《聶隱娘的前世今生》(時報,2016)等書。
蘇文瑜(Susan Daruvala)
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師從李歐梵。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院士,退休前擔任亞洲和中東研究院東亞系高級講師。論著包括Zhou Zuoren and an Alternative Chinese Response to Modernity (Harvard, 2000),中文翻譯〈周作人: 自己的園地〉 (麥田出版社, 2011)、〈周作人:中國現代性的另類選擇〉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3), 專長領域包括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中國文學美學、現代性、民國時期文學廠域和電影。
柯瑋妮(Whitney Crothers Dilley)
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系博士,世新大學教授,專長為20世紀比較文學和電影研究,中、英文著作屢獲國際殊榮。柯博士因編輯《中國文學中的女權主義/女性特質(Feminism/Femininity in Chinese Literature, 2002)》一書的開創性成就,登錄於《馬奎斯世界名人錄》 (Marquis Who’s Who in the World) 及《美國女性名人錄》 (Who’s Who of American Women)。柯博士著The Cinema of Ang Lee: The Other Side of the Screen (Wallflower Press, 2007),是第一本研究李安電影的英語學術專書,於2015年由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再版。柯博士最新著作為The Cinema of Wes Anderson: Bringing Nostalgia to Life (Wallflower/Columbia UP, 2017) 。
林建國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榮譽會員。現任英國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編委。曾任台灣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電影欣賞學刊》總編輯。中文論文散見於《中外文學》,並收錄於以下合集:《赤道回聲:馬華文學讀本II》(陳大為、鍾怡雯、胡金倫主編,2004)、《文化的視覺系統(下冊)——文化的視覺系統:日常生活與大眾文化》(劉紀蕙編,2006年)、《心的顏色和森林的歌:村上春樹與精神分析》(2016)、《犀鳥卷宗:砂拉越華文文學研究論集》(鍾怡雯與陳大為編,2016)、《見山又是山:李永平研究》(高嘉謙編,2017)。英文論文散見於Cultural Critique(美國明尼蘇大大學)、Tamkang Review(淡江大學)與《中山人文學報》,並收錄於Lust/Caution: Eileen Chang and Ang Lee (Routledge, 2014)。
張小虹
美國密西根大學英美文學博士,現任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特聘教授,曾任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客座教授。學術著作有:《時尚現代性》(聯經,2016)、《假全球化》(聯合文學,2007)、《在百貨公司遇見狼》(時報,2000)、《怪胎家庭羅曼史》(時報,2000)、《性帝國主義》(聯合文學、1998)。另有文化評論專書:《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聯合文學,2006)、《情慾微物論》(大田,1999)及散文創作《身體摺學》(有鹿文化,2009)、《穿衣與不穿衣的城市》(聯合文學,2007)等十多本著作。
編者簡介
彭小妍
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方向為兩岸現代文學與跨文化研究。曾出版專著《超越寫實》、《海上說情欲:從張資平到劉吶鷗》、小說《斷掌順娘》《純真年代》,主編有《楊逵全集》。2013年以《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一九三○年代上海、東京及巴黎的浪蕩子、漫遊者與譯者》(聯經出版)一書榮獲第37屆金鼎獎最佳非文學圖書獎。2019年以《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五四的反啟蒙》(聯經出版)榮獲第54屆中山學術著作獎。
2007年9月李安的電影《色|戒》在臺灣及香港上映,造成轟動,也重新點燃讀者對張愛玲原著的興趣。電影同年11月在上海影城首映結束時,據說全體觀眾起立鼓掌,向李安致敬。沒想到旋踵間網路的集體攻訐排山倒海而來,電影被視為美化漢奸,女主角飾演愛上漢奸的女諜報員,也被污名化。一個前所未有的「《色|戒》現象」,在華人世界鬧得沸沸揚揚。臺灣電影學界的友人,尤其是林建國,認為這個現象值得關注,於是在同行的熱烈期待下,我們申請科技部補助,於2008年8月在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召開「《色|戒》:歷史、敘事與電影語言」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成果經過多年的改寫修訂,編輯成英文書Lust/Caution: From Eileen Chang to Ang Lee(Routledge, 2014)。朋友們認為《色|戒》是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然而不但原著小說寫得晦澀難懂,電影的迂迴曲折也遭受到許多誤解,實有必要出中文版,以饗廣大的華文讀者。2016年7月在宋以朗先生的支持下,中國文哲研究所召開「不死的靈魂:張愛玲學重探──張愛玲誕辰九十五周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展覽,在會中我們宣布即將出版《色|戒》研究的中文版,出版經費由宋先生提供。本書能夠順利問世,中國文哲研究所、科技部與宋先生的鼎力贊助,功不可沒,謹此致謝。
張愛玲雖鼎鼎大名,其短篇小說〈色,戒〉卻一向乏人問津;區區不到三十頁的文字,如何改編成超過兩個半小時的電影?作為研究者,我們關注的是,李安為何對這個故事情有獨鍾,其影像詮釋是否「忠於」原著,其創新何在?根據與其長期合作的編劇夏慕斯(James Schamus)透露,對李安而言,電影想解決的問題是:女間諜為何在刺殺漢奸的關鍵時刻放走了他,連累自己及同夥丟了性命?小說僅暗示男女主角的性愛淋漓歡暢,李安為何露骨地把影片拍成三級片?排除了未成年的觀眾,事實上是不利票房收入的,更何況,後來的確飽受衛道人士及愛國主義者的攻擊。李安拍攝影片的心路歷程,是本書多篇論文的討論重點。
本書作者大多認為,李安透過《色|戒》想表達的是:「王佳芝就是我」,有如法國小說家福樓拜(Gustav Flaubert, 1821-1880)透過《包法利夫人》(1857)宣稱:「艾瑪就是我」(Emma, c’est moi)。電影是1930、40年代的歷史劇,日據上海嬌嬈多姿的旗袍妝扮、Louis Vuiton行李箱、經典老爺汽車、古早家具等等,讓人恍若置身其境。然而,這些再現的歷史陳跡背後,隱藏的是一個藝術家的內心世界,不斷掙扎著質疑自我、超越自我。這本書謹獻給李安。
英文版的導言誤認為李安持有美國護照,其實他僅持有美國綠卡,一直使用中華民國護照,特此藉中文版更正。本書多數作者認為,解讀《色|戒》必須將李安的臺灣出身背景放在視野中,良有以也。彭小妍的第十章原刊於《戲劇研究》第2期(7月),頁209-236,已大幅修改;張小虹的第十一章原刊於《中外文學》第38卷3期(2009年9月),頁9-48。感謝《戲劇研究》與《中外文學》允許轉載。本書使用的影像截圖,感謝Mr. Yee Productions提供。英文版使用的截圖,有些因授權公司指定不能使用,只好忍痛割愛;讀者不妨參考英文版的截圖。中國文哲研究所近現代文學研究室的助理黨可菁小姐為本書出力甚多,催譯稿、提醒校訂、修改格式、行政支援等等繁瑣業務,不可或缺。感謝其多年來協助研究室的工作。
最後,對於本書的翻譯,身為編者我必須說幾句話。作者們交來的譯稿,最初均由學生、助理翻譯,簡直難以卒睹,完全無法出版。教授們日常教學研究繁忙無比,情有可原。然而,對編者而言,要修訂譯文的工程龐大無比,自己翻譯還沒這麼困難。中國文哲研究所同仁大力推薦一位年輕譯者來協助修訂,我請她試著校訂一篇,結果還是無法使用。最後情非得已,想到外子王道還已經退休,他長期關注翻譯問題,加上其本身也是演練多年的譯者,只能硬著頭皮情商他跳下來善後。道還幾乎是重譯,他自己本身的授課、演講及寫稿工作已經夠忙,還要抽空處理譯稿,一年餘的時間每天抱怨,編者也只能概括承受。尤其,建國的第九章談黑色電影與「流變」概念,牽涉到文學與電影理論問題,道還盡力嘗試了一半,終於放棄。我只能回頭要求建國自己來修改,最後建國花了將近十個月時間抽空修改譯稿,其實等於是重寫。因此,我認為原來的譯者均不應掛名,作者們審閱了重譯稿後也同意。所有的重譯稿,編者校訂後均由原作者修訂、認可,最後付梓。這個漫長的修訂過程,已然超過兩年半。二十年前我主編《楊逵全集》時,四年的時間中修訂翻譯吃足苦頭,今天依然如此。
學者若不關注翻譯問題,翻譯品質如何提升?學術的傳承如何可能?最令人憂心的是,學生對西方理論及西方學者的研究求之若渴,但由於沒有好的翻譯作品參考,不僅理論概念上莫名其妙,甚至影響及學生的中文表述有如拙劣的翻譯。大學及科技部等單位若不以翻譯為學術成績,學者怎願投注時間在翻譯上?在此,對願意抽出寶貴時間投身翻譯的研究者,謹致上最高感謝及敬意。
【預購】新神◎邱常婷
平常價 $26.00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瀚邦文學獎、金車奇幻小說獎得主──邱常婷,從「怪物之鄉」到「新神」,跨越奇幻、兒童、類型、文學書寫,對台灣社會百態的著墨、對環境議題的關注、對文化現象的體悟。
張亦絢(作家):常婷或許就是未來二十年裡,將帶來最強刺激與最大可能性的台灣小說家之一。」
蕞爾小島在各種族裔、文化與信仰間相互震盪下,處處充滿微小信仰、流動各種信念,舊的鬼魅形貌已隨著時代隱沒,新的神靈意涵於焉而生。
邱常婷的中篇小說集《新神》,收入五則中篇小說,集現實與奇幻於一體,各自獨立卻又巧妙串接:
〈千萬傷疤〉中阿麗莎與小麥的水火邂逅,融道教乩童文化/BDSM密教儀式的肉身苦痛,開啟另一扇長大成人的門扉;
〈花〉爬梳家族生命記憶的酒店女子,在現實生活與記憶朦朧間,一步步接近外婆口中「花精」的真相;
〈火夢〉描繪出身東部的戴姨,為抽絲剝繭女兒遭逢的意外,再度喚起童年與部落火神首次連結的命定時刻;
〈殺死香蕉樹〉敘說車禍意外撞來的謎樣女子品琴和大學生透露的家族祕密、是非矛盾,都將被砍殺如香蕉樹塊莖,在死亡前懺悔;
〈群山白且冷〉遭逢風災的小鎮,死傷、失蹤未知,鎮警巴布與老神父盧卡欲追索失蹤的孩童,在亡魂鬼魅徘迴的山林間,意外地發現了濕漉漉的祖靈之境……
《新神》五則中篇小說,角色間微妙連結,以不同的面相照見人們生活中微小的信仰,或有歷史文化的脈絡可循,或純然只是他們自己的幻想,這些面貌不清的嶄新神靈,都將引領眾人前往未知遠方。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張亦絢(作家)
國內知名作家/獨立書店職人聯名好評神推
朱宥勳、何敬堯、林秀赫、神小風、瀟湘神(按筆畫順序排列)
好評推薦
我們穿越生活的鐵窗,像菸一般跟著人物走進深淺不一的悲傷裡頭,在作者筆下,靠近那些堅韌而不肯結痂的傷痕。──陳瀅羽(三餘書店店員)
遊蕩在常婷小說的人物,總是讓讀者隨之在現實和未知之間迷路、尋路。閱讀《新神》,請盡情享受被虛無與真實拉扯的痛快感。──詩涵(島呼冊店店長)
《新神》是邱常婷繼《怪物之鄉》、《天鵝死去的日子》後,說故事的元素與意涵更加深了一級的小說作品。曾覺得台東好山好水好無聊的人更不應該錯過這本,一旦開啟你就會被吸進另一個奇特又極幻的國度。──素素(晃晃二手書店店長)
邱常婷
生於1990年春,東華大學華文所創作組碩士畢業,目前為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作品列表:《怪物之鄉》、《天鵝死去的日子》、《夢之國度碧西兒》、《魔神仔樂園》。
工作信箱:sufferknight@gmail.com
邱常婷的「變形」三義:讀《新神》有感
張亦絢
我讀常婷的小說,往往有種興奮之情。一是可以感覺到,她寫著除了她以外,別人都寫不出來的東西;二是雖然看得出她也受各式駁雜的雅俗藝術影響,形式上更偏向能納百川,但總有某個時刻或處理,她還會令人心頭一緊,因為我們會發現,這並不是只甘於格局漂亮的作者,她的想法更深沉,最後往往也能走得更遠一些。
上述這兩個特質看似普通,保有並不容易,卻是創作可大可久的基礎:一個人能走自己的路,就是為世界開了新路。這是為什麼我認為,常婷或許就是未來20年裡,將帶來最強刺激與最大可能性的台灣小說家之一。以下我就想以三種不同的「變形」,談談《新神》。
01.人的樣子不是人的樣子
「變形」的意思可以很一般,水、肥皂與鞋子都可能變形,原因可能是物理、時間或不當外力。人也會變形──水變形成冰或水蒸氣,人變形,會成為什麼?想來不會是雪人。
《新神》裡面,人變形與變形人的意象,貫穿全書。〈群山白且冷〉中的神父從講道者變成發不出聲音的人,這是變形;〈殺死香蕉樹〉中,隨著敘述版本的翻轉,人物就像雙面神雅努斯(Ianus/Janus),在受害者與加害者善惡兩極之間,有如走馬燈般變貌;〈花〉之中,其他人記得小玉在電影〈河神之心〉的表演,初始的小玉卻記得,是大家把她與其他人弄混。〈千萬傷疤〉之中,結合了放浪形骸與個人密教意味的BDSM,使肉身與關係可藉疼痛與危險,延展伸縮與深化,這是特別外顯的變形;此外,使女兒「成人」或餵兒子毒的兩種父親,同樣也造成了雙方幾乎不可逆的變形。〈火夢〉裡,一度「你把頭髮一直塞到我尿尿的地方」──想把頭髮從嘴與陰部放進女兒體內的母親,這種「人的樣子」很脫箠、駭人嗎?然而,從母親角度是「她滿懷對女兒的憂心,害怕女兒與自己一樣,漸漸成為沒有內在的空殼。」──所以才導致想「填充女兒」的愛之瘋狂,兩相比較,究竟哪種變形更震撼人呢?
變形可以是「不對了、奇怪了、少了或多了」──但也可能是「轉變之間、亦彼亦此、兩者皆是、框架之外」──換言之,是進行中的意義與尋找中的創造。〈群山白且冷〉中,死了至少兩個小孩,然而,牽動我們的,還有巴布在末尾與神父盧卡的面質──盧卡並不是讓巴布做巫師的「妹妹」燒掉巫師箱的同一個神父,但是盧卡仍然代表了巴布想要與其對話的「友敵」:「……有一天〔……〕我們會信你們的神,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們本身對自己的東西有某種自卑……。」這甚至不能算完整的對話,但說不下去的巴布還是說。說話不見得是為了開討論會,而是「從失語人走向發聲人」的標記,這是變形的另一個作用。
在此之前,盧卡做了彷彿「冬嶼號船隻在山上走」的奇異舉動,把埋在河邊小女孩莉絲父親的身分證明取出給巴布,巴布就意會殺人未遂的是神父,這是以夢溝通的狀態:因為殺身分也是殺人。巴布在尋找小孩的一路上,不時回想「妹妹」變成黑色雲豹來找他,縈繞於巴布心中的很可能是:他的遠離部落與失約,與神父停留在部落,這兩者與「妹妹」命運的關係該如何界定?如果神父對部落的影響是「過度」,巴布是否是「過少」?
從某個角度來說,任何他人都可能是自己的變形,因為有另一個人,我們才可以比較,發現被遺忘或不察的自己。山吉與莉斯,就使巴布與「妹妹」的記憶浮出,因為他們都有同樣的遊戲,同樣的承諾。
【預購】觀山海(手繪196隻奇獸異族,閱讀中國神話之源起,最美的《山海經》圖鑑)◎杉澤、梁超(繪者:杉澤)
平常價 $71.00原來J . K.‧羅琳和《怪獸與牠們的產地》之怪物原型,可以在這本書找到!
閱讀《觀山海》,沉浸在古老東方的夢境與想像中,通過知名90後百鬼繪師──杉澤的典雅水墨畫筆,帶領我們追尋失落的上古世界,重現志怪傳奇《山海經》的瑰麗。
太虛的異獸,如夢如幻,躍入人類遠古的記憶底層,晦澀幽微的文字,翻攪人類想像的深泉。《山海經》是中國最早的人文地理誌,也是古代神話傳說最豐富的一部奇書,充滿了豐富的想像,保存了大量的原始神話。
關於《山海經》,文人史家如此認為:
司馬遷:「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矣。」
郭璞:「非天下之至通,難與言山海之義矣。」
陶淵明:「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袁珂:「吾國古籍,瓌偉瑰奇之最者,莫《山海經》若。《山海經》匪特史地之權輿,乃亦神話之淵府。」
山海經的圖像經歷不同時代不同畫家的繼承與創新,賦予了這部書在不同時代有新的想像意義和存在價值。知名90後百鬼繪師杉澤,透過細膩而鮮豔的水墨畫筆,引導你踏入絕美而妖冶的山海幻獸之境,呈現新的藝術美學,展示年輕世代豐沛的想像力和創意靈感。
在《觀山海》,有掌管天帝密都的山神「武羅」,他說話的聲音十分悅耳,像是玉器敲擊碰撞的聲音。
有日夜叨著石子投向海中的鳥兒「精衛」,她曾是炎帝的小女兒,在東海游泳時,不幸溺水而亡。
有長得像小豬一樣的「當康」,要是那一年將要有大豐收,牠就會跑出來,歡欣的跳躍嘷叫。
有一種雌雄同體的異類叫「類」,牠長得像貍貓,據說只要吃了牠的肉,就能平息人的嫉妒心。
還有一種全身五彩、極為珍貴的瑞獸「騶吾」,若能騎在牠身上,便可在一日之內馳騁千里。
《山海經》裡看似荒誕不經的描述,或以拼接方式呈現的物種形象,實則包含先民對世界的觀察及恢弘的想像。繪者杉澤透過「感」的方式,仰望那個時代的神祕與瑰麗,從中獲取大量的靈感,創造出絕美而妖異的奇幻世界。撰文者梁超則以「理」解讀,探索其地理、宗教、歷史、民俗、動植物等方面的淵緣及由來,賦予這些玄妙傳說一個紮實的根基。
本書《觀山海》是一部內容豐富、圖文並茂的《山海經》圖鑑兼讀本。縱觀山海,提筆畫神,繪者杉澤在讀《山海經》的過程中積累靈感,查閱《中國神怪大辭典》、《淮南子》等大量書籍,花費三年時間構思並繪製了數百幅絕美異獸形象,將古老晦澀的文字演繹為筆下妖冶唯美而不失大氣的畫作,配以精練的原文及精妙的解讀,為華夏上古志怪傳奇插上另一種想像的翅膀。
撰文者梁超亦對中國傳統文化典籍《山海經》有著濃厚興趣,他的譯注在以郝懿行《山海經箋疏》為底本的基礎上,參考了郭璞、袁珂等人的校譯版本,力求以通俗易懂的白話文進行註解,同時多方參閱古典書籍,做了大量的故事延伸,補充了許多新奇有趣的知識。可以說,《觀山海》是一部絕美的現代版《山海經》。
杉澤
原名李一帆,畢業於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國風美學畫師,自由藝術工作,致力於東方水墨插畫藝術,在繼承國風底蘊的基礎上敢於挑戰傳統繪畫方式,形成了妖冶唯美且不失大氣的獨特風格。曾獲第九屆中國金龍獎最佳插畫提名,作品多次參展於國內知名藝術大展,並收錄於《中國百位插畫師黑白作品精選》等。已出版圖書:《黑白畫意:專業手繪插畫攻略》、《洛煌笈》等。
撰者簡介
梁超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媒介文化,傳媒與社會等,與杉澤合作完成《觀山海》一書,負責該書參考資料的搜集和文字內容的寫作。
得知要把手裡這套山海經的讀書筆記集結成冊時,內心是惶恐的。《山海經》作為一本保存中國神話資料最豐富的奇書,憑藉著自身的魅力,成為了許多學者前輩研究的對象。不過好在沒有太多畫師成體系的去繪製山海經裡的神人異獸,所以僥倖得到了一絲底氣,能繼續畫完這套《觀山海》。
最開始動筆時,並沒有給自己設立太多目標,比如完成度、完整度等。在創作前40張時,更多是帶著一種學習和記錄靈感的態度,當手稿數量漸漸多起來後,反觀最開始畫出的筆記,突然發現了不少問題,比如元素選擇不夠謹慎、色彩搭配缺乏考究等。此時我找到了對中國神話同樣喜愛的好友梁超,希望他能以更專業的角度,給我一些創作上的建議,同時對一些問題較大的手稿重新做出修改和調整。不知不覺大家也就以這種探討的方式合作了起來。
理解《山海經》,一般有兩個途徑。一是以「理」入之。《山海經》除了包含神話傳說外,在地理、宗教、歷史、民俗、動植物等方面都有著大量可供人們去探索的空間,在這裡就不多展開了;再者是由「感」而發,神話裡那些看似荒誕不經的描述、或以拼接方式呈現的物種形象,實則包含著先民們對世界的觀察及恢弘的想像。我們通過「感」的方式,可以仰望那個時代的神祕與瑰麗,獲取大量的靈感。作為一個畫師,去詮釋心中的《山海經》時,不免以「感」的層面更多,好在此時梁超會以「理」的方式向我提供更多的視角,使每次創作得到一定的平衡,不過於天馬行空。
從2015年開始繪製《觀山海》,中途遇到了不少困難,多虧家人和朋友一路支持,才能將其集結成冊。雖然有幸出版,但我深知自己尚有許多不足,希望在未來的時間裡,能繼續努力學習,畫出更多與中國神話相關的作品。
【預購】編輯樣Ⅱ:會編雜誌,就會創意提案!◎王聰威
平常價 $42.00【預購】諸神的起源:四萬年的信仰、信徒與信物,見證眾神世界史(Living with the Gods: On Beliefs and People)◎ 尼爾·麥葛瑞格(Neil MacGregor)(譯者:余淑慧)
平常價 $68.00「我們」是誰?誰才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政治問題,其實也是信仰問題。
當我們決定如何與諸神共處,我們也決定了如何與彼此共存。
今日,在印尼、奈及利亞、緬甸、埃及,有些社群會遭受攻擊、有些個人會遭到殺害,理由都是他們的信仰使他們在自己的國家裡變成了陌生人;許多國家的移民政策(尤其是美國)當中那些反移民的論點通常都是以宗教的語言表述;法國政府禁止婦女在公開場合穿戴布卡;瑞士舉行全民公投,禁止穆斯林建立清真寺宣禮塔;德國的德勒斯登有數千人定期上街遊行,抗議所謂的「伊斯蘭化」。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宣稱他們的國家利益和完整性遭受藏傳佛教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的威脅,即使後者流亡海外,其所擁有的唯一權力不過就是他所代表的宗教信仰。
宗教,或說信仰,從來就不只是宗教信仰。
每個社會都會有一套建立認同的信念和假設,它界定人存在的意義、區分社群,在許多地區甚至是政治的動力;這套信念和假設通常被稱為信仰、意識形態或宗教,但它絕對不只是「信仰」或「宗教」。
《諸神的起源》綜觀歷史、環視全球,審視器物、地景和儀式活動,書中不討論宗教史,不探討信仰,更不會替任何信仰體系辯護;本書探究的是這套共有的信念對社群或國家的意義、它如何形塑個體與國家的關係,以及人們在這套信念底下究竟相信些什麼、依何而行動,透過怎樣的方式定義「誰能夠成為我們」。
第一部 我們在天地間的位置:各個社群對宇宙自然的理解不同,這些故事與動物、火、水、光,以及四季相關,從理解衍生的儀式強化了社群的身分認同。
第二部 因為相信,因而相聚:透過社會性的儀式慶典、共同祈禱歌唱等活動,讓短暫的生命得以被納入社群,個人的生命跨越世代與其他生命互動。
第三部 信仰的劇場:人們如何以公開的儀式展示對神的信仰,又如何重新定義並想像精神上的社群;以及在這樣的場域,政治與宗教如何密不可分。
第四部 神像的力量:神聖的雕像和畫像引領信徒走進一個文字無法描述的世界,人們透過想像共處一個時空,塑造團結,得到指引和保護的力量。
第五部 一神還是多神?:人該如何與自己的神相處,又該如何與他人的神明共存?這位神或許是一位至尊崇高的存在、或許是人性化的群神,也可能是生活在我們四周的地方神靈。
第六部 人間的權力與神聖的力量:信仰如何在人統治的國度裡茁壯成長,而國家之於信仰又可能發生什麼困難與問題。
BBC Radio 4和大英博物館攜手合作,由前大英博物館館長、知名作家尼爾.麥葛瑞格執筆撰述。
全新觀點切入人類的信仰,以物件、地景和儀式活動,探索宗教對於人類社會的重要性和歷史意義。
超過200張精美全彩圖像,透過珍貴的物件、藏品、繪畫、地景、歷史照片,構成一部信仰的敘事史。
本書特色
◎BBC Radio 4和大英博物館合作,透過物件、地景和儀式活動,探索信仰之於人類社會真正的重要性和歷史意義。
◎闡明宗教與政治的複雜關係,並透過場景和歷史人物事件描述,為當今世界衝突根源提出新解。
◎透過物件構成一部信仰的敘事史,並以此作為了解不同社群的入口,研究他們如何想像、定位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
好評推薦
這部流暢易讀的宗教研究作品顯示宗教對我們這個世界十分重要,過去如此,現在亦然。……任何想讓生命更為豐富的人——就算無法改變他的生命——都能從這部傑出的作品中獲益。——《倫敦標準晚報》
麥葛瑞格以豐富的學養,開拓了許多新的觀察角度,職是之故,《諸神的起源》才如此令人印象深刻,啟發人心。——《星期日泰晤士報》
文字清晰,風格獨具,照片更是精彩絕倫——全書總共收入彩色與黑白圖片兩百三十張。一部精緻的通俗作品,討論的主題是宗教的物質史。——《書目雜誌》
一趟宛如旋風般快速,但又令人深感愉悅的世界宗教之旅……既是一部優秀的比較宗教研究,也是一部令人省思的精彩作品。——《科克斯評論》
尼爾.麥葛瑞格(Neil MacGregor)
曾於牛津修習法語、德語,法國高等師範學校修習哲學,最後於英國考陶爾德藝術學院取得藝術史博士,1987-2002年擔任英國國家藝廊館長,2002-2015年擔任大英博物館館長。大英博物館在其領導下,短短時間內業績蒸蒸日上,參觀人次倍數成長。2015年成為柏林的洪堡論壇創始人。
著有《看得見的世界史》、《莎士比亞變動的世界》、《德意志:一個國族的記憶》,皆被翻譯成多國版本。其中《德意志:一個國族的記憶》,因透過不同媒介傳達其理念而獲頒獎項,包括英國人文社會科學院為鼓勵跨文化的理解,所頒發的納耶夫.艾爾-羅德漢獎;德國的岡道爾夫獎、歌德獎章,和德國國家獎。
2017年麥葛瑞格與BBC Radio4再度攜手合作一系列節目,以大英博物館裡的珍貴藏品及各地的珍貴照片,講述信仰的故事,集結為《諸神的起源》一書。
譯者簡介
余淑慧
師大翻譯譯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現任政大英國語文學系兼任翻譯理論教師。曾獲第十七屆梁實秋翻譯文學獎譯文組首獎。熱愛翻譯、藝術、文學與香草植物。近作有中英雙語賞析譯注版《漂鳥集》、《新月集》兩種。
思想與歸屬
《諸神的起源》這本書描寫人類生存的其中一個核心事實:每個已知社會共享著一套遠遠超越個體生命,足以建構共有身分的信念和假設──你可稱之為信仰、意識形態或宗教。這樣的一套共有信念具有獨特的力量,足以界定人的意義與區分人的社群,而且在今日全球許多地方還是政治的推動力量。有時候這套共有的信念是世俗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民族主義國家;不過在歷史的長流中,其性質主要還是宗教的──廣義的宗教。毫無疑問的,這本書不討論宗教史,也不探討信仰,更不會替任何一個信仰體系展開辯護。事實上,這本書綜觀歷史、環視全球,嘗試審視器物、地方與人類活動,藉此探究共有的宗教信念對一個社群或國家的公共生活中究竟具有甚麼意義,了解這套共有的宗教信念如何形塑個體與國家的關係以及如何變成定義我們之所以成為我們的主要構成因素。我認為這當中可能的原因是:當我們決定如何與諸神共處的同時,我們也決定了如何與彼此共存。
信仰回來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西方世界有史以來第一次沐浴在繁榮的氣氛中,時間長達數十年之久。美國提供大部分國民及其移民一個看似永遠不會停止上升的生活水準。在英國,首相哈羅德.麥克米倫(Harold Macmillan)在一九五七年對英國民眾說了一句很著名的話,指出他們的生活「從來不曾這麼好過」。英國民眾十分同意他的看法,他也很順利地贏得接下來的選舉。從西歐到北美,經濟成長成為典範;整體說來,和平正帶領著人類走向富裕之路。
至於世界上其他地區,蘇聯與美國正陷入艱苦的衝突,有時是軍事上的,但更常爆發的是意識形態上的對立。兩國彼此較勁,看誰能爭取更多的新成員接受他們各自偏好的政治信念──馬克斯的國家共產主義或自由民主的資本主義。由於這兩種主義基本上都是經濟方面的主張,美蘇之間的論辯越來越失焦,漸漸脫離對自由和社會正義的不同看法之辨析,反而把論爭的焦點放在哪種政治主張可以為社會提供較多的物質利益。不過,這種發展一點也不令人驚訝。
這種把理念及其物質成果予以省略──或等同──的原則,我們這裡有一個很顯著的例子:美元紙鈔──或者更為精確一點:兩元美金紙鈔。雖然美國大部分的人民是基督徒,不過美國當年建國時,憲法即曾清楚寫下一個準則:新國家不能建立一個既定的宗教。但是到了一九五六年,為了與堅守無神論的蘇聯拉開更明確的區隔,美國國會提出一個辦法:在公共場合使用那句長久以來大家都耳熟能詳的片語:「我們信靠神」(In God We Trust)。美國國會最後決定把這句片語印在廣為流通的紙鈔上,而不是印在建築物上或國旗上。雖然不是刻意的,但是這個決定卻充滿了象徵意義。從那時候開始,這句片語就一直印在美元紙鈔上;而且在十元的紙鈔上,這句片語就飄浮在美國財政部的屋頂上方,充滿了保護的意味。從十九世紀開始,有一句令人莞爾的片語「萬能的美元」(Almighty Dollar)曾四處傳揚,警告人們不要把神與拜金主義(Mammon)相提並論。不過現在不同了;最能界定美國的其中一個信念,現在就展現在美鈔上面,而美鈔是美國最令人欽羨的成就的表徵。
表面看來,美元鈔票上面印製的新片語彷彿宣告神在美國政治系統之中佔據著崇高的地位,就像二十世紀美國版本的「上帝的恩寵」(Dei Gratia)──英國紙鈔上跟元首圖像印在一起的片語,或伊斯蘭國家的硬幣上面印鑄的《可蘭經》經文。事實不然,這裡的意義幾乎剛好是相反的。
物質與精神這個令人驚異的結合,在美國這裡並不代表往神權政體靠近,遠非如此。相反的,那是一個代表倫理與經濟之間的平衡已經發生重大改變的徵兆。不論在公領域與私領域,宗教組織在大西洋兩岸所扮演的角色日漸隱退。兩地的社會變得越來越世俗化──歐洲可能改變得比較快一點;而且越來越少人上教堂參加傳統的宗教儀式。一九六八年,「改革份子」從經濟不公平這個觀點提出抗議,但是他們幾乎不曾提到神,更別說信靠神。一九八○年代末期,蘇聯的共產主義垮台之後,世界各地的人們看法幾乎是一致的,亦即美蘇之間的意識形態之爭已經結束:資本主義已經贏得鬥爭,共產主義已經衰落,宗教也已經枯萎。此時如果人們還有所謂的信仰──亦即一套人人共享的信念,那麼這個信仰就是物質上的安樂。一九九二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柯林頓說了一句令人難忘的話:「現在是經濟當道呀,傻瓜。」沒有人反對他的這個見解;他贏得選舉,成為美國總統,就像在他之前的麥克米倫一樣。
二十五年後,讓富裕的西方國家感到驚異與困惑的是:各種宗教組織在全球各地紛紛崛起,再度登上政治的中央舞台。這種繁茂的形勢,自十七世紀的歐洲之後就極為少見。現在信仰形塑著全球大部分公共論辯,冷戰期間那些充滿競爭的實利主義如今已經被取代。瀰漫整個中東地區那些殺氣騰騰的衝突,其所表述與爭辯的,已經不再是經濟問題,而是宗教問題。在政治上,巴基斯坦和以色列都是世俗國家,這是毫無疑問。但是這兩個國家的宗教色彩現在卻越來越濃厚。在印尼、奈及利亞、緬甸、埃及這幾個國家裡,有些社群會遭受攻擊,有些個人會遭到殺害,其理由都是因為他們的信仰使他們在自己的國家裡變成了陌生人。印度的憲法明白規定所有宗教都是平等的,但是如今有人呼籲政府擁護一個明顯是印度教的身分認同──嚴重地影響到某些信奉伊斯蘭教或基督教的印度人(第二十五章)。許多國家的移民政策(尤其是美國),當中那些反移民的論調通常都是以宗教的語言來表述,即使大部分國家都抱持不可知論的歐洲也是如此。巴伐利亞總理主張在政府建築大樓架設十字架,作為巴伐利亞認同天主教的身分標記;法國政府禁止婦女在公開場合佩戴全罩式頭巾布卡(burqa)(第二十八章);瑞士舉行全民公投,禁止穆斯林建立清真寺宣禮塔(第九章);德國的德勒斯登(Dresden)有數千人定期上街遊行,抗議所謂的「伊斯蘭化」(Islamization)。世上人口最多的中國宣稱國家利益和完整性遭受藏傳佛教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威脅,然而後者流亡海外,其所擁有的唯一權力不過就是他所代表的宗教信仰而已。
一九七九年,伊朗發生伊斯蘭改革運動,世俗世界當時曾為此深感震撼。在當時看來,這項改革運動似乎與歷史的潮流相牴觸,現在看來反而是個前兆──宗教復甦重返的前兆。遭受英國與美國干預數十年後,伊朗的政治家在深受屈辱之餘,同時也發現了宗教是界定與宣稱其國家身分認同的一種方式。自此以後,許多國家也走上同樣的道路。在世界上許多地方,經濟繁榮那令人寬慰的政治願景已經隱退,取而代之的是那種透過信仰表達的身分認同的修辭和政治──通常是暴力的政治修辭。這樣的情景是六十年前人們想都不曾想過的。然而這樣的改變也不應該讓我們感到驚訝,因為這事實上是一種回歸,回歸到人類社會的普遍模式。而這正是本書討論的其中一個觀點。
與故事同在
「為了生存,我們給自己說故事。」瓊.迪迪安(Joan Didion)以這個著名的句子展開一部散文選集,描寫一九七○年代,她在世俗化的美國遇到的經歷。這部選集雖然不是宗教上的反思,然而書裡所說的正是那種我們所有人都會有的需要──我們需要故事來整理我們的記憶和希望,我們需要故事來給我們的個體與集體生活一個形式和意義。
我們將從現存最古老的考古證據開始講故事;這個證據出現在歐洲的一個洞穴裡,年代是冰河期末期。我們在第一章會看到:擁有一個超乎本身的信仰的社會似乎比較能面對存在的種種威脅,比較有機會生存和繁衍發展。二十世紀初,法國社會學家艾彌爾.涂爾幹(Émile Durkheim)即提出一個想法:如果一個社會沒有那種超越自身的故事──他稱之為「一個會建構自身的概念」,就不會有社會的存在。對涂爾幹而言,那些故事所展現的理想,還有演出那些故事的慶典──這些全部是構成任何共有信仰系統的基本元素。就某個意義來說,那些故事就是社會本身。我們若失去故事或忘記那些故事──不管基於任何理由,我們就真的不復存在,集體地不復存在。
許多信仰的系統幾乎都含有一個敘事描述現實世界如何被創造、人類如何來到這世界、人類和所有生物應該如何在這世上生存。但是這些故事及其伴隨的儀式所陳述的通常不只這些。這些故事還會告訴群體中的成員彼此該如何相處。最重要的是:這些故事也會述及未來──那些會持續存留的社會面向,即使人一代又一代地死亡與消失。在一個關於歸屬感、代代相傳的故事裡,生者、死者和那些尚未出生者全都有各自的位置。
在任何社會裡,最強大且最有意義的故事是人們世世代代累積創作的。這些累世創作會被重複述說、改編、流傳、吸納進日常生活,並且會被儀式化和內化,以致於我們通常不會意識到我們仍然生活在遠古祖先所敘說的故事裡。在一個我們觀察得到但無法完整理解的模式中,這些創作給了我們一個獨特的位置──而這過程我們幾乎完全難以察覺。不過,只要我們──還有其他人──重複經歷我們最熟悉的一個序列:星期中的每一天,我們就會看見這個過程。
與時間同在
星期天、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把月亮圓缺的週期分成四個星期,一星期分成七天──這個概念可能始於古代的巴比倫。但是我們現代熟悉的形式有可能來自猶太人,呼應的是創世紀敘述的故事:神用六天創造世界,並在第七天休息,並且命令人類和動物也要這麼做和這麼安排生活。這樣一來,我們的每一個星期都把我們連結到「時間」的開端,因為我們的工作和休息都圍繞著星期中的日子來安排,我們的存在就依照這個韻律不斷周而復始。不過,星期之中的日子所代表的意義尚不只此,至於這些意義為何,端看我們的語言和我們的信仰而定。在英文中,我們給星期日子的名字繼承自古人對時間循環的思考結果,猶如我們會觀察太陽、月亮和星體在天上運行的模式那樣。而且這些名字述說的故事僅僅對說英語的人有意義,因為其他民族的星期名字跟我們並不一樣。
星期天(Sunday/太陽之日),星期一(Monday/月亮之日)。我們的一星期始於太陽與月亮──我們差不多每天都會看到的星體,而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又分別標誌著年份和月份。在大部分西歐地區,跟在「太陽之日」和「月亮之日」後面的,都是我們平日很容易觀察到的星體。在羅馬語系的語言中,這個現象尤其清楚:火星(Mars)對應的是星期二(martedi/mardi),水星(Mercury)(meroledi/mercredi)對應的是星期三;木星(Jupiter/Jove)對應的是星期四(giovedi/jeudi);金星(Venus)對應的是星期五(venerdi/vendredi)。這個星體秩序雖然可能會讓現代天文學家感到很驚訝,但是這是羅馬人遵循且留給我們的順序。大約在公元七世紀,英國人把那些跟羅馬神祇有關的星體重新命名,換成北方諸神的名字。這幾位北方諸神的盎格魯.撒克遜名字依序如下:提爾(Tiw)、沃登(Woden)、索爾(Thor)、富里吉(Frige),這幾個神名就是現代英文中的星期名字,依序為提爾之日(Tuesday)、沃登之日(Wednesday)、索爾之日(Thursday)和富里吉之日(Friday)。到了星期六,前述這幾位樸實的盎格魯.撒克遜神祇張開雙臂,歡迎羅馬農神薩圖恩(Saturn/土星)加入祂們的行列,因此我們有了薩圖恩之日(Saturday)。薩圖恩這位來自羅馬的移民神祇固執地保留祂的拉丁名字,從而讓我們的星期日子變成一個由德文與拉丁文混合而成的獨特組合,就像我們的語言本身那樣。
既然我們的星期名字繞著太陽、月亮與五大行星的週期運轉,每一星期的意義就不僅僅只是一段時間長度──暗含許多年的時間長度而已;事實上,這意味著我們每星期都擁有許多神祇的陪伴,還有廣闊的空間也與我們同在。整個太陽系就藏在每天的星期名字裡──這種時空連續一體的概念發源自古代地中海世界,並流傳到了北歐。在英文裡,一週之時間流轉就是一部簡明的天文史;生活於其間的我們仍然每日與我們祖先的諸神,與我們的征服者的神生活在一起,共處在一個古老但穩定的時間結構裡。
人們顯然很樂意以此方式給星期日子命名,令人驚訝的是,此種命名方式不僅可見,而且還可佩戴。在一條十九世紀的義大利彩色寶石手鍊上,我們看到太陽和月亮分別位於手鍊兩端,中間依序排列著各個行星,並以浮雕的技法刻著與各個行星相應的諸神神像,呈現典型的羅馬風格。這條手鍊雖然是在義大利製作的,其意義卻只有懂英文的人才能理解,因為英文的週末名字與歐洲南部的週末名字迥然不同。在義大利文(還有法文與其他羅曼語文)中,過了星期五(Friday),隨之而來的不是薩圖恩之日(Saturday);薩圖恩之日被取而代之,因為星期日子的命名系統轉換成另一個不同的宗教世界。換句話說,這位羅馬異教神祇讓位給猶太人唯一的神的安息日(Sabbath),即Sabato(義大利文的星期六)和Samedi(法文的星期六)。過了安息日之後,迎接人們的不是「太陽神之日」(Sunday),而是Domenica(義大利文的星期日)或Dimanche(法文的星期日),亦即天主(dominus)之日。拉丁文影響之下的歐洲,週末的命名方式不再與天體的運行有關,而與我們如何在地球上禮拜敬神有關。因此,星期中的日子給時間一個架構,把我們的例行日常生活放入一個模式裡,裡頭既有宇宙的和諧,也有社會的秩序。
七天構成一個星期──在現代這已經成為全球現象。但是世界各地的每一天,其命名方式各個不同。這種差異訴說的是當地的故事,至於故事如何,端看其習俗和語言如何而定。大部分受到羅馬天主教文化影響的歐洲國家保留了與羅馬行星神祇相應的星期名字,即使羅馬天主教在當地早已被其他宗教取代。羅曼語族的國家則添加了猶太聖日和基督教聖日。不過在東歐和中東地區,希臘東正教拒絕接受那些錯置的異教神祇,還有以其名字命名的星球名字;他們選擇遵循猶太人傳統的命名模式──這個極為不同的命名方式後來也被穆斯林接手採用。對這幾個地區的人們而言,星期日子有個明顯的中心:那位唯一的神,而這一天是專門用來崇拜禮敬那位神。對穆斯林而言,這個主要的中心日子是星期五,猶太人是星期六,基督徒則是星期天。至於這一天之外的其他日子,他們也不用異教徒的神祇來命名,而是以序列的方式來指認,即第二天、第三天等等。所以在希伯來文、俄文或阿拉伯文裡──就不多談其他語文了,星期日子的運轉訴說著一個相當不同的故事──那是一個關於積極實踐信仰和一神論的故事,關於那位獨一無二的神,以及關於我們的生活模式如何圍繞著那位唯一的神來安排的故事。毫無疑問的,這位神絕對不會願意與其他異教神祇分享時間(第二十二章)。
對世界上大部分人來說,給星期中的每一天命名意味著宣佈──不管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地──你獨特的社群的宗教歷史。這就是為甚麼反宗教信仰的法國革命份子那麼急於設計一份類似公制系統,可供全球人們使用的日曆。要設計這樣的一份日曆,他們的結論就是廢除現有的星期記日法,改用十進位的計算法(第二十九章)。這想法很合乎邏輯,他們也相信這個計算法應該可以普世通行。但是就像前文提到的,過了一百多年之後,那些舊日的神祇又回來了。
給星期中的每一天命名或許牽涉的層面很複雜,不過當人們思考該如何紀年的時候,世界各地的文化差異更大,大家的態度也更尖銳。該從哪裡開始計算年?我們的時間──或者更為精確地說,我們的故事是從哪裡開始的?對猶太人來說,那是指耶和華創造世界的那一刻;對羅馬人來說,那是指他們的建城之日。無論如何,這兩個例子都完美地展示了他們各自的觀點,顯示他們在世界歷史所佔據的位置。但是對世上其他人來說,年的開端意味著世界重新開始、萬物重新復生的那一刻。對基督徒來說,那是指耶穌出生的那一刻;對穆斯林來說,那是指先知從麥加(Mecca)遷移到麥地那(Medina)、信眾的社群開始成形的那一刻。封建中國的每個王朝都以一個新的年號開始。對法國革命份子而言,一七九二年是法國的第一年,因為這一年他們建立了共和制,成立了新政府。墨西哥阿茲特克人(Aztec)的年既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他們是用一種複雜的、以五十二年為一循環的單位永無止盡地重複。簡而言之,我們在此找不到一個普世共有的故事。計年就像計日一樣,傳達的是每一個社會獨特的想法:關於他們的社群身分,還有關於他們在時間的長流裡所佔據的特別位置。
過去兩百年來,歐洲與美國持續發展的權力已經帶領(或強迫)大部分世人依照他們的方式來劃分歷史時間,亦即以耶穌基督的誕生年份來劃分成基督紀元前(BC/Before Christ)和基督紀元後(AD/Anno Domini)。許多民族雖然有各自的信仰,但是他們大致都同意使用這個紀年法;不過可以理解的,大部分人拒絕使用BC和AD這兩組字母,因為使用這兩組字母即表示支持(或者至少承認)獨屬基督教信仰的敘事。相反的,他們比較喜歡中立的觀念。因為這樣,自十九世紀以來,公元(Common Era)的紀年標準越來越受到歡迎,這個紀年法雖保留了基督教的歷史,記載了許多據傳是耶穌降生以來的事件,但是重新予以命名,改為CE(公元後)和BCE(公元前)。
公元紀年法這個概念十分巧妙,而且大致上也是個成功的做法,讓人們可以從中找出一個敘述框架,用以包含納入所有人類,不用考慮他們在語言、文化或宗教各方面的差異。但是這是一個很罕見的成功例子。這個案例之可能實現,也許是因為兩個(若或加上伊朗,則有三個)曆法可以愉快地共存,人們可以根據不同的目的予以選擇使用(第二十九章):這是一個泛基督教的、甚至是雙語的時間觀點。但是我們將會看到的是:大部分發生在地方敘述和全球敘述之間的衝突就不是那麼輕易可以化解的。
【預購】武漢封城日記◎郭晶
平常價 $26.00城市,被封鎖了。人的聲音,不見了。
★ 微博首發191萬閱讀次,轉發近5千次,7百餘則留言,1萬多人按讚。
★ 英國《BBC新聞》精選轉載。
★ 美國《紐約客》雜誌、《每日星報》、法國《法新社》、韓國《首爾報社》、阿根廷《號角報》報導。
2020年1月23日,星期四,號稱「九省通衢」的武漢市由於要防止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擴散,宣布所有公共運輸停止運行,隨後湖北省黃岡、鄂州、仙桃、赤壁等城市也跟進,開始了史無前例的「封城」防疫戰,消息一出,舉世譁然。
郭晶是位社工,她以社會工作者獨特的眼光,在封城後有意識地持續書寫、思考、細膩的記下自己的日常生活,寫出了城裡人們的恐慌、懼怕、焦慮和堅強,情感深刻、動人且入微。
即便孤身在封鎖之中,郭晶仍想盡一己之力做點什麼。她盡力關懷城市停止運作時仍需要工作的清潔工、努力發出自己的聲音、記錄周遭的變化。人被隔離的特殊心理變化,以及在此情況下人與人之間連結的重要性與溫暖,是如此真實且讓人憂傷。
城到底要封閉多久?沒人知道。疫情到底擴散得多嚴重?沒人知道。
網路流傳的各種聳動影片,是真的嗎?沒人能肯定。
在即時新聞與資訊傳遞如洪水般每秒不斷沖刷人們認知的現在,我們竟無法確知在一座封閉的城市裡,人們到底過著什麼樣的生活。而在疫情不分國界、距離,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時,郭晶發出的微小聲音因此彌足珍貴,她說:
有人說疫情過去,人們就很快會忘記,但遺忘沒有那麼容易。
我們可能無法記得所有人,但我們大部分人都無法忘記這段時間。
我們還會帶著這段日子的記憶生活下去。
大家擔心的遺忘究竟是什麼?
是我們的社會不能因為這場疫情而有所改善,是下次發生類似的災難的時候依然沒有完備的防控體系,擔心依舊會有人要做無謂的犧牲。
各界推薦
何欣潔(《端傳媒》記者)
吳忻穎(前澎湖/新北地檢署檢察官)
吳曉樂(作家)
李志德(資深媒體人)
李惠仁(《并:控制》導演)
沈秀華(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
林立青(作家)
阿 潑(文字工作者)
陳信聰(公視《有話好說》主持人)
彭仁郁(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黃益中(高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葉佳怡(作家)
葉 浩(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序
郭晶
女權主義者、社工、「074法律諮詢熱線」發起人之一。原先住在廣州,2019年11月搬到武漢市。2020年1月23日武漢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而封城,她自封城開始天天寫日記,紀錄在城裡的生活點滴。
封鎖中的光
1月23日,武漢封城。
這究竟意味著什麼?無人知曉。
有朋友建議我寫日記,雖然我有很多顧慮,但還是開始寫了。因為我是一個社會工作者,而我剛好處於一個事件現場,記錄是我最基本的責任。現在回頭看,寫日記是我在封鎖中重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日記成為我和別人建立連結的一種方式。
要在一個病毒集中爆發的封鎖之城裡生活,本身就有困難。起初最緊要的事情是保證自己的生存,盡量不讓自己生病。
我一開始毫無頭緒,很多判斷都很當下,就連第一次囤食物都是朋友提醒我的。封鎖中的生活很難有長期的計畫,我甚至不知道第二天還能不能出門。
我沒有想到自己能夠堅持每天寫日記。這大概是我第一次這麼做,至今竟然持續寫日記超過了1個月。
日記是很私密的,一般人不會把日記給別人看。但我寫日記之初就是要給別人看的,難免要向別人做自我暴露,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為我們都不會輕易暴露自己的脆弱。把日記公開必然會帶來別人的評論,我盡量不去在意。
這是我的日記,寫作裡必然包含「我」。對此,我也盡量克制,因為我寫的不僅是「我」的日記,更是「我在武漢」的日記。這不是純粹的個人日記,而是用日記的方式進行公共敘事。書寫的過程中,我難免會有情緒,有時候寫完日記後都沒有力氣再檢查一遍,發布後的內容裡於是有一些錯別字,還好大家都很包容。後來有朋友幫忙檢查錯別字,真是感激不盡。
我不是一個專門的寫作者,也沒有什麼文筆。沒想到日記意外得到了一些關注和喜愛。我收到很多人的回饋,很多人表示因此了解了武漢的真實情況,也有人從中獲取了力量。
有一天,我的日記沒有在朋友圈發出來,一個網友在晚上11點多發訊息問我:「一直沒有等到妳今晚在朋友圈的發文,妳一切都還好吧?」這太令人感動了。
不過,寫日記後獲得的關注也讓我有不適感。這次疫情中需要關注的人特別多,很多人需要實際的說明,很多人因為得不到救治而死去。我還活著,這讓我有強烈的內疚感。而且,我還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在這座被封鎖的城市裡,能夠寫作也是一種特權。堅持寫作是此刻我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一種方式。我盡力記錄自己的真實感受,也努力記錄我的所見所聞。
被封鎖的不只是城市,還有資訊。我的日記也遭受了封鎖。我無法忽視自己所在的社會,寫的時候已然帶有一定程度的自我審查。但儘管如此,我的日記還是受到了審查, 發在微博上的篇章被限制了流量,無法自動顯示在別人的瀏覽頁面上,別人要專門點進我的頁面才能看到。而在微信上,我也偶爾會遇到文章發不出去的情況,就連把文字轉成圖片都沒法解決。
持續寫日記的過程中,我把自己的微信QRcode公開在網路上,在封鎖中建立新的連結。有人因此向我求助,或者聯繫到我想要捐獻物資的,我就去聯絡可靠的志工團隊,提供一些微小的幫助。看到疫情期間家暴依然在發生,我就和朋友們商量可以做什麼,聯合綠芽基金會,發起了「反家暴小疫苗」的倡議活動,呼籲大家成為反家暴小疫苗,做積極的旁觀者,可以協助報警,可以手抄或列印反家暴倡議書,貼在社區的走廊或電梯裡。
在這封城時期的日記裡,還有很多我的女權夥伴們的智慧。這段封鎖時期之中,我們每天晚上都會聊2、3個小時的天。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友誼。
我的日記,在一定程度上記錄了我們如何一起度過封鎖。
郭晶 2020年3月4日,寫於武漢
【預購】她們的創作日常(Daily Rituals: Women at Work)◎梅森‧柯瑞(Mason Currey)(譯者:莊安祺)
平常價 $31.00最「心」力作!
窺探143位女性藝術家
如何繪畫、寫作、表演、導演、編舞、設計、雕刻、作曲……
如何迫使世界為她們和她們的成就,騰出空間!
她們的作息、迷信、恐懼、飲食的習慣,和其他精準或不那麼精準的儀式,
召喚她們的意志力和自我紀律,
讓她們保持樂觀和戰鬥力,創造她們的作品。
「她們究竟是怎麼辦到的?」請看看這143次嘗試回答的答案。
《她們的創作日常》所寫的女性來自各種的背景,她們大多數都是在忽略或排拒女性創作的社會中長大的,許多人的父母或配偶強烈反對她們努力把表現自我置於傳統賢妻良母和家庭主婦的角色之上。書中的許多人物都有子女,她們在平衡家人的需求與自己的雄心壯志之間,面臨艱難的選擇。
她們所有的人都面臨觀眾和各自專業把關者的性別歧視,其中包括編輯、出版商、策展人、評論家、贊助人,以及其他引領時尚的人士,這些人無論如何就是覺得男性的作品比較出色。甚至都還沒有考量到女性藝術家內心的障礙,她們要強迫世界為她們和她們的成就騰出空間,並忍受隨之而來的種種憤怒、罪惡感,和怨恨。
書中介紹的女性創作者如:由尤多拉.韋爾蒂、琳.方登、潘妮洛普.費滋傑羅這些在各自專業獨領風騷的翹楚,到備受讚譽的洛琳.漢斯伯里、查蒂.史密斯;由家庭生活中拼湊出零碎時間的克拉拉.舒曼和雪莉.傑克森,到拒絕家庭生活的伊莎多拉.鄧肯和艾格尼絲.馬丁;柯瑞讓我們看到這些女性為她們的藝術所做的各種大大小小(而且始終不渝)的抉擇。
引導這些藝術家的慣例(不論日常與否),琳琅滿目:伊莎貝.阿言德每一本書都選在一月八日開始動筆……希拉蕊.曼特爾靠淋浴來突破文思枯竭的瓶頸(「我是就我所知最乾淨的人」)……黛安.阿布絲做「嚙咬我心」的事……潔西.諾曼厭惡任何例行儀式,視之為「拐杖」……奧克塔維亞.巴特勒不論如何,每天都要寫作(「去他的靈感」)。
讀者將在她們的生活中,看到璀燦的心靈如何運作,為了要創作而做出的種種選擇──拒絕傳統,竊占(或偷藏)夫妻、子女,或該盡種種義務的時間。又如何影響了她們的創作。
她們的創作日常
‧我每天都在與痛苦、焦慮和恐懼戰鬥,我發現緩解病情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斷地創造藝術。──草間彌生,藝術家
‧在非洲的最後幾個月裡,在我明白自己無法繼續維持農場營運之後,開始在夜晚寫作,擺脫白天已憂心逾百次的事務,踏上新的軌道。──伊莎.丹尼森,作家
‧我從不灰心,一直努力作畫,他們讓我服止痛藥工作,這讓我有了活力,讓我覺得快樂。我在石膏護腰和畫布上作畫、開玩笑、寫作。──芙烈達.卡蘿,畫家
‧在寫《恩人》時,我一連好幾天沒吃飯、睡覺或更衣。到最後,我甚至連停下來點菸都不行。──蘇珊.桑塔格,評論家
‧我醒來時,充滿了震撼卻穩定的狂喜,就像拿著裝滿澄淨清水的水壺走過花園,卻不得不把它全部倒掉──因為有人來了。──維吉尼亞.吳爾芙,作家
‧有時候我文思泉湧,覺得正在深入探究一些想法,因此一直工作。但接著,我感到飢餓或疲倦,我心想,可惡,要是我能再持續一小時,就能有些收穫!──珍.康萍,電影導演、製片、劇作家
‧睡眠一直都是我的朋友,讓我復原,是我的速成方案,但正是那些日子,才讓我明白沉浸幾分鐘的價值……你就可以擺脫糾結、安靜、黑暗,隨時準備工作。──多麗絲.萊辛,作家
創作者誠摯推薦
D2(漫畫家)
汪俐伶(服裝設計師)
吳欣芷(插畫家)
追奇(作家)
黃玉珊(電影編導、玄奘大學傳播學院院長)
蔡素芬(小說家)
薛保瑕(畫家)
知名媒體推薦
《她們的創作日常》讓人發現女性創作者常常覺得不得不創造她們的作品。在更早的時代,許多充滿創造力的玫瑰必然在無人知覺的情況下花開花落,而且綻放的花朵很少會不遭逢阻力。如今女性依舊面對種種障礙,有時牽涉到婚姻和兒女的抉擇,有時則是偏見。她們的共同點就是,她們找出了能夠給她們支持架構的日常習慣。
閱讀這些女性的策略深具啟發性,而且往往很有趣。一次把它們全部讀完,就像在遊輪的自助餐品嚐每一道美食,本書就像鮮美耐嚼的典範,開啟精彩的閱讀世界。──摘自《華盛頓時報》(The Washington Times)書評,克萊兒‧霍普利(Claire Hopley),作家
梅森.柯瑞
生於賓州洪斯代爾(Honesdale),畢業於北卡羅萊納大學阿什維爾(Asheville)分校。他的第一本書《創作者的日常生活》(聯經)於2013年出版。現居洛杉磯。
譯者簡介
莊安祺
臺大外文系畢業,印第安那大學英美文學碩士,譯有《西藏的故事》、《托爾金傳》、《翁山蘇姬》、《創作者的日常生活》、《香料共和國》、《森林癒》等書。
巫術掌紋:陳大為詩選1992-2013◎陳大為
平常價 $28.00+2013年全新詩作!
我準備在此遭遇比伊斯蘭早熟兩倍的
詩人 與真神平等
他咀嚼的詩句跟拉爾哈特的太陽
同樣永恆
人們開始在自己的事蹟裡觀望 搭起
駱駝色的澡堂 帳棚 和烤全羊
然後坐下來 等
沒日沒夜的 等
學者作家陳大為,左手寫詩、散文,右手寫評論,以詩和散文屢得台灣、中國、大馬、新加坡各地文學大獎。在詩創作上,陳大為醉心於詩語言與敘事的實驗,無論是《治洪前書》裡的追溯中國神話、《再鴻門》中重新解構與重寫中國歷史,或者在《盡是魅影的城國》中以史詩方式企圖建構南洋華僑移民社會。陳大為詩作一方面營造巨大、恢弘、磅礡的大敘事,一方面出入中國古典/經典文學,形成獨特風格。
《巫術掌紋:陳大為詩選1992-2013》精選自陳大為詩集《治洪前書》、《再鴻門》、《盡是魅影的城國》、《靠近 羅摩衍那》,全書共分9卷,外加序曲、尾聲、後記,附錄作者創作年表、相關評論。
【預購】查無此人◎于是
平常價 $26.00一代人離去,下一代人還沒辦法收攏那些記憶,
又要汲汲營營地去創建自己的生活。
上海七○世代小說家于是的抵抗忘卻之作
一個女兒,伴著一個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父親,
寫遺忘為表象的病徵,寫病的隱喻。
上海小說家于是的《查無此人》,書寫屬於女子子清的兩代故事,當年邁的父親罹患阿茲海默症而漸失記憶,她回到父親身邊,在日常陪伴之間,逐漸貼近陌生的至親,走進他出身的東北,一個亂世中的商人家族與歷史往昔。小說往來於分隔的時空,彷彿舊事零散等待著拼湊,從四○年代以至二○一○年代,不同代的人們,同樣磕磕絆絆地走來。
于是說:「我想寫:在以遺忘為表象的疾病背後,還有一場又一場龐大的遺忘事件:集體的、自發的、被迫的、歷史性的大遺忘。」老年的疾病,在小說中,擴展為一個家族、幾代人遷離與尋根的故事,年輕時的父親從鄉村到城市,如女兒從一國放逐至異國,而她們所牽引的親情、愛情、歷史、病疾,且存放著屬於眾人這漫漫半世紀的共同命運。
文壇好評
專文引讀
彤雅立
張怡微
共同推薦
吳妮民
李欣倫
凌明玉
徐禎苓
張郅忻
(按姓氏筆畫排序)
于是
小說家、譯者,現居上海。
著有《你我好時光》、《慌城孤讀》、《事後》、《一隻黑貓的自閉症》、《六翼天使》等小說和散文。譯過珍妮特‧溫特森、保羅‧奧斯特、史蒂芬‧金等作家數十部作品。
煙火債‧很少的事‧枯榮之小說
張怡微
許多年來,于是的主要職業更像是一個文學翻譯。儘管她曾以暢銷小說名世,主打都市言情,在文學與網路相遇伊始,許多人都讀過她的作品。
于是從事過許多工作,寫過很長時間的專欄、評論。與都會生活中許多獨立女性一樣,她擁抱自我、熱愛旅行。但歷經時光砥礪,終於又回到小說寫作中,契機卻是源於父親的一場病。
在父親被確診為「阿茲海默症」之後,于是的生活慣性被打破了。和父親單獨相處的時光,孕育了《查無此人》這部小說,而直至這本書真正完稿、出版,又經歷了漫長的時間。疾病突然創造了負擔與責任,但換一種方式來想,也許是父親又將于是拉回到更純粹的文學世界中。《查無此人》令她仔細爬梳了父親的來歷、其實也就是自己的來歷;找尋到遙望祖輩的鄉愁、其實正是檢閱現世的哀愁。也令她從一個都會女性,還原為一個普通的女兒。
「我不再是我」。她藉由小說人物「子清」在故事中自陳。「她甚至懷疑,命運要她把前十年欠下的煙火債一次性還清。」
《查無此人》被分割成不同時空,一是父親的身世,出身於東北,一個亂世商人家族;另一個則是女兒子清的內心生活。身世越來越完整,離別就越來越切近。從子清的獨白,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孤獨的女生舉重若輕地介紹著自己的前半生:「我有一個安分的童年,姐姐遠嫁加拿大,大學時母親亡故,兩年後父親再娶,畢業後我獨自生活,沒有固定單位。父親和母親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上海,再也沒有離開,在同一個單位工作到退休,無波無瀾。續弦後他和女方一家住在一起,每年我大概會過去看幾次。父親三年前中風跌倒,同時被宣判得了阿茲海默症。大約一年前就叫不出我的名字了。就這樣。」
顯然,「就這樣」不足以生成一部創作的根基。所謂「煙火債」,更像是子清對於複雜的身世、離散的陰影及撿回一個沒有記憶的父親時的無奈、惶恐、不習慣的淺淺應答。子清的善良、樂觀包裹著敏感脆弱的內心,殘酷的命運橫陳眼前,在審美和批判之間,她選擇了吞下難以細表的苦衷,一頭栽入對新的日常生活鉅細靡遺的描述和接受,以期緩解內心的種種喪氣與哀涼。
女作家書寫「父女關係」是一個經典的母題。如吳爾芙的《燈塔行》、鍾芭•拉希莉的《陌生的土地》、又或者李翊雲的《千年祈願》……父親象徵著權威、尊嚴、品德,女兒對父親的愛看似簡單卻又深厚,看似隔閡卻又溫柔。父女之間,既是男女,又是長幼。如戴錦華所說,在「父親情結」之中,潛藏著的不僅是潛意識、欲望的詭計,而且是女性現實困境與生存困境。
在父親喪失的記憶之後,子清反而奪下了父女生活的話語權。那個被繼母還回來的父親,在她的引導下一點一滴完成日常生活。這本身很反諷,全部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但溫馨居然是真切的,悲傷也是。子清心裡明明白白,她的付出不會有人真正懂得,也不會有人認真記得。父親的疾病與離開,照耀她的孤獨,這種孤獨令他生前的出走、破壞都可以顯得是打發時間的小事。對於子清而言,病魔險惡過任何一個陌生女人,與子清拉扯、搏鬥。子清的孤獨、驕傲,只能令她假裝虛與委蛇,「她挽著他,像一個嫉妒心極強的小老婆,決不允許他離開自己半步,決不信賴外面的花花世界。她挽著他,也像一個耐心的早教老師循循善誘……只有她永遠是父親的女兒,這一點無可改變。」所有人都離開了父親,但是子清不能。子清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一些人走失了,卻沒有人去尋找他們」,但她做不到。那是一位女兒童年以後、一位父親晚年以前,被生生挖去一大塊的殘破生命史。
小說開篇,子清說起父親的一生,「和我們一樣,做了很多事,但不一定很重要。」小說末尾,「她們每天都好像去很遠的地方,但只做很少的事,很累地回家。」洋洋灑灑一輩子,可以說出來的事卻顯得那麼蒼白。父親零碎的一生在原鄉親眷們口中,像碎片一樣降落。只有子清知道,唯有內心的野獸是父親交給她的血脈、遺產,誰也奪不走,因為他生養了她。
「查無此人」這個題目很嚴酷。閨閣之間,昭曠之原,都不再有父親這個人。世界、世間都像患上阿茲海默症一樣,將普通人的歡喜哀愁一併忘卻。像于是自己說的,「一代人離去,下一代人還沒辦法收攏那些記憶,又要汲汲營營地去創建自己的生活。」
有情的人,情何以堪。
【預購】華語電影在後馬來西亞:土腔風格、華夷風與作者論◎許維賢
平常價 $47.00以及處於離散與反離散間距中的不即不離
電影研究一直比較偏重以從敘事、影像或美學等幾個層面進行文本和理論分析,華語電影中的土腔、語言等聲音元素,卻少有研究觸及。《華語電影在後馬來西亞:土腔風格、華夷風與作者論》探討一批在馬來西亞出生成長的電影導演在後馬來西亞語境下如何在國內外催生一組揉合土腔風格、華夷風或作者論的華語電影。結合近年在全球興起的土腔電影和華語語系,此書探討當代馬來西亞土腔電影文化中的華語、方言和多語現象,這些交織著各種土腔、多元聲音和多元拼字的揉雜化語言景觀,如何在離散和反離散的邊界內外進行去疆界化和再疆界化的同時,也在全球化的大都會主義和本土第三世界後殖民的雙重語境下,操演諸種涉及本土、國族、文化、階級和性╱別的身分認同?這些離散電影和反離散電影又是如何在後馬來西亞語境下運用華夷風的聲音和土腔去回應或超克「國家失敗」的預兆?
作者許維賢指出,無論是從蔡明亮到廖克發不時重返馬來西亞歷史現場的離散電影,抑或從阿牛到黃明志對離散去疆界化的土腔電影,再回到本土雅斯敏、陳翠梅和劉城達對國族叩問的反離散電影,馬華的離散論述不盡然是反本土化的書寫;馬華的反離散論述也不必然就是對國家仰慕和充滿願景的國族主義。
《華語電影在後馬來西亞》同時收錄作者走訪多位導演和歐洲影展選片人的第一手資料,對華語電影在馬來西亞內外的生產、消費和傳播進行田野調查,從而更深入理解華語電影在後馬來西亞的崛起。
名家推薦
◆許維賢教授的新書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本書資料詳實、理論嚴謹、視野開闊,極大地幫助人們了解在南洋乃至全球範圍內的華語、華人、和華語電影這些當今學術界的關鍵問題。──魯曉鵬╱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校區比較文學系教授及系主任
◆本書的最大貢獻,是以歷史的材料與東南亞的視角,回應並補充華語語系此一顯學的研究。馬來西亞新銳電影導演的作品,應當得到更大的關注。──林松輝╱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
◆本書將華語語系文化與電影的論述,推進到大馬與新加坡的史前史。聚集了中文、英文、馬來文等豐富的在地資料,本書跨出了主流華語語系論述被限制在北美與大中華圈內的視角。──林建國╱國立交通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本書不但從跨國、跨族、跨語言、跨文化和跨類型的角度鉅細靡遺敘述華語語系電影製作在馬來西亞電影歷史上的存在,並以新穎的理論和關鍵術語來探討和闡明馬來西亞電影多方面在美學與社會評論提出的尖銳議題,以及這些電影跟其他後殖民電影在主題上的共振回響。作者展示個別不同的電影作者如何創意性地跟國家保持不即不離的間距,以「後馬來西亞」的概念對馬來西亞電影提出極其重要的質詢,從而富有成效地質疑國屬分類的使用。──Brian Bernards╱美國南加州大學東亞語言文化與比較文學系副教授
許維賢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專任助理教授、美國傅爾布萊特研究基金得主兼哈佛大學訪問學者、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電影系訪問學者。其他學術著作有《從豔史到性史:同志書寫與近現代中國的男性建構》(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和遠流出版社)和即將出版的《重繪華語語系版圖:冷戰前後新馬華語電影的文化生產》(香港大學出版社)。與Brian Bergen-Aurand, Mary Mazzilli合編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 Corporeality, Desire, and Ethics of Failure(Los Angeles: Bridge21 Publications, 2014)。與柯思仁合編《備忘錄:新加坡華文小說讀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和八方文化創作室)。國立臺北電影資料館客座主編《電影欣賞學刊》(新馬電影專題)。在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Queer Sinophone Culture,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二十一世紀》、《東方文化》、《文化研究》、《藝術學研究》、《中外文學》、《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當代電影》和日本《野火》等書刊發表有關電影研究和性別研究的論文。
◆作者電子信箱:heews2000@msn.com
本書採納魯曉鵬在〈華語電影研究的四種範式〉的說法:「華語語系電影這一術語基本上是能與華語電影互換使用的」。正如魯曉鵬也已指出,「華語語系電影指涉了與華語電影所指相同的區域和範圍」,兩者之間的不同僅在於華語語系電影「對諸如離散、身分構成、殖民主義和後殖民性等問題保持了特殊的敏感性」。誠哉斯言,「華語語系電影」只是「華語電影」四種範式中的其中一種而已,兩者之間在本書的從屬關係也接近如此。
華語語系電影被理解為那些在中國大陸以外的離散華人社群以及在中國境內生產的多元語言、多元方言和多元土腔的電影。這些多語元素是多種華語和外語、方言和土腔(accent)的交織和共響,形成華語語系電影的混語化(creolized)語言景觀。這是語言學和人類學意義上的「語言馬賽克」(linguistic mosaic)現象,它是全球化進程下的「文化馬賽克」(cultural mosaic)現象,尤其發生在語言生態非常多元的亞洲。語言學家估計至少有一千五百種語言在亞洲被言說,從語言的譜系來看,至少有六大語系共存於亞洲社會中。語言馬賽克指涉主體語言的詞彙或詞組夾雜著少許客體語言的詞彙或詞組,形成一種多語並用、混成一體的特殊口語。馬華電影正體現了大馬社會的語言馬賽克現象。馬華電影從文本延伸到導演多元的語言能力,均展現這些多語並用的元素。因此馬華電影在本書可以是「馬來西亞華語語系電影」或「馬來西亞華語電影」的簡稱,它包含由大馬導演以華語方言拍攝的獨立電影和商業電影。張錦忠近年著書《馬來西亞華語語系文學》,持見認為「馬華文學」後可以是「馬來西亞華語語系文學」的另一簡稱,而不一定是過去「馬來西亞華人文學」的簡稱而已。這賦予馬華文學新的意涵,讓馬華文學擺脫其族裔文學範疇,進入多語和去疆界化(deterritorialized)的生產空間。馬華電影更可以作如此觀。本書把馬來裔導演雅斯敏也納入華夷風的視野就是要讓馬華電影擺脫其族裔電影範疇,進入多語和去疆界化的生產空間。雅斯敏那些跨語際的電影大量再現華語和方言,為日後的大馬各族導演樹立了去疆界化的華夷風典範,其影響不可小覷。大馬語境的土腔正是包含了華夷風,華夷風是大馬土腔中的本土再現之一。
根據彭麗君〈馬華電影新浪潮〉的描述,馬華電影近年「造就了洶湧的馬國新浪潮,攻占了全球主要的電影節,贏了掌聲也摘了獎項」。馬華導演至今在國際影展的得獎影片,以大馬華語和方言的多元土腔作為主要媒介語,再夾雜英語、馬來語等外語。其多元土腔再現了大馬現實中南腔北調的華語和方言,構成了馬華電影的多元口音特色。「土腔」被界定為在區域上或社會裡能辨識一個人從哪裡來的發音特質,因而所形成的聽覺效果,說話人著重使用的某個詞彙或音節在言說流程中顯得突兀。不同的土腔有不同的社會成因,這除了涉及到發言者的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之間在發音上的互相滲透,也通常包含其他同等的社會成因,例如社會和階級出身、宗教背景、教育程度和政治分類。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所有土腔都具有平等的重要性,但是所有土腔在社會屬性和政治層面上,卻往往沒有在價值上得到平等對待。人們不但傾向於從發言者的土腔,評估其社會地位,也從中評估其人格。依賴於土腔的評估,一些人在口音上很可能被看成是土包子、下流的或醜陋的,而其他不同口音的人卻被看成具有教育水準、上層階級和美麗的。這不幸導致土腔成為其中一種最能分辨身分認同組別和其一致性的強大標籤工具,甚至也包含個人差異和其人格的評估。
【預購】靈感◎王鼎鈞
平常價 $26.001978到2017,呈現散文大家王鼎鈞將近四十年來最完整的靈感速記
近300則信手拈來的妙言巧句,歷久彌新的豐富哲思
王鼎鈞:我把寫作靈感的速記彙成一本小書,書名就叫《靈感》,有人說這是台灣第一本手記文學。此書絕版已久。現在我把這本書裡的靈感整理一下,刪去一些舊的,增加一些新的,又特別寫了五篇有系統的論說,謂之「靈感五講」,增加的字數超過原書一倍,可以說是一本新書。
《靈感》為當代華文文學大師,散文大家王鼎鈞的哲思集,「靈感五講」分別是:
可大可久談原型
亦師亦友談模仿
成方成圓談結構
有隱有顯談比喻
求新求變談造句。
王鼎鈞寫作《靈感》,先是受了古人詩話和筆記的影響,後來又加上「手記文學」的啟發。對於只有零碎時間的現代人,這是一卷閒適小品,閱讀時輕鬆愉快,沒有壓力。對於年輕一代的文學人口,它又可以是靈感標本的展覽。讀王鼎鈞《靈感》,可以從別人的靈感中來,到自己的靈感中去。
作者簡介
王鼎鈞
1925年生於山東省蘭陵,曾親歷流亡求學、抗日戰爭、國共內戰;1949年到台灣,曾任廣播公司節目制作組長、電視公司節目編審組長、多家報社副刊主編、大學講師。1979年移居美國,之後定居紐約至今。
其創作生涯長達半個多世紀,「人生四書」、「作文四書」等作品在台灣行銷極廣,至今不衰;《碎琉璃》、《左心房漩渦》等散文創作獨樹一幟,為其贏得「當之無愧的散文大師」之譽;從1992年至2009年,創作發表「回憶錄四部曲」(《昨天的雲》、《怒目少年》、《關山奪路》、《文學江湖》)。作品引起學界及讀者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回憶錄,融人生經歷、審美觀照與深刻哲思於一體,顯示了一代人的因果糾結、生死流轉,影響巨大。
曾獲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國父誕辰紀念獎金」、金鼎獎、中國文藝獎章文藝評論獎、中山文藝創作獎、時報文學獎散文推薦獎、吳魯芹散文獎、第十八屆國家文藝獎等。
新序(節錄)
我在讀小學的時候聽說寫作要有「靈感」。那時候不叫靈感,叫「煙士披里純」(Inspiration)。書本上說,這個煙士披里純有些神秘,「莫之為而為,莫之至而至」,誰也不知道它是怎麼來的,來得快走得也快,靈光一閃,稍縱即逝。書本上說,音樂家的靈感來了,他手邊沒有紙,就趕快寫在襯衣上。科學家的靈感來了,他正在洗澡,來不及穿衣服,赤身露體從澡盆裡跳出來。你看文學史上,多少作品產生的經過,作家發燒發瘋,廢寢忘餐,那是為什麼?因為時乎時乎不再來。
靈感不可強求,但是可以引誘它出現,吸煙就是很好的誘因。正好煙士披里純的第一個字是「煙」,有些學長就偷偷的抽煙,染上了一輩子戒不掉的煙癮。「靈感」的譯名確立以後,還有人把Inspiration譯成「天啟」,據說史學家湯恩比的靈感就是在教堂裡得到的。我希望得到靈感,我不吸煙引誘靈感,也不在禱告的時候乞求靈感,我讀那些作家的作品,窺探他們的靈感,我相信寫作能力是後天養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遇強則強,遇弱則弱,感染熏習多於天授神與。今天回想,那時候就定下了我一生學習的態度。
既然是後知後覺,當然由領路的人決定進度。我的靈感之竅一直沒有開發。起初,左翼作家的寫實主義當令,他們不認為靈感有那麼重要,「靈感」一詞在他們筆下總有幾分挪揄。緊接著八年對日抗戰,文藝界強調計畫寫作,意志寫作,集體創作,配合抗戰的客觀需要,作品要像修路蓋屋一樣,一天有一天的進度,「靈感」來不及,不可靠。然後到了台灣,驚魂未定,又有反共文學的大包袱壓下來,創作方法沿承寫實餘緒,我也忘記了靈感。
時間一久,拉足了的弓弦慢慢放鬆了,我又恢復了對靈感的渴慕。那時,文學藝術的先行者從西洋引進一波又一波思潮,術語大量更新,靈感一詞棄置不用,新術語裡包裝著我家舊物,我在裡面找到靈感,久違了,我還認得。多年來,計畫、意志,如汗滴禾下土,靈感如天外飄來的雲霓。計畫、意志如枕戈待旦,靈感如破曉的曙光。計畫、意志,如森然成林,靈感如新芽出土。三十年代的左翼作家說靈感是「小我」的東西,屬於閒情逸致,好像真是那麼一回事,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我慢慢有了「自我」,有了悠閒,我這才能夠「從別人的靈感中來,到自己的靈感中去」。
一九七八年,我把寫作靈感的速記短文彙成一本小書,書名就叫《靈感》,有人說這是台灣第一本手記文學。此書絕版已久。現在我把這本書裡的靈感整理一下,刪去一些舊的,增加一些新的,又特別寫了五篇有系統的論說,謂之「靈感五講」,增加的字數超過原書一倍,可以說是一本新書。在這裡,我想指出,靈感可以由「天啟」得到,也可以由實踐得到,天啟不可說,實踐有理路有方法。我的這個想法做法,由一九七八年開其端,到二○一七年總其成,慢鍛閒敲,在此一書。我談文學不忘趣味,書裡面隨處布置小穿插,小零碎,摘出來都是街談巷議的調味品,此書也可以當閒書看。
書成,想起我一九七八年九月二十八日上午在台北登上飛機,飛行了十幾個小時,洛杉磯落地,仍是九月二十八日上午,這是國際換日線的奧秘。我覺得我的生命多出來一天,我從上帝那裡偷來一天的光陰。我想這可以是一部小說的開頭,小說裡的這個人物,他發覺他「賺」了一天的光陰,決定留在美國,不回故土,因為一回去,賺來的這一天又交回去了,他不甘心,他半生都是賠,賠時間,賠金錢,賠自尊,賠理想,賠兒女的前途,賠妻子的幸福,好不容易有機會賺一次,他死也不鬆手。下面當然是一個非法移民在美國的奮鬥,可用的材料很多,有人看他辛苦,問他為什麼不回去,他老老實實回答了,沒人聽得懂,懷疑他精神失常。這本小說怎樣結尾呢?結尾重要,需要另一個靈感。這個「靈感」,我寫書的時候遺漏了,在這裡補上一筆。
【預購】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平裝)◎紀大偉
平常價 $47.00《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看見完整建構台灣同志文學史發展!
「同志文學」是「讓讀者感受到人事物的文學」
「同志文學史」是「立基於同志文學的公眾歷史」
公眾歷史就是有別於主流史觀的另類記憶
紀大偉的論著《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爬梳長達一甲子的台灣公眾歷史,從美國主導冷戰的1950年代,一路細數到「後冷戰」的21世紀初期,各類型台灣同志文學作品,包括長、中、短篇小說,散文、詩、劇戲等。
《同志文學史》有別於主流歷史的另類文化史論著,頻頻探問:
1950年代如何早在白先勇進入台灣文壇之前就打造了「識讀」同性戀的「想像共同體」?
1960年代白先勇大放異彩之際,他的文壇前輩、平輩怎樣在作品裡描繪其他同志的主體效果?
1970年代台灣文學中,女性嘗試和同性配對的時候,同時期的男性怎樣獨闖「內在」的美國?
1980年代,新興的「核心家庭霸權」怎麼和人道主義協力催生同志的悲情?
世紀末的「愛滋」、「同志」、「酷兒」等等外來語進入台灣之後,如何與本土語境互相激盪、彼此改寫?
到了21世紀,台灣同志又怎麼過渡到「液體現代性」?
一甲子以來,台灣同志文學裝滿了被恐懼、被排擠、被侮辱、被摧毀、被偷偷祝福的種種難言之隱。紀大偉的《同志文學史》就是貓一樣踮腳起來,回顧難言之隱的旅程。本書選取文本討論對象的「積極策略」是「求多不求精」,而不是「求精不求多」:書中每一章大致對應了每個年代(每個十年,例如1960年代),每一章都避免聚焦在那個年代極少數、極菁英的兩、三種台灣同志文學,反而盡可能納入同一個年代內十種以上的文本,才能呈現每一個年代的眾聲喧嘩風貌。
《同志文學史》引用的台灣本土文獻可以上溯至20世紀初期,下探至21世紀初期。在超過一百年的時光中,「呈現同性戀」的台灣印刷品文本(包括「被視為文學作品」的美文,也包括「不被視為文學作品」的報上社會新聞)幾乎不曾在任何一個年代缺席。呈現同性戀的印刷品享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本書細數一甲子的歷史(六個年代;六個十年),包括(1)1950年代;(2)1960年代;(3)1970年代;(4)1980年代;(5)世紀末;(6)21世紀初,橫跨三個時期,依序是(1)冷戰之前時期(從20世紀初期至1940年代,也就是日本統治台灣時期),(2)冷戰時期(從1950年代以降,也就是國民黨統治台灣時期),以及(3)後冷戰時期(從20世紀的世紀末直至21世紀初期)。
本書共分8章,第1章〈緒論──台灣的發明〉簡單扼要指出:「同志文學史就是台灣的發明」,強調「同志文學」不僅僅可以視為一種「文類」,更可以視為「領域」:這個領域需要在重視作者之餘承認讀者的貢獻,需要營造眾聲喧嘩的文本對話環境。同時,這一章也說明「同志文學史」是一種和「主流歷史」互別苗頭的「公眾歷史」。
第2章〈白先勇的前輩和同輩──從20世紀初至1960年代〉指出,白先勇雖然是台灣同志文學史的先驅之一,但先驅畢竟也自有前輩和同輩。早在白先勇之前就有各種前輩投入同性戀的呈現。
第3章〈愛錢來作伙──1970年代女女關係〉指出,台灣女同志文學要等到1970年代才密集出現。雖然早在日本時期、戰後初期的報紙就已經不時披露女同性戀新聞,但是女同志文學風潮要到70年代才浮現。這個文學界的風潮呼應了現實生活中女性經濟地位的改變:多虧冷戰全球布局之「福」,台灣變成美國的代工廠,因而在70年代體驗「經濟起飛」。本土女性紛紛進入工廠、職場,爭取到較多的經濟自主,可以開始想像女女作伙的生活。
第4章〈誰有美國時間──一九七○年代男同性戀者〉發現「美國」在台灣文學中千呼萬喚始出來:雖然戰後台灣長期受到美國宰制、1960年代文學早就展現了美國式「現代主義」痕跡,但是要等到70年代本地文學才開始明確寫出「美國」:將「另類的人」(男同性戀者)和「另類空間」(美國)連結在一起,暗示「另類之人」要在「另類之國」才得以倖存。
第5章〈罷家做人──1980年代〉主張「同性戀罷家」現象在1970年代末畫下了分界線:分界線之前,台灣文學裡的同志幾乎不和家庭衝突;分界線之後,台灣文學裡的同志和家庭決裂則幾乎成為鐵律。
第6章〈翻譯愛滋、同志、酷兒──世紀末〉經歷了從「冷戰時期」進入「後冷戰時期」的歷史轉折,強調,「同志文學在二十世紀末蔚然成風」的現象除了可以歸諸於1987年的解嚴,還可以更往前推一點,歸諸於「愛滋」字詞與相關脈絡的「翻譯遭遇」。
第7章〈固體或液體的同志現代性──二十一世紀初期〉借用社會學家鮑曼(Zygmunt Bauman)的「液體現代性」(liquid modernity)觀念,解釋同志文學面臨的變局:「去中心」的液體現代性崛起,以既有體制為中心的固體現代性則持續失勢。
〈後記──中國在哪裡〉與其是要議論「同志文學」和「中國文學」的關係,不如說是要指陳一個較少為人談論的事實:同志文學史幾十年來的發展剛好見證了「中國」隨著時代變化的「有/無」。
作者簡介
紀大偉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比較文學博士。著有學術專書《同志文學史》、小說集《膜》(已有日文翻譯版、法文翻譯版)等,雜文集《晚安巴比倫》等。
目錄
《台灣與東亞》叢刊發行旨趣/陳芳明
看待台灣文學史的另一個方法──《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序/陳芳明
自序
第1章 緒論──台灣的發明
一、本土文學的「同志現代性」
二、作為「公眾歷史」的同志文學史
三、取決於讀者感受──而不只取決於作者意圖
四、扼殺「雙性戀」與「異性戀」的「是非題」
五、定義,特徵
六、研究方法:歷史怎麼做
七、章節安排:年代、時期
第2章 白先勇的「前輩」與「同輩」──從二十世紀初至一九六○年代
一、先有讀者,才有作者
二、追認冷戰之前的資產
三、1950年代:同志文學史的關鍵十年
四、白先勇作品內外的眾聲
五、《重陽》有資格嗎?
六、早熟:初中生也堪稱同志主體嗎?
七、為歐陽子翻案
結語
第3章 愛錢來作伙──1970年代女女關係
一、自由的幻影
二、「工作讓人自由」
三、強調經濟,「不強調」情慾
四、歐陽子和白先勇的女女情仇
五、李昂筆下的「性知識」
六、玄小佛和郭良蕙遇到「大家」
七、值不值得被紀念的過去
結語
第4章 誰有美國時間──1970年代男同性戀「者」
一、外在美國,內在美國,美國時間
二、外在的美國
三、內在的美國之一,野人咖啡室
四、內在的美國之二,新南陽戲院
五、內在的美國之三,醫生診所
六、「否寫美國」的王禎和劇本
結語
第5章 罷家做人──1980年代
一、作為公眾平台的《孽子》
二、罷家,做人,告白
三、在人道主義的王國裡
四、墮落的核心家庭
五、出國決勝負的「朝聖」
六、女子家庭代工
七、男子家庭代工
結語
第6章 翻譯愛滋,同志,酷兒──世紀末
一、從「解嚴」還是從「愛滋」開始算起?
二、翻譯遭遇
三、愛滋:從國外到本土
四、同志:哪一種公共?
五、酷兒:在人道主義的王國外
結語
第7章 固體或液體的同志現代性──21世紀初期
一、詩:從難以指認之苦,到不必發現之樂
二、長篇小說:蒼蠅與膏油
三、跨性別時間
四、原住民:從僵化的客體到軟化的主體
結語
後 記 中國在哪裡
一、今昔之比
二、「同時存在」之謎
三、冷戰的小孩
四、視覺至上主義之外
參考及引用書目
附錄 作家年表
索引
序(節錄)
看待台灣文學史的另一個方法
一
文學史,在一定的意義上,也是一種文學批評史。從來沒有一種歷史,都是以單一的價值在發展。依照傅柯(Michel Foucault)的觀念,沒有一種歷史是連續不斷的。也沒有一種歷史,只能容納一種觀點。他認為所有的歷史都是複數的,各種不同的價值觀念,都同時在進行。因為不是連續 的,在時間發展過程中,往往充滿了縫隙與裂痕。身為歷史學訓練出來的學生,我曾經也以單一的觀念在回望歷史。尤其是接受中國歷史的教育,總是以為中國歷史最悠久,而且連綿不斷。這種錯誤的觀念,曾經主導著我的前半生。新歷史主義的觀念浮現之後,才漸漸發現自己曾經接受過嚴重的誤導。中國歷史是男性史,是異性戀史,是漢人史。凡是沒有寫進歷史紀錄的性別、族群、階級,從此就從歷史地平線消失。這種史觀非常粗暴,尤其是以儒家的立場來寫歷史,更是粗暴。由於史家都是男性,都是異性戀者,都擁有當權派的地位,他們習慣於偏向自己所堅持的理念。這種史家,擅長以二分法的方式,來區別這個世界。而且也擅長以審判的語氣,來看待他們眼中的異類。凡屬邊疆民族,便被劃入野蠻的領域。凡屬女性,就輕易被貶低身分。更可怕的是,傳統史家總是堅持 萬世一系的觀念,他們堅持著長子繼承制的閉鎖態度。一個父權的、統治者的、貴族的中心史觀,便如此建構起來,而且牢不可破。如今我們已經發現,所謂主流歷史都是發明出來的。主流史觀一旦誕生,其他支流的脈絡必然遭到湮滅。這說明了為什麼,我們後代在看待歷史時,都只發現一條歷史主軸,其他都消失不見。
不見,其實就是偏見。我們只看到傾斜的、歪了一邊的歷史。在戒嚴時期,歷史教育可以說非 常成功,都只容許看到中國、男性、漢人、異性戀史。新歷史主義特別強調,人類歷史的發展並非只依賴一條主軸,而是以多軸的線索持續延伸。從來沒有一種歷史是連續不斷的,而是充滿了太多的缺口、縫隙、斷裂,並且是以多軸的形式持續發展。歷史學家慢慢發現,在縫隙與斷裂之處,就是可以填補不同的歷史記憶進去。由於歷史是多軸的,就不可能有所謂的主流或支流之分,而是同時並排進行。所謂歷史主軸,其實是一種二分法、兩元論的觀念。把男女分別放在主客的位置,也同樣把黑白膚色區隔開來。從世界史的角度來看,白人歷史總是優先於有色人種。從中國史來看,漢族總是優先於邊疆民族。白人的重要性,或漢人的重要性,便是不斷把不同人種遮蔽起來,而彰顯了白人或漢人的優越位置。這種偏頗的歷史觀,無法讓後人看到過去的全貌。從而也使歷史舞台上的主要人種,壟斷了文化解釋權。
如果我們接受歷史多軸的觀念,則曾經受到遮蔽的種族、性別、階級,又可以重新登上歷史舞台。從這個角度來看,紀大偉所寫的同志文學史,應該可以視為台灣學界值得大書特書的事件。把這本書的出版,視為一個事件,並不過於誇張。長期以來,我們一直抱持著偏見來看待同志族群,也一直以扭曲的態度來解釋同志文學。紀大偉有意撥開歷史迷霧,讓被遮蔽的同志文學撥雲見日。身為《台灣新文學史》的作者,我無法掩飾內心的喜悅。縱然在自己所書寫的文學史也討論了同志文學,卻只能以極小的篇幅讓台灣同志文學被看見,無法讓讀者發現同志文學的全貌。一部台灣文學史,必須由集體的力量來共同撰寫,才有可能讓受到蒙蔽的文學書寫展現真貌。
我也深深相信,在未來新的文學史一定會誕生。不僅是同志文學史,還包括女性文學史、原住民文學史,都有可能問世。身為異性戀的文學史家,我無法深入同志文學的世界。同樣的,身為男性文學史家,我也不能窺見女性文學的全貌。身為漢人文學史家,我也必須承認,對於原住民文學傳承的真相,我還停留在皮毛之見。如果要建構一部完整的台灣文學史,就有必要讓女性、原住民、同志的文學史家共同合作來撰寫。當代台灣文學史可能時間稍短,但是內容卻相當龐大而豐富,絕對不是依賴一個人的力量就可容納全部。這也是為什麼看到紀大偉所寫的《同志文學史》完成時,我不只是喜悅而已,也已經預見了一個更開闊的史觀就要誕生。
二
在這本書裡,紀大偉企圖突破線性的史觀,借用新歷史主義,來重建台灣同志文學史的發展軌跡。具體而言,他並不依賴連續不斷的時間感,而是利用歷史發展過程中所顯露出來的縫隙、斷裂、空白,填補了同志文學的記憶。他所遵循的是複數歷史觀,讓同志文學與一般的文學類別並列。借用所謂並置(juxtaposition)的觀念,使多軸的歷史發展平行陳列出來。這種並置的發展論,既可與所謂的主流歷史軸線相互參照,也容許了同志文學的獨立發展。這使得整本書更為豐富而精采,尤其他透過細讀(close reading)的方式,讓同志作品再次浮出歷史地表。他的挖掘與鉤沉終於讓讀者看見了從前所未見的史事。
對於異性戀讀者而言,許多文本往往輕易瀏覽過去就好。但是,紀大偉則重新詳細穿越許多被忽略的文本與作品,發現字裡行間所暗藏的同志傾向。在同志文學的文本正式誕生之前,前輩作家早就有過閱讀同志文學的經驗。這是非常了不起的解釋,他把同志文學史往前延伸到一九五○年代,並特別指出,更早的前行代作家已經有過閱讀同志文學的經驗。紀大偉雖然是在寫文學史,卻為讀者提供了一個閱讀範式。在文本底層,其實是潛藏許多未能定義的流動情感。
紀大偉的史觀應該可以成立,也就是把「閱讀史」納入文學史的一環。眾所周知的台灣文學史家葉石濤,他早年從事文學創作時,也曾經耽溺在法國作家紀德(André Gide)的唯美文學裡。紀德的詩與小說,也曾經是西川滿的模仿對象。如果沿著這一條軸線去挖掘,當可發現台灣社會的同志文本閱讀,應該還更深遠。身為西川滿學徒的葉石濤,早年所寫的唯美小說,乾淨而透明,幾乎直追紀德的耽美。作品閱讀史,在不知不覺之間,為文學發展埋下一定程度的暗示。這也是為什麼紀大偉在第二章第一節揭示「先有讀者,才有作者」。這是相當睿智的解釋,也是使同志文學史的源流找到線索。
性別差異往往也會導出閱讀差異,這正是文學史精采之處。對於同志文本或酷兒文本,紀大偉在閱讀之際,總是採取游移、流動、跨界的態度。以白先勇的《孽子》為例,就可分辨出《台灣新文學史》的解讀,與他的解讀非常不一樣。身為異性戀的作者如我,把小說中父子決裂的那一幕,認為是對儒家傳統的背叛。在書中特別強調,「這個場景是台灣文學的一個經典:那位憤怒的父親,可能是傳統歷史的最後投影;那位被驅逐出走的兒子,則正要開啟一個長路漫漫的新時代。兩條取向完全不同的歷史長河,從此就要改流。」換言之,我的閱讀是把小說文本置放在儒家傳統的歷史脈絡裡,仍然沒有擺脫大敘述的史觀。紀大偉的解讀,則是把離家出走的阿青,視為一種「罷家」的行動者。這兩種不同的解讀,正好彰顯阿青的被動轉換為主動。離開了父權的家庭,阿青便獲得了喘息甚至新生的機會。這種文本閱讀的差異性,正好可以證明一部同志文學史的建構有其必要。等於把同志小說的文本,從傳統文學史觀拯救出來。同時,也讓同志文學獲得獨立自主的空間。
捧讀這本書之際,或許讀者對於紀大偉所建構的歷史分期會有意見。因為他劃分的方式,仍然是以一九六○、一九七○、一九八○年代的模式來劃分,似乎太過於異性戀男性的觀點,也太過於強調歷史的線性發展。但是,如果考察戰後的台灣歷史,就可以發現台灣的政治經濟結構每十年就發生一次變化。例如一九六○年代台灣社會首次開放外國資本家投資,一九七○年代加工出口區開始普遍成立,一九八○年代新竹工業園區正式完成。整個社會的發展,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資本主義衝擊。在這種經濟發展的浪潮下,文學生產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強烈影響。具體而言,同志文學可能也與其他文類的發展,都同樣被編入資本主義的共構。整個大環境的變化,自然而然就反映在文學生產裡。
這本書的重要意義,在於標誌著台灣同志運動的漫長道路,也在於彰顯台灣社會風氣如何從封閉走向開放。任何一部小說或散文,都可視為一個時代的墊腳石。面對一個非常不寬容的社會,同志文學的書寫正好代表了一股不滅的意志,不僅在文學上開花結果,也在文化上開枝散葉。確切而言,同志文學史的出現,意味著戰後台灣歷史從來都是以多軸的形式在發展。
台灣民主運動走到這麼遙遠,也等同了同志運動所開創的格局。當整個社會陷入「婚姻平權法」的爭議之際,這本書的誕生,等於提出了相當雄辯的歷史證詞。在爭議的硝煙高漲之際,紀大偉引導我們重新去回顧文學史是如何發展的。其中的起伏跌宕,都在他的歷史敘述中歷歷可見。身為他的文學同伴,身為他的教學同事,我以嚴肅但揉雜著喜悅的心情,向街頭對抗的人們呼籲,請大家靜下心來,好好捧讀這部《台灣同志文學史》。
【預購】猴杯(2019 新版)◎張貴興
平常價 $26.00書封內頁全新設計、特別收錄《野豬渡河》出版相關後記三篇!
張貴興:新版的《猴杯》,我做了一些更動……二十年前寫《猴杯》前,心裡已潛伏著一個結局。……二十年後重讀,發覺種種舖排和暗示,都指向那個結局。……新版《猴杯》恢復了這個結局!
潮濕霧鎖的雨林、原生奇詭的野獸、陰暗的家族歷史、殖民地鬥爭陰謀……一場溯流尋人之旅,掀開了殖民歷史下不堪回首的恩怨!
雨林自然書寫‧魔幻寫實史詩‧華文小說經典
作家張貴興奠定華文文學里程碑之代表作
得獎紀錄
本書曾獲:
‧2001年開卷十大好書獎
‧2001年時報文學獎小說推薦獎
‧2001年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
‧2001年中央日報出版與閱讀好書獎
名家推薦
《猴杯》追溯華人墾殖者的罪與罰,時間跨度都延伸到當代。……則從國族認同移轉到人種與人/性的辯證,藉著進出雨林演義雜種和亂倫的威脅。──王德威
閱讀《猴杯》,讓我們經歷了雨林魔幻的殘酷美學,也彷彿目睹掠食性的熱帶人文,它也讓我們逼問自己潛藏的獸是否就要甦醒,因之,也是讀者心靈溯源之旅,經由殖民情慾的挑動。──瓦歷斯‧諾幹
《猴杯》處理華人和當地土著間的剝削關係,同樣深入有權勢華人的黑暗心靈,但最亮麗的還是小說的語言,讓人與百獸草木蟲魚均立體呈現如金絲銀線錦織,建立了個人品牌。──黃錦樹
《猴杯》對我輩的小說選手而言可說是一本「鼎天之書」,某部分張貴興其實也深深影響了我。張貴興的小說寫得非常鬼氣,寫刀寫到出神入化,藏身各處細節的鳥雀、犬、蛇、鱷魚,萬物生死互纏的運鏡,其靈性、解析度皆不可思議。──駱以軍
忘憂草,別名豬籠草,熱帶肉食植物,其捕蟲瓶裡的汁液,清涼可口,猴子愛喝,故稱猴杯。迷失熱帶叢林的西方探險家,恍恍惚惚、生不如死時,據說喝下豬籠草瓶子裡的汁液,可以忘卻精神和肉體的苦痛,幸運者重獲新生,不幸者快樂赴死。
雉循著河流深入雨林尋找麗妹,抵達上游內陸的濕瘴之地,探訪一棟棟土著長屋。雉與達雅克族女子亞妮妮的情愛糾葛隨之蔓生,如濃霧層層疊嶂的家族祕辛,也將一層層被撥開……
張貴興長篇小說《猴杯》裡,南國婆羅洲島密布潮濕霧鎖的雨林、日頭肥大,植物猙獰,葉子像刀劍鏢矢,花朵如血盆獸口,原生奇詭的凶猛野獸、陰暗的家族歷史、殖民地鬥爭陰謀……全書以亂針刺繡的手法,多線進行結構,催生大河盡頭,叢林深處,雨林裡欲望、性愛、屠戮、血腥、暴烈的濃稠氣息,殺戮、背德、亂倫的癲狂想像。建構出史詩格局,精緻宏偉。
作者簡介
張貴興
祖籍廣東龍川,1956年生於婆羅洲砂拉越,1976年赴臺升學,1980年畢業於師大英語系,1981年入籍臺灣,1989年任中學英語教師。其作品多以故鄉婆羅洲熱帶雨林為場景,書寫南洋華人社群的生存困境、愛欲情仇和斑斑血淚,文字風格強烈,以濃豔華麗的詩性修辭,刻鏤雨林的凶猛、暴烈與精采,是當代華文文學中一大奇景。代表作有《伏虎》、《賽蓮之歌》、《頑皮家族》、《群象》、《猴杯》、《我思念的長眠中的南國公主》、《沙龍祖母》、《野豬渡河》等。
作品曾獲時報文學獎小說優等獎、中篇小說獎、中央日報出版與閱讀好書獎、時報文學推薦獎、開卷好書獎、時報文學百萬小說獎決選讀者票選獎、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台北國際書展書展大獎、博客來年度選書、OPENBOOK年度好書、亞洲週刊十大小說……等。
自序
飛行的叢林
故鄉羅東(Lutong),開荒前是長尾猴老巢,就像附近的豬芭(Krokop),開荒前是野豬窩寨。
上個世紀五○年代韓戰爆發,胡椒價格飆漲,母親在老家西南方栽了一座胡椒園。六○年代椒價暴跌後,椒園荒草叢生,回到墾荒時期的山芭模樣。中學時期用一支大鐮刀在椒園裡除草,驚見一片芒草叢和灌木叢中,攀緣著十多株葱綠的豬籠草捕蟲瓶,大小恰似西方人愛啃的熱狗。椒園荒廢後,季候風和鳥類帶來了樹籽,紅毛丹、楊桃樹、番石榴、桃金孃、山豬枷,四處孳長。那幾株豬籠草,可能已在椒園蔓延了十多年。
豬籠草(pitcher plants),熱帶肉食植物,俗稱猴杯(monkey cups),正式名稱忘憂草(Nepenthes)。
捕蟲瓶裡的汁液,清涼可口,猴子愛喝,故稱猴杯。紅毛猩猩喝時,為了不攪散瓶底的蟲骸,斯文秀氣,好似英國淑女細啜浸泡著檸檬片的紅茶。
荷馬史詩《奥德賽》中,海倫以一種叫作nepethe的藥物釀酒,療癒伙伴對亡魂的哀念。
希臘神話中,大地和豐饒女神狄蜜特的女兒柏瑟芬被冥神擄走後,狄蜜特痛不欲生,莊稼萎靡,旱澇肆虐,狄蜜特以nepethe釀藥,減輕思念女兒的悲慟。
希臘語中,nepethe是「忘憂」。一種說法是,nepethe就是鴉片或苦艾。
迷失熱帶叢林的西方探險家,恍恍惚惚、生不如死時,據說喝下豬籠草瓶子裡的汁液,可以忘卻精神和肉體的苦痛,幸運者重獲新生,不幸者快樂赴死。
在貧瘠的、酸性的、缺氮的、寸草不生的荒地中,豬籠草總是第一批滋長的植物。豬籠草需要氮素製造蛋白質,不慎落入豬籠草瓶子裡的獵物提供了最佳的蛋白質。
豬籠草溢出的香氣,吸引了蜜蜂、蝴蝶、螞蟻、蒼蠅、蟋蟀、蜂鳥和各種昆蟲,牠們是豬籠草的美食(巨大的豬籠草瓶子可以溺斃老鼠和小猴子),也是植物的播種者。植物學家估計,近七十種動物共生或寄生豬籠草中,包括兇猛的掠食性蜘蛛和螃蟹。當豬籠草以拓荒者姿態站穩腳步時,其他動植物就淫蕩兇猛的孳生了。
胡椒園曾經盤踞著老家,在高腳屋、雞寮鴨舍和人跡壓制下,莾叢絕跡。老家遷往旁邊一塊低窪地後,廢棄的家園被莾叢佔據。莾叢被一把火燒燬後,種了胡椒。胡椒園荒廢後,莾叢再度撲天蓋地。莾叢蔓延著灌木叢和芒草叢,野生著奇花異草,包括豬籠草。
在熱帶的蠻荒地,這批奇花異草無所不在。它們是炎熱的西南風和潮濕的東北風颳來的,也是野鳥和蝙蝠屙下的(大型的草食和肉食動物不曾到過那塊荒地)。它們是飛翔的叢林胚胎,赤道卵巢烘烤的頑種,著床在燠熱和水氣淋漓的熱帶子宮壁的野種,也是從被撕裂和蹂躪的南洋瘀血陰道匍匐而出的物種。
八十種豬籠草屬中,近一半可以在婆羅洲看到,甚至只生長在婆羅洲。豬籠草實用性驚人。莖蔓是上等的綑綁素材。葉子、枝幹、根鬚、瓶子可以用藥,止血、催吐、利尿、退燒,治療眼疾、痢疾、哮喘、消化不良、胃痛、消炎、腹瀉、燙傷、高血壓,瓶子裡的汁液可以助產,也可以減輕婦女經痛……。擅用豬籠草,就像擁有一爿藥房。
最實用的一面,就是解渴了。博物學家華勒斯(A. R. Wallace)的團隊在馬來群島做科學考察時,瓶子裡的汁液是他們最常利用的飲用水。
巨型的瓶子,可以當作烹調的鍋子。
植物學家用各種隱喻式的容器形狀,描述華麗而形狀多變的豬籠草瓶子:杯(cups),壺(jugs),聖餐杯(chalices),葫蘆(gourds),細囊(little bags),盆(pots),甕(urns),罐(jars),水桶(bucket),高腳酒杯(goblets),啤酒杯(tankards),長頸瓶(flasks),燒瓶(beakers),馬克杯(mugs),酒桶(casks)……..。有一些隱喻是活的和血淋淋的:胃,膀胱,脾臟。一個植物學家說,豬籠草瓶子總是讓他聯想到兩種最偉大的容器:大的像女人子宮,小的像陰阜。
在故鄉,豬籠草有不少傳說和迷信,有的美麗,有的恐怖。有的牽扯到生活習慣,有的遙不可及。中學在雨林露營乍見豬籠草時,伊班同學總是嚴肅的提醒我們:傾倒豬籠草瓶子裡的少量汁液,細雨綿綿;大量傾倒,大雨滂沱、雷電交加、洪水氾濫。露營遇雨最掃興,紮營時於是小心翼翼,深怕惹惱了雨神或龍王。伊班同學又告訴我們,長住在豬籠草繁茂的地方,小孩尿床,男人夢遺,女人月經失調。好像都和水有關。
故鄉從前鳥不生蛋。鳥不生蛋的好處是原始野性,像一個不諳世事、大字不識的樸素美女。鳥生蛋的壞處是蹧踏艷俗,像一個割了雙眼皮、隆了鼻、削尖了下巴、拉了皮、植了鹽水袋或果凍矽膠、定期注射肉毒桿菌的妖女。
故鄉現在鳥生蛋了。建商廉價買下那片胡椒園和豬籠草的荒地,蓋起了水泥洋房,陌生的外地人大舉進駐,雖然他們花了錢,擁有合法的房契和地契,總覺得他們像小偷,愣頭呆腦的洋房就像賊寨。老家的四周,甚至出現了大盗似的大型購物場,流寇似的咖啡館、餐廳和公司行號更不消說了。政客和大官更是以梟雄的姿態和征服者的暴戾,割據那片曾經是飛禽走獸的福地。
老鷹不再盤旋天穹,大蜥蝪不再在芒草叢裡和我四目交接。長尾猴和豬尾猴留連雲霧瀰漫的樹冠層,只能從望遠鏡窺視牠們傲慢的屁股。野豬,躲到陰暗叢林去了。
充滿情慾的大番鵲歌唱,讓我不能入眠的貓頭鷹求偶聲,煙消雲散。
星星的絮語和深邃的眼眸也被光害埋葬。
比起新來乍到的賊寇,它們像天兵神將隱遁了。
午夜夢迴,故鄉面貎模糊神祕。
只有騎著那片飛行的叢林,像坐在飛氈上,才可能回到記憶中的故鄉,就像藉著東北和西南季候風往返唐山和南洋的祖先。他們搭乘的是帆船,其實是乘風而來。
記憶中的故鄉,是一片飛行的、無處著床和不存在的荒原。在綿延黏稠的記憶中,被我寫成不好看的小說,湊成幾本卑微的小書。
《猴杯》是其中一塊飛氈。
新版的《猴杯》,我做了一些更動,刪去了累贅的敘述,就像幫一個髒兮兮的孩子搓泥垢、修指甲、理髮,恢復較清晰的面貎。
二十年前寫《猴杯》前,心裡已潛伏著一個結局。接近完稿時,覺得這個結局太驚悚了。我壓抑著情緒,沒有讓這個結局浮上檯面來。二十年後重讀,發覺種種舖排和暗示,都指向那個結局。它像種子生根發芽、遍地開花,我卻放了一把野火。
新版《猴杯》恢復了這個結局。